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1-02
版次: 1
ISBN: 9787500495376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6页
字数: 29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61人买过
  •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在评述19世纪的历史比较法和20世纪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若干汉语方音的历史层次作了全面的分析,提出兵论证了“区域划分”是汉语方音的历史演变的基本模式。针对汉语放呀独特的“文白异读”现象,作者论证了着类现象本质上反应了社团中不同社会阶层的语言标记,而语言融合则是基石语言演变的过程。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比较法与历史价值判断
    第二节推衍法与释证法
    第三节比较法与汉语方音
    第四节各章简介

    第二章音系的三个性质
    第一节音系反映
    1.1音系的定义
    1.2经典生成理论的底层形式
    1.3生成规则的先后次序
    1.4优选论的输入与输出
    第二节历时音变
    2.1音变的相对年代举例
    2.2北京话历史音变举例
    第三节共时变异
    3.1社会语言学的性质
    3.2玛莎葡萄园岛的元音变异
    3.3芝加哥的“元音移位”
    3.4社会语言学对历史语言学的贡献
    第四节从粤方言比较看历时音变
    4.1具有历史价值的方音现象——粤语台山/开平的精组、知照组声母
    4.2历史价值待定的方音现象——粤语台山/开平的端、透、定声母
    4.3从粤语疑、日母字的今音推测历时音变
    4.3.1疑母的今音分布与历时音变
    4.3.2日母的今音分布与历时音变
    4.3.3疑、日母[h]音的历史来源待考

    第三章比较法的分析与批判(土)
    第一节西方19世纪的历史比较法
    1.1比较法的兴起
    1.2比较步骤解析一
    1.3参照在比较中的作用
    1.4比较步骤解析二
    1.5匕较法的假设与局限
    第二节比较与类比
    2.1同源词的比较
    2.2词形变化比较
    2.3类比
    2.3.1非对应性类比——拉平
    2.3.2对应性类比——类比公式
    2.3.3类比公式在汉语史研究中的运用
    2.4类比和音变的双重影响
    2.5寻找对应规律
    第三节印欧语的一般音变规律
    3.1格里姆定律
    3.2从格里姆定律到维尔纳定律
    3.3维尔纳定律
    3.4“语音规律无例外”
    3.5音变形式
    3.5.1同化、弱化、元音变移
    3.5.2增音、插音
    3.5.3链移

    第四章比较法的分析与批判(下)
    第一节格里姆定律的三组例外及其解释
    1.1对第一组例外的分析
    1.2对第二组例外的分析
    1.3对第三组例外的分析
    第二节比较法和构拟法的一般原则
    2.1比较法和构拟法的历史价值判断
    2.2内部构拟法
    2.2.1元音变等
    2.2.2喉音理论
    2.3重建的基本步骤
    2.3.1建立对应关系
    2.3.2设立早期音位
    2.3.3为早期音位寻求语音形式
    第三节不应该无必要地扩大假设
    3.1“奥坎剃刀”
    3.2“腭音律”
    第四节合肥话韵舌尖化的历时演变
    4.1方音比较原则一:求近与广泛
    4.2方音比较原则二:区分共时变异与历时音变
    4.3方音比较原则三:简明与繁复
    4.4合肥话与其他江淮官话的对应
    4.5汉语的语音性质及其相关问题

    第五章汉语上古音的构拟原则
    第一节构拟与音值拟定
    第二节音位理论与古音构拟
    第三节高本汉的构拟原则——以字母反映对立关系
    第四节王力的构拟原则——严格界定音韵学术语的内涵
    第五节李方桂的构拟原则——以内部构拟法增加卷舌介音

    第六章历史音变类型与语言演变模式
    第一节音位的合并、分化、转移
    1.1对语音演变的认识
    1.2合并
    1.3分化
    1.3.1“分化紧随合并”公理
    1.3.2初起性分化与继发性分化
    1.4重建中的合并与分化模式
    1.5转移
    第二节语言演变模式:树型与波浪型
    2.1语音变化与语言演变
    2.2谱系树模式
    2.3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的直线性模式
    2.4波浪型模式
    第三节语言演变模式:词汇扩散型
    3.1“词汇扩散”的起源
    3.2“词汇扩散”的证据
    3.3“词汇扩散”的发展
    3.4“词汇扩散”能否作为一个新理论
    第四节语言演变模式:区域分化型
    4.1层次的叠置
    4.2中原官话的区域分化型演变
    4.3索绪尔关于语言分化的区域因素
    第五节论中古知、庄、章的分合过程
    5.1中古知组的音值
    5.2中古知组的分合模式
    5.3现代北方官话声母分类的证据

