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口述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2015-04
版次: 1
ISBN: 9787506080767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123人买过
  •   《庚桑楚》和《至乐》两篇中,庄子用汪洋恣肆的文笔为我们阐述了平气顺心的养生秘法和让身心长治久安的无为法门。在《至乐》中,庄子探求何为快乐,不注重对死的思考{故能鼓盆而歌},更注重对生的快乐的谋取。他始终以天地之大的视野来看待人生的小问题,所以,表现出超脱而其乐无穷的人生姿态。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的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奇特、雄浑飞越,并善于通过生动形象、幽默讽刺的寓言故事阐述哲学思想,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冯学成居士,1949年出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期间,认识了著名的海灯法师。经其举荐,往参本光法师,后来更历参贾题韬老居士、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并于2001年得到当代禅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传承。近四十年来,冯学成居士于众多高明中殷勤参叩,饱览经史,深入禅观,从此意气风发,自在出入于儒学之正大、佛学之精微和道学之幽玄间。1992年起,先后在四川省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云门佛学院、河北省佛学院任教,往来于四川、广东、河北和湖北等地讲学。近几年在其开办的“龙江书院”开讲了大学、中庸、论语、易经、老子、庄子等讲座,旨在以国学为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曾出版禅宗等方面的著作十余部。
    第一讲、道家的根本立场
    老子的嫡系传人
    庚桑楚的收徒标准
    大而化之方为圣
    至人到哪儿都得安
    道人不愿当明星
    把自己变成无影人
    尧舜不入道人眼
    全汝形,抱汝生,绝思虑
    思想与内容的关系
    老子能孵天鹅蛋
    第二讲、卫生之经,能抱一乎
    前禅宗时期的“机锋”
    识人于眉睫之间
    内揵与外揵的基本功
    还有个不病的吗
    修道的九个基本条件
    婴儿的“特异功能”
    放下社会性,回归自然性
    发出离心,远离祸福
    第三讲、天光、灵台、宇宙、天门
    天光是最纯正的智慧
    不要超越自我能力的半径
    庄子的“重生主义”
    忧患不入,安之若命
    与天地万物一体
    不贪利,鬼就不会缠身
    大道流淌在时空之中
    第四讲、超越是非,自我解脱
    原始社会的大圆满境界
    无常到底是什么
    摈弃二十四种精神干扰
    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
    道家的现量与比量
    让众生各得其所
    顺势而为,圣人之道
    目录
    导读:内丹大师对此篇的独到看法
    第一讲、至乐无乐,无为而无不为
    人间到底有没有“至乐”
    人心永远都是这样,两头跑
    人们的耳目口舌之好
    石崇斗富的故事
    贫贱夭恶,人皆恶之
    富贵之人劳苦命
    神仙也有神仙的忧
    伍子胥的悲剧
    人间里虚幻的种种追求
    道家所提倡和坚守的乐是什么
    人间是非评判标准的难堪
    试试用无为来定是非
    生生不已与死死不已
    无声无息的自然运化
    第二讲、庄子对生死的系列高论
    庄子的太太死了,看他是怎么说的
    人生在自然中的来去轨迹
    昆仑山论道的故事
    坦然无怖于生死
    庄子与髑髅的对话
    幸福快乐的髑髅
    孔子不放心颜渊外出打工
    “国师”和王法中的独木桥
    享受元首级别待遇的海鸟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联想
    给鸟儿们演奏皇家交响乐试试
    必须承认文化的多元性
    列子问道于“百岁髑髅”
    令人头痛费解的绝世妙文
    生命科学中的难题

  • 内容简介:
      《庚桑楚》和《至乐》两篇中,庄子用汪洋恣肆的文笔为我们阐述了平气顺心的养生秘法和让身心长治久安的无为法门。在《至乐》中,庄子探求何为快乐,不注重对死的思考{故能鼓盆而歌},更注重对生的快乐的谋取。他始终以天地之大的视野来看待人生的小问题,所以,表现出超脱而其乐无穷的人生姿态。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的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奇特、雄浑飞越,并善于通过生动形象、幽默讽刺的寓言故事阐述哲学思想,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简介:
      冯学成居士,1949年出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期间,认识了著名的海灯法师。经其举荐,往参本光法师,后来更历参贾题韬老居士、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并于2001年得到当代禅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传承。近四十年来,冯学成居士于众多高明中殷勤参叩,饱览经史,深入禅观,从此意气风发,自在出入于儒学之正大、佛学之精微和道学之幽玄间。1992年起,先后在四川省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云门佛学院、河北省佛学院任教,往来于四川、广东、河北和湖北等地讲学。近几年在其开办的“龙江书院”开讲了大学、中庸、论语、易经、老子、庄子等讲座,旨在以国学为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曾出版禅宗等方面的著作十余部。
