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21-12
版次: 1
ISBN: 9787030711212
定价: 1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2页
字数: 321.000千字
分类: 经济
  •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通过分析沙区自然地理概况和资源禀赋,发现沙区生态产业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特征。在厘清沙产业和沙区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沙区生态产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探讨了沙区生态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等,解析了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区域联合、产业融合的转型升级路径,为实现沙区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需要设计和实施的科技、法律、行政、经济及生态文明教育等宏观政策调控体系。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沙区自然地理概况1

    1.1荒漠生态系统与沙区2

    1.1.1荒漠生态系统2

    1.1.2沙区的定义3

    1.2沙漠生态系统3

    1.2.1塔克拉玛干沙漠4

    1.2.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5

    1.2.3巴丹吉林沙漠7

    1.2.4腾格里沙漠8

    1.2.5柴达木盆地沙漠10

    1.2.6库姆塔格沙漠11

    1.2.7库布齐沙漠12

    1.2.8乌兰布和沙漠14

    1.3沙地生态系统15

    1.3.1科尔沁沙地16

    1.3.2毛乌素沙地17

    1.3.3浑善达克沙地19

    1.3.4呼伦贝尔沙地20

    第2章沙产业和沙区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23

    2.1沙产业理论基础24

    2.1.1沙产业的概念与特征24

    2.1.2沙产业的发展阶段概述29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2.2全国沙产业概况31

