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晋级城市战略

工业园晋级城市战略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4
版次: 1
ISBN: 9787111301066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2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45人买过
  •   《工业园晋级城市战略》所探讨的,主要是对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影响最大的四种工业类型园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园区发展升级的两大推手,尤其是在大的城际交通、城市更新、产业振兴以及新一轮城镇规划等优势利好的驱使下,园区升级成为城市经营者的头号课题与决策聚焦点。随着中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各园区都面临着产业升级、规划变更、土地价值评估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何实现产业积聚提升、城市功能融合、人口质素改善和政府税收持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专业顾问,世联有幸参与了中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对于国外工业园区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也在国内进行过一些有益的实践,在此一并与业内人士分享。 序产业与城市融合,工业地产发展的人本主义
    第1章中国工业园区走向业强,止步城弱
    1.1走向业强
    1.1.1蛇口试验:中国工业园区的起步
    1.1.2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1.1.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1.2止步城弱
    1.2.1上海纺织工厂的历史蜕变
    1.2.2工业园区的“候鸟效应”
    1.2.3上海张江“双城记”

    第2章中国工业园区的升级驱动
    2.1从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向技术创新基地升级
    2.1.1城市化运动催生工业园区升级
    2.1.2“实验室经济”
    2.1.3“区位品牌”效应
    2.2工业园区升级的三种理论依据
    2.2.1新城市主义
    2.2.2精明增长
    2.2.3循环经济
    2.3成功升级的园区典范
    2.3.1M50创意园,中心城区的“退二进三”
    2.3.2张江科学技术园,远郊工业园区的“亡羊补牢”
    2.4工业园区本质的再解读:“产业”与“地产”的两重维度
    2.4.1工业园区盈利模式的转变
    2.4.2工业园区建筑形态与物业功能的变化趋势

    第3章主动融入城市:工业园区升级路径之一
    3.1苏黎世西部工业区的复兴启示
    3.1.1工业美术和高科技业推动产业更新
    3.1.2“混合适居城市”理念下的功能置换
    3.2上海八号桥:老厂房的另类利用
    3.2.1文化与时尚创意的交叉定位
    3.2.2八栋房子与四座桥的工业美学
    3.3田子坊:从弄堂工厂到上海的苏荷
    3.3.1自民间开始的转型历程
    3.3.2功能置换与创意产业的悖论
    3.4深圳天安数码城:从老工业区到都市办公综合区
    3.4.1天安数码城的前世今生
    3.4.2转型的关键举措
    3.5笋岗物流园:从产业仓库到城市贸易服务区的变迁
    3.6香港数码城:从高科技开始到豪宅区结束

    第4章功能复合的产业新城:工业园区升级路径之二
    4.1日本“硅谷”筑波科技城:从研发园区到产业新城
    4.1.1日本最大的科学中心和知识中心
    4.1.2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
    4.1.3从“自杀之城”开始的三级跳跃
    4.2苏州工业园区:荒地上崛起的工业中心
    4.2.115年立园史
    4.2.2制胜之道:规划先行
    4.3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从“制造”到“智造”的嬗变
    4.3.1从9.5平方公里起步
    4.3.2四大功能区布局
    4.3.3金桥功能区的成功之处

    第5章环保旅游生态城:工业园区升级的未来之路
    5.1工业旅游:“逆工业化”的园区升级
    5.1.1德国鲁尔,一个老工业园区的优雅转身
    5.1.2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
    5.2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下的新型工业组织形态
    5.2.1丹麦卡伦堡循环工业园,工业共生体系
    5.2.2卡伦堡循环工业园的循环经济效益
    5.3从低碳经济到低碳型园区
    5.3.1世界首座“零碳城”马斯达尔:沙漠里的绿色乌托邦
    5.3.2马斯达尔产业规划与预期效益
    后记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工业园晋级城市战略》所探讨的,主要是对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影响最大的四种工业类型园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园区发展升级的两大推手,尤其是在大的城际交通、城市更新、产业振兴以及新一轮城镇规划等优势利好的驱使下,园区升级成为城市经营者的头号课题与决策聚焦点。随着中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各园区都面临着产业升级、规划变更、土地价值评估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何实现产业积聚提升、城市功能融合、人口质素改善和政府税收持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专业顾问,世联有幸参与了中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对于国外工业园区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也在国内进行过一些有益的实践,在此一并与业内人士分享。
  • 目录:
    序产业与城市融合,工业地产发展的人本主义
    第1章中国工业园区走向业强,止步城弱
    1.1走向业强
    1.1.1蛇口试验:中国工业园区的起步
    1.1.2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1.1.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1.2止步城弱
    1.2.1上海纺织工厂的历史蜕变
    1.2.2工业园区的“候鸟效应”
    1.2.3上海张江“双城记”