    第七章历史层次的划分
    第一节印欧语的历史层次
    1.1历史比较法的层次概念
    1.2语言演变的时间性
    1.3语言接触的空间性
    1.4方言地理学
    1.5“语言变换”中的层次问题
    第二节汉语的历史层次
    2.1关于层次分析
    2.1.1析层拟测法
    2.1.2“同源论”和“异源论”
    2.1.3“演变模型”与“层次又音”
    2.2文、白:两个沿用的名目
    2.2.1“文、白”反映语言的社会结构
    2.2.2“文、白”体现不同阶层的语音特征
    2.2.3不能将层次对应于“文、白”
    2.2.4由北京话的“文、白”引起的主宾纠纷
    2.3层次与叠置
    2.3.1“竞争”不是一种独特的音变方式
    2.3.2青少年的读音不代表语音演变趋势
    2.3.3“竞争”与类比
    第三节汉语层次的历时先后
    3.1对于层次的早期认识
    3.1.1他方言的遗迹反映语音的对应关系
    3.1.2从方音史看“早期层次”和“晚期层次”
    3.1.3从音变的历时先后看方言的历史层次
    3.2从对应关系看历史层次
    3.2.1来自邻近方言的整体对应
    3.2.2来自邻近方言的部分对应
    3.2.3来自“雅言”影响的渐次对应
    3.3从调类归并看通泰方言与客赣方言的语言接触
    3.3.1语音分化还是类型变化
    3.3.2同源关系还是语言接触
    3.3.3通泰方言的“全浊上归阴平”来自跟客赣方言的语言接触
    3.3.4其他相关声调的归并情况
    第四节粤语牙喉音声母今读[j]音考——兼论同一性
    4.1粤语见、溪、群、疑、日五母的[j]
    4.2粤语影、云、以三母的[j]
    4.3粤语晓、匣母的[j]

    第八章余论:困惑与展望
    参考文献(中文)
    参考文献(英文)
    后记
  • 内容简介: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在评述19世纪的历史比较法和20世纪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若干汉语方音的历史层次作了全面的分析,提出兵论证了“区域划分”是汉语方音的历史演变的基本模式。针对汉语放呀独特的“文白异读”现象,作者论证了着类现象本质上反应了社团中不同社会阶层的语言标记,而语言融合则是基石语言演变的过程。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比较法与历史价值判断
    第二节推衍法与释证法
    第三节比较法与汉语方音
    第四节各章简介

    第二章音系的三个性质
    第一节音系反映
    1.1音系的定义
    1.2经典生成理论的底层形式
    1.3生成规则的先后次序
    1.4优选论的输入与输出
    第二节历时音变
    2.1音变的相对年代举例
    2.2北京话历史音变举例
    第三节共时变异
    3.1社会语言学的性质
    3.2玛莎葡萄园岛的元音变异
    3.3芝加哥的“元音移位”
    3.4社会语言学对历史语言学的贡献
    第四节从粤方言比较看历时音变
    4.1具有历史价值的方音现象——粤语台山/开平的精组、知照组声母
    4.2历史价值待定的方音现象——粤语台山/开平的端、透、定声母
    4.3从粤语疑、日母字的今音推测历时音变
    4.3.1疑母的今音分布与历时音变
    4.3.2日母的今音分布与历时音变
    4.3.3疑、日母[h]音的历史来源待考

    第三章比较法的分析与批判(土)
    第一节西方19世纪的历史比较法
    1.1比较法的兴起
    1.2比较步骤解析一
    1.3参照在比较中的作用
    1.4比较步骤解析二
    1.5匕较法的假设与局限
    第二节比较与类比
    2.1同源词的比较
    2.2词形变化比较
    2.3类比
    2.3.1非对应性类比——拉平
    2.3.2对应性类比——类比公式
    2.3.3类比公式在汉语史研究中的运用
    2.4类比和音变的双重影响
    2.5寻找对应规律
    第三节印欧语的一般音变规律
    3.1格里姆定律
    3.2从格里姆定律到维尔纳定律
    3.3维尔纳定律
    3.4“语音规律无例外”
    3.5音变形式
    3.5.1同化、弱化、元音变移
    3.5.2增音、插音
    3.5.3链移

    第四章比较法的分析与批判(下)
    第一节格里姆定律的三组例外及其解释
    1.1对第一组例外的分析
    1.2对第二组例外的分析
    1.3对第三组例外的分析
    第二节比较法和构拟法的一般原则
    2.1比较法和构拟法的历史价值判断
    2.2内部构拟法
    2.2.1元音变等
    2.2.2喉音理论
    2.3重建的基本步骤
    2.3.1建立对应关系
    2.3.2设立早期音位
    2.3.3为早期音位寻求语音形式
    第三节不应该无必要地扩大假设
    3.1“奥坎剃刀”
    3.2“腭音律”
    第四节合肥话韵舌尖化的历时演变
    4.1方音比较原则一:求近与广泛
    4.2方音比较原则二:区分共时变异与历时音变
    4.3方音比较原则三:简明与繁复
    4.4合肥话与其他江淮官话的对应
    4.5汉语的语音性质及其相关问题

