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勘测设计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6-02
版次: 1
ISBN: 9787562950547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   《公路勘测设计》主要讲述公路的勘测与设计。全书共分为7章,包括绪论;汽车行驶理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选线与定线;路线交叉。《公路勘测设计》重点介绍了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和选线与定线等章节,其中平面设计深入浅出地(含示例)介绍了平曲线半径的确定、中线里程计算及中桩布置、中桩的测设、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重点内容;纵断面设计简单直接地(含示例)介绍了纵坡设计、竖曲线设计等重点内容;横断面设计(含示例)清楚地介绍了土石方调配及其计算等重点内容;选线与定线清楚地介绍了沿溪线和越岭线的选线要领等重点内容。全书结合现行新规范,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贴近实际,理论与应用组合恰当,新增内容多,与其他教材的重复率低。《公路勘测设计》不仅讲述了交通系统的公路勘测设计理论和应用,还与铁路、城市道路、电站沟渠、城市给排水沟渠及管道、小区道路等带有路线状的类似工程连锁相承。 1 绪论
    1.1 交通运输组成及公路运输的特点
    1.1.1 交通运输组成
    1.1.2 公路运输特点与发展概况
    1.2 公路分级及交通量
    1.2.1 道路分类
    1.2.2 公路分级
    1.3 公路勘测设计程序
    1.3.1 公路基本建设程序
    1.3.2 公路勘测设计程序
    1.4 公路勘测设计依据
    1.4.1 技术依据
    1.4.2 自然条件
    1.4.3 交通条件
    1.4.4 公路网规划

    2 汽车行驶理论
    2.1 设计速度
    2.1.1 设计速度
    2.1.2 设计速度的确定
    2.1.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规定
    2.2 汽车的牵引力和行驶阻力
    2.2.1 牵引力Fk
    2.2.2 滚动阻力Pf
    2.2.3 坡道阻力Pi
    2.2.4 空气阻力Pw
    2.2.5 惯性阻力Pj
    2.3 汽车行驶条件、动力特性及制动距离
    2.3.1 汽车的行驶条件
    2.3.2 汽车的动力特性
    2.3.3 汽车的制动距离

    3 平面设计
    3.1 概述
    3.1.1 平面的概念
    3.1.2 平面的基本线型
    3.2 平曲线半径及平曲线长
    3.2.1 平曲线半径
    3.2.2 平曲线三大半径
    3.2.3 平曲线长度
    3.2.4 实地平曲线半径确定
    3.3 中线里程
    3.3.1 平曲线要素计算
    3.3.2 平曲线主点里程计算
    3.3.3 中桩设置
    3.3.4 断链加桩
    3.3.5 测量标志与测量记录
    3.4 平曲线上加桩的测设
    3.4.1 加桩分类及测设方法分类
    3.4.2 切线支距法
    3.4.3 弦长纵距交会法
    3.4.4 偏角法
    3.5 坐标法测设中线上的加桩
    3.5.1 概述
    3.5.2 方位角
    3.5.3 工程坐标计算公式
    3.5.4 直线上中桩坐标计算示例
    3.5.5 平曲线上中桩坐标计算示例
    3.5.6 坐标法测设中桩
    3.5.7 采用全站仪测量技术
    3.6 缓和曲线
    3.6.1 概述
    3.6.2 缓和曲线的特性、螺旋角及支距公式
    3.6.3 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要素计算
    3.6.4 缓和曲线主点里程计算
    3.6.5 中桩设置
    3.6.6 CASIO fx-4500P里程计算程序及实例
    3.6.7 带有缓和曲线的整个曲线加桩范畴及测设方法
    3.6.8 支距法测设带有缓和曲线的整个曲线上的加桩
    3.6.9 偏角法测设带有缓和曲线的整个曲线上的加桩
    3.6.1 0带有缓和曲线的整个曲线上的加桩的坐标计算
    3.7 弯道加宽
    3.7.1 概述
    3.7.2 平曲线上的全加宽
    3.7.3 缓和段上的加宽
    3.7.4 缓和曲线上的加宽
    3.8 弯道超高
    3.8.1 概述
    3.8.2 平曲线上的全超高(边轴旋转法)
    3.8.3 缓和段上的超高(边轴旋转法)
    3.8.4 有中央分隔带的缓和曲线上的超高
    3.8.5 超高加宽计算示例
    3.9 行车视距
    3.9.1 概述
    3.9.2 弯道上视距的保证
    3.1 0线型设计
    3.1 0.1 一般规定
    3.1 0.2 平面线型设计
    3.1 0.3 纵断面线型设计
    3.1 0.4 横断面线型设计
    3.1 0.5 线型组合设计
    3.1 0.6 线型与桥梁、隧道的配合设计
    3.1 0.7 线型与沿线设施的配合设计
    3.1 0.8 线型与环境的协调设计
    3.1 1平面设计成果
    3.1 1.1 平面设计表格
    3.1 1.2 平面设计图

