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无线通信原理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5-06
版次: 1
ISBN: 9787030444660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5人买过
  •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一书以衰落信道效应和相应传输性能改善方法为主线,以通信信号分析与设计为基本方法,以通信传输系统模型框架为章节划分依据,重点论述当前各类无线通信传输系统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通信信号与系统的表征、无线传输信道、无线信道容量、数字调制信号及其功率谱密度、平坦衰落信道数字传输的接收与性能、分集技术等。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内容丰富、概念清楚、取材新颖、系统性强,充分反映了国际上近年来先进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各专业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领域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1.1 信源
    1.1.2 信源编码
    1.1.3 加密与信道编码
    1.1.4 数据调制与扩频调制
    1.1.5 载波调制
    1.1.6 信道
    1.1.7 同步与均衡
    1.2 信道
    1.2.1 加性噪声信道
    1.2.2 线性滤波器信道
    1.2.3 线性时变滤波器信道
    1.3 双工、复用与多址
    1.3.1 双工
    1.3.2 复用
    1.3.3 多址
    1.4 MIMO与空时处理
    1.4.1 MIMO
    1.4.2 空时处理
    1.5 全数字接收机
    1.6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7 无线信道的链路估算

    第2章 通信信号与系统的表征
    2.1 带通信号及系统的复基带表示
    2.1.1 确知信号
    2.1.2 带通信号的复基带表示
    2.1.3 线性带通系统的复基带表示
    2.2 信号空间表示法
    2.2.1 矢量空间
    2.2.2 信号空间概念
    2.2.3 信号波形的矢量表示
    2.3 随机信号
    2.3.1 平稳与周期平稳随机过程
    2.3.2 带通平稳随机过程的表示
    2.3.3 带限白高斯噪声
    习题

    第3章 无线传输信道
    3.1 传播模型
    3.1.1 传播特性
    3.1.2 大尺度路径损耗经验模型
    3.1.3 阴影慢衰落
    3.2 平坦衰落信道
    3.2.1 线性时变信道模型
    3.2.2 信号包络相关与多普勒谱
    3.2.3 信号包络分布
    3.2.4 信号相位分布
    3.2.5 组合衰落阴影分布
    3.2.6 电平交叉率
    3.2.7 平均衰落时段
    3.2.8 空时相关
    3.2.9 移动到移动信道
    3.3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3.3.1 确定线性时变信道的系统函数
    3.3.2 随机线性时变信道特征
    3.3.3 随机线性时变信道分类
    3.3.4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特征参数
    3.3.5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模型
    3.4 方向性衰落信道
    3.4.1 双向冲激响应
    3.4.2 统计描述
    3.4.3 MIMO信道响应矩阵
    3.5 衰落信道仿真
    3.5.1 窄带(平坦)衰落信道的仿真
    3.5.2 宽带衰落信道仿真
    3.5.3 M2M衰落信道仿真
    习题

    第4章 无线信道容量
    4.1 信道模型
    4.1.1 无记忆离散信道
    4.1.2 离散输入连续输出信道
    4.1.3 离散时间AWGN信道
    4.1.4 AWGN波形信道
    4.2 信息度量
    4.2.1 离散信源
    4.2.2 连续信源
    4.3 加性高斯噪声信道容量
    4.3.1 功率约束高斯噪声信道
    4.3.2 带限白高斯噪声信道
    4.3.3 香农信道容量公式
    4.3.4 并行白高斯噪声信道
    4.3.5 并行色高斯噪声信道
    4.3.6 非理想线性滤波信道
    4.4 平坦衰落信道容量
    4.4.1 含信道状态信息的衰落信道容量
    4.4.2 功率控制衰落信道容量
    4.4.3 采用接收分集的信道容量
    4.5 MIMO信道容量
    4.5.1 MIMO信道模型
    4.5.2 一般算法
    4.5.3 CSI/CSI模式下MIMO信道容量
    4.5.4 CDI/CSI模式下MIMO信道容量
    习题

    第5章 数字调制信号及其功率谱密度
    5.1 奈奎斯特脉冲成形
    5.2 数字调制信号表示
    5.2.1 无记忆调制信号
    5.2.2 有记忆调制信号
    5.3 调制信号功率谱
    5.3.1 调制信号复包络的功率谱密度
    5.3.2 线性调制信号功率谱
    5.3.3 广义CPM信号功率谱
    5.3.4 完全响应CPM信号功率谱
    习题

