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FS)

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FS)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5
版次: 1
ISBN: 9787516105344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0页
字数: 297千字
分类: 政治
6人买过
  • 郑志龙、丁辉侠、韩恒、孙远太编写的《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从扶贫开发的保障机制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对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进行了评估。保障机制的评估包括组织架构评估、监测瞄准评估、资金管理评估和扶贫方式评估;实施效果的评估包括政府目标实现状况评估、贫困人群受益情况评估和资金绩效评估。《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突破了国内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集中于资金的单项性评估,把扶贫开发保障机制评估和效果评估有机结合,实现了政府扶贫开发绩效的综合评估。 郑志龙,男,河南温县人,政治学博士;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河南省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全国行政学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比较政治制度、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3项国家社科基金、主持参与完成10余项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 前言第一章  总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相关研究    (一)贫困与扶贫的研究    (二)扶贫绩效的研究    (三)文献评论  三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评估方法    (四)内容安排第二章  政府扶贫开发的组织评估  一 扶贫开发的组织体系    (一)我国的扶贫开发体系    (二)扶贫开发的组织结构  二 政府专职扶贫部门    (一)“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    (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三)其他政府专职扶贫部门  三 社会扶贫中的政府组织    (一)定点帮扶中的党政机关    (二)东西协作扶贫中的政府组织  四 分析评估    (一)基本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第三章  政府扶贫开发的监测与瞄准评估  一 政府扶贫开发的监测系统    (一)扶贫开发监测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二)贫困线的制定与演变    (三)监测对象及监测方法    (四)监测内容    (五)县级扶贫监测体系  二 政府扶贫开发的瞄准对象    (一)区域瞄准    (二)县级瞄准    (三)村级瞄准  三 分析评估    (一)基本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  政府扶贫开发资金管理评估  一 资金类型    (一)扶贫资金投入体系    (二)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二 资金来源    (一)开发式扶贫模式下的资金来源    (二)大扶贫模式下的资金来源  三 资金管理    (一)财政发展资金的管理    (二)以工代赈资金的管理    (三)信贷扶贫资金的管理  四 资金使用    (一)开发式扶贫模式下的资金使用    (二)大扶贫模式下的资金使用  五 分析评估第五章  政府扶贫开发方式评估  一 体制改革推动的扶贫    (一)体制改革下的扶贫    (二)救济式扶贫    (三)专项扶贫措施  二 大规模的扶贫开发    (一)开发式扶贫的实施    (二)缓解农村贫困的体制改革    (三)救济式扶贫  三 新世纪以来的大扶贫    (一)大扶贫格局的形成    (二)大扶贫下的扶贫开发    (三)大扶贫下的农村救助    (四)大扶贫下的惠农政策  四 分析评估    (一)基本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第六章  政府扶贫开发目标实现状况评估  一 “七五”扶贫工作目标评估(1986—1990)    (一)扶贫目标    (二)扶贫措施    (三)扶贫目标评估  二 “八五”扶贫工作目标评估(1991—1995)    (一)扶贫目标    (二)扶贫措施    (三)扶贫目标评估  三 “九五”扶贫工作目标评估(1996—2000)    (一)扶贫目标    (二)扶贫措施    (三)扶贫目标评估  四 “十五”扶贫工作目标评估(2001—2005)    (一)扶贫目标    (二)扶贫措施    (三)扶贫目标评估  五 “十一五”扶贫工作目标评估(2006—2010)    (一)扶贫目标    (二)扶贫措施    (三)扶贫目标评估  六 主要结论第七章  政府扶贫开发对象受益评估  一 贫困程度评估    (一)贫困人口规模    (二)贫困发生率    (三)贫困深度和强度  二 贫困群体基本生活评估    (一)收入水平    (二)消费水平    (三)生活质量  三 贫困群体的生产生活保障评估    (一)基础设施    (二)教育培训    (三)医疗卫生  四 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评估    (一)社会保障政策    (二)资金规模    (三)社会保障覆盖面    (四)保障水平  五 贫困群体的市场参与程度评估    (一)外出务工    (二)工资性收入    (三)现金纯收入    (四)农产品商品化率    (五)金融市场参与度  六 主要结论第八章  政府扶贫开发资金绩效评估  一 评估指标选择与模型建立    (一)指标选择依据    (二)指标选择    (三)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二 结果分析    (一)财政扶贫投入对贫困人口数量绩效的影响    (二)财政扶贫投入对教育绩效的影响    (三)财政扶贫投入对收入绩效的影响  三 主要结论第九章  政府扶贫开发的经验与对策  一 政府扶贫开发的主要经验    (一)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扶贫组织体系    (二)实现了扶贫方式的多重转变    (三)建立了科学的监测系统与瞄准机制    (四)坚持了扶贫政策的连续性    (五)贫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并重  二 政府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开发机制不完善    (二)扶贫开发瞄准率有待提高    (三)扶贫开发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四)扶贫开发社会参与不足    (五)社会保障滞后,脱贫效果不稳定  三 对策建议    (一)动员和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扶贫,构建多元互动的政府扶贫开发组织体系    (二)增强瞄准的针对性,提高政府扶贫开发的效率    (三)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和监督,提高政府扶贫开发的综合效益    (四)推进参与式扶贫,增强贫困群体自主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提高贫困线标准,贫困群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郑志龙、丁辉侠、韩恒、孙远太编写的《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从扶贫开发的保障机制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对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进行了评估。保障机制的评估包括组织架构评估、监测瞄准评估、资金管理评估和扶贫方式评估;实施效果的评估包括政府目标实现状况评估、贫困人群受益情况评估和资金绩效评估。《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突破了国内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集中于资金的单项性评估,把扶贫开发保障机制评估和效果评估有机结合,实现了政府扶贫开发绩效的综合评估。
