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研究:以静态与动态的视角

物权法研究:以静态与动态的视角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9
版次: 1
ISBN: 9787300085548
定价: 2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3页
字数: 296千字
分类: 法律
13人买过
  • 《物权法研究:以静态与动态的视角》分上、下两编,分别以“静态的视角”和“动态的视角”,对物权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
    上编,即静态物权法研究部分,该部分以“物”、“物权”、“物权法”三个基本概念为逻辑展开,对何者为“物”以及何者被“视为物”,如何定义物权的概念,物权的基本类型确立,物权的保护与限制以及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等进行了研究。
    下编,即动态物权法研究部分,该部分对动态物权立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动态物权立法的应然模式进行了探讨,对与我国动态物权应然模式相衔接的制度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对非依法律行为的某些动态物权制度进行了分析。 董学立,男,1967年4月出生,山东省利津县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读博期间两次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第四、第五批“青年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现主持有教育部基金项目:《民法基本原则研究——在民法理念与民法规范之间》;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比较法研究》、《法学》、《现代法学》、《法学论坛》、《山东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论物权变动中的善意、恶意》一文获“2005年度中国民法学研究会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也论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一文获“2006年度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民法类)”;出版学术著作5部,其中所著《商事组织法》被列入北京大学出版社“二十一世纪法学教材系列”出版,获山东大学分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10月至12月以博士生联合培养身份在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2006年2月至7月以交流学者身份在美国休斯敦南德州法学院访问。 绪论
    一、物权与债权的类分及其意义
    二、静态与动态——物权法研究的两重视角
    三、物权行为理论的应然价值
    四、民事权利变动的过程与结果
    上编静态物权法研究
    第一章静态物权概述
    第一节物的概念新论
    第二节物权的概念
    第三节物权的效力
    第二章物权的类型
    第一节物权的基本类型概述
    第二节所有权团体主义的兴衰交替
    第三节租赁权的性质
    第四节用益权与国有企业财产问题研究
    第五节留置权问题研究
    第三章物权的保护与限制
    第四章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下编动态物权法研究
    第五章动态物权立法模式比较研究
    第六章我国动态物权立法的应然模型
    第七章与我国动态物权应然模式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构建
    第八章非依法律行为的动态物权制度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物权法研究:以静态与动态的视角》分上、下两编,分别以“静态的视角”和“动态的视角”,对物权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
    上编,即静态物权法研究部分,该部分以“物”、“物权”、“物权法”三个基本概念为逻辑展开,对何者为“物”以及何者被“视为物”,如何定义物权的概念,物权的基本类型确立,物权的保护与限制以及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等进行了研究。
    下编,即动态物权法研究部分,该部分对动态物权立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动态物权立法的应然模式进行了探讨,对与我国动态物权应然模式相衔接的制度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对非依法律行为的某些动态物权制度进行了分析。
  • 作者简介:
    董学立,男,1967年4月出生,山东省利津县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读博期间两次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第四、第五批“青年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现主持有教育部基金项目:《民法基本原则研究——在民法理念与民法规范之间》;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比较法研究》、《法学》、《现代法学》、《法学论坛》、《山东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论物权变动中的善意、恶意》一文获“2005年度中国民法学研究会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也论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一文获“2006年度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民法类)”;出版学术著作5部,其中所著《商事组织法》被列入北京大学出版社“二十一世纪法学教材系列”出版,获山东大学分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10月至12月以博士生联合培养身份在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2006年2月至7月以交流学者身份在美国休斯敦南德州法学院访问。
  • 目录:
    绪论
    一、物权与债权的类分及其意义
    二、静态与动态——物权法研究的两重视角
    三、物权行为理论的应然价值
    四、民事权利变动的过程与结果
    上编静态物权法研究
    第一章静态物权概述
    第一节物的概念新论
    第二节物权的概念
    第三节物权的效力
    第二章物权的类型
    第一节物权的基本类型概述
    第二节所有权团体主义的兴衰交替
    第三节租赁权的性质
    第四节用益权与国有企业财产问题研究
    第五节留置权问题研究
    第三章物权的保护与限制
    第四章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下编动态物权法研究
    第五章动态物权立法模式比较研究
    第六章我国动态物权立法的应然模型
    第七章与我国动态物权应然模式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构建
    第八章非依法律行为的动态物权制度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