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咬合重建

全口咬合重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05
版次: 1
ISBN: 9787117204224
定价: 1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5页
字数: 55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23人买过
  •   《全口咬合重建》分成三个部分:基础篇,临床篇,病例篇。基础篇包括六章,分别是概述、咬合重建的(牙合)学相关知识、(牙合)架和运用、牙齿磨耗、酸蚀和危险因素、固定修复的软组织处理、咬合重建中的正畸治疗。临床篇则始于咬合重建的程序,从检查和诊断、治疗计划的制订、(牙合)垫的运用、基牙预备、采取印模、颌位关系转移、暂时性修复体的作用和制作、修复体试戴及调磨、患者教育及修复维护等各个环节对咬合重建的过程进行规范化的详细的阐述。基础篇和临床篇的每章都有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参考文献,对重要词汇标注出其英文名称。病例篇则为不同状态、不同难易程度、成功实现咬合重建的8个病例,通过图片过程展示进行了详尽描述。每个病例都附有主编点评。病例篇的最后列举了修复后可能发生的失败和经验教训,有利于读者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防范失败。《全口咬合重建》共有近300页和900余张彩色图片,图文并茂,系统、易读。   姜婷,女,籍贯浙江,中国致公党员,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副秘书长及国际交流部部长,亚洲口腔修复学院理事。长期从事口腔修复学和(牙合)学的医疗、教育、研究工作及口腔粘接修复、牙髓组织再生、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198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本科。1983~1987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工作,1987年获国家教委及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赴日本留学。1992年获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齿学博士学位。1992-1999年工作及定居于日本。1999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工作,历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2004年任硕士生导师,2010年任博士生导师至今。2009年11月~2010年4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牙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
      
      张海,男,籍贯四川成都,博士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牙学院修复科副教授(终生职位教授),口腔修复学系临床研究生主任,美国口腔修复学会(ABP)认证专科医师(Diplomate)。临床上主要从事口腔修复和牙齿种植修复。
      199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2年获得美国康涅狄克大学牙医学院(UniversityofConnecticut.SchoolofDentalMedicine)口腔生物学博士(PhD,OralBiology)以及口腔修复学专科证书(CertificateinProsthodontics),同年被聘为康涅狄克大学口腔修复学系讲师,并继续在医学院骨外科从事种植学博士后研究。2004年被聘为美国华盛顿大学牙学院(UniversityofWashington,SchoolofDentistry)口腔修复系助理教授,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并同时授予终身教授。2012年起担任华盛顿大学口腔修复临床研究生主任(Director,GraduateProsthodontiCS). 第一部分基础篇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咬合重建的概念
    第二节各种咬合状态
    一、生理性咬合
    二、非生理性咬合或病理性咬合
    三、理想咬合或治疗性咬合
    第三节咬合重建的目的
    一、恢复咬合支持
    二、恢复或抬高垂直距离
    三、改善颌位关系
    四、改善美观
    五、改善和维持口颌系统功能稳定
    第四节咬合重建的适应证
    一、需要咬合重建的病例在临床上通常存在的问题
    二、各种类型咬合状况的重建
    第二章咬合重建修复中的(牙合)学问题
    第一节咬合重建修复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下颌位
    二、咬合垂直距离
    三、(牙合)平面
    四、下颌运动中髁突运动和牙尖引导的协调
    五、后牙咬合面形态
    六、咬合接触点位置和接触强度
    七、修复治疗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预防及颞下颌关节病患者修复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咬合重建后的咬合模式
    第三章骀架及应用
    第一节使用(牙合)架的意义
    第二节(牙合)架的分类
    一、单向运动式简单(牙合)架.
    二、平均值验架
    三、半可调式(牙合)架
    四、全可调式验架
    第四章牙齿磨耗、酸蚀和危险因素
    第一节牙齿重度磨耗的临床表现和类型
    一、磨耗的位置和范围
    二、牙齿磨耗形态
    三、牙齿磨耗的物理性原因
    四、酸蚀症的表现和原因
    第二节牙齿磨耗的分级指数
    第三节牙齿重度磨耗的修复方案
    一、前牙磨耗重而后牙磨耗不明显
    二、后牙磨耗重而前牙磨耗不明显
    三、全牙列均匀磨耗
    四、局部磨耗
    第五章固定修复的软组织处理
    第一节牙周健康和固定修复的关系
    一、牙周疾病对固定修复的影响
    二、固定修复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三、固定修复过程与牙周组织健康
    第二节牙周生物学宽度与固定修复的密切关系
    一、牙周生物学宽度
    二、牙周生物学宽度受侵后的临床表现
    三、重建牙周生物学宽度
    第三节咬合创伤
    一、牙齿受力分析及牙周膜潜力
    二、咬合力的类型
    三、咬合创伤的临床表现
    四、咬合创伤的预防和治疗
    第四节牙周美容与前牙固定修复
    第五节牙龈的修复和再生
    一、牙龈乳头再生
    二、牙龈修复与附着龈对固定修复的重要性
    三、重建牙龈(附着龈)的常见手术方法
    第六节牙周组织与种植牙
    一、牙周健康与种植修复
    二、多学科结合综合治疗
    三、附着龈保护种植体
    四、种植修复的生物学宽度
    五、种植修复的系统维护
    第六章咬合重建中的正畸治疗
    第一节咬合重建中口腔正畸的必要性
    第二节咬合重建中口腔正畸的考虑
    第三节咬合重建中的口腔正畸治疗
    一、正畸治疗作为辅助治疗
    ……
    第二部分临床篇
    第三部分典型病例:从成功和失败中学习
  • 内容简介:
      《全口咬合重建》分成三个部分:基础篇,临床篇,病例篇。基础篇包括六章,分别是概述、咬合重建的(牙合)学相关知识、(牙合)架和运用、牙齿磨耗、酸蚀和危险因素、固定修复的软组织处理、咬合重建中的正畸治疗。临床篇则始于咬合重建的程序,从检查和诊断、治疗计划的制订、(牙合)垫的运用、基牙预备、采取印模、颌位关系转移、暂时性修复体的作用和制作、修复体试戴及调磨、患者教育及修复维护等各个环节对咬合重建的过程进行规范化的详细的阐述。基础篇和临床篇的每章都有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参考文献,对重要词汇标注出其英文名称。病例篇则为不同状态、不同难易程度、成功实现咬合重建的8个病例,通过图片过程展示进行了详尽描述。每个病例都附有主编点评。病例篇的最后列举了修复后可能发生的失败和经验教训,有利于读者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防范失败。《全口咬合重建》共有近300页和900余张彩色图片,图文并茂,系统、易读。
  • 作者简介:
      姜婷,女,籍贯浙江,中国致公党员,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副秘书长及国际交流部部长,亚洲口腔修复学院理事。长期从事口腔修复学和(牙合)学的医疗、教育、研究工作及口腔粘接修复、牙髓组织再生、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198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本科。1983~1987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工作,1987年获国家教委及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赴日本留学。1992年获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齿学博士学位。1992-1999年工作及定居于日本。1999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工作,历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2004年任硕士生导师,2010年任博士生导师至今。2009年11月~2010年4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牙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
      
