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1
版次: 1
ISBN: 9787806968888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4页
字数: 23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2人买过
  • 王伟,1987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在中远集团工作多年。2005年师从美籍华裔著名汉学家陈启云先生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2010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绪论
    一《吕氏春秋》的研究价值
    二《吕氏春秋》的主导思想研究综述
    三本书的研究脉络与各章内容

    第一章《吕氏春秋》的思想底蕴
    第一节《吕氏春秋》的认识论基础
    一相对与绝对
    二现实与理想
    三众与一
    四“离事言理”与“以事言理”
    第二节《吕氏春秋》的事理思想
    一《吕氏春秋》号日“春秋”的意旨
    二《吕氏春秋》的“事”与“理”
    三《吕氏春秋》的超越理念

    第二章《吕氏春秋》“一”的观念
    第一节“一”之论证
    一关于《吕氏春秋》“一”的观念
    二“一”的内涵--“以天为法”
    三《吕氏春秋》称引“黄帝日”的意义--“法天地”
    第二节《吕氏春秋》的“阴阳”观念与“圜道”观
    一阴阳观念概说
    二《吕氏春秋》的阴阳观念
    (一)阴阳相适观念的形象说明--“音适”
    (二)阴阳相适,久适则生
    三圜道:运行无阻则通,通则久
    第三节人“法天地”
    一“法天地”阴阳相适之宜
    二“阴阳相适”的绝对与相对
    三人“法天地”的最高境界--“全其天”

    第三章如何知“一”:经验与推论
    第一节知“一”的重要性
    一知“一”的原因与结果
    二“知化”为“知”
    三知其所以然为“知”
    第二节知“一”的类推途径
    一《吕氏春秋》的类推
    二知“一”的类推途径之一:法天地之道
    三知“一”的类推途径之二:“通性命之情”
    第三节知“一”的经验途径
    一直接经验
    二历史的经验
    三周鼎著象

    第四章“言说”之论
    第一节《吕氏春秋》的“顺说”与“谨听”
    一说、听之“和”--何谓“善说之术”
    二说者与听者之“善说”与“善听”
    (一)说者之“善说之术”--“顺说”
    (二)听者:“谨听”
    三《吕氏春秋》本身的“善说之术”
    第二节《吕氏春秋》之“利”
    一长久之利是利
    二义与利
    三公与私
    四吕不韦与《吕氏春秋》之“利”
    第三节“贵生”是《吕氏春秋》的论说手段
    一“贵生”即是求“利”
    二“生”(“寿”)是根本
    三“贵生”与“全生”
    四《吕氏春秋》“贵生”的意旨

    第五章“行”“用”之论
    第一节人与天
    一因天之为
    二天时与人力
    三“反诸己”
    四人人万物各得其宜则“天下平”
    第二节“君”与“民”
    一利君与利民
    二“立君”源出于“利民”
    三使民“众”而有用
    四顺民与用民
    第六章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作者简介:
    王伟,1987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在中远集团工作多年。2005年师从美籍华裔著名汉学家陈启云先生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2010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 目录:
    绪论
    一《吕氏春秋》的研究价值
    二《吕氏春秋》的主导思想研究综述
    三本书的研究脉络与各章内容

    第一章《吕氏春秋》的思想底蕴
    第一节《吕氏春秋》的认识论基础
    一相对与绝对
    二现实与理想
    三众与一
    四“离事言理”与“以事言理”
    第二节《吕氏春秋》的事理思想
    一《吕氏春秋》号日“春秋”的意旨
    二《吕氏春秋》的“事”与“理”
    三《吕氏春秋》的超越理念

    第二章《吕氏春秋》“一”的观念
    第一节“一”之论证
    一关于《吕氏春秋》“一”的观念
    二“一”的内涵--“以天为法”
    三《吕氏春秋》称引“黄帝日”的意义--“法天地”
    第二节《吕氏春秋》的“阴阳”观念与“圜道”观
    一阴阳观念概说
    二《吕氏春秋》的阴阳观念
    (一)阴阳相适观念的形象说明--“音适”
    (二)阴阳相适,久适则生
    三圜道:运行无阻则通,通则久
    第三节人“法天地”
    一“法天地”阴阳相适之宜
    二“阴阳相适”的绝对与相对
    三人“法天地”的最高境界--“全其天”

    第三章如何知“一”:经验与推论
    第一节知“一”的重要性
    一知“一”的原因与结果
    二“知化”为“知”
    三知其所以然为“知”
    第二节知“一”的类推途径
    一《吕氏春秋》的类推
    二知“一”的类推途径之一:法天地之道
    三知“一”的类推途径之二:“通性命之情”
    第三节知“一”的经验途径
    一直接经验
    二历史的经验
    三周鼎著象

    第四章“言说”之论
    第一节《吕氏春秋》的“顺说”与“谨听”
    一说、听之“和”--何谓“善说之术”
    二说者与听者之“善说”与“善听”
    (一)说者之“善说之术”--“顺说”
    (二)听者:“谨听”
    三《吕氏春秋》本身的“善说之术”
    第二节《吕氏春秋》之“利”
    一长久之利是利
    二义与利
    三公与私
    四吕不韦与《吕氏春秋》之“利”
    第三节“贵生”是《吕氏春秋》的论说手段
    一“贵生”即是求“利”
    二“生”(“寿”)是根本
    三“贵生”与“全生”
    四《吕氏春秋》“贵生”的意旨

    第五章“行”“用”之论
    第一节人与天
    一因天之为
    二天时与人力
    三“反诸己”
    四人人万物各得其宜则“天下平”
    第二节“君”与“民”
    一利君与利民
    二“立君”源出于“利民”
    三使民“众”而有用
    四顺民与用民
    第六章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氏春秋》教化思想研究
郭庆玲 著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氏春秋》句法研究
殷国光 著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
牟钟鉴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氏春秋》类思维研究
蒋开天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氏春秋》学术档案
王启才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
牟钟鉴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刘元彦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氏春秋》的教育智慧
吴苏林 主编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西斯》译疏
柏拉图 著;陈郑双 译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布与曹操》(三国志第4卷)
[日]横山光辉 著;王玥 译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氏春秋》史话
张双棣 著
《吕氏春秋》思想新探
《吕氏春秋(精选版)》——一部被司马迁奉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奇书
吕不韦 著;灵犀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