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1
版次: 1
ISBN: 9787506878982
定价: 72.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4页
字数: 264千字
  • 在国际上,现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多的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汉语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现代汉语也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书对现代汉语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现代汉语进行概述,对现代汉语的内涵、现代汉语方言以及现代汉语规范化进行了研究;然后则分别对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汉字、现代汉语语素、现代汉语词、现代汉语短语、现代汉语句子、现代汉语语义以及现代汉语修辞进行了研究。本书体系完整,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张金平,女,1980年9月生,山西柳林人,2007年7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至今一直在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工作,现任讲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教学,对柳林方言也有一定的研究。在国内学术刊物上曾公开发表了《颜色语素在英汉成语中文化蕴含的差异》《浅析柳林方言的语音特点》等论文,也曾参与了《马氏文通(读本)例释》一书的编写。

    雒文泉,男,1979年7月生,山西离石人,2004年7月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年获得宁夏大学文字学硕士学位。2004年至今一直在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工作,现任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对文字训诂也有一定的研究。在国内学术刊物上曾公开发表了《〈史记〉中“干\"字词义考》《浅析\"之\"字本义》等论文。
  • 内容简介:
    在国际上,现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多的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汉语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现代汉语也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书对现代汉语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现代汉语进行概述,对现代汉语的内涵、现代汉语方言以及现代汉语规范化进行了研究;然后则分别对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汉字、现代汉语语素、现代汉语词、现代汉语短语、现代汉语句子、现代汉语语义以及现代汉语修辞进行了研究。本书体系完整,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 作者简介:
    张金平,女,1980年9月生,山西柳林人,2007年7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至今一直在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工作,现任讲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教学,对柳林方言也有一定的研究。在国内学术刊物上曾公开发表了《颜色语素在英汉成语中文化蕴含的差异》《浅析柳林方言的语音特点》等论文,也曾参与了《马氏文通(读本)例释》一书的编写。

    雒文泉,男,1979年7月生,山西离石人,2004年7月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年获得宁夏大学文字学硕士学位。2004年至今一直在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工作,现任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对文字训诂也有一定的研究。在国内学术刊物上曾公开发表了《〈史记〉中“干\"字词义考》《浅析\"之\"字本义》等论文。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三重张力与国家重建:以西亚北非六国为例
张金平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经学通论校注
张金平 校;[清]皮锡瑞 撰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当代恐怖主义与反恐策略
张金平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索洛湾道路
张金平 著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池塘标准化健康养虾
张金平、冯德品、杨军 编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南朝学者任昉研究
张金平 著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考古发现与易学溯源研究
张金平 著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学会学习--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研究/中国教师文库
张金平 著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学术文库——中东恐怖主义的历史演进
张金平 著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速成中国语会话(基础篇)
张金平、王晓葵 著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速成中国语会话:初级篇
张金平、王晓葵 著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现代汉语研究
速成中国语会话(中级篇)
张金平、王晓葵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