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9
版次: 1
ISBN: 9787503863356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4页
字数: 780千字
分类: 生活
7人买过
  • 今年是“中国旅游地学”25周年,是中国地质公园lO周年,也是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提出28周年,是中国旅游地学十分重要的一个年份,在这个令人欣喜的时刻,全国第25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暨张家界地貌国际研讨会在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召开,这是中国旅游地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张家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值得纪念,值得庆贺。“旅游地学25周年”有两重含义:一是“旅游地学”名词创立25周年,一是全国旅游地学组织——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成立25周年。25年来,在研究会的组织领导下,创立了一门有相对完善理论基础、有独立研究对象、有较完整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旅游地学学科;全国旅游地学专家积极为促进中国旅游事业发展服务,并做出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旅游地学家提出建立中国地质公园体系的建议,并为中国地质公园的建立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工作方案、建设要求,并发动了大批地质公园建设人才,积极为建立中国地质公园体系服务。十年来,一个地质景观类型多样,管理层级有序,分布遍及全国的地质公园体系已初步建立。旅游地学界为此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是旅游地学家提出的,已被国内地学界所公认。此次会议邀请国际地貌学会主席迈克尔·克罗泽、前主席安德鲁·高迪、前任秘书长彼得·米根等国际地貌学权威及国内一流地貌学家在会前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深入研讨了张家界地貌问题,肯定了张家界地貌的学术价值,这必将为张家界地貌走向国际产生巨大影响。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国内外旅游地学界对本届年会十分关注,提供论文数量空前的多。论文经过选编后全文收录的共计75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篇,旅游地学理论建设研究;第二篇,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研究;第三篇,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研究;第四篇,张家界地貌及旅游应用研究。由于篇幅所限,其余论文仅以摘要的形式载于附录中。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总结
    “张家界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新闻稿
    第一篇旅游地学理论建设研究
    旅游地学的发展任重道远
    ——为纪念旅游地学25周年而作
    旅游地学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例
    地质旅游的概念辨析
    名山文化的地学解读
    ——以泰山为例
    旅游地学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研究
    “地学美学”的元科学研究

    第二篇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研究
    地质公园管理、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香港地质公园的启示与思考
    黄土世界地质公园运作问题
    地质公园危岩景观的思考——以龙虎山为例
    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建设方案策划
    地质遗迹保护分区划分方案探讨
    ——以陕西省黎坪龙脊地貌地质公园为例
    琼北旅游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探析
    ——兼谈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的保护与开发
    延庆地质公园科普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龙虎山地质博物馆设计理念与科普教育特色
    探索地质公园与旅游业的结合
    基于游客视角的武隆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
    地质公园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初探
    基于空间句法的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布局初探
    ——以潼关古城旅游规划为例
    地质公园高清晰三维地形景观图制作可行性探讨
    ——以中国王屋山一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园区为例
    基于CorelDraw和GIS软件的等高线地形图制作
    ——以翠华山地质公园地形图为例
    中国地质公园网站建设现状及改进对策
    ……

    第三篇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研究
    第四篇张家界地貌及旅游应用研究
  • 内容简介:
    今年是“中国旅游地学”25周年,是中国地质公园lO周年,也是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提出28周年,是中国旅游地学十分重要的一个年份,在这个令人欣喜的时刻,全国第25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暨张家界地貌国际研讨会在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召开,这是中国旅游地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张家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值得纪念,值得庆贺。“旅游地学25周年”有两重含义:一是“旅游地学”名词创立25周年,一是全国旅游地学组织——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成立25周年。25年来,在研究会的组织领导下,创立了一门有相对完善理论基础、有独立研究对象、有较完整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旅游地学学科;全国旅游地学专家积极为促进中国旅游事业发展服务,并做出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旅游地学家提出建立中国地质公园体系的建议,并为中国地质公园的建立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工作方案、建设要求,并发动了大批地质公园建设人才,积极为建立中国地质公园体系服务。十年来,一个地质景观类型多样,管理层级有序,分布遍及全国的地质公园体系已初步建立。旅游地学界为此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是旅游地学家提出的,已被国内地学界所公认。此次会议邀请国际地貌学会主席迈克尔·克罗泽、前主席安德鲁·高迪、前任秘书长彼得·米根等国际地貌学权威及国内一流地貌学家在会前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深入研讨了张家界地貌问题,肯定了张家界地貌的学术价值,这必将为张家界地貌走向国际产生巨大影响。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国内外旅游地学界对本届年会十分关注,提供论文数量空前的多。论文经过选编后全文收录的共计75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篇,旅游地学理论建设研究;第二篇,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研究;第三篇,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研究;第四篇,张家界地貌及旅游应用研究。由于篇幅所限,其余论文仅以摘要的形式载于附录中。
  • 目录: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总结
    “张家界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新闻稿
    第一篇旅游地学理论建设研究
    旅游地学的发展任重道远
    ——为纪念旅游地学25周年而作
    旅游地学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例
    地质旅游的概念辨析
    名山文化的地学解读
    ——以泰山为例
    旅游地学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研究
    “地学美学”的元科学研究

    第二篇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研究
    地质公园管理、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香港地质公园的启示与思考
    黄土世界地质公园运作问题
    地质公园危岩景观的思考——以龙虎山为例
    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建设方案策划
    地质遗迹保护分区划分方案探讨
    ——以陕西省黎坪龙脊地貌地质公园为例
    琼北旅游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探析
    ——兼谈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的保护与开发
    延庆地质公园科普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龙虎山地质博物馆设计理念与科普教育特色
    探索地质公园与旅游业的结合
    基于游客视角的武隆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评价
    地质公园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初探
    基于空间句法的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布局初探
    ——以潼关古城旅游规划为例
    地质公园高清晰三维地形景观图制作可行性探讨
    ——以中国王屋山一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园区为例
    基于CorelDraw和GIS软件的等高线地形图制作
    ——以翠华山地质公园地形图为例
    中国地质公园网站建设现状及改进对策
    ……

    第三篇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研究
    第四篇张家界地貌及旅游应用研究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经济学(高级教程)
左冰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绿皮书:2023-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宋瑞,金准,李为人,吴金梅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大数据(新编旅游大类专业精品教材)
邓宁、牛宇、段锐 编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标准化导论(第2版)
张凌云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学概论
张春琳,王远坤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心理学(第2版)
单铭磊 何静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接待业(第三版)
马勇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市场营销
陈丹红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三版)
李志飞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产业经济分析
孙文选 著;张红、张红、朱玉荣、张淑秋 编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型海岛海洋渔业资源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长山群岛为例
曹威威、孙才志 著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17集)
旅游空间交互网络与区域嵌套机制研究
刘培学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