    第五章汉语上古音的构拟原则
    第一节构拟与音值拟定
    第二节音位理论与古音构拟
    第三节高本汉的构拟原则——以字母反映对立关系
    第四节王力的构拟原则——严格界定音韵学术语的内涵
    第五节李方桂的构拟原则——以内部构拟法增加卷舌介音

    第六章历史音变类型与语言演变模式
    第一节音位的合并、分化、转移
    1.1对语音演变的认识
    1.2合并
    1.3分化
    1.3.1“分化紧随合并”公理
    1.3.2初起性分化与继发性分化
    1.4重建中的合并与分化模式
    1.5转移
    第二节语言演变模式:树型与波浪型
    2.1语音变化与语言演变
    2.2谱系树模式
    2.3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的直线性模式
    2.4波浪型模式
    第三节语言演变模式:词汇扩散型
    3.1“词汇扩散”的起源
    3.2“词汇扩散”的证据
    3.3“词汇扩散”的发展
    3.4“词汇扩散”能否作为一个新理论
    第四节语言演变模式:区域分化型
    4.1层次的叠置
    4.2中原官话的区域分化型演变
    4.3索绪尔关于语言分化的区域因素
    第五节论中古知、庄、章的分合过程
    5.1中古知组的音值
    5.2中古知组的分合模式
    5.3现代北方官话声母分类的证据

    第七章历史层次的划分
    第一节印欧语的历史层次
    1.1历史比较法的层次概念
    1.2语言演变的时间性
    1.3语言接触的空间性
    1.4方言地理学
    1.5“语言变换”中的层次问题
    第二节汉语的历史层次
    2.1关于层次分析
    2.1.1析层拟测法
    2.1.2“同源论”和“异源论”
    2.1.3“演变模型”与“层次又音”
    2.2文、白:两个沿用的名目
    2.2.1“文、白”反映语言的社会结构
    2.2.2“文、白”体现不同阶层的语音特征
    2.2.3不能将层次对应于“文、白”
    2.2.4由北京话的“文、白”引起的主宾纠纷
    2.3层次与叠置
    2.3.1“竞争”不是一种独特的音变方式
    2.3.2青少年的读音不代表语音演变趋势
    2.3.3“竞争”与类比
    第三节汉语层次的历时先后
    3.1对于层次的早期认识
    3.1.1他方言的遗迹反映语音的对应关系
    3.1.2从方音史看“早期层次”和“晚期层次”
    3.1.3从音变的历时先后看方言的历史层次
    3.2从对应关系看历史层次
    3.2.1来自邻近方言的整体对应
    3.2.2来自邻近方言的部分对应
    3.2.3来自“雅言”影响的渐次对应
    3.3从调类归并看通泰方言与客赣方言的语言接触
    3.3.1语音分化还是类型变化
    3.3.2同源关系还是语言接触
    3.3.3通泰方言的“全浊上归阴平”来自跟客赣方言的语言接触
    3.3.4其他相关声调的归并情况
    第四节粤语牙喉音声母今读[j]音考——兼论同一性
    4.1粤语见、溪、群、疑、日五母的[j]
    4.2粤语影、云、以三母的[j]
    4.3粤语晓、匣母的[j]

    第八章余论:困惑与展望
    参考文献(中文)
    参考文献(英文)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计算语言学导论
翁富良、王野翊 著;黄正德、许德宝 编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语言获得理论研究
靳洪刚 著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生成音系学理论及其应用(第二版)/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
包智明、侍建国、许德宝 著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简明语言学史
[英]R.H.罗宾斯 著;许德宝、胡明亮、冯建明 译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形式语义学引论
蒋严 著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句法理论概要
宋国明 著;黄正德、许德宝 编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关联:交际与认知
[法]丹·斯珀波、[英]迪埃珏·威尔逊 著;黄正德、许德宝 编;蒋严 译
相关图书 / 更多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历史的镜子
吴晗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历史的角落:用有趣的故事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从吃喝玩乐中看博弈之术)
诗展 著 人天兀鲁思 出品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100讲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历史性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十年
张卓元、林兆木 主编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高屹 著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历史地理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潘威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历史四季——开国与转型:透视13个长寿王朝开国之初的蓬勃景象
冯敏飞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历史的偏见
伊恩·莫里斯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
基于本体特色的汉语研究
侍建国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