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

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2011-11
版次: 1
ISBN: 9787807529088
定价: 3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43人买过
  • 《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太虚大师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依据超越性的总持智,融贯佛教的诸乘诸宗,把握全体佛教的精义,摄导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学说,契合当时中国以及世界的形势,以期建立崭新的中国佛教、世界佛教、世界新文化的第一人。《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主要从对“佛教的综摄”、“佛教义理的融贯”、“佛教义理的整体构建”和“以佛教摄导科学”、“以佛教摄导哲学”、“以佛教摄导其他宗教”、“以佛教摄导国学”等方面总持出世间与世间的思想学说。 序

    导论

    一总持智的语义

    二太虚大师的佛法修证功德

    三太虚大师的总持智

    四小结



    第一编佛法的总持

    第一章佛教的综摄

    第一节佛教历史发展的综摄

    一印度佛教之“三期”、“三系”说

    二中国佛教之三大系

    三中国佛学之特质与流归

    四小结

    第二节佛教教法次第的判摄

    一诸乘次第的安立

    二诸乘的差别与融贯

    三小结

    第三节大乘佛教宗派的融摄

    一三唯论的视角

    二大乘三宗的判摄

    三大乘八宗的判摄

    四小结

    第二章佛教义理的融贯

    第一节基本教理的融贯

    一缘起义理的融贯

    二自性义理的融贯

    第二节汉藏显密教理的融贯

    一判摄密宗的地位

    二分析密宗的得失

    三融铸密宗的理论和实践

    四小结

    第三节唯识学与如来藏学的融贯

    一争论的背景及其主要问题

    二对马鸣造论的真实性的论证

    三对唯识和《起信》的融贯

    四对双方争论的评价

    五对唯识宗和华严宗的融贯

    六对唯识学与如来藏学的整体融通

    第四节般若空宗与唯识宗的融贯

    一般若空宗与唯识宗的先后与次第

    二般若空宗与唯识宗的义理之差别与平等

    第三章佛教义理的整体构建

    第一节对佛教发展历史的反思

    一佛教衰败的历史原因

    二佛教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规律

    第二节佛教义理整体的提炼和融贯

    第三节世界佛教的构建



    第二编世间法的总持

    第四章以佛教摄导科学

    第一节对整体科学的摄导

    一对科学的审视

    二对科学的引导

    三小结

    第二节对进化论的摄导

    一对社会发展之理论的考察和判定

    二对进化论的批判

    三佛教的进化论

    四佛教进化论的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对心理学的摄导

    一佛教与心理学的相通

    二心理学的局限

    三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以佛教摄导哲学

    第一节对本体论的摄导

    一本体论之种种

    二佛学对本体论的超越与批判

    三本体论的前路

    四小结

    第二节对认识论的摄导

    一认识论之种种

    二种种认识论的特点和真实之知

    三小结

    第三节对人生观的摄导

    一世俗的人生观

    二佛学的人生观

    三佛学人生观的实现之途

    第六章以佛教摄导其他宗教

    第一节佛教与宗教的关系

    一佛法非宗教

    二佛法乃唯一之宗教

    三佛法乃宗教之一种

    第二节对宗教的分析

    第三节对其他宗教的摄导

    一批判基督教

    二批判各种迷谬

    三宗教可成为人天乘佛教

    第七章对国学的摄导

    第一节对《易》理的摄导

    一《易经》的哲理

    二《易经》哲理的困境

    三对《易经》哲理的改造

    第二节对先秦儒家的摄导

    一先秦儒家的精义

    二人性论的层次

    三人性论的缺陷

    四人性的进善

    第三节对宋明理学的摄导

    一宋明儒学的渊源和境界

    二对程朱的批判

    三对阳明心学的批判

    四对阳明心学的改造

    五构建新文化的设想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太虚大师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依据超越性的总持智,融贯佛教的诸乘诸宗,把握全体佛教的精义,摄导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学说,契合当时中国以及世界的形势,以期建立崭新的中国佛教、世界佛教、世界新文化的第一人。《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主要从对“佛教的综摄”、“佛教义理的融贯”、“佛教义理的整体构建”和“以佛教摄导科学”、“以佛教摄导哲学”、“以佛教摄导其他宗教”、“以佛教摄导国学”等方面总持出世间与世间的思想学说。
  • 目录:


