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祥墨迹

张宗祥墨迹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04-01
版次: 1
ISBN: 9787532238286
定价: 25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20页
分类: 艺术
26人买过
  • 张宗祥,生于1882年,卒于1965年,是我们浙江海宁硖石人,谱名思曾,字阆声,晚号冷僧,自署铁如意馆主,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书法家,曾先后担任过浙江高等学堂及两浙师范学堂教员,北京大理院推事兼清华学堂教员,教育部视学、京师图书馆主任、浙江教育厅长、瓯海道尹、文澜阁《四库全书》保管委员会主任等职。解放后,历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省文史馆副馆长、西泠印社社长、省政协常委、民革浙江省委常委、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等职。他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光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17岁那年,正值戊许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英勇就义,先生因敬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质,就把自己改名为宗祥。

      张宗祥出生于1882年4月3日,他祖先本姓陆,系唐代陆贽(世称陆宣公)后裔,在明代入赘张氏,因此改姓张,父名张绍基,母沈氏,家系书香门第。张宗祥到3岁还不能说话,5岁时手足冻裂成疮,久治不愈,几成残废,9岁经村医针灸才逐步好转,11岁弃掉拐杖独行,12岁跛足外出读书。然正是这么一个年幼体弱的人,17岁州试中秀才,18岁乡试中举人,被视为奇童,他和军事家蒋百里被称为海宁文武两才子。
      
        张宗祥一生致力于文史、医学、书法、绘画、金石、戏曲、考古、水利等,尤精古籍校勘和书法见长。先生毕生从事古籍校抄,搜集善本孤本,一生抄了8000多卷书。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持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编成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分南北七阁贮藏。因战争不断,这些珍贵的书籍有的被毁,有的破损。张宗祥任浙江教育厅长时,眼见祖国的珍贵文化屡遭毁损,心急如焚,便四处奔走募捐补抄《四库全书》,同时组织人力到北京抄补原书遗漏部分,又加以详细的校注。这样,共抄写了4497卷,并将钱塘丁申、丁丙的丁氏抄本择要重校5660卷,使全书全此完备。抗战期间,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曾运往贵阳、重庆,跋涉万里,最后完壁返杭,张宗祥这时担任《四库全书》保管委员会主任。临解放,国民党又要将《四库全书》运往台湾,张宗祥先生严辞拒斥,终于将全书保留下来,现《四库全书 》在浙江图书馆。
      
        张宗祥抄的书都是稀有善本,或面临着绝版的险境,所以补抄后得以复印的书,就都是祖国的珍贵文化遗产,张老抢救文化遗产这一工作功不可没!由于张老的博学多才和治学严谨,象中华书局等权威出版部门,古籍经典要经张老亲手校籍才放心出版,可见张老在这一领域的知名度和权威性。 张宗祥影像

    前言

    翩翻缟袂新寒薄屏

    汾阳·庐陵联

    游仙诗扇面

    皇元面家如林屏

    如此既佳联

    月色入户图扇面

    霜风吹林林叶乾扇面

    放翁诗轴

    翠药黄花联

    阆苑春城联

    仲舒辅嗣联

    殊方邂逅岂无缘诗屏

    自作诗轴

    空山无人图扇面

    摩诘竹西联

    南苑东山联

    岂为自言联

    岂能但求联

    酌酒与君君自宽轴

    问公有太联

    鸡猪琴棋联

    观音菩萨像轴

    三过一日联

    且行兼读联

    孝友春秋联

    千岁之松图轴

    题画诗轴

    无心师苑图

    颜褚相参卓平群轴

    行书屏

    行书屏(局部)

    漓江册页题签

    漓江册页(一之六)

    漓江册页题跋

    黔蜀山水图轴

    漓江图扇面

    书画杂册(一之十)

    ……

    后记
  • 内容简介:
    张宗祥,生于1882年,卒于1965年,是我们浙江海宁硖石人,谱名思曾,字阆声,晚号冷僧,自署铁如意馆主,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书法家,曾先后担任过浙江高等学堂及两浙师范学堂教员,北京大理院推事兼清华学堂教员,教育部视学、京师图书馆主任、浙江教育厅长、瓯海道尹、文澜阁《四库全书》保管委员会主任等职。解放后,历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省文史馆副馆长、西泠印社社长、省政协常委、民革浙江省委常委、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等职。他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光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17岁那年,正值戊许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英勇就义,先生因敬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质,就把自己改名为宗祥。