    第6章 平坦衰落信道数字传输的接收与性能
    6.1 接收信号的矢量表示
    6.2 一般矢量信道中的最优检测
    6.3 AWGN信道中相干接收性能
    6.3.1 PSK信号的差错概率性能
    6.3.2 M-QAM信号的差错概率性能
    6.3.3 正交信号的差错概率
    6.3.4 OFDM信号的检测
    6.3.5 MSK的差错概率
    6.3.6 AWGN信道中差分相干检测性能
    6.4 AWGN信道中非相干接收性能
    6.4.1 AWGN信道中的最佳非相干检测器
    6.4.2 M元正交信号的差错概率
    6.4.3 相关二进制信号包络检测的差错概率
    6.5 AWGN信道中cPM信号的检测
    6.5.1 相干CPM解调器
    6.5.2 非相干CPM解调器
    6.6 平坦慢衰落信道中的接收性能
    6.6.1 相干接收性能
    6.6.2 非相干接收性能
    习题

    第7章 分集技术
    7.1 最大比合并
    7.1.1 瑞利衰落信道
    7.1.2 Nakgami-m衰落信道
    7.2 等增益合并
    7.2.1 相干等增益合并
    7.2.2 差分检测等增益合并
    7.2.3 非相干平方律合并
    7.3 选择合并
    7.3.1 相干检测选择合并
    7.3.2 非相干选择合并
    7.4 切换合并
    7.5 最佳合并
    7.6 发送分集
    习题

    附录A 通信系统分析中的常用概率分布
    A.1 定义
    A.1.1 连续随机变量分布的描述
    A.1.2 连续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描述
    A.2 二项式分布
    A.3 泊松分布
    A.4 高斯(正态)分布
    A.5 对数正态分布
    A.6 中心x2分布和伽马分布
    A.7 非中心x2分布
    A.8 瑞利分布
    A.9 莱斯分布
    A.10 Nakagami-m分布
    A.11 韦伯分布
    A.12 Suzuki分布
    A.13 随机变量的仿真
    A.14 尾部概率的边界
    A.14.1 切比雪夫不等式
    A.14.2 马尔可夫不等式
    A.14.3 契尔诺夫上边界

    附录B 复随机矢量
    B.1 复随机变量
    B.2 复随机矢量的协方差
    B.3 完全复随机矢量
    B.4 循环对称复随机矢量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一书以衰落信道效应和相应传输性能改善方法为主线,以通信信号分析与设计为基本方法,以通信传输系统模型框架为章节划分依据,重点论述当前各类无线通信传输系统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通信信号与系统的表征、无线传输信道、无线信道容量、数字调制信号及其功率谱密度、平坦衰落信道数字传输的接收与性能、分集技术等。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内容丰富、概念清楚、取材新颖、系统性强,充分反映了国际上近年来先进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各专业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领域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1.1 信源
    1.1.2 信源编码
    1.1.3 加密与信道编码
    1.1.4 数据调制与扩频调制
    1.1.5 载波调制
    1.1.6 信道
    1.1.7 同步与均衡
    1.2 信道
    1.2.1 加性噪声信道
    1.2.2 线性滤波器信道
    1.2.3 线性时变滤波器信道
    1.3 双工、复用与多址
    1.3.1 双工
    1.3.2 复用
    1.3.3 多址
    1.4 MIMO与空时处理
    1.4.1 MIMO
    1.4.2 空时处理
    1.5 全数字接收机
    1.6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7 无线信道的链路估算

    第2章 通信信号与系统的表征
    2.1 带通信号及系统的复基带表示
    2.1.1 确知信号
    2.1.2 带通信号的复基带表示
    2.1.3 线性带通系统的复基带表示
    2.2 信号空间表示法
    2.2.1 矢量空间
    2.2.2 信号空间概念
    2.2.3 信号波形的矢量表示
    2.3 随机信号
    2.3.1 平稳与周期平稳随机过程
    2.3.2 带通平稳随机过程的表示
    2.3.3 带限白高斯噪声
    习题

    第3章 无线传输信道
    3.1 传播模型
    3.1.1 传播特性
    3.1.2 大尺度路径损耗经验模型
    3.1.3 阴影慢衰落
    3.2 平坦衰落信道
    3.2.1 线性时变信道模型
    3.2.2 信号包络相关与多普勒谱
    3.2.3 信号包络分布
    3.2.4 信号相位分布
    3.2.5 组合衰落阴影分布
    3.2.6 电平交叉率
    3.2.7 平均衰落时段
    3.2.8 空时相关
    3.2.9 移动到移动信道
    3.3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3.3.1 确定线性时变信道的系统函数
    3.3.2 随机线性时变信道特征
    3.3.3 随机线性时变信道分类
    3.3.4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特征参数
    3.3.5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模型
    3.4 方向性衰落信道
    3.4.1 双向冲激响应
    3.4.2 统计描述
    3.4.3 MIMO信道响应矩阵
    3.5 衰落信道仿真
    3.5.1 窄带(平坦)衰落信道的仿真
    3.5.2 宽带衰落信道仿真
    3.5.3 M2M衰落信道仿真
    习题

