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发展

人格的发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06-01
版次: 1
ISBN: 9787806818008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1页
字数: 150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45人买过
  •   《人格的发展》以清晰易懂的风格在浩如烟海的人格理论中提取了精髓,从弗洛伊德及其他精神分析大师的开创性著作到埃里克森和莱文森的阶段发展理论,还包括存在主义、来访者中心理论对人格理论的新发展。强调不同人格理论中的闪光点,对理论保持批判态度,探寻了前人著作所忽视的人格发展理论的重要层面,其中包括灵性、种族和性别认同的发展。   瓦尔·西蒙诺维兹,资深的心理咨询师、督导兼训练师。她目前在英国南部小城沃森的青年庇护项目任独立咨询师,同时还是伊斯特本青年服务中心的督导。她在路易斯汉姆大学获得来访者中心咨询的博士学位。彼得·皮尔斯,是一位资深的治疗师、督导兼训练师。自1988年起,一直在NHS工作。目前在伦敦的蒙塔诺亚心理治疗学院任一级导师。他曾经做过家庭支持社工和住院社工,帮助学习障碍的成年人。 致谢
    前言
    第一章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发展理论
    西蒙胧·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论
    卡尔·亚伯拉罕的心理性欲阶段
    安娜·弗洛伊德和自我心理学
    客体关系理论
    梅兰妮·克莱恩
    W.R.D.费尔贝恩
    D.W.温尼科特
    玛格丽特·玛勒
    海因兹·科胡特
    约翰·鲍尔贝和玛丽·安斯沃思:依恋理论
    丹尼尔·斯特恩
    结语
    第二章埃里克森和莱文森的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论
    达尼尔·莱文森:人生的季节
    埃里克森和莱文森理论的异同
    第三章以人为中心理论中的人格发展观
    罗杰斯19个命题中有关发展理论的描述
    自我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价值条件
    评价点/价值条件的结果
    米尔斯和桑恩对罗杰斯理论的发展:自我构形
    有助于觉知和改变的条件
    机能完善者
    咨询的七阶段发展模型
    M.库珀的以人为中心理论
    第四章存在主义学派
    背景
    科学的还原主义对主观性
    科学决定论对自由和选择
    “抛掷”
    真实性
    在世界之中存在
    人格发展的存在观
    结语
    第五章道德的发展
    ……
    第六章发展理论的妇性主义评论
    第七章人格发展中的文化因素
    第八章超个人心理学和心灵心理学
    第九章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 内容简介:
      《人格的发展》以清晰易懂的风格在浩如烟海的人格理论中提取了精髓,从弗洛伊德及其他精神分析大师的开创性著作到埃里克森和莱文森的阶段发展理论,还包括存在主义、来访者中心理论对人格理论的新发展。强调不同人格理论中的闪光点,对理论保持批判态度,探寻了前人著作所忽视的人格发展理论的重要层面,其中包括灵性、种族和性别认同的发展。
  • 作者简介:
      瓦尔·西蒙诺维兹,资深的心理咨询师、督导兼训练师。她目前在英国南部小城沃森的青年庇护项目任独立咨询师,同时还是伊斯特本青年服务中心的督导。她在路易斯汉姆大学获得来访者中心咨询的博士学位。彼得·皮尔斯,是一位资深的治疗师、督导兼训练师。自1988年起,一直在NHS工作。目前在伦敦的蒙塔诺亚心理治疗学院任一级导师。他曾经做过家庭支持社工和住院社工,帮助学习障碍的成年人。
  •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发展理论
    西蒙胧·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论
    卡尔·亚伯拉罕的心理性欲阶段
    安娜·弗洛伊德和自我心理学
    客体关系理论
    梅兰妮·克莱恩
    W.R.D.费尔贝恩
    D.W.温尼科特
    玛格丽特·玛勒
    海因兹·科胡特
    约翰·鲍尔贝和玛丽·安斯沃思:依恋理论
    丹尼尔·斯特恩
    结语
    第二章埃里克森和莱文森的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论
    达尼尔·莱文森:人生的季节
    埃里克森和莱文森理论的异同
    第三章以人为中心理论中的人格发展观
    罗杰斯19个命题中有关发展理论的描述
    自我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价值条件
    评价点/价值条件的结果
    米尔斯和桑恩对罗杰斯理论的发展:自我构形
    有助于觉知和改变的条件
    机能完善者
    咨询的七阶段发展模型
    M.库珀的以人为中心理论
    第四章存在主义学派
    背景
    科学的还原主义对主观性
    科学决定论对自由和选择
    “抛掷”
    真实性
    在世界之中存在
    人格发展的存在观
    结语
    第五章道德的发展
    ……
    第六章发展理论的妇性主义评论
    第七章人格发展中的文化因素
    第八章超个人心理学和心灵心理学
    第九章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