    2.2.1中国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1

    2.2.2甘肃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3

    2.2.3宁夏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3

    2.2.4新疆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4

    2.2.5陕西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6

    2.2.6青海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7

    2.2.7辽宁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8

    2.2.8吉林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9

    2.2.9内蒙古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9

    2.3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框架41

    2.3.1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41

    2.3.2沙区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42

    2.3.3沙区生态产业的理论框架构建43

    2.3.4沙区生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44

    第3章实验点沙区生态产业概况49

    3.1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产业50

    3.1.1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农业50

    3.1.2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工业52

    3.1.3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服务业54

    3.2科尔沁沙地的生态产业56

    3.2.1科尔沁沙地的生态农业57

    3.2.2科尔沁沙地的生态工业61

    3.2.3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服务业62

    第4章沙区生态产业的理论基础65

    4.1产业生态学理论66

    4.1.1生态学理论66

    4.1.2产业代谢理论70

    4.1.3产业群聚理论70

    4.1.4产业共生与产业生态位理论75

    4.1.5产业生态学的应用78

    4.2可持续性科学79

    4.2.1可持续性科学的基本内涵79

    4.2.2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过程82

    4.2.3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形态83

    4.2.4探索可持续性转变88

    4.3生态经济学理论89

    4.3.1生态经济学的概念89

    4.3.2生态经济学的发展90

    4.3.3生态经济学的特点92

    4.3.4生态经济学的矛盾92

    4.4公共产品理论94

    4.4.1公共产品的定义94

    4.4.2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95

    4.4.3公共产品的主要类别95

    4.4.4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96

    4.5区位理论98

    4.5.1以成本或市场为导向的区位理论99

    4.5.2中心地理论107

    4.5.3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11

    4.5.4农牧业区位理论对沙产业的影响115

    4.6福利经济学116

    4.6.1福利界定116

    4.6.2福利标准117

    4.6.3福利改进117

    第5章沙区生态产业研究方法119

    5.1案例分析120

    5.1.1案例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20

    5.1.2案例研究的分类120

    5.1.3案例研究的优势和不足123

    5.2产业生态学的方法123

    5.2.1产业代谢分析124

    5.2.2生命周期评价129

    5.2.3生态效率与资源生产力134

    5.2.4园区层面的产业共生设计142

    5.2.5面向环境的设计147

    5.2.6产品导向环境政策149

    5.2.7产业生态学方法的应用150

    5.3荒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152

    5.3.1生态系统服务能值分析法153

    5.3.2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评估法153

    5.3.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估法153

    5.3.4常见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及评估方法154

    5.4生态补偿155

    5.4.1生态补偿概念155

    5.4.2生态补偿交易方式155

    5.4.3补偿支付原则156

    5.4.4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157

    5.5夏普利值法163

    5.5.1夏普利值法的基本原理163

    5.5.2夏普利值法的优势和不足164

    5.6区位理论研究方法165

    5.6.1古典区位理论165

    5.6.2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65

    5.6.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方法166

    5.6.4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方法166

    5.6.5胡佛的运费小区位分析方法167

    5.6.6动态分析的区位理论167

    5.6.7现代区位理论方法168

    5.6.8个体主观因素的群体客观分析法168

    5.6.9空间行为法和行为空间法168

    5.6.10一般均衡分析方法168

    5.7荒漠地区人类福祉的评估方法169

    5.7.1主观调查法169

    5.7.2客观指标评价法170

    5.8资源承载力的评估170

    5.8.1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170

    5.8.2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172

    第6章沙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175

    6.1生态保护红线176

    6.1.1生态保护红线概述176

    6.1.2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的发展历程177

    6.1.3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179

    6.1.4沙区生态保护红线研究181

    6.2环境容量182

    6.2.1环境容量起源与发展182

    6.2.2环境容量的定义183

    6.2.3环境容量的分类与特征184

    6.3资源承载力185

    6.3.1资源承载力概述185

    6.3.2沙区资源的特点及承载力现状186

    第7章沙区生态产业转型的生态整合途径189

    7.1沙区生态产业的转型升级190

    7.1.1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及内涵190

    7.1.2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与途径190

    7.1.3沙区生态产业的新业态193

    7.2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197

    7.2.1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的概念及内涵197

    7.2.2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的动因机制分析198

    7.2.3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的应用199

    7.3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200

    7.3.1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的概念及内涵200

    7.3.2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的动因机制分析201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7.3.3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的应用202

    7.4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203

    7.4.1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的内涵203

    7.4.2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的动因机制分析204

    7.4.3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的应用206

    7.5沙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206

    7.5.1沙区生态产业融合的内涵206

    7.5.2沙产业融合动因与机制分析207

    7.5.3沙区生态产业融合的应用210

    7.6沙区生态产业的社会复合212

    7.6.1沙区生态产业社会复合的内涵212

    7.6.2沙区生态产业社会复合的动因机制分析213

    7.6.3沙区生态产业社会复合的应用214

    第8章沙区生态产业调控体系215

    8.1沙区生态产业调控必要性216

    8.1.1沙区生态产业调控体系216

    8.1.2对沙区产业的生态化进行调控216

    8.1.3对沙区生态产业的企业分类调控217

    8.1.4沙区生态产业调控政策体系220

    8.2沙区生态产业调控机制221

    8.2.1共生理论在沙产业分类中运用221

    8.2.2沙产业类型223

    8.3沙区生态产业调控政策224

    8.3.1互惠型沙产业政策需求224

    8.3.2生态型沙产业政策需求224

    8.3.3经济型沙产业政策需求225

    参考文献227

    后记241
  • 内容简介: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通过分析沙区自然地理概况和资源禀赋,发现沙区生态产业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特征。在厘清沙产业和沙区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沙区生态产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探讨了沙区生态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等,解析了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区域联合、产业融合的转型升级路径,为实现沙区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需要设计和实施的科技、法律、行政、经济及生态文明教育等宏观政策调控体系。
  •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沙区自然地理概况1

    1.1荒漠生态系统与沙区2

    1.1.1荒漠生态系统2

    1.1.2沙区的定义3

    1.2沙漠生态系统3

    1.2.1塔克拉玛干沙漠4

    1.2.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5

    1.2.3巴丹吉林沙漠7

    1.2.4腾格里沙漠8

    1.2.5柴达木盆地沙漠10

    1.2.6库姆塔格沙漠11

    1.2.7库布齐沙漠12

    1.2.8乌兰布和沙漠14

    1.3沙地生态系统15

    1.3.1科尔沁沙地16

    1.3.2毛乌素沙地17

    1.3.3浑善达克沙地19

    1.3.4呼伦贝尔沙地20

    第2章沙产业和沙区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23

    2.1沙产业理论基础24

    2.1.1沙产业的概念与特征24

    2.1.2沙产业的发展阶段概述29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2.2全国沙产业概况31