    第4章 无线信道容量
    4.1 信道模型
    4.1.1 无记忆离散信道
    4.1.2 离散输入连续输出信道
    4.1.3 离散时间AWGN信道
    4.1.4 AWGN波形信道
    4.2 信息度量
    4.2.1 离散信源
    4.2.2 连续信源
    4.3 加性高斯噪声信道容量
    4.3.1 功率约束高斯噪声信道
    4.3.2 带限白高斯噪声信道
    4.3.3 香农信道容量公式
    4.3.4 并行白高斯噪声信道
    4.3.5 并行色高斯噪声信道
    4.3.6 非理想线性滤波信道
    4.4 平坦衰落信道容量
    4.4.1 含信道状态信息的衰落信道容量
    4.4.2 功率控制衰落信道容量
    4.4.3 采用接收分集的信道容量
    4.5 MIMO信道容量
    4.5.1 MIMO信道模型
    4.5.2 一般算法
    4.5.3 CSI/CSI模式下MIMO信道容量
    4.5.4 CDI/CSI模式下MIMO信道容量
    习题

    第5章 数字调制信号及其功率谱密度
    5.1 奈奎斯特脉冲成形
    5.2 数字调制信号表示
    5.2.1 无记忆调制信号
    5.2.2 有记忆调制信号
    5.3 调制信号功率谱
    5.3.1 调制信号复包络的功率谱密度
    5.3.2 线性调制信号功率谱
    5.3.3 广义CPM信号功率谱
    5.3.4 完全响应CPM信号功率谱
    习题

    第6章 平坦衰落信道数字传输的接收与性能
    6.1 接收信号的矢量表示
    6.2 一般矢量信道中的最优检测
    6.3 AWGN信道中相干接收性能
    6.3.1 PSK信号的差错概率性能
    6.3.2 M-QAM信号的差错概率性能
    6.3.3 正交信号的差错概率
    6.3.4 OFDM信号的检测
    6.3.5 MSK的差错概率
    6.3.6 AWGN信道中差分相干检测性能
    6.4 AWGN信道中非相干接收性能
    6.4.1 AWGN信道中的最佳非相干检测器
    6.4.2 M元正交信号的差错概率
    6.4.3 相关二进制信号包络检测的差错概率
    6.5 AWGN信道中cPM信号的检测
    6.5.1 相干CPM解调器
    6.5.2 非相干CPM解调器
    6.6 平坦慢衰落信道中的接收性能
    6.6.1 相干接收性能
    6.6.2 非相干接收性能
    习题

    第7章 分集技术
    7.1 最大比合并
    7.1.1 瑞利衰落信道
    7.1.2 Nakgami-m衰落信道
    7.2 等增益合并
    7.2.1 相干等增益合并
    7.2.2 差分检测等增益合并
    7.2.3 非相干平方律合并
    7.3 选择合并
    7.3.1 相干检测选择合并
    7.3.2 非相干选择合并
    7.4 切换合并
    7.5 最佳合并
    7.6 发送分集
    习题

    附录A 通信系统分析中的常用概率分布
    A.1 定义
    A.1.1 连续随机变量分布的描述
    A.1.2 连续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描述
    A.2 二项式分布
    A.3 泊松分布
    A.4 高斯(正态)分布
    A.5 对数正态分布
    A.6 中心x2分布和伽马分布
    A.7 非中心x2分布
    A.8 瑞利分布
    A.9 莱斯分布
    A.10 Nakagami-m分布
    A.11 韦伯分布
    A.12 Suzuki分布
    A.13 随机变量的仿真
    A.14 尾部概率的边界
    A.14.1 切比雪夫不等式
    A.14.2 马尔可夫不等式
    A.14.3 契尔诺夫上边界

    附录B 复随机矢量
    B.1 复随机变量
    B.2 复随机矢量的协方差
    B.3 完全复随机矢量
    B.4 循环对称复随机矢量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
认知协作通信能效优化
陈宏滨、赵峰、黄世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