    4 纵断面设计
    4.1 基本概念
    4.1.1 纵断面
    4.1.2 纵坡度
    4.1.3 纵断面地面线
    4.1.4 纵断面设计线
    4.1.5 变坡点
    4.1.6 设计标高
    4.1.7 施工高度
    4.2 纵坡设计规定
    4.2.1 一般规定
    4.2.2 纵坡设计技术指标
    4.3 纵坡设计方法
    4.3.1 准备工作
    4.3.2 标注控制点
    4.3.3 试拉坡
    4.3.4 调整坡度线
    4.3.5 校对坡度线
    4.3.6 定坡
    4.3.7 完善纵断面设计图
    4.4 竖曲线设计
    4.4.1 概述
    4.4.2 转坡角|鵿
    4.4.3 竖曲线要素计算
    4.4.4 竖曲线计算示例
    4.5 纵断面设计成果
    4.5.1 路基设计表
    4.5.2 纵断面设计图

    5 横断面设计
    5.1 概述
    5.1.1 横断面概念及组成
    5.1.2 路基路面宽度
    5.1.3 路拱、边沟及边坡
    5.2 公路用地范围及建筑限界
    5.2.1 公路用地范围
    5.2.2 公路建筑限界
    5.3 横断面设计
    5.3.1 准备工作
    5.3.2 横断面的设计
    5.4 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5.4.1 横断面面积计算
    5.4.2 路基土石方计算
    5.4.3 土石方调配
    5.4.4 土石方调配计算示例
    5.5 横断面设计成果
    5.5.1 路基设计袁
    5.5.2 横断面设计图

    6 选线与定线
    6.1 概述
    6.1.1 选线的原则
    6.1.2 选线的方法和步骤
    6.1.3 路线方案比选
    6.2 平原区选线
    6.2.1 平原区路线特点
    6.2.2 平原区选线要点
    6.3 越岭线选线
    6.3.1 概述
    6.3.2 越岭线选线
    6.4 沿溪线选线
    6.4.1 沿溪线的优、缺点
    6.4.2 沿溪线选线
    6.5 定线
    6.5.1 实地定线
    6.5.2 纸上定线