    2.2.1中国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1

    2.2.2甘肃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3

    2.2.3宁夏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3

    2.2.4新疆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4

    2.2.5陕西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6

    2.2.6青海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7

    2.2.7辽宁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8

    2.2.8吉林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9

    2.2.9内蒙古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9

    2.3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框架41

    2.3.1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41

    2.3.2沙区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42

    2.3.3沙区生态产业的理论框架构建43

    2.3.4沙区生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44

    第3章实验点沙区生态产业概况49

    3.1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产业50

    3.1.1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农业50

    3.1.2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工业52

    3.1.3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服务业54

    3.2科尔沁沙地的生态产业56

    3.2.1科尔沁沙地的生态农业57

    3.2.2科尔沁沙地的生态工业61

    3.2.3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服务业62

    第4章沙区生态产业的理论基础65

    4.1产业生态学理论66

    4.1.1生态学理论66

    4.1.2产业代谢理论70

    4.1.3产业群聚理论70

    4.1.4产业共生与产业生态位理论75

    4.1.5产业生态学的应用78

    4.2可持续性科学79

    4.2.1可持续性科学的基本内涵79

    4.2.2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过程82

    4.2.3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形态83

    4.2.4探索可持续性转变88

    4.3生态经济学理论89

    4.3.1生态经济学的概念89

    4.3.2生态经济学的发展90

    4.3.3生态经济学的特点92

    4.3.4生态经济学的矛盾92

    4.4公共产品理论94

    4.4.1公共产品的定义94

    4.4.2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95

    4.4.3公共产品的主要类别95

    4.4.4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96

    4.5区位理论98

    4.5.1以成本或市场为导向的区位理论99

    4.5.2中心地理论107

    4.5.3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11

    4.5.4农牧业区位理论对沙产业的影响115

    4.6福利经济学116

    4.6.1福利界定116

    4.6.2福利标准117

    4.6.3福利改进117

    第5章沙区生态产业研究方法119

    5.1案例分析120

    5.1.1案例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20

    5.1.2案例研究的分类120

    5.1.3案例研究的优势和不足123

    5.2产业生态学的方法123

    5.2.1产业代谢分析124

    5.2.2生命周期评价129

    5.2.3生态效率与资源生产力134

    5.2.4园区层面的产业共生设计142

    5.2.5面向环境的设计147

    5.2.6产品导向环境政策149

    5.2.7产业生态学方法的应用150

    5.3荒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152

    5.3.1生态系统服务能值分析法153

    5.3.2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评估法153

    5.3.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估法153

    5.3.4常见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及评估方法154

    5.4生态补偿155

    5.4.1生态补偿概念155

    5.4.2生态补偿交易方式155

    5.4.3补偿支付原则156

    5.4.4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157

    5.5夏普利值法163

    5.5.1夏普利值法的基本原理163

    5.5.2夏普利值法的优势和不足164

    5.6区位理论研究方法165

    5.6.1古典区位理论165

    5.6.2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65

    5.6.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方法166

    5.6.4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方法166

    5.6.5胡佛的运费小区位分析方法167

    5.6.6动态分析的区位理论167

    5.6.7现代区位理论方法168

    5.6.8个体主观因素的群体客观分析法168

    5.6.9空间行为法和行为空间法168

    5.6.10一般均衡分析方法168

    5.7荒漠地区人类福祉的评估方法169

    5.7.1主观调查法169

    5.7.2客观指标评价法170

    5.8资源承载力的评估170

    5.8.1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170

    5.8.2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172

    第6章沙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175

    6.1生态保护红线176

    6.1.1生态保护红线概述176

    6.1.2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的发展历程177

    6.1.3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179

    6.1.4沙区生态保护红线研究181

    6.2环境容量182

    6.2.1环境容量起源与发展182

    6.2.2环境容量的定义183

    6.2.3环境容量的分类与特征184

    6.3资源承载力185

    6.3.1资源承载力概述185

    6.3.2沙区资源的特点及承载力现状186

    第7章沙区生态产业转型的生态整合途径189

    7.1沙区生态产业的转型升级190

    7.1.1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及内涵190

    7.1.2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与途径190

    7.1.3沙区生态产业的新业态193

    7.2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197

    7.2.1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的概念及内涵197

    7.2.2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的动因机制分析198

    7.2.3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的应用199

    7.3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200

    7.3.1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的概念及内涵200

    7.3.2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的动因机制分析201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7.3.3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的应用202

    7.4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203

    7.4.1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的内涵203

    7.4.2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的动因机制分析204

    7.4.3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的应用206

    7.5沙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206

    7.5.1沙区生态产业融合的内涵206

    7.5.2沙产业融合动因与机制分析207

    7.5.3沙区生态产业融合的应用210

    7.6沙区生态产业的社会复合212

    7.6.1沙区生态产业社会复合的内涵212

    7.6.2沙区生态产业社会复合的动因机制分析213

    7.6.3沙区生态产业社会复合的应用214

    第8章沙区生态产业调控体系215

    8.1沙区生态产业调控必要性216

    8.1.1沙区生态产业调控体系216

    8.1.2对沙区产业的生态化进行调控216

    8.1.3对沙区生态产业的企业分类调控217

    8.1.4沙区生态产业调控政策体系220

    8.2沙区生态产业调控机制221

    8.2.1共生理论在沙产业分类中运用221

    8.2.2沙产业类型223

    8.3沙区生态产业调控政策224

    8.3.1互惠型沙产业政策需求224

    8.3.2生态型沙产业政策需求224

    8.3.3经济型沙产业政策需求225

    参考文献227

    后记241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沙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研究
岳辉杰、王静爱 著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推广与商业模式
赵吉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沙区绿洲防护体系与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农牧业综合开发
宁虎森 著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沙区木本植物繁殖技术
江泽平、孟平、李慧卿、李清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