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12
版次: 1
ISBN: 9787520332415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1页
字数: 26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9人买过
  •   作为文学评点大师,金圣叹关心的是一部作品的文本优劣,探寻的是文学形式本性。他主要采取以文观文的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美丑利弊,揭示作者行文用心,指点读者赏文门径,从而展示文学文心之美、文辞之美、章法之美、分解之美。《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力图总结金圣叹形式批评的特点,探讨他如何透过形式把握文本意蕴,如何在艺术和科学之间寻求感性与理性的张力。   樊宝英,男,山东莘县人。文学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美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撰写专著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三项,曾获多项省级教学、科研奖。 导言形式视野下的金圣叹文学评点研究
    第一节 金圣叹文学评点的文本性质
    立言名世的评点志趣
    文本选家的灵心慧眼
    三  文法为尚的分解批评
    第二节 金圣叹文学评点研究史的反思
    金圣叹文学评点研究的历史扫描
    金圣叹文学评点研究范式的共时审视
    第三节 金圣叹文学评点的研究方法及架构
    一  形式观照与金圣叹评点研究..|
    二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的基本架构

    第一章 文心论
    第一节 文与笔:金圣叹形式观的历史承继
    一  文:历史流变及其审美形式内涵
    二  笔:历史流变及其审美形式内涵
    第二节 文与情:文作为形式符号对情的型构
    一  文、情关系的历史扫描
    二  文生于情:情对文的主导
    三  情生于文:文对情的建构
    第三节 文与事:文作为形式符号对事的型构
    一  为文计不为事计:文贵于史的新格局
    二  因文生事:文学生成的虚构性机制

    第二章 文辞论
    第一节 字法句法及其语言审美功能的寻绎
    一  字法的内涵及其审美价值
    二  句法的内涵及其审美价值
    第二节 汉语言诗性的审美开拓
    一  以少总多的简约美
    二  自铸伟辞的新奇美
    三  整齐一律的对称美
    四  错落有致的参差美

    第三章 章法论
    第一节 相间:章法结构的表层分析
    一  避犯:同中有异的重复美
    二缓急:张弛有度的节奏美
    三  伏应:瞻前顾后的衔接美
    第二节 阴阳:章法结构的深层分析
    一拆而为两、叩其两端与“相间”章法的生成
    二  物不终穷、虚无空幻与《水浒》《西厢》文本的
    “腰斩

    第四章 分解论
    第一节 文本的向心式细读
    一  细读的内涵及其操作
    二  细读的文化透视
    第二节 八股文法解读与文本世界美的呈示
    一  八股文体结构及其美学价值
    二  八股取士文化语境与金圣叹文学评点
    三  八股文读法与文本形式美呈现
    第三节 形式观照与文本的经典化
    一  选本批评与文体审美特性的关注
    二  金圣叹才子观及其对才子的重估
    三  文本经典化的理论反思
    余论金圣叹形式批评的现代思考
    一  形式分析与意蕴把握的中介关联
    二  感悟品鉴与理性分析的张力寻求
    三  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的主宾摆位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作为文学评点大师,金圣叹关心的是一部作品的文本优劣,探寻的是文学形式本性。他主要采取以文观文的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美丑利弊,揭示作者行文用心,指点读者赏文门径,从而展示文学文心之美、文辞之美、章法之美、分解之美。《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力图总结金圣叹形式批评的特点,探讨他如何透过形式把握文本意蕴,如何在艺术和科学之间寻求感性与理性的张力。
  • 作者简介:
      樊宝英,男,山东莘县人。文学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美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撰写专著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三项,曾获多项省级教学、科研奖。
  • 目录:
    导言形式视野下的金圣叹文学评点研究
    第一节 金圣叹文学评点的文本性质
    立言名世的评点志趣
    文本选家的灵心慧眼
    三  文法为尚的分解批评
    第二节 金圣叹文学评点研究史的反思
    金圣叹文学评点研究的历史扫描
    金圣叹文学评点研究范式的共时审视
    第三节 金圣叹文学评点的研究方法及架构
    一  形式观照与金圣叹评点研究..|
    二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的基本架构

    第一章 文心论
    第一节 文与笔:金圣叹形式观的历史承继
    一  文:历史流变及其审美形式内涵
    二  笔:历史流变及其审美形式内涵
    第二节 文与情:文作为形式符号对情的型构
    一  文、情关系的历史扫描
    二  文生于情:情对文的主导
    三  情生于文:文对情的建构
    第三节 文与事:文作为形式符号对事的型构
    一  为文计不为事计:文贵于史的新格局
    二  因文生事:文学生成的虚构性机制

    第二章 文辞论
    第一节 字法句法及其语言审美功能的寻绎
    一  字法的内涵及其审美价值
    二  句法的内涵及其审美价值
    第二节 汉语言诗性的审美开拓
    一  以少总多的简约美
    二  自铸伟辞的新奇美
    三  整齐一律的对称美
    四  错落有致的参差美

    第三章 章法论
    第一节 相间:章法结构的表层分析
    一  避犯:同中有异的重复美
    二缓急:张弛有度的节奏美
    三  伏应:瞻前顾后的衔接美
    第二节 阴阳:章法结构的深层分析
    一拆而为两、叩其两端与“相间”章法的生成
    二  物不终穷、虚无空幻与《水浒》《西厢》文本的
    “腰斩

    第四章 分解论
    第一节 文本的向心式细读
    一  细读的内涵及其操作
    二  细读的文化透视
    第二节 八股文法解读与文本世界美的呈示
    一  八股文体结构及其美学价值
    二  八股取士文化语境与金圣叹文学评点
    三  八股文读法与文本形式美呈现
    第三节 形式观照与文本的经典化
    一  选本批评与文体审美特性的关注
    二  金圣叹才子观及其对才子的重估
    三  文本经典化的理论反思
    余论金圣叹形式批评的现代思考
    一  形式分析与意蕴把握的中介关联
    二  感悟品鉴与理性分析的张力寻求
    三  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的主宾摆位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小说叙事理论研究/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周淑婷 著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 上
施耐庵 著;金圣叹 评点;罗德荣 校点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明]施耐庵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
施耐庵、金圣叹 著;张国光 校;戴敦邦 绘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家庭珍藏版赠11米长画册
施耐庵 著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评点唐诗六百首
金圣叹;童承基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
金圣叹、选批 著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
施耐庵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选批杜诗
杜甫、金圣叹选批 著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
王汝梅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精装全三册)
(明)施耐庵
金圣叹形式批评研究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明]施耐庵 著;[清]金圣叹 批评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