  • 作者简介:
    郑志龙,男,河南温县人,政治学博士;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河南省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全国行政学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比较政治制度、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3项国家社科基金、主持参与完成10余项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
  • 目录:
    前言第一章  总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相关研究    (一)贫困与扶贫的研究    (二)扶贫绩效的研究    (三)文献评论  三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评估方法    (四)内容安排第二章  政府扶贫开发的组织评估  一 扶贫开发的组织体系    (一)我国的扶贫开发体系    (二)扶贫开发的组织结构  二 政府专职扶贫部门    (一)“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    (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三)其他政府专职扶贫部门  三 社会扶贫中的政府组织    (一)定点帮扶中的党政机关    (二)东西协作扶贫中的政府组织  四 分析评估    (一)基本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第三章  政府扶贫开发的监测与瞄准评估  一 政府扶贫开发的监测系统    (一)扶贫开发监测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二)贫困线的制定与演变    (三)监测对象及监测方法    (四)监测内容    (五)县级扶贫监测体系  二 政府扶贫开发的瞄准对象    (一)区域瞄准    (二)县级瞄准    (三)村级瞄准  三 分析评估    (一)基本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  政府扶贫开发资金管理评估  一 资金类型    (一)扶贫资金投入体系    (二)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二 资金来源    (一)开发式扶贫模式下的资金来源    (二)大扶贫模式下的资金来源  三 资金管理    (一)财政发展资金的管理    (二)以工代赈资金的管理    (三)信贷扶贫资金的管理  四 资金使用    (一)开发式扶贫模式下的资金使用    (二)大扶贫模式下的资金使用  五 分析评估第五章  政府扶贫开发方式评估  一 体制改革推动的扶贫    (一)体制改革下的扶贫    (二)救济式扶贫    (三)专项扶贫措施  二 大规模的扶贫开发    (一)开发式扶贫的实施    (二)缓解农村贫困的体制改革    (三)救济式扶贫  三 新世纪以来的大扶贫    (一)大扶贫格局的形成    (二)大扶贫下的扶贫开发    (三)大扶贫下的农村救助    (四)大扶贫下的惠农政策  四 分析评估    (一)基本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第六章  政府扶贫开发目标实现状况评估  一 “七五”扶贫工作目标评估(1986—1990)    (一)扶贫目标    (二)扶贫措施    (三)扶贫目标评估  二 “八五”扶贫工作目标评估(1991—1995)    (一)扶贫目标    (二)扶贫措施    (三)扶贫目标评估  三 “九五”扶贫工作目标评估(1996—2000)    (一)扶贫目标    (二)扶贫措施    (三)扶贫目标评估  四 “十五”扶贫工作目标评估(2001—2005)    (一)扶贫目标    (二)扶贫措施    (三)扶贫目标评估  五 “十一五”扶贫工作目标评估(2006—2010)    (一)扶贫目标    (二)扶贫措施    (三)扶贫目标评估  六 主要结论第七章  政府扶贫开发对象受益评估  一 贫困程度评估    (一)贫困人口规模    (二)贫困发生率    (三)贫困深度和强度  二 贫困群体基本生活评估    (一)收入水平    (二)消费水平    (三)生活质量  三 贫困群体的生产生活保障评估    (一)基础设施    (二)教育培训    (三)医疗卫生  四 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评估    (一)社会保障政策    (二)资金规模    (三)社会保障覆盖面    (四)保障水平  五 贫困群体的市场参与程度评估    (一)外出务工    (二)工资性收入    (三)现金纯收入    (四)农产品商品化率    (五)金融市场参与度  六 主要结论第八章  政府扶贫开发资金绩效评估  一 评估指标选择与模型建立    (一)指标选择依据    (二)指标选择    (三)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二 结果分析    (一)财政扶贫投入对贫困人口数量绩效的影响    (二)财政扶贫投入对教育绩效的影响    (三)财政扶贫投入对收入绩效的影响  三 主要结论第九章  政府扶贫开发的经验与对策  一 政府扶贫开发的主要经验    (一)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扶贫组织体系    (二)实现了扶贫方式的多重转变    (三)建立了科学的监测系统与瞄准机制    (四)坚持了扶贫政策的连续性    (五)贫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并重  二 政府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开发机制不完善    (二)扶贫开发瞄准率有待提高    (三)扶贫开发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四)扶贫开发社会参与不足    (五)社会保障滞后,脱贫效果不稳定  三 对策建议    (一)动员和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扶贫,构建多元互动的政府扶贫开发组织体系    (二)增强瞄准的针对性,提高政府扶贫开发的效率    (三)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和监督,提高政府扶贫开发的综合效益    (四)推进参与式扶贫,增强贫困群体自主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提高贫困线标准,贫困群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FS)
行政管理学(第二版)
郑志龙、高卫星 著
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FS)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贫困治理制度分析
郑志龙 著
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FS)
行政管理学
郑志龙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