    7 路线交叉
    7.1 概述
    7.2 平面交叉
    7.2.1 交叉口平面设计构成及类型
    7.2.2 交叉口纵、横坡度设计要求、原则及类型
    7.2.3 交叉口纵、横坡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7.2.4 交叉口纵、横坡度设计计算示例
    7.3 立体交叉
    7.3.1 概述
    7.3.2 立体交叉的组成
    7.3.3 立体交叉的分类及适用条件
    7.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对路线交叉规定
    7.4.1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7.4.2 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
    7.4.3 公路与铁路交叉
    7.4.4 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
    7.4.5 公路与管线交叉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公路勘测设计》主要讲述公路的勘测与设计。全书共分为7章,包括绪论;汽车行驶理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选线与定线;路线交叉。《公路勘测设计》重点介绍了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和选线与定线等章节,其中平面设计深入浅出地(含示例)介绍了平曲线半径的确定、中线里程计算及中桩布置、中桩的测设、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重点内容;纵断面设计简单直接地(含示例)介绍了纵坡设计、竖曲线设计等重点内容;横断面设计(含示例)清楚地介绍了土石方调配及其计算等重点内容;选线与定线清楚地介绍了沿溪线和越岭线的选线要领等重点内容。全书结合现行新规范,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贴近实际,理论与应用组合恰当,新增内容多,与其他教材的重复率低。《公路勘测设计》不仅讲述了交通系统的公路勘测设计理论和应用,还与铁路、城市道路、电站沟渠、城市给排水沟渠及管道、小区道路等带有路线状的类似工程连锁相承。
  • 目录:
    1 绪论
    1.1 交通运输组成及公路运输的特点
    1.1.1 交通运输组成
    1.1.2 公路运输特点与发展概况
    1.2 公路分级及交通量
    1.2.1 道路分类
    1.2.2 公路分级
    1.3 公路勘测设计程序
    1.3.1 公路基本建设程序
    1.3.2 公路勘测设计程序
    1.4 公路勘测设计依据
    1.4.1 技术依据
    1.4.2 自然条件
    1.4.3 交通条件
    1.4.4 公路网规划

    2 汽车行驶理论
    2.1 设计速度
    2.1.1 设计速度
    2.1.2 设计速度的确定
    2.1.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规定
    2.2 汽车的牵引力和行驶阻力
    2.2.1 牵引力Fk
    2.2.2 滚动阻力Pf
    2.2.3 坡道阻力Pi
    2.2.4 空气阻力Pw
    2.2.5 惯性阻力Pj
    2.3 汽车行驶条件、动力特性及制动距离
    2.3.1 汽车的行驶条件
    2.3.2 汽车的动力特性
    2.3.3 汽车的制动距离

    3 平面设计
    3.1 概述
    3.1.1 平面的概念
    3.1.2 平面的基本线型
    3.2 平曲线半径及平曲线长
    3.2.1 平曲线半径
    3.2.2 平曲线三大半径
    3.2.3 平曲线长度
    3.2.4 实地平曲线半径确定
    3.3 中线里程
    3.3.1 平曲线要素计算
    3.3.2 平曲线主点里程计算
    3.3.3 中桩设置
    3.3.4 断链加桩
    3.3.5 测量标志与测量记录
    3.4 平曲线上加桩的测设
    3.4.1 加桩分类及测设方法分类
    3.4.2 切线支距法
    3.4.3 弦长纵距交会法
    3.4.4 偏角法
    3.5 坐标法测设中线上的加桩
    3.5.1 概述
    3.5.2 方位角
    3.5.3 工程坐标计算公式
    3.5.4 直线上中桩坐标计算示例
    3.5.5 平曲线上中桩坐标计算示例
    3.5.6 坐标法测设中桩
    3.5.7 采用全站仪测量技术
    3.6 缓和曲线
    3.6.1 概述
    3.6.2 缓和曲线的特性、螺旋角及支距公式
    3.6.3 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要素计算
    3.6.4 缓和曲线主点里程计算
    3.6.5 中桩设置
    3.6.6 CASIO fx-4500P里程计算程序及实例
    3.6.7 带有缓和曲线的整个曲线加桩范畴及测设方法
    3.6.8 支距法测设带有缓和曲线的整个曲线上的加桩
    3.6.9 偏角法测设带有缓和曲线的整个曲线上的加桩
    3.6.1 0带有缓和曲线的整个曲线上的加桩的坐标计算
    3.7 弯道加宽
    3.7.1 概述
    3.7.2 平曲线上的全加宽
    3.7.3 缓和段上的加宽
    3.7.4 缓和曲线上的加宽
    3.8 弯道超高
    3.8.1 概述
    3.8.2 平曲线上的全超高(边轴旋转法)
    3.8.3 缓和段上的超高(边轴旋转法)
    3.8.4 有中央分隔带的缓和曲线上的超高
    3.8.5 超高加宽计算示例
    3.9 行车视距
    3.9.1 概述
    3.9.2 弯道上视距的保证
    3.1 0线型设计
    3.1 0.1 一般规定
    3.1 0.2 平面线型设计
    3.1 0.3 纵断面线型设计
    3.1 0.4 横断面线型设计
    3.1 0.5 线型组合设计
    3.1 0.6 线型与桥梁、隧道的配合设计
    3.1 0.7 线型与沿线设施的配合设计
    3.1 0.8 线型与环境的协调设计
    3.1 1平面设计成果
    3.1 1.1 平面设计表格
    3.1 1.2 平面设计图

