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12
版次: 1
ISBN: 9787510201622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11人买过
  •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导论、第2章法官如何审判:判决形成的司法过程等。 肖仕卫,男、1979年生,湖北建始人,分别于2002年、2005年、2009年在四川大学法学院获得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法律系教师。2007年以来在《中外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等核心刊物独立发表论文数篇,其中两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序
    第1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如何触及刑事判决形成的实际
    1.3进一步的限定与说明
    1.4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2章法官如何审判:判决形成的司法过程
    2.1问题的提出
    2.2法官如何审判:判决形成司法过程的实证考察
    2.2.1如何获取裁判信息:主动收集与指挥庭审
    2.2.1.1依职权主动收集信息:庭审中的消极与庭审外有选择的积极
    2.2.1.2通过指挥庭审获取信息:放任控方与限制辩方
    2.2.2如何判定案件事实:证据材料的采纳与采信
    2.2.2.1证据能力的认定:对控辩两方证据材料的不同审查方式
    2.2.2.2证明力的判断:预定的证据采信优先顺序
    2.3制度空间、实践压力与认知倾向:影响法官审判行为的诸因素
    2.3.1制度空间的促动
    2.3.1.1刑事诉讼目的
    2.3.1.2刑事诉讼权力构造
    2.3.1.3具体诉讼规则的不足
    2.3.2现实压力的作用
    2.3.2.1工作负担的加重
    2.3.2.2绩效考核带来的压力
    2.3.2.3知识与生理上的局限
    2.3.3认知倾向的影响
    2.3.3.1有罪预设
    2.3.3.2政法职业认同
    2.3.3.3对事实可靠性的常识性观点
    2.3.3.4完成工作任务的潜在心态
    2.4如此审判的制度性影响
    2.4.1保障人权与查明事实:不利制度后果的双重分析
    2.4.1.1在查明案件事实上的制度后果
    2.4.1.2在人权保障上的制度后果
    2.4.2从诉讼效率、社会效果到制度创新:法官行为可能的积极效果
    2.5结束语

    第3章法院如何决策:判决形成的组织决策过程
    3.1问题的提出
    3.2判决形成的组织过程:实践中的法院内部诸决策机制
    3.2.1规范与历史上的法院内部决策机制及其实践
    3.2.2近十年来的新发展
    3.3行政权阴影下的多元化整体作业模式
    3.3.1法院内部诸决策机制的基本特征
    3.3.2一种行政决策模式
    3.3.3行政权阴影下的多元化整体作业模式
    3.4为何如此决策:行动者的理由
    3.4.1为什么选择民主集中型决策机制
    3.4.2为什么选择行政审批型决策机制
    3.4.3为什么选择讨论咨询型决策机制
    3.4.4为什么多元化整体作业
    3.5内涵的制度根源,尤其诉讼制度上的根源
    3.5.1司法制度上的根源
    3.5.2刑事诉讼制度上的根源
    3.6结束语

    第4章判决结果中的能动平衡:以可能判决无罪的案件为重心
    4.1问题的提出
    4.2法院的外部结构:影响可能判决无罪案件判决的诸因素
    4.2.1可能判决无罪案件的构成
    4.2.2围绕可能无罪案件的法律外结构
    4.3法院的应对之策及其理由
    4.3.1法院的应对之策
    4.3.2能够如此应对的理由
    4.4以刑易罪与定罪过程中的利益平衡
    4.4.1以刑易罪的独特实践
    4.4.2定罪的利益平衡模式
    4.5可能的制度性后果
    4.5.1利益平衡的负面后果
    4.5.2法官策略行为的意外后果
    4.6结束语

    第5章结论
    5.1判决形成过程的实践全貌:一个重构
    5.1.1谁在(参与)判决
    5.1.2判决形成过程中考虑哪些因素
    5.1.3以何种方式形成判决
    5.1.4形成什么样的判决
    5.2法律、组织与行动者:一个框架性解释
    5.2.1框架的构成要素及其说明
    5.2.2对判决形成过程实践面目的解释
    5.2.2.1法律上的自由空间
    5.2.2.2组织因素的影响
    5.2.2.3行动者行动的促成
    5.3可能改变的和难以改变的:对未来判决形成过程面貌的预测
    5.3.1可能改变的因素
    5.3.2难以改变的因素
    5.3.3未来判决形成过程的可能实践面貌
    附录一: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放权”改革的过程研究——以对某法院法官的访谈为素材
    附录二:刑事法治的“第三领域”: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结构定位与功能分析
    附录三:刑事法治实践中的回应型司法:从中国暂缓起诉、刑事和解实践出发的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 内容简介: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导论、第2章法官如何审判:判决形成的司法过程等。
  • 作者简介:
    肖仕卫,男、1979年生,湖北建始人,分别于2002年、2005年、2009年在四川大学法学院获得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法律系教师。2007年以来在《中外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等核心刊物独立发表论文数篇,其中两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目录:

    第1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如何触及刑事判决形成的实际
    1.3进一步的限定与说明
    1.4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2章法官如何审判:判决形成的司法过程
    2.1问题的提出
    2.2法官如何审判:判决形成司法过程的实证考察
    2.2.1如何获取裁判信息:主动收集与指挥庭审
    2.2.1.1依职权主动收集信息:庭审中的消极与庭审外有选择的积极
    2.2.1.2通过指挥庭审获取信息:放任控方与限制辩方
    2.2.2如何判定案件事实:证据材料的采纳与采信
    2.2.2.1证据能力的认定:对控辩两方证据材料的不同审查方式
    2.2.2.2证明力的判断:预定的证据采信优先顺序
    2.3制度空间、实践压力与认知倾向:影响法官审判行为的诸因素
    2.3.1制度空间的促动
    2.3.1.1刑事诉讼目的
    2.3.1.2刑事诉讼权力构造
    2.3.1.3具体诉讼规则的不足
    2.3.2现实压力的作用
    2.3.2.1工作负担的加重
    2.3.2.2绩效考核带来的压力
    2.3.2.3知识与生理上的局限
    2.3.3认知倾向的影响
    2.3.3.1有罪预设
    2.3.3.2政法职业认同
    2.3.3.3对事实可靠性的常识性观点
    2.3.3.4完成工作任务的潜在心态
    2.4如此审判的制度性影响
    2.4.1保障人权与查明事实:不利制度后果的双重分析
    2.4.1.1在查明案件事实上的制度后果
    2.4.1.2在人权保障上的制度后果
    2.4.2从诉讼效率、社会效果到制度创新:法官行为可能的积极效果
    2.5结束语

    第3章法院如何决策:判决形成的组织决策过程
    3.1问题的提出
    3.2判决形成的组织过程:实践中的法院内部诸决策机制
    3.2.1规范与历史上的法院内部决策机制及其实践
    3.2.2近十年来的新发展
    3.3行政权阴影下的多元化整体作业模式
    3.3.1法院内部诸决策机制的基本特征
    3.3.2一种行政决策模式
    3.3.3行政权阴影下的多元化整体作业模式
    3.4为何如此决策:行动者的理由
    3.4.1为什么选择民主集中型决策机制
    3.4.2为什么选择行政审批型决策机制
    3.4.3为什么选择讨论咨询型决策机制
    3.4.4为什么多元化整体作业
    3.5内涵的制度根源,尤其诉讼制度上的根源
    3.5.1司法制度上的根源
    3.5.2刑事诉讼制度上的根源
    3.6结束语

    第4章判决结果中的能动平衡:以可能判决无罪的案件为重心
    4.1问题的提出
    4.2法院的外部结构:影响可能判决无罪案件判决的诸因素
    4.2.1可能判决无罪案件的构成
    4.2.2围绕可能无罪案件的法律外结构
    4.3法院的应对之策及其理由
    4.3.1法院的应对之策
    4.3.2能够如此应对的理由
    4.4以刑易罪与定罪过程中的利益平衡
    4.4.1以刑易罪的独特实践
    4.4.2定罪的利益平衡模式
    4.5可能的制度性后果
    4.5.1利益平衡的负面后果
    4.5.2法官策略行为的意外后果
    4.6结束语

    第5章结论
    5.1判决形成过程的实践全貌:一个重构
    5.1.1谁在(参与)判决
    5.1.2判决形成过程中考虑哪些因素
    5.1.3以何种方式形成判决
    5.1.4形成什么样的判决
    5.2法律、组织与行动者:一个框架性解释
    5.2.1框架的构成要素及其说明
    5.2.2对判决形成过程实践面目的解释
    5.2.2.1法律上的自由空间
    5.2.2.2组织因素的影响
    5.2.2.3行动者行动的促成
    5.3可能改变的和难以改变的:对未来判决形成过程面貌的预测
    5.3.1可能改变的因素
    5.3.2难以改变的因素
    5.3.3未来判决形成过程的可能实践面貌
    附录一: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放权”改革的过程研究——以对某法院法官的访谈为素材
    附录二:刑事法治的“第三领域”: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结构定位与功能分析
    附录三:刑事法治实践中的回应型司法:从中国暂缓起诉、刑事和解实践出发的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实务与大数据分析指引
盈科律师事务所编 张文明著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诉讼出罪论
拜荣静著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37辑(2023.1)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 著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涉财执行实务精要
梁雅丽,傅庆涛,刘嘉梁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法律文件解读2022.7总第205辑
人民法院出版社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法评论:正当防卫 江溯
江溯 主编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法判解·第23卷
陈兴良 著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法学研究(2023年第1辑)
吴宏耀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诉讼移管研究 法学理论 郇顶著 新华正版
郇顶著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38辑(2023.2)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办案实用手册(修订第八版)
人民法院出版社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指南
上海市浦东新区法学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刑案民意的诉讼内表达与回应研究
肖仕卫 著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以S省C区法院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新刑事诉讼法适用问答
肖仕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