    第2章中国工业园区的升级驱动
    2.1从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向技术创新基地升级
    2.1.1城市化运动催生工业园区升级
    2.1.2“实验室经济”
    2.1.3“区位品牌”效应
    2.2工业园区升级的三种理论依据
    2.2.1新城市主义
    2.2.2精明增长
    2.2.3循环经济
    2.3成功升级的园区典范
    2.3.1M50创意园,中心城区的“退二进三”
    2.3.2张江科学技术园,远郊工业园区的“亡羊补牢”
    2.4工业园区本质的再解读:“产业”与“地产”的两重维度
    2.4.1工业园区盈利模式的转变
    2.4.2工业园区建筑形态与物业功能的变化趋势

    第3章主动融入城市:工业园区升级路径之一
    3.1苏黎世西部工业区的复兴启示
    3.1.1工业美术和高科技业推动产业更新
    3.1.2“混合适居城市”理念下的功能置换
    3.2上海八号桥:老厂房的另类利用
    3.2.1文化与时尚创意的交叉定位
    3.2.2八栋房子与四座桥的工业美学
    3.3田子坊:从弄堂工厂到上海的苏荷
    3.3.1自民间开始的转型历程
    3.3.2功能置换与创意产业的悖论
    3.4深圳天安数码城:从老工业区到都市办公综合区
    3.4.1天安数码城的前世今生
    3.4.2转型的关键举措
    3.5笋岗物流园:从产业仓库到城市贸易服务区的变迁
    3.6香港数码城:从高科技开始到豪宅区结束

    第4章功能复合的产业新城:工业园区升级路径之二
    4.1日本“硅谷”筑波科技城:从研发园区到产业新城
    4.1.1日本最大的科学中心和知识中心
    4.1.2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
    4.1.3从“自杀之城”开始的三级跳跃
    4.2苏州工业园区:荒地上崛起的工业中心
    4.2.115年立园史
    4.2.2制胜之道:规划先行
    4.3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从“制造”到“智造”的嬗变
    4.3.1从9.5平方公里起步
    4.3.2四大功能区布局
    4.3.3金桥功能区的成功之处

    第5章环保旅游生态城:工业园区升级的未来之路
    5.1工业旅游:“逆工业化”的园区升级
    5.1.1德国鲁尔,一个老工业园区的优雅转身
    5.1.2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
    5.2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下的新型工业组织形态
    5.2.1丹麦卡伦堡循环工业园,工业共生体系
    5.2.2卡伦堡循环工业园的循环经济效益
    5.3从低碳经济到低碳型园区
    5.3.1世界首座“零碳城”马斯达尔:沙漠里的绿色乌托邦
    5.3.2马斯达尔产业规划与预期效益
    后记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工业园晋级城市战略
新城模式:国际大都市发展实证案例
陈劲松 著
工业园晋级城市战略
世联提案完全图解
世联地产 编
工业园晋级城市战略
前线故事
世联地产 编
工业园晋级城市战略
世联观察:房地产调整第5年
陈劲松 编
工业园晋级城市战略
只有一个金海湾:中国式旅游地产首席实践
世联地产 编
工业园晋级城市战略
世联观察:景气循环中的市场(2007-2009)
陈劲松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