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恭城碑刻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7
版次: 1
ISBN: 9787218106922
定价: 20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454页
字数: 640千字
分类: 历史
35人买过
  •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湘桂界邻地区 是历史时期南岭西部交通要地,是西江流域重要区域,保留了大量具有历史地理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和文献,恭城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对于探寻南岭山地的交通地理和族群迁移,特别是瑶族及其他民族的互动和文化播迁亦有重要价值。  《广西恭城碑刻集》依据碑刻分布地点,按县城、恭城镇、观音乡、栗木镇、嘉会乡、西岭乡、莲花镇、平安乡顺序进行编排,涵盖内容非常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官府告谕、会馆、宗祠、庙宇、会社、田产、合同、墓志、水利、山场诉讼、修路兴学、赋役分摊、合伙置业等内容。 (一)庙宇碑刻。恭城庙宇很多,除了官方在县城建立的文庙、武庙、周王庙和文昌宫之外,还有百姓在乡村建立的各种庙宇,如周王庙、广福庙、朝水庙、锁水庙、坐山庵、月岩庵、白马庙、高龙庙、福兴庵、观音庙、凌云寺、银山庙、雷王庙等。可见,宗教信仰在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庙宇碑刻记录了这一地区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文化,如信众捐资建庙,捐施田地租银,以及人们为了保证祭祀和演戏的费用而设立的各种会社等信息,如西岭乡周王庙《诚延堂碑》、《保安会碑》,观音乡水滨村月岩庵《观音会碑记》、坐山庵《会田碑记》等。 (二)宗族碑刻。清代以后,恭城一些大姓开始修建祠堂、祖墓,制定族规宗派,购置或捐置族田,建立宗族。宗族碑刻记录了这一地区宗族建设、祠堂建造、族规族产、宗族纠纷等情况。如恭城镇庄子埠彭姓宗祠《祠堂规约碑记》、《宗祠碑记》,栗木街卢氏宗祠《建造祠堂碑记》,栗木镇碛头村田氏祠堂《鼎建祠堂碑记》等。 (三)会馆碑刻。清代恭城的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外地客商纷纷在恭城建立会馆,著名的有湖南会馆、粤东会馆和江西会馆。会馆碑刻记录了外地客商在恭城的活动及其与当地社会的情况,如县城湖南会馆的《宝胜会记》、《永新财神会碑记》,现存文庙的《重修粤东会馆碑记》、《会馆捐资碑》等。 (四)环境保护碑刻。恭城东部、北部属于南岭山区,为了防止山洪暴发和旱灾,人们十分注意保护水源林木,并向官府请示立碑保护,如观音乡的《六姓封禁神山碑记》、《严禁长山场四至碑》,栗木镇的《封禁白马垒山场碑》、《封禁栗木白马垒山场告示碑》等,这些碑刻记录了人们为保护水源环境所做的努力。 主编:刘志伟,历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员,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等领域研究,在《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项目等多项。代表作有《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叶名琛档案:两广督府衙门档案残牍》(全九册,合编)等。
  • 内容简介: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湘桂界邻地区 是历史时期南岭西部交通要地,是西江流域重要区域,保留了大量具有历史地理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和文献,恭城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对于探寻南岭山地的交通地理和族群迁移,特别是瑶族及其他民族的互动和文化播迁亦有重要价值。  《广西恭城碑刻集》依据碑刻分布地点,按县城、恭城镇、观音乡、栗木镇、嘉会乡、西岭乡、莲花镇、平安乡顺序进行编排,涵盖内容非常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官府告谕、会馆、宗祠、庙宇、会社、田产、合同、墓志、水利、山场诉讼、修路兴学、赋役分摊、合伙置业等内容。 (一)庙宇碑刻。恭城庙宇很多,除了官方在县城建立的文庙、武庙、周王庙和文昌宫之外,还有百姓在乡村建立的各种庙宇,如周王庙、广福庙、朝水庙、锁水庙、坐山庵、月岩庵、白马庙、高龙庙、福兴庵、观音庙、凌云寺、银山庙、雷王庙等。可见,宗教信仰在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庙宇碑刻记录了这一地区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文化,如信众捐资建庙,捐施田地租银,以及人们为了保证祭祀和演戏的费用而设立的各种会社等信息,如西岭乡周王庙《诚延堂碑》、《保安会碑》,观音乡水滨村月岩庵《观音会碑记》、坐山庵《会田碑记》等。 (二)宗族碑刻。清代以后,恭城一些大姓开始修建祠堂、祖墓,制定族规宗派,购置或捐置族田,建立宗族。宗族碑刻记录了这一地区宗族建设、祠堂建造、族规族产、宗族纠纷等情况。如恭城镇庄子埠彭姓宗祠《祠堂规约碑记》、《宗祠碑记》,栗木街卢氏宗祠《建造祠堂碑记》,栗木镇碛头村田氏祠堂《鼎建祠堂碑记》等。 (三)会馆碑刻。清代恭城的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外地客商纷纷在恭城建立会馆,著名的有湖南会馆、粤东会馆和江西会馆。会馆碑刻记录了外地客商在恭城的活动及其与当地社会的情况,如县城湖南会馆的《宝胜会记》、《永新财神会碑记》,现存文庙的《重修粤东会馆碑记》、《会馆捐资碑》等。 (四)环境保护碑刻。恭城东部、北部属于南岭山区,为了防止山洪暴发和旱灾,人们十分注意保护水源林木,并向官府请示立碑保护,如观音乡的《六姓封禁神山碑记》、《严禁长山场四至碑》,栗木镇的《封禁白马垒山场碑》、《封禁栗木白马垒山场告示碑》等,这些碑刻记录了人们为保护水源环境所做的努力。
  • 作者简介:
    主编:刘志伟,历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员,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等领域研究,在《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项目等多项。代表作有《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叶名琛档案:两广督府衙门档案残牍》(全九册,合编)等。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审判实务与探索(2023年第1辑)(总第27辑)
卢上需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有机茶生产技术与经营(高素质农民培训教材)
廖贤军、吴潜华、刘助生 编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水果地图(小巧经折装,一手掌握广西水果宇宙“花名册”,八桂特产的小百科图册指南)
广西三月三联席会议办公室编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地方油茶制作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少数民族建筑营造技艺概论
陈良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喀斯特天坑植物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精)
唐健民、韦霄、刘演、邹蓉、韦记青 编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见植物图谱(精)
梁永延、阳春生、邓必玉 编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广西财经学院编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中药资源大典(田林卷)(精)
刘演 著;缪剑华、余丽莹、黄云峰、胡仁传、党桂兰、严克俭 编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普查年鉴(附光盘2020共4册)(精)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设施农业发展研究
林树恒 编
广西恭城碑刻集
广西土地整治发展报告
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