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 , ,
2010-02
版次: 1
ISBN: 9787040279825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8页
字数: 44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英语
原版书名: Adsorbent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分类: 自然科学
91人买过
  •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全面系统地对商用和新兴开发的吸附剂制备、吸附过程基本原理和应用作了详细归纳总结,介绍了吸附剂研究开发的基本理论、手段和方法,新型吸附剂的应用研究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吸附剂原理与应用》取材着眼于近10-20年吸附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归纳了原著者在吸附剂研究、开发、应用领域近200多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研究论文和成果,是原著者集20余年在国际吸附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可作为从事吸附、催化及相关专业研究的高年级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研工作者和教师的专业参考书。   RalphT.Yang(杨祖保),美国耶鲁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系DwightFBenton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会员。AdsorptionScience&Technology、Adsorption、Separation&PurificationRewews、AppliedCatalysisA编辑委员会成员,联邦大学出版社化学工程类编辑。曾担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化学工程系主任,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官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吸附理论、吸附剂开发和应用、环境催化剂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吸附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获得过美国能源部、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等多项科研成就奖。出版专著3部,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
      译者简介:
      马丽萍,女,工学博士,教授。1989年获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获成都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云南省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精细化工、化学工程科研工作。1999年考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到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1篇。 1.概论
    1.1平衡分离和动力学分离
    1.2商业吸附剂和应用
    1.3新的吸附剂和未来的应用
    参考文献
    2.吸附剂设计基本要素
    2.1吸附势能
    2.2吸附热
    2.3吸附质性质对吸附的影响:极化率(α)、偶极矩(μ)、四极矩(Q)
    2.4吸附剂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
    2.4.1吸化率(α)、电荷(g)、范德华半径(r)
    2.4.2孔隙大小和几何形状
    符号
    参考文献
    3.吸附剂选择:平衡等温线、扩散、循环过程和吸附剂选择标准
    3.1平衡等温线和扩散
    3.1.1单一和混合气体的Langmuir吸附等温线
    3.1.2单一气体和混合气体的吸附等温线势能理论
    3.1.3多元组分的理想吸附溶液理论及与Langmuir理论和势能理论的相似处
    3.1.4微孔扩散:浓度依赖性和混合扩散系数预测
    3.2变温吸附和变压吸附
    3.2.1变温吸附
    3.2.2变压吸附
    3.3吸附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符号
    参考文献
    4.孔径分布
    4.1Kelvlin方程
    4.2Horvath-Kawazoe法
    4.2.1狭缝形孔的原始HK模型
    4.2.2狭缝形孔的修正HK模型
    4.2.3圆柱形孔的修正模型
    4.3积分方程法
    参考文献
    5.活性炭
    5.1活性炭的形成和生产
    5.2孔结构和活性炭标准检测方法
    5.3一般吸附特征
    5.4表面化学性质及其对吸附的影响
    5.5溶液吸附及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5.5.1稀溶液吸附(特别是酚类)
    5.5.2表面官能团对吸附的影响
    5.6活性炭纤维
    5.7碳分子筛
    5.7.1炭沉积步骤
    5.7.2动力学分离过程:吸附等温线和扩散
    5.7.3碳分子筛膜
    参考文献
    6.硅胶、MCM和活性氧化铝
    6.1硅胶:制备和一般性质
    6.2二氧化硅的表面化学性质:硅醇羟基
    6.3硅醇羟基数(OH/nm2)
    6.4MCM-41
    6.5二氧化硅化学改性和分子印迹
    6.6活性氧化铝
    6.7可作为特殊吸附剂的活性氧化铝
    参考文献
    7.沸石和分子筛
