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0-01
ISBN: 9787532118342
定价: 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社会文化
20人买过
  • 该书是为上海文艺出版社"人类学田野笔记"所作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之一,所以本研究的行文风格也是一种带有散文色彩的纪实论文集。作者在远离时尚、默默无闻的微观琐细的观察与思考中,以生动素材、对田野中生命的感悟,讨论了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农民体验生命的生活实践以及传承过程。本书虽然是一个论文集,但书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中国农民对生命的理解与感受。他们以生命仪式表达对生的渴望,其过程既是一个消费的过程,即时物质的、钱财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象征意义的(引自原文59页)再生产过程。本书通过对平凡琐细的人物、事 郭于华:教授,博士

    2000年8月-至今 清华大学社会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9月―2001年8月 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学习、研究
    1992年9月-2000年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社会人类学、农村社会学、民间文化研究;
    多年来一直关注乡村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社会及现代性的关系、民间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等问题。

    主要论著:
    《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与黄平、杨宜音等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合著者杨宜音、应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仪式与社会变迁》(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中国农民非农活动的文化意义”,《二十一世纪》1996年12月号。
    “生活在后传统之中”,《读书》,1997年第6期。
    “社会变迁中的儿童食品与文化传承”,《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
    “不适应的老人”,《读书》,1998年第6期。
    “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读书》1999年第9期。
    “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总第八辑,2001年。

  •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为上海文艺出版社"人类学田野笔记"所作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之一,所以本研究的行文风格也是一种带有散文色彩的纪实论文集。作者在远离时尚、默默无闻的微观琐细的观察与思考中,以生动素材、对田野中生命的感悟,讨论了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农民体验生命的生活实践以及传承过程。本书虽然是一个论文集,但书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中国农民对生命的理解与感受。他们以生命仪式表达对生的渴望,其过程既是一个消费的过程,即时物质的、钱财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象征意义的(引自原文59页)再生产过程。本书通过对平凡琐细的人物、事
  • 作者简介:
    郭于华:教授,博士

    2000年8月-至今 清华大学社会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9月―2001年8月 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学习、研究
    1992年9月-2000年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社会人类学、农村社会学、民间文化研究;
    多年来一直关注乡村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社会及现代性的关系、民间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等问题。

    主要论著:
    《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与黄平、杨宜音等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合著者杨宜音、应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仪式与社会变迁》(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中国农民非农活动的文化意义”,《二十一世纪》1996年12月号。
    “生活在后传统之中”,《读书》,1997年第6期。
    “社会变迁中的儿童食品与文化传承”,《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
    “不适应的老人”,《读书》,1998年第6期。
    “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读书》1999年第9期。
    “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总第八辑,2001年。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在乡下
[美]博比·安·梅森 著;方玉 译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在乡村路上——四乡人印象四村行
高其才 编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在乡土文学和女性文学之间探寻
周春英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在乡村望世界:中国农村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
周敏 著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在乡村
[法]玛乔丽·比尔 绘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
蔡成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在乡下
博比·安·梅森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在乡下-玛蒂娜的朋友们
马里耶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尘肺农民工口述记录
郭于华、吴小沔、赵茗煦 著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居住的政治:当代都市的业主维权和社区建设
郭于华、沈原、陈鹏 著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清华社会学评论(第5辑)
郭于华 编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倾听底层:我们如何讲述苦难
郭于华 著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仪式与社会变迁
郭于华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
郭于华;杨宜音;应星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
郭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