      张海,男,籍贯四川成都,博士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牙学院修复科副教授(终生职位教授),口腔修复学系临床研究生主任,美国口腔修复学会(ABP)认证专科医师(Diplomate)。临床上主要从事口腔修复和牙齿种植修复。
      199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2年获得美国康涅狄克大学牙医学院(UniversityofConnecticut.SchoolofDentalMedicine)口腔生物学博士(PhD,OralBiology)以及口腔修复学专科证书(CertificateinProsthodontics),同年被聘为康涅狄克大学口腔修复学系讲师,并继续在医学院骨外科从事种植学博士后研究。2004年被聘为美国华盛顿大学牙学院(UniversityofWashington,SchoolofDentistry)口腔修复系助理教授,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并同时授予终身教授。2012年起担任华盛顿大学口腔修复临床研究生主任(Director,GraduateProsthodontiCS).
  •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篇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咬合重建的概念
    第二节各种咬合状态
    一、生理性咬合
    二、非生理性咬合或病理性咬合
    三、理想咬合或治疗性咬合
    第三节咬合重建的目的
    一、恢复咬合支持
    二、恢复或抬高垂直距离
    三、改善颌位关系
    四、改善美观
    五、改善和维持口颌系统功能稳定
    第四节咬合重建的适应证
    一、需要咬合重建的病例在临床上通常存在的问题
    二、各种类型咬合状况的重建
    第二章咬合重建修复中的(牙合)学问题
    第一节咬合重建修复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下颌位
    二、咬合垂直距离
    三、(牙合)平面
    四、下颌运动中髁突运动和牙尖引导的协调
    五、后牙咬合面形态
    六、咬合接触点位置和接触强度
    七、修复治疗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预防及颞下颌关节病患者修复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咬合重建后的咬合模式
    第三章骀架及应用
    第一节使用(牙合)架的意义
    第二节(牙合)架的分类
    一、单向运动式简单(牙合)架.
    二、平均值验架
    三、半可调式(牙合)架
    四、全可调式验架
    第四章牙齿磨耗、酸蚀和危险因素
    第一节牙齿重度磨耗的临床表现和类型
    一、磨耗的位置和范围
    二、牙齿磨耗形态
    三、牙齿磨耗的物理性原因
    四、酸蚀症的表现和原因
    第二节牙齿磨耗的分级指数
    第三节牙齿重度磨耗的修复方案
    一、前牙磨耗重而后牙磨耗不明显
    二、后牙磨耗重而前牙磨耗不明显
    三、全牙列均匀磨耗
    四、局部磨耗
    第五章固定修复的软组织处理
    第一节牙周健康和固定修复的关系
    一、牙周疾病对固定修复的影响
    二、固定修复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三、固定修复过程与牙周组织健康
    第二节牙周生物学宽度与固定修复的密切关系
    一、牙周生物学宽度
    二、牙周生物学宽度受侵后的临床表现
    三、重建牙周生物学宽度
    第三节咬合创伤
    一、牙齿受力分析及牙周膜潜力
    二、咬合力的类型
    三、咬合创伤的临床表现
    四、咬合创伤的预防和治疗
    第四节牙周美容与前牙固定修复
    第五节牙龈的修复和再生
    一、牙龈乳头再生
    二、牙龈修复与附着龈对固定修复的重要性
    三、重建牙龈(附着龈)的常见手术方法
    第六节牙周组织与种植牙
    一、牙周健康与种植修复
    二、多学科结合综合治疗
    三、附着龈保护种植体
    四、种植修复的生物学宽度
    五、种植修复的系统维护
    第六章咬合重建中的正畸治疗
    第一节咬合重建中口腔正畸的必要性
    第二节咬合重建中口腔正畸的考虑
    第三节咬合重建中的口腔正畸治疗
    一、正畸治疗作为辅助治疗
    ……
    第二部分临床篇
    第三部分典型病例:从成功和失败中学习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全口咬合重建
庆典概要及实务
姜婷、瞿丹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