    4 纵断面设计
    4.1 基本概念
    4.1.1 纵断面
    4.1.2 纵坡度
    4.1.3 纵断面地面线
    4.1.4 纵断面设计线
    4.1.5 变坡点
    4.1.6 设计标高
    4.1.7 施工高度
    4.2 纵坡设计规定
    4.2.1 一般规定
    4.2.2 纵坡设计技术指标
    4.3 纵坡设计方法
    4.3.1 准备工作
    4.3.2 标注控制点
    4.3.3 试拉坡
    4.3.4 调整坡度线
    4.3.5 校对坡度线
    4.3.6 定坡
    4.3.7 完善纵断面设计图
    4.4 竖曲线设计
    4.4.1 概述
    4.4.2 转坡角|鵿
    4.4.3 竖曲线要素计算
    4.4.4 竖曲线计算示例
    4.5 纵断面设计成果
    4.5.1 路基设计表
    4.5.2 纵断面设计图

    5 横断面设计
    5.1 概述
    5.1.1 横断面概念及组成
    5.1.2 路基路面宽度
    5.1.3 路拱、边沟及边坡
    5.2 公路用地范围及建筑限界
    5.2.1 公路用地范围
    5.2.2 公路建筑限界
    5.3 横断面设计
    5.3.1 准备工作
    5.3.2 横断面的设计
    5.4 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5.4.1 横断面面积计算
    5.4.2 路基土石方计算
    5.4.3 土石方调配
    5.4.4 土石方调配计算示例
    5.5 横断面设计成果
    5.5.1 路基设计袁
    5.5.2 横断面设计图

    6 选线与定线
    6.1 概述
    6.1.1 选线的原则
    6.1.2 选线的方法和步骤
    6.1.3 路线方案比选
    6.2 平原区选线
    6.2.1 平原区路线特点
    6.2.2 平原区选线要点
    6.3 越岭线选线
    6.3.1 概述
    6.3.2 越岭线选线
    6.4 沿溪线选线
    6.4.1 沿溪线的优、缺点
    6.4.2 沿溪线选线
    6.5 定线
    6.5.1 实地定线
    6.5.2 纸上定线

    7 路线交叉
    7.1 概述
    7.2 平面交叉
    7.2.1 交叉口平面设计构成及类型
    7.2.2 交叉口纵、横坡度设计要求、原则及类型
    7.2.3 交叉口纵、横坡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7.2.4 交叉口纵、横坡度设计计算示例
    7.3 立体交叉
    7.3.1 概述
    7.3.2 立体交叉的组成
    7.3.3 立体交叉的分类及适用条件
    7.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对路线交叉规定
    7.4.1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7.4.2 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
    7.4.3 公路与铁路交叉
    7.4.4 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
    7.4.5 公路与管线交叉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工程施工与管理
王新林,王爱军,韩迎吉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桥梁施工与维修养护研究
杨光耀、杨新、郑胜利 著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
康召才,刘长天,刘佳主编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用书 桥梁隧道工程(2024年版)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用书 交通工程(2024年版)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交通法治工作理论与实践
胡冠书 著;胡冠书 编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设计与绿色公路管理
于宏明 主编;王敬富;康伟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用书 公共基础(2024年版)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桥梁施工与项目管理研究
林培进 主编;张磊;周裔聪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3版)
崔磊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工程施工及成本管理研究
杨海燕;曲建涛;张德轶
公路勘测设计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用书 道路工程(2024年版)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