    导论

    一总持智的语义

    二太虚大师的佛法修证功德

    三太虚大师的总持智

    四小结



    第一编佛法的总持

    第一章佛教的综摄

    第一节佛教历史发展的综摄

    一印度佛教之“三期”、“三系”说

    二中国佛教之三大系

    三中国佛学之特质与流归

    四小结

    第二节佛教教法次第的判摄

    一诸乘次第的安立

    二诸乘的差别与融贯

    三小结

    第三节大乘佛教宗派的融摄

    一三唯论的视角

    二大乘三宗的判摄

    三大乘八宗的判摄

    四小结

    第二章佛教义理的融贯

    第一节基本教理的融贯

    一缘起义理的融贯

    二自性义理的融贯

    第二节汉藏显密教理的融贯

    一判摄密宗的地位

    二分析密宗的得失

    三融铸密宗的理论和实践

    四小结

    第三节唯识学与如来藏学的融贯

    一争论的背景及其主要问题

    二对马鸣造论的真实性的论证

    三对唯识和《起信》的融贯

    四对双方争论的评价

    五对唯识宗和华严宗的融贯

    六对唯识学与如来藏学的整体融通

    第四节般若空宗与唯识宗的融贯

    一般若空宗与唯识宗的先后与次第

    二般若空宗与唯识宗的义理之差别与平等

    第三章佛教义理的整体构建

    第一节对佛教发展历史的反思

    一佛教衰败的历史原因

    二佛教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规律

    第二节佛教义理整体的提炼和融贯

    第三节世界佛教的构建



    第二编世间法的总持

    第四章以佛教摄导科学

    第一节对整体科学的摄导

    一对科学的审视

    二对科学的引导

    三小结

    第二节对进化论的摄导

    一对社会发展之理论的考察和判定

    二对进化论的批判

    三佛教的进化论

    四佛教进化论的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对心理学的摄导

    一佛教与心理学的相通

    二心理学的局限

    三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以佛教摄导哲学

    第一节对本体论的摄导

    一本体论之种种

    二佛学对本体论的超越与批判

    三本体论的前路

    四小结

    第二节对认识论的摄导

    一认识论之种种

    二种种认识论的特点和真实之知

    三小结

    第三节对人生观的摄导

    一世俗的人生观

    二佛学的人生观

    三佛学人生观的实现之途

    第六章以佛教摄导其他宗教

    第一节佛教与宗教的关系

    一佛法非宗教

    二佛法乃唯一之宗教

    三佛法乃宗教之一种

    第二节对宗教的分析

    第三节对其他宗教的摄导

    一批判基督教

    二批判各种迷谬

    三宗教可成为人天乘佛教

    第七章对国学的摄导

    第一节对《易》理的摄导

    一《易经》的哲理

    二《易经》哲理的困境

    三对《易经》哲理的改造

    第二节对先秦儒家的摄导

    一先秦儒家的精义

    二人性论的层次

    三人性论的缺陷

    四人性的进善

    第三节对宋明理学的摄导

    一宋明儒学的渊源和境界

    二对程朱的批判

    三对阳明心学的批判

    四对阳明心学的改造

    五构建新文化的设想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
总持风雅有春工·蔡正仁
钮君怡 著;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
太虚与欧阳竟无佛学思想对比研究
丁小平 著
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
古代印度佛教经典中的治国思想研究
丁小平、丁文珺 著
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坛经·心经·金刚经
丁小平 译
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
人间佛教经典导读
丁小平 著
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
金刚经注释集
丁小平 校
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
摄大乘论本直解
丁小平 著
总持之智:太虚大师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用手册
丁小平、拜振英、陈旭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