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断地油藏注水开发技术

复杂断地油藏注水开发技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7-03
版次: 1
ISBN: 9787502159894
定价: 41.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0页
字数: 370千字
分类: 自然科学
10人买过
  • 本书主要针对辽河油田油藏断块复杂、开采难度大的特点,根据油藏各断块的特征,详细介绍了各种注水开发技术及经验做法,其中前期开发方案的编制、开发过程中方案的调整、优化井网部署都起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本书适合油田开发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稀油油藏分类

    1 辽河断块油田的地质特征

      1.1 辽河盆地主要沉积地层层序及特征简述

      1.2 辽河盆地断块油田构造特征

      1.3 辽河盆地断块油田储集层发育特征

      1.4 辽河盆地断块油田沉积特征

      1.5 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

      1.6 流体性质

      1.7 断块油田油藏类型

      1.8 断块油田储量分布

      1.9 断块油田油藏描述及地质模型

    2 油田开发的历程回顾

      2.1  黄金带和热河台油田进行试采,揭开了辽河油田开发的序幕(1967-1971年)  

      2.2 逐步由构造型勘探转入断块型油田的勘探,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1972-1975年)  

      2.3 对断块盆地的认识使辽河油区的勘探有了重大突破,带来了辽河油田的飞速发展,迎来了辽河油田高速上产(1975-1985年)

      2.4  随着盆地勘探程度的提高,新增含油面积、储量的速度变缓,稀油油藏逐步进入递减阶段(1986-1992年)

      2.5 加强以注水为中心的综合调整,减缓递减,开发效果不断改善(1993年-目前)  

    3 辽河稀油断块油田的详探开发部署

     3.1 兴断块区详探开发

     3.2 根据不同的二级构造带,采用不同的政策

     3.3  以三级断块为单元,依据不同特点,总体部署不同要求的详探基础井网

     3.4 抽稀详探基础井网优先钻关键探井

     3.5 整体部署分批实施,不断调整逐步完善,尽快建立以四级断块为单元的初步开发系统

      3.6 因块因层制异选择不同的开发方式

    4 开发方案的编制

      4.1  开发原则

      4.2 开发层系的确定

      4.3 井网、井距的选择

     4.4 注水时机的选择

     4.5 断块油田注水方式的确定

     4.6 开发指标预测

    5 开发调整

      5.1 开发阶段的划分

      5.2 调整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5.3 辽河油田的调整原则及目标

      5.4 开发前期调整

      5.5 开发中期的调整

      5.6 开发后期调整

    6 井网的调整

      6.1 井网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6.2 井网调整原则

      6.3 早期井网调整

      6.4 中期井网密度调整

      6.5 后期井网的调整

    7 提高采收率

      7.1 在水洗程度较高的断块或地区开展三次采油,以提高可采储量

      7.2 增大注入倍数,改善水洗程度,可以提高采收率

      7.3 不断改变油藏的压力场和流线场,科学利用不稳定注水技术有效改变驱替效果

      7.4 应用水平井技术挖掘老区井间剩余油,实现了区块内部产量接替

      7.5 非均质严重的油层,层内水洗不均衡,中强水淹层仍有一定潜力

      7.6 断块的边角仍是潜力区

    8 兴隆台油田各阶段主要特点及做法

      8.1  上产阶段(1971年9月-1974年12月)  

      8.2 高产稳产阶段(1975年1月-1979年11月)  

      8.3 产量递减阶段(1980-1991年)

      8.4 低产阶段(1993-2005年)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辽河油田油藏断块复杂、开采难度大的特点,根据油藏各断块的特征,详细介绍了各种注水开发技术及经验做法,其中前期开发方案的编制、开发过程中方案的调整、优化井网部署都起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本书适合油田开发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 目录:
    稀油油藏分类

    1 辽河断块油田的地质特征

      1.1 辽河盆地主要沉积地层层序及特征简述

      1.2 辽河盆地断块油田构造特征

      1.3 辽河盆地断块油田储集层发育特征

      1.4 辽河盆地断块油田沉积特征

      1.5 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

      1.6 流体性质

      1.7 断块油田油藏类型

      1.8 断块油田储量分布

      1.9 断块油田油藏描述及地质模型

    2 油田开发的历程回顾

      2.1  黄金带和热河台油田进行试采,揭开了辽河油田开发的序幕(1967-1971年)  

      2.2 逐步由构造型勘探转入断块型油田的勘探,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1972-1975年)  

      2.3 对断块盆地的认识使辽河油区的勘探有了重大突破,带来了辽河油田的飞速发展,迎来了辽河油田高速上产(1975-1985年)

      2.4  随着盆地勘探程度的提高,新增含油面积、储量的速度变缓,稀油油藏逐步进入递减阶段(1986-1992年)

      2.5 加强以注水为中心的综合调整,减缓递减,开发效果不断改善(1993年-目前)  

    3 辽河稀油断块油田的详探开发部署

     3.1 兴断块区详探开发

     3.2 根据不同的二级构造带,采用不同的政策

     3.3  以三级断块为单元,依据不同特点,总体部署不同要求的详探基础井网

     3.4 抽稀详探基础井网优先钻关键探井

     3.5 整体部署分批实施,不断调整逐步完善,尽快建立以四级断块为单元的初步开发系统

      3.6 因块因层制异选择不同的开发方式

    4 开发方案的编制

      4.1  开发原则

      4.2 开发层系的确定

      4.3 井网、井距的选择

     4.4 注水时机的选择

     4.5 断块油田注水方式的确定

     4.6 开发指标预测

    5 开发调整

      5.1 开发阶段的划分

      5.2 调整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5.3 辽河油田的调整原则及目标

      5.4 开发前期调整

      5.5 开发中期的调整

      5.6 开发后期调整

    6 井网的调整

      6.1 井网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6.2 井网调整原则

      6.3 早期井网调整

      6.4 中期井网密度调整

      6.5 后期井网的调整

    7 提高采收率

      7.1 在水洗程度较高的断块或地区开展三次采油,以提高可采储量

      7.2 增大注入倍数,改善水洗程度,可以提高采收率

      7.3 不断改变油藏的压力场和流线场,科学利用不稳定注水技术有效改变驱替效果

      7.4 应用水平井技术挖掘老区井间剩余油,实现了区块内部产量接替

      7.5 非均质严重的油层,层内水洗不均衡,中强水淹层仍有一定潜力

      7.6 断块的边角仍是潜力区

    8 兴隆台油田各阶段主要特点及做法

      8.1  上产阶段(1971年9月-1974年12月)  

      8.2 高产稳产阶段(1975年1月-1979年11月)  

      8.3 产量递减阶段(1980-1991年)

      8.4 低产阶段(1993-2005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