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德拉小说中的“身份”问题研究

昆德拉小说中的“身份”问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8
版次: 1
ISBN: 9787547264249
定价: 6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4页
分类: 文学
2人买过
  •   《昆德拉小说中的“身份”问题研究》以“身份”为主题、以“他者”为视角,通过研究昆德拉小说中的“身份”问题,旨在通过文本分析揭示昆氏小说中主人公身份是如何遭受他者异化,走向虚无的境况,从而凸显身份的脆弱性、不确定性以及荒诞性。   周莹,女,1986年1月出生,汉族,湖南邵阳人,本硕博均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语系,2017年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中外跨文化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等,擅长文学、社会学领域“身份”问题研究。 绪论
    0.1 昆德拉其人其作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本书的研究语料和结构
    0.4 本书的理论框架
    0.4.1 “身份”释名
    0.4.2 身份与他者
    0.5 本书的创新与研究意义

    第1章 昆德拉关注“身份”的原因
    引言
    1.1 时代背景
    1.2 捷克的坎坷命运
    1.3 昆德拉的人生经历
    1.4 昆德拉的“欧洲小说”观
    本章小结

    第2章 《生活在别处》在别处的自我
    引言
    2.1 畸形母爱下的异化
    2.1.1 畸形母爱
    2.1.2 畸形母爱下的镜中幻象
    2.1.3 畸形母爱下的身份危机
    2.2 到别处寻找自我
    2.2.1 依赖画家构建聪颖的自我
    2.2.2 坠入爱河构建成熟的自我
    2.2.3 迷恋作诗构建才华横溢的自我
    2.2.4 投身革命构建高大的自我
    2.3 诗人的幻灭
    2.3.1 与理想自我的决裂
    2.3.2 与镜像自我的决裂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知》回不去的故乡
    引言
    3.1 “根”在何方
    3.2 双重的他者
    3.2.1 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乡的“他者”
    3.2.2 近乡情更怯故乡的“他者”
    3.3 不可能的回归
    3.3.1 叙事的缺失
    3.3.2 语言的丧失
    3.3.3 记忆的淡化
    3.4 无“根”的宿命
    本章小结

    第4章 《身份》恋人的目光
    引言
    4.1 脆弱的身份
    4.1.1 身份短暂易逝
    4.1.2 身份边界模糊
    4.1.3 身份依赖他者
    4.1.4 不自由的自我
    4.2 复杂的身份
    4.2.1 尚塔尔两张面孔
    4.2.2 让·马克纯粹的边缘人
    4.3 迷失身份
    4.3.1 匿名信事件
    4.3.2 兽性回归
    4.4 找回身份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朽》不能承受的不朽之重
    引言
    5.1 无从确认的身份
    5.2 无法摆脱的他者
    5.3 追逐不朽
    5.3.1 歌德牺牲自我以维持不朽
    5.3.2 贝蒂娜依赖他者实现不朽
    5.3.3 洛拉加法法则
    5.4 阿涅斯拒绝不朽,不如离去
    本章小结

    第6章 昆德拉“身份”理念的现实意义
    引言
    6.1 存在昆德拉小说身份的多种可能性
    6.1.1 “极权”统治下的身份
    6.1.2 流亡状态下的身份
    6.1.3 人类共同命运下的身份
    6.2 他者
    6.2.1 依赖他者
    6.2.2 作为他者
    6.2.3 哲思
    6.3 独特的昆德拉
    6.3.1 昆德拉与莫迪亚诺“身份”理念之比较
    6.3.2 昆德拉与程抱一“身份”理念之比较
    6.4 现实意义
    6.4.1 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6.4.2 媒体时代下的身份
    6.4.3 加法?减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昆德拉著作中文版
    昆德拉著作法文版
    外文文献
    中文文献
    电子资源
    词典
  • 内容简介:
      《昆德拉小说中的“身份”问题研究》以“身份”为主题、以“他者”为视角,通过研究昆德拉小说中的“身份”问题,旨在通过文本分析揭示昆氏小说中主人公身份是如何遭受他者异化,走向虚无的境况,从而凸显身份的脆弱性、不确定性以及荒诞性。
  • 作者简介:
      周莹,女,1986年1月出生,汉族,湖南邵阳人,本硕博均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语系,2017年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中外跨文化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等,擅长文学、社会学领域“身份”问题研究。
  • 目录:
    绪论
    0.1 昆德拉其人其作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本书的研究语料和结构
    0.4 本书的理论框架
    0.4.1 “身份”释名
    0.4.2 身份与他者
    0.5 本书的创新与研究意义

    第1章 昆德拉关注“身份”的原因
    引言
    1.1 时代背景
    1.2 捷克的坎坷命运
    1.3 昆德拉的人生经历
    1.4 昆德拉的“欧洲小说”观
    本章小结

    第2章 《生活在别处》在别处的自我
    引言
    2.1 畸形母爱下的异化
    2.1.1 畸形母爱
    2.1.2 畸形母爱下的镜中幻象
    2.1.3 畸形母爱下的身份危机
    2.2 到别处寻找自我
    2.2.1 依赖画家构建聪颖的自我
    2.2.2 坠入爱河构建成熟的自我
    2.2.3 迷恋作诗构建才华横溢的自我
    2.2.4 投身革命构建高大的自我
    2.3 诗人的幻灭
    2.3.1 与理想自我的决裂
    2.3.2 与镜像自我的决裂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知》回不去的故乡
    引言
    3.1 “根”在何方
    3.2 双重的他者
    3.2.1 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乡的“他者”
    3.2.2 近乡情更怯故乡的“他者”
    3.3 不可能的回归
    3.3.1 叙事的缺失
    3.3.2 语言的丧失
    3.3.3 记忆的淡化
    3.4 无“根”的宿命
    本章小结

    第4章 《身份》恋人的目光
    引言
    4.1 脆弱的身份
    4.1.1 身份短暂易逝
    4.1.2 身份边界模糊
    4.1.3 身份依赖他者
    4.1.4 不自由的自我
    4.2 复杂的身份
    4.2.1 尚塔尔两张面孔
    4.2.2 让·马克纯粹的边缘人
    4.3 迷失身份
    4.3.1 匿名信事件
    4.3.2 兽性回归
    4.4 找回身份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朽》不能承受的不朽之重
    引言
    5.1 无从确认的身份
    5.2 无法摆脱的他者
    5.3 追逐不朽
    5.3.1 歌德牺牲自我以维持不朽
    5.3.2 贝蒂娜依赖他者实现不朽
    5.3.3 洛拉加法法则
    5.4 阿涅斯拒绝不朽,不如离去
    本章小结

    第6章 昆德拉“身份”理念的现实意义
    引言
    6.1 存在昆德拉小说身份的多种可能性
    6.1.1 “极权”统治下的身份
    6.1.2 流亡状态下的身份
    6.1.3 人类共同命运下的身份
    6.2 他者
    6.2.1 依赖他者
    6.2.2 作为他者
    6.2.3 哲思
    6.3 独特的昆德拉
    6.3.1 昆德拉与莫迪亚诺“身份”理念之比较
    6.3.2 昆德拉与程抱一“身份”理念之比较
    6.4 现实意义
    6.4.1 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6.4.2 媒体时代下的身份
    6.4.3 加法?减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昆德拉著作中文版
    昆德拉著作法文版
    外文文献
    中文文献
    电子资源
    词典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昆德拉小说中的“身份”问题研究
昆德拉在中国的翻译、接受与阐释研究
许钧 主编;许方 总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