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3
版次: 6
ISBN: 9787307151970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7页
字数: 459千字
274人买过
  •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第五次修订,除订正原书中的一些错讹之处外,作者主要增加了《汉语训诂学的前生、今生和来生》一文作为第六版导论,对传统训诂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对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汉语训诂学的前生、今生和来生

    ——《训诂学初稿》第五次修订版导论

    训诂学就是汉语历史语义学

    ——《训诂学初稿》第四次修订版导论

    关于传统训诂理论与实践的再认识

    ——《训诂学初稿》第三次修订版代序

    第二次修订版说明

    第一次修订版说明

    原版序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

     第二节训诂学的任务及其目的

      (一)指导训诂实践,培养继承文化遗产的人才

      (二)指导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三)辨析词义,使人们增强运用词语的准确性

      (四)沟通方言,促进汉民族语的统一

      (五)研究汉语词义系统和词义发展的规律,建立科学的训诂学

     第三节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及其与语言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

      (二)训诂学与语言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信息时代训诂学存在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第五节研究训诂学的方法

      (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

      (二)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理解语言

      (三)要把语言的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结合起来

      (四)摆脱经学附庸地位,古为今用

    第二章训诂体式(上)

     第一节文献正文里的训诂

      (一)解释词语

      (二)串讲句意

      (三)说明章旨

     第二节随文释义的注疏

      (一)注疏的名称

      (二)注疏的内容

      (三)注疏的分类

      (四)注疏的驸经

    第三章训诂体式(下)  

     第三节通释语义的专著

      (一)单解语义的专著

       1.《尔雅》

       2.《小尔雅》

       3.《释名》

       4.《广雅》、《广雅疏证》

       5.《拾雅》、《比雅》

       6.《经籍纂诂》、《故训汇纂》

       7.《转语》、《文始》

       8.《读书杂志》、《经义述闻》

       9.《群经平议》、《诸子平议》

       10.《毛诗传义类》、《说雅》、《选雅》

       11.《通俗文》、《训俗文字略》、《恒言录》、《通俗编》

     ……

    第四章 训诂条例

    第五章 训诂的运用

    第六章 读注和作注

    第七章 训诂源流

    原版后记

    《训诂学初稿》第五次修订版后记
  • 内容简介: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第五次修订,除订正原书中的一些错讹之处外,作者主要增加了《汉语训诂学的前生、今生和来生》一文作为第六版导论,对传统训诂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对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目录:
    汉语训诂学的前生、今生和来生

    ——《训诂学初稿》第五次修订版导论

    训诂学就是汉语历史语义学

    ——《训诂学初稿》第四次修订版导论

    关于传统训诂理论与实践的再认识

    ——《训诂学初稿》第三次修订版代序

    第二次修订版说明

    第一次修订版说明

    原版序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

     第二节训诂学的任务及其目的

      (一)指导训诂实践,培养继承文化遗产的人才

      (二)指导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三)辨析词义,使人们增强运用词语的准确性

      (四)沟通方言,促进汉民族语的统一

      (五)研究汉语词义系统和词义发展的规律,建立科学的训诂学

     第三节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及其与语言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

      (二)训诂学与语言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信息时代训诂学存在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第五节研究训诂学的方法

      (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

      (二)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理解语言

      (三)要把语言的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结合起来

      (四)摆脱经学附庸地位,古为今用

    第二章训诂体式(上)

     第一节文献正文里的训诂

      (一)解释词语

      (二)串讲句意

      (三)说明章旨

     第二节随文释义的注疏

      (一)注疏的名称

      (二)注疏的内容

      (三)注疏的分类

      (四)注疏的驸经

    第三章训诂体式(下)  

     第三节通释语义的专著

      (一)单解语义的专著

       1.《尔雅》

       2.《小尔雅》

       3.《释名》

       4.《广雅》、《广雅疏证》

       5.《拾雅》、《比雅》

       6.《经籍纂诂》、《故训汇纂》

       7.《转语》、《文始》

       8.《读书杂志》、《经义述闻》

       9.《群经平议》、《诸子平议》

       10.《毛诗传义类》、《说雅》、《选雅》

       11.《通俗文》、《训俗文字略》、《恒言录》、《通俗编》

     ……

    第四章 训诂条例

    第五章 训诂的运用

    第六章 读注和作注

    第七章 训诂源流

    原版后记

    《训诂学初稿》第五次修订版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修订本)/高等院校教学用书
郭在贻 著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新篇(精装)
吴庆峰 著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洪诚著
洪诚 著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浅谈(语文教师小丛书)
陆宗达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原理(增补本)
王宁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与儒学互促发展述论
阚景忠 著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哲学:古典思想的辞理互证
张丰乾 著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通论
路广正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
殷晓杰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释义研究
王建莉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通论与实践
孟昭水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
杨端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训诂学要略
周大璞 著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初稿(第4版)
周大璞 编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古文观止注译
周大璞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初稿
周大璞
训诂学初稿(第六版)
训诂学初稿
周大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