  • 目录:
    第一讲、道家的根本立场
    老子的嫡系传人
    庚桑楚的收徒标准
    大而化之方为圣
    至人到哪儿都得安
    道人不愿当明星
    把自己变成无影人
    尧舜不入道人眼
    全汝形,抱汝生,绝思虑
    思想与内容的关系
    老子能孵天鹅蛋
    第二讲、卫生之经,能抱一乎
    前禅宗时期的“机锋”
    识人于眉睫之间
    内揵与外揵的基本功
    还有个不病的吗
    修道的九个基本条件
    婴儿的“特异功能”
    放下社会性,回归自然性
    发出离心,远离祸福
    第三讲、天光、灵台、宇宙、天门
    天光是最纯正的智慧
    不要超越自我能力的半径
    庄子的“重生主义”
    忧患不入,安之若命
    与天地万物一体
    不贪利,鬼就不会缠身
    大道流淌在时空之中
    第四讲、超越是非,自我解脱
    原始社会的大圆满境界
    无常到底是什么
    摈弃二十四种精神干扰
    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
    道家的现量与比量
    让众生各得其所
    顺势而为,圣人之道
    目录
    导读:内丹大师对此篇的独到看法
    第一讲、至乐无乐,无为而无不为
    人间到底有没有“至乐”
    人心永远都是这样,两头跑
    人们的耳目口舌之好
    石崇斗富的故事
    贫贱夭恶,人皆恶之
    富贵之人劳苦命
    神仙也有神仙的忧
    伍子胥的悲剧
    人间里虚幻的种种追求
    道家所提倡和坚守的乐是什么
    人间是非评判标准的难堪
    试试用无为来定是非
    生生不已与死死不已
    无声无息的自然运化
    第二讲、庄子对生死的系列高论
    庄子的太太死了,看他是怎么说的
    人生在自然中的来去轨迹
    昆仑山论道的故事
    坦然无怖于生死
    庄子与髑髅的对话
    幸福快乐的髑髅
    孔子不放心颜渊外出打工
    “国师”和王法中的独木桥
    享受元首级别待遇的海鸟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联想
    给鸟儿们演奏皇家交响乐试试
    必须承认文化的多元性
    列子问道于“百岁髑髅”
    令人头痛费解的绝世妙文
    生命科学中的难题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管理:禅林小故事 管理大智慧
龙子民 著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管理
鹏程 编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大宗师》
冯学成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齐物论
冯学成 著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
冯学成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一):《齐物论》
冯学成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
刘长久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尊者的棒喝
蔡志忠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金刚经
仿佛 著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漫画彩版全本)/佛学系列读本
蔡志忠 编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处世
一路开花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
冯学成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生命大道究竟在何处
冯学成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中庸二十讲(套装共2册)
冯学成 口述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通书九讲
冯学成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齐物论
冯学成 著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天道、天运
冯学成 口述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大宗师》
冯学成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
冯学成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一):《齐物论》
冯学成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禅说庄子
冯学成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云门宗史话
冯学成 著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明月藏鹭(上下卷):千首禅诗品析
冯学成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四季禅:一日一禅
冯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