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6
版次: 1
ISBN: 9787303109036
定价: 5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9人买过
  •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内容简介: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在《农经理论向纵深发展的五大障碍》和《加强农村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等文章中,就表达过对于“部门经济学”的观点。我认为,经济学只有一门,所谓“部门经济学”其实不过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某个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的研究。 第一篇农业、农村、农民
    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与战略思考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发展不平衡的趋势/3
    二、收入分配不均等和发展不平衡的演变轨迹/6
    三、从发展战略角度探讨农村区域平衡发展机制/8
    四、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差异的因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11

    农业保护政策: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一、农业保护政策的由来/16
    二、中国比较优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20
    三、不完全保护的“非帕累托性质”/24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与农民增收
    一、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农民收入增长/27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32
    三、结论/4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一、新农村建设是对于经济规律的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运用/44
    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建设新农村的时机和条件/45
    三、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形成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47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
    一、含义和内容/52
    二、时机与条件/55
    三、途径与措施/59
    四、政策建议/61

    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
    一、引言/64
    二、农村非农就业的扩大/66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年龄结构/68
    四、其他“三农”问题的重新考察/71
    五、结语和政策含义/76

    刘易斯转折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
    一、引言/78
    二、转折点上的农业阶段特征/80
    三、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性质/83
    四、开放条件下的粮食安全/88
    五、粮食比较优势与价格激励/91
    六、结语/95

    中国“三农”政策的60年经验与教训
    一、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政治经济学/97
    二、1978年以来的“三农”政策改革/103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107
    四、“三农”政策新方向和重点改革领域/110

    第二篇人口、就业与劳动力市场
    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
    一、改革前后的户籍制度/117
    二、户籍制度得以维系的制度原因/119
    三、粮食、就业与迁移数量决定/122
    四、城市政府悖论:户籍改革还是就业保护/125
    五、总结和政策含义/130

    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
    一、引言/131
    二、相对经济地位变化与迁移决策:理论模型/133
    三、贫困农村的迁移决策:数据与检验/134
    四、劳动力迁移、农民收入和政府政策/139

    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一、引言/143
    二、转轨时期人口迁移理论/147
    三、空间分布特征变化/152
    四、迁移的决定因素:计量分析/155
    五、结论/157

    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持续性的影11向
    一、引言/159
    二、人12转变、人口红利和增长源泉/162
    三、人口转型对储蓄率的影响/167
    四、人口转型的增长效应/173
    五、总结和政策建议/176

    人口转变、体制转轨与养老保障模式的可持续性
    一、人口转变与老龄化趋势/181
    二、养老保障体制的改革路径和方向/183
    三、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脆弱性/186
    四、向个人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过渡/190
    五、利用劳动力市场减轻养老压力/196
    六、利用家庭养老传统补充社会养老资源的不足/200
    七、政策建议总结/209

    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
    一、引言/211
    二、劳动参与率怎样对劳动力市场状况做出反应/213
    三、哪些人退出劳动力市场,为什么/219
    四、就业、失业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决定因素/224
    五、提高劳动参与率的政策含义/228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一、劳动力市场与就业促进/231
    二、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233
    三、劳动力市场模式选择/238
    四、结论和讨论/239
    ……
    第三篇从GDP增长到人文发展
    第四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后记
  • 内容简介: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内容简介: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在《农经理论向纵深发展的五大障碍》和《加强农村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等文章中,就表达过对于“部门经济学”的观点。我认为,经济学只有一门,所谓“部门经济学”其实不过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某个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的研究。
  • 目录:
    第一篇农业、农村、农民
    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与战略思考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发展不平衡的趋势/3
    二、收入分配不均等和发展不平衡的演变轨迹/6
    三、从发展战略角度探讨农村区域平衡发展机制/8
    四、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差异的因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11

    农业保护政策: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一、农业保护政策的由来/16
    二、中国比较优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20
    三、不完全保护的“非帕累托性质”/24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与农民增收
    一、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农民收入增长/27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32
    三、结论/4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一、新农村建设是对于经济规律的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运用/44
    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建设新农村的时机和条件/45
    三、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形成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47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
    一、含义和内容/52
    二、时机与条件/55
    三、途径与措施/59
    四、政策建议/61

    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
    一、引言/64
    二、农村非农就业的扩大/66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年龄结构/68
    四、其他“三农”问题的重新考察/71
    五、结语和政策含义/76

    刘易斯转折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
    一、引言/78
    二、转折点上的农业阶段特征/80
    三、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性质/83
    四、开放条件下的粮食安全/88
    五、粮食比较优势与价格激励/91
    六、结语/95

    中国“三农”政策的60年经验与教训
    一、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政治经济学/97
    二、1978年以来的“三农”政策改革/103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107
    四、“三农”政策新方向和重点改革领域/110

    第二篇人口、就业与劳动力市场
    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
    一、改革前后的户籍制度/117
    二、户籍制度得以维系的制度原因/119
    三、粮食、就业与迁移数量决定/122
    四、城市政府悖论:户籍改革还是就业保护/125
    五、总结和政策含义/130

    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
    一、引言/131
    二、相对经济地位变化与迁移决策:理论模型/133
    三、贫困农村的迁移决策:数据与检验/134
    四、劳动力迁移、农民收入和政府政策/139

    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一、引言/143
    二、转轨时期人口迁移理论/147
    三、空间分布特征变化/152
    四、迁移的决定因素:计量分析/155
    五、结论/157

    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持续性的影11向
    一、引言/159
    二、人12转变、人口红利和增长源泉/162
    三、人口转型对储蓄率的影响/167
    四、人口转型的增长效应/173
    五、总结和政策建议/176

    人口转变、体制转轨与养老保障模式的可持续性
    一、人口转变与老龄化趋势/181
    二、养老保障体制的改革路径和方向/183
    三、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脆弱性/186
    四、向个人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过渡/190
    五、利用劳动力市场减轻养老压力/196
    六、利用家庭养老传统补充社会养老资源的不足/200
    七、政策建议总结/209

    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
    一、引言/211
    二、劳动参与率怎样对劳动力市场状况做出反应/213
    三、哪些人退出劳动力市场,为什么/219
    四、就业、失业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决定因素/224
    五、提高劳动参与率的政策含义/228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一、劳动力市场与就业促进/231
    二、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233
    三、劳动力市场模式选择/238
    四、结论和讨论/239
    ……
    第三篇从GDP增长到人文发展
    第四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瞭望
乔金亮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论稿:站在农民的立场
赵强社 著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政策简明读本(2017年)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热点问题研究——大连做法及经验
张瑜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问题:政府行为合理化研究
朱剑峰 著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问题研究:以玉溪为例
李崇科 著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舆情蓝皮书:中国三农网络舆情报告(2022)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蓝图——乡村振兴战略
孔祥智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舆情蓝皮书:中国三农网络舆情报告(2021)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政策知多少
胡冬鸣 著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思语
柯炳生
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中国特色改革与发展探索
三农中国(第16辑)
宋亚平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