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11
版次: 1
ISBN: 9787509518311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字数: 212千字
分类: 经济
8人买过
  • 本书以《1.9规定》、《6.11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作者近几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本书的研究成果将为《1.9规定》、《6.11规定》的有效实施解决许多会计、审计方面的技术难题,使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的审理真正建立在中国现实的基础上,从而有助于避免在中国出现类似美国的“深口袋陷阱”,减少对会计、审计学科的负面冲击,丰富了会计学、审计学、民法学的相关理论。 蒋尧明  1965年生,浙江上虞人。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当代财经杂志社常务社长,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博士,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政府特殊津贴获得 第1章  引  言

     1.1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问题的简要回顾

     1.2  本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3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2章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商品

     2.1  审计信息的商品本质

     2.2  审计信息公共产品论:为降低交易费用的无奈选择

     2.3  审计信息作为公共产品的缺陷

     2.4  审计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及其缺陷

    第3章  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基于“法律真实说”的理性思考

     3.1  “客观真实”一般不能直接作为判断审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

     3.2  审计信息真实性的本质是一种法律真实

    第4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的认定

     4.1  对审计报告虚假陈述重大事件的认定

     4.2  对审计报告虚假陈述具体形式的认定

    第5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与归责原则

     5.1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

     5.2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6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确认及免责

     6.1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确认

     6.2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免责

    第7章  对上市公司财务预测的审计鉴证

     7.1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的本质及其特征

     7.2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内容与形式的界定

     7.3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审计的特点

     7.4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审计的基本程序

     7.5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核心:构建安全港规则

    第8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损失的认定及计算

     8.1  损害赔偿认定的基本原则

     8.2  损失赔偿范围的界定

     8.3  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8.4  损失赔偿额的确定

     8.5  损失赔偿额的分摊

    第9章  建立完善的应对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措施

     9.1  建立完善的审计报告质量控制体系

     9.2  加强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监督机制建设

     9.3  积极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向有限责任合伙制转变,同时组建会计师事务所联合体

     9.4  改革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建立证券交易所招投标制度

     9.5  构建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专家证人制度

     9.6  构建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机制

     9.7  构建会计师事务所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保障制度

    第10章  本书的基本结论、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规定》、《6.11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作者近几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本书的研究成果将为《1.9规定》、《6.11规定》的有效实施解决许多会计、审计方面的技术难题,使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的审理真正建立在中国现实的基础上,从而有助于避免在中国出现类似美国的“深口袋陷阱”,减少对会计、审计学科的负面冲击,丰富了会计学、审计学、民法学的相关理论。
  • 作者简介:
    蒋尧明  1965年生,浙江上虞人。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当代财经杂志社常务社长,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博士,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政府特殊津贴获得
  • 目录:
    第1章  引  言

     1.1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问题的简要回顾

     1.2  本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3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2章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商品

     2.1  审计信息的商品本质

     2.2  审计信息公共产品论:为降低交易费用的无奈选择

     2.3  审计信息作为公共产品的缺陷

     2.4  审计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及其缺陷

    第3章  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基于“法律真实说”的理性思考

     3.1  “客观真实”一般不能直接作为判断审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

     3.2  审计信息真实性的本质是一种法律真实

    第4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的认定

     4.1  对审计报告虚假陈述重大事件的认定

     4.2  对审计报告虚假陈述具体形式的认定

    第5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与归责原则

     5.1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

     5.2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6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确认及免责

     6.1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确认

     6.2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免责

    第7章  对上市公司财务预测的审计鉴证

     7.1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的本质及其特征

     7.2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内容与形式的界定

     7.3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审计的特点

     7.4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审计的基本程序

     7.5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核心:构建安全港规则

    第8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损失的认定及计算

     8.1  损害赔偿认定的基本原则

     8.2  损失赔偿范围的界定

     8.3  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8.4  损失赔偿额的确定

     8.5  损失赔偿额的分摊

    第9章  建立完善的应对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措施

     9.1  建立完善的审计报告质量控制体系

     9.2  加强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监督机制建设

     9.3  积极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向有限责任合伙制转变,同时组建会计师事务所联合体

     9.4  改革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建立证券交易所招投标制度

     9.5  构建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专家证人制度

     9.6  构建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机制

     9.7  构建会计师事务所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保障制度

    第10章  本书的基本结论、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
中级财务会计(第六版)
蒋尧明、荣莉 著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
中级财务会计(第五版)
蒋尧明、荣莉 著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
中级财务会计(第4版)/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系列教材
蒋尧明、荣莉 编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
现代会计理论研究
蒋尧明 著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
中级财务会计
蒋尧明、章美珍 主编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蒋尧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