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2辑)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2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2008-10
版次: 1
ISBN: 9787504143259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5人买过
  •   中国教育自孔子以来就一直是在复杂的文化与技术力量冲击下冶炼自己的文化品质,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启动国际视野不仅是为了直面并理解中国现代教育的复杂处境,而且更是表达了一种对中国教育之优秀文化底蕴的自信:无论中国教育怎么演变,都不会丧失自孔子以来便已成熟的文化品质、文化精神与追求。相反,其文化品质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具有包容能力,在任何异域的教育文化面前,中国教育都可以启动其久经考验的吸收与融合机制,使其文化内涵在扩充的同时,仍然可以保持其本有的文化精神。
      
      
      具有了这样一种内在的一致性,文化的思考与责任担当就将成为研究动力,中国当代的教育变革与发展并不能以牺牲中华民族传统的基本精神为代价。历史证明,一个勇于改造与更新自己民族传统的民族,一个善于保持自己民族优秀传统的民族,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 学术研究与交流

     传统文化课程的创造:以《论语》讲授为例

    研究报告与评论

     远程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能力——来自四川省康定县的案例研究

     从理想到现实——偏远地区农村学校校长的教育信息化解决之道

    专题研究与讨论

     “好教师”的诞生——教师社会化的个案研究

     教育经了我们什么——农村教育“既轨者”的流向和生存状况
  • 内容简介:
      中国教育自孔子以来就一直是在复杂的文化与技术力量冲击下冶炼自己的文化品质,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启动国际视野不仅是为了直面并理解中国现代教育的复杂处境,而且更是表达了一种对中国教育之优秀文化底蕴的自信:无论中国教育怎么演变,都不会丧失自孔子以来便已成熟的文化品质、文化精神与追求。相反,其文化品质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具有包容能力,在任何异域的教育文化面前,中国教育都可以启动其久经考验的吸收与融合机制,使其文化内涵在扩充的同时,仍然可以保持其本有的文化精神。
      
      
      具有了这样一种内在的一致性,文化的思考与责任担当就将成为研究动力,中国当代的教育变革与发展并不能以牺牲中华民族传统的基本精神为代价。历史证明,一个勇于改造与更新自己民族传统的民族,一个善于保持自己民族优秀传统的民族,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
  • 目录:
    学术研究与交流

     传统文化课程的创造:以《论语》讲授为例

    研究报告与评论

     远程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能力——来自四川省康定县的案例研究

     从理想到现实——偏远地区农村学校校长的教育信息化解决之道

    专题研究与讨论

     “好教师”的诞生——教师社会化的个案研究

     教育经了我们什么——农村教育“既轨者”的流向和生存状况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