      张宗祥出生于1882年4月3日,他祖先本姓陆,系唐代陆贽(世称陆宣公)后裔,在明代入赘张氏,因此改姓张,父名张绍基,母沈氏,家系书香门第。张宗祥到3岁还不能说话,5岁时手足冻裂成疮,久治不愈,几成残废,9岁经村医针灸才逐步好转,11岁弃掉拐杖独行,12岁跛足外出读书。然正是这么一个年幼体弱的人,17岁州试中秀才,18岁乡试中举人,被视为奇童,他和军事家蒋百里被称为海宁文武两才子。
      
        张宗祥一生致力于文史、医学、书法、绘画、金石、戏曲、考古、水利等,尤精古籍校勘和书法见长。先生毕生从事古籍校抄,搜集善本孤本,一生抄了8000多卷书。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持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编成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分南北七阁贮藏。因战争不断,这些珍贵的书籍有的被毁,有的破损。张宗祥任浙江教育厅长时,眼见祖国的珍贵文化屡遭毁损,心急如焚,便四处奔走募捐补抄《四库全书》,同时组织人力到北京抄补原书遗漏部分,又加以详细的校注。这样,共抄写了4497卷,并将钱塘丁申、丁丙的丁氏抄本择要重校5660卷,使全书全此完备。抗战期间,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曾运往贵阳、重庆,跋涉万里,最后完壁返杭,张宗祥这时担任《四库全书》保管委员会主任。临解放,国民党又要将《四库全书》运往台湾,张宗祥先生严辞拒斥,终于将全书保留下来,现《四库全书 》在浙江图书馆。
      
        张宗祥抄的书都是稀有善本,或面临着绝版的险境,所以补抄后得以复印的书,就都是祖国的珍贵文化遗产,张老抢救文化遗产这一工作功不可没!由于张老的博学多才和治学严谨,象中华书局等权威出版部门,古籍经典要经张老亲手校籍才放心出版,可见张老在这一领域的知名度和权威性。
  • 目录:
    张宗祥影像

    前言

    翩翻缟袂新寒薄屏

    汾阳·庐陵联

    游仙诗扇面

    皇元面家如林屏

    如此既佳联

    月色入户图扇面

    霜风吹林林叶乾扇面

    放翁诗轴

    翠药黄花联

    阆苑春城联

    仲舒辅嗣联

    殊方邂逅岂无缘诗屏

    自作诗轴

    空山无人图扇面

    摩诘竹西联

    南苑东山联

    岂为自言联

    岂能但求联

    酌酒与君君自宽轴

    问公有太联

    鸡猪琴棋联

    观音菩萨像轴

    三过一日联

    且行兼读联

    孝友春秋联

    千岁之松图轴

    题画诗轴

    无心师苑图

    颜褚相参卓平群轴

    行书屏

    行书屏(局部)

    漓江册页题签

    漓江册页(一之六)

    漓江册页题跋

    黔蜀山水图轴

    漓江图扇面

    书画杂册(一之十)

    ……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张宗祥墨迹
张宗良临证实录与组合用药精粹
作者列表选择... 张伏川;张三川;张向东
张宗祥墨迹
张宗和日记(第四卷):1946—1949
张宗和
张宗祥墨迹
张宗祥先生纪念文集
张宗祥纪念馆 编
张宗祥墨迹
张宗子小品
魏崇武
张宗祥墨迹
张宗和日记(第二卷):1936—1942
张宗和
张宗祥墨迹
张宗和日记(第一卷):1930—1936
张宗和
张宗祥墨迹
张宗昌
阎少华 文藻 著
张宗祥墨迹
张宗祥研究
王学海、张宗祥书画院(纪念馆) 编
张宗祥墨迹
张宗祥文集(全三册)
张宗祥 着
张宗祥墨迹
张宗逊回忆录
张宗逊 著
张宗祥墨迹
张宗和日记(第三卷):1942—1946
张宗和 著
张宗祥墨迹
张宗宪的收藏江湖
嘉德艺术中心;李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