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雁图研究

芦雁图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2013-08
版次: 1
ISBN: 9787501038053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09页
分类: 艺术
19人买过
  •   边寿民的《芦雁图册》,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是边氏一生创作大量芦雁图中的代表。《芦雁图研究》作者杨旸以此图册为切入点,对芦雁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发展作了整理和考察。特别是充分利用了日本所收藏的中国宋、元时期的芦雁图作品和中国的藏品,形成了对中国芦雁图画题的类型与内涵的整体印象,以及边寿民在中国芦雁图谱系中的定位。应该说这一研究方法,是在中国传统的绘画研究基础上,融入了日本的新资料、新视点而完成的。   杨旸,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后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艺术大学东洋美术史系和实践女子大学大学院美学美术史系,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在日期间,专攻中国宋元时期绘画以及明清时期花鸟画研究,其中涉及流传日本的中国宋元时期的禅僧画及中日美术的传承关系。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从事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研究。 发表的论文有:《晚明文人画的世俗与怪异化倾向——李士达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米罗艺术引来的思考》(《光明日报》,1998年)、《傅抱石的“丽人行”及其艺术市场分析》(《美术大观》,1998年)、《黄永玉的绘画艺术及市场分析》(《中国商报》,199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耕织图”研究》(《中国美术馆》,2011年)、《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边寿民的“芦雁”册页》(《文物天地》,2012年)。 序

    前言

    关于“芦雁”画题

      一  早期的芦雁形象

      二  芦雁画题的形成

    芦雁图的文化内涵

      一  “宿、食、飞、鸣”——芦雁的各种姿态

      二  “群雁”、“孤雁”与“双雁”

      三  芦雁图中的四时之景

      四  关于“捕雁”题材

    芦雁图的技法及传承

      一  芦雁图中的背景及其空间表现

      二  芦雁图中的水墨写意传承及取

    结语

    后记
  • 内容简介:
      边寿民的《芦雁图册》,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是边氏一生创作大量芦雁图中的代表。《芦雁图研究》作者杨旸以此图册为切入点,对芦雁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发展作了整理和考察。特别是充分利用了日本所收藏的中国宋、元时期的芦雁图作品和中国的藏品,形成了对中国芦雁图画题的类型与内涵的整体印象,以及边寿民在中国芦雁图谱系中的定位。应该说这一研究方法,是在中国传统的绘画研究基础上,融入了日本的新资料、新视点而完成的。
  • 作者简介:
      杨旸,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后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艺术大学东洋美术史系和实践女子大学大学院美学美术史系,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在日期间,专攻中国宋元时期绘画以及明清时期花鸟画研究,其中涉及流传日本的中国宋元时期的禅僧画及中日美术的传承关系。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从事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研究。 发表的论文有:《晚明文人画的世俗与怪异化倾向——李士达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米罗艺术引来的思考》(《光明日报》,1998年)、《傅抱石的“丽人行”及其艺术市场分析》(《美术大观》,1998年)、《黄永玉的绘画艺术及市场分析》(《中国商报》,199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耕织图”研究》(《中国美术馆》,2011年)、《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边寿民的“芦雁”册页》(《文物天地》,2012年)。
  • 目录:


    前言

    关于“芦雁”画题

      一  早期的芦雁形象

      二  芦雁画题的形成

    芦雁图的文化内涵

      一  “宿、食、飞、鸣”——芦雁的各种姿态

      二  “群雁”、“孤雁”与“双雁”

      三  芦雁图中的四时之景

      四  关于“捕雁”题材

    芦雁图的技法及传承

      一  芦雁图中的背景及其空间表现

      二  芦雁图中的水墨写意传承及取

    结语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芦雁图研究
芦雁写意画法
叶晓山 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