    7.1A、X和Y型沸石
    7.1.1A型沸石的结构和阳离子位置
    7.1.2X和Y型沸石的结构和阳离子位置
    7.1.3分子筛举例
    7.2沸石和分子筛:合成和分子筛特性
    7.2.1A、X和Y型沸石的合成
    7.2.2合成沸石和分子筛中的有机添加剂
    7.3独特的吸附性质:阴离子氧和孤立的阳离子
    7.4吸附质分子与阳离子的相互作用:阳离子位置、电荷及离子半径的作用
    7.4.1阳离子位置
    7.4.2阳离子位置对吸附的影响
    7.4.3阳离子电荷和离子半径的影响
    参考文献
    8.π络合吸附剂及其应用
    8.1三类吸附剂的制备
    8.1.1负载单层盐
    8.1.2离子交换沸石
    8.1.3离子交换树脂
    8.2分子轨道理论计算
    8.2.1分子轨道理论——电子结构方法
    8.2.2半经验法
    8.2.3密度函数理论方法
    8.2.4逐步计算方法
    8.2.5基组
    8.2.6有效核势能
    8.2.7化学模型和分子系统
    8.2.8自然键轨道
    8.2.9吸附键能计算
    8.3π络合键的本质
    8.3.1分子轨道理论对π络合键的解释
    8.3.2不同阳离子的π络合键
    8.3.3不同阴离子和载体的影响
    8.4π络合大容量分离
    8.4.1π络合吸附剂的失活
    8.4.2COπ络合分离
    8.4.3烯烃/烷烃分离
    8.4.4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分离
    8.4.5模拟移动床应用的可能的吸附剂
    8.5π络合纯化
    8.5.1从烯烃中除去二烯烃
    8.5.2从脂肪族化合物中除去芳香族化合物
    参考文献
    9.碳纳米管、柱撑黏土和聚合树脂
    9.1碳纳米管
    9.1.1催化分解
    9.1.2电弧法和激光蒸发法
    9.1.3碳纳米管的吸附性能
    9.2柱撑黏土
    9.2.1PILC的合成
    9.2.2微孔大小的分布
    9.2.3阳离子交换容量
    9.2.4吸附性能
    9.2.5作为载体的PILC和酸处理黏土
    9.3聚合树脂
    9.3.1孔结构、表面特性和应用
    9.3.2树脂和活性炭的比较
    9.3.3吸附机理及气相应用
    参考文献
    10.吸附剂的应用
    10.1空气分离
    10.1.15A和13X型沸石
    10.1.2Li-LSX型沸石
    10.1.3碱土金属离子负载x型沸石
    10.1.4含Ag的LSX沸石(AgLiLSX)
    10.1.5氧-选择性吸附剂
    10.2H2的精制
    10.3储氢
    10.3.1金属氢化物
    10.3.2碳纳米管
    10.4甲烷储存
    10.5烯烃/烷烃分离
    10.5.1吸附剂
    10.5.2PSA分离
    10.5.3其他吸附剂
    10.6氮气/甲烷分离
    10.6.1斜发沸石
    10.6.2ETS-4
    10.6.3PSA模拟:吸附剂的比较
    10.7运输用燃料的脱硫
    10.7.1燃料和硫组成
    10.7.2已研究或应用的吸附剂
    10.7.3π络合吸附剂
    10.8燃料中芳香烃的脱除
    10.9NOx的脱除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 内容简介: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全面系统地对商用和新兴开发的吸附剂制备、吸附过程基本原理和应用作了详细归纳总结,介绍了吸附剂研究开发的基本理论、手段和方法,新型吸附剂的应用研究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吸附剂原理与应用》取材着眼于近10-20年吸附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归纳了原著者在吸附剂研究、开发、应用领域近200多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研究论文和成果,是原著者集20余年在国际吸附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可作为从事吸附、催化及相关专业研究的高年级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研工作者和教师的专业参考书。
  • 作者简介:
      RalphT.Yang(杨祖保),美国耶鲁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系DwightFBenton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会员。AdsorptionScience&Technology、Adsorption、Separation&PurificationRewews、AppliedCatalysisA编辑委员会成员,联邦大学出版社化学工程类编辑。曾担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化学工程系主任,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官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吸附理论、吸附剂开发和应用、环境催化剂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吸附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获得过美国能源部、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等多项科研成就奖。出版专著3部,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
      译者简介:
      马丽萍,女,工学博士,教授。1989年获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获成都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云南省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精细化工、化学工程科研工作。1999年考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到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1篇。
  • 目录:
    1.概论
    1.1平衡分离和动力学分离
    1.2商业吸附剂和应用
    1.3新的吸附剂和未来的应用
    参考文献
    2.吸附剂设计基本要素
    2.1吸附势能
    2.2吸附热
    2.3吸附质性质对吸附的影响:极化率(α)、偶极矩(μ)、四极矩(Q)
    2.4吸附剂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
    2.4.1吸化率(α)、电荷(g)、范德华半径(r)
    2.4.2孔隙大小和几何形状
    符号
    参考文献
    3.吸附剂选择:平衡等温线、扩散、循环过程和吸附剂选择标准
    3.1平衡等温线和扩散
    3.1.1单一和混合气体的Langmuir吸附等温线
    3.1.2单一气体和混合气体的吸附等温线势能理论
    3.1.3多元组分的理想吸附溶液理论及与Langmuir理论和势能理论的相似处
    3.1.4微孔扩散:浓度依赖性和混合扩散系数预测
    3.2变温吸附和变压吸附
    3.2.1变温吸附
    3.2.2变压吸附
    3.3吸附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符号
    参考文献
    4.孔径分布
    4.1Kelvlin方程
    4.2Horvath-Kawazoe法
    4.2.1狭缝形孔的原始HK模型
    4.2.2狭缝形孔的修正HK模型
    4.2.3圆柱形孔的修正模型
    4.3积分方程法
    参考文献
    5.活性炭
    5.1活性炭的形成和生产
    5.2孔结构和活性炭标准检测方法
    5.3一般吸附特征
    5.4表面化学性质及其对吸附的影响
    5.5溶液吸附及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5.5.1稀溶液吸附(特别是酚类)
    5.5.2表面官能团对吸附的影响
    5.6活性炭纤维
    5.7碳分子筛
    5.7.1炭沉积步骤
    5.7.2动力学分离过程:吸附等温线和扩散
    5.7.3碳分子筛膜
    参考文献
    6.硅胶、MCM和活性氧化铝
    6.1硅胶:制备和一般性质
    6.2二氧化硅的表面化学性质:硅醇羟基
    6.3硅醇羟基数(OH/nm2)
    6.4MCM-41
    6.5二氧化硅化学改性和分子印迹
    6.6活性氧化铝
    6.7可作为特殊吸附剂的活性氧化铝
    参考文献
    7.沸石和分子筛
    7.1A、X和Y型沸石
    7.1.1A型沸石的结构和阳离子位置
    7.1.2X和Y型沸石的结构和阳离子位置
    7.1.3分子筛举例
    7.2沸石和分子筛:合成和分子筛特性
    7.2.1A、X和Y型沸石的合成
    7.2.2合成沸石和分子筛中的有机添加剂
    7.3独特的吸附性质:阴离子氧和孤立的阳离子
    7.4吸附质分子与阳离子的相互作用:阳离子位置、电荷及离子半径的作用
    7.4.1阳离子位置
    7.4.2阳离子位置对吸附的影响
    7.4.3阳离子电荷和离子半径的影响
    参考文献
    8.π络合吸附剂及其应用
    8.1三类吸附剂的制备
    8.1.1负载单层盐
    8.1.2离子交换沸石
    8.1.3离子交换树脂
    8.2分子轨道理论计算
    8.2.1分子轨道理论——电子结构方法
    8.2.2半经验法
    8.2.3密度函数理论方法
    8.2.4逐步计算方法
    8.2.5基组
    8.2.6有效核势能
    8.2.7化学模型和分子系统
    8.2.8自然键轨道
    8.2.9吸附键能计算
    8.3π络合键的本质
    8.3.1分子轨道理论对π络合键的解释
    8.3.2不同阳离子的π络合键
    8.3.3不同阴离子和载体的影响
    8.4π络合大容量分离
    8.4.1π络合吸附剂的失活
    8.4.2COπ络合分离
    8.4.3烯烃/烷烃分离
    8.4.4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分离
    8.4.5模拟移动床应用的可能的吸附剂
    8.5π络合纯化
    8.5.1从烯烃中除去二烯烃
    8.5.2从脂肪族化合物中除去芳香族化合物
    参考文献
    9.碳纳米管、柱撑黏土和聚合树脂
    9.1碳纳米管
    9.1.1催化分解
    9.1.2电弧法和激光蒸发法
    9.1.3碳纳米管的吸附性能
    9.2柱撑黏土
    9.2.1PILC的合成
    9.2.2微孔大小的分布
    9.2.3阳离子交换容量
    9.2.4吸附性能
    9.2.5作为载体的PILC和酸处理黏土
    9.3聚合树脂
    9.3.1孔结构、表面特性和应用
    9.3.2树脂和活性炭的比较
    9.3.3吸附机理及气相应用
    参考文献
    10.吸附剂的应用
    10.1空气分离
    10.1.15A和13X型沸石
    10.1.2Li-LSX型沸石
    10.1.3碱土金属离子负载x型沸石
    10.1.4含Ag的LSX沸石(AgLiLSX)
    10.1.5氧-选择性吸附剂
    10.2H2的精制
    10.3储氢
    10.3.1金属氢化物
    10.3.2碳纳米管
    10.4甲烷储存
    10.5烯烃/烷烃分离
    10.5.1吸附剂
    10.5.2PSA分离
    10.5.3其他吸附剂
    10.6氮气/甲烷分离
    10.6.1斜发沸石
    10.6.2ETS-4
    10.6.3PSA模拟:吸附剂的比较
    10.7运输用燃料的脱硫
    10.7.1燃料和硫组成
    10.7.2已研究或应用的吸附剂
    10.7.3π络合吸附剂
    10.8燃料中芳香烃的脱除
    10.9NOx的脱除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吸附生化耦合水处理技术:原理与应用
[土]费尔汉·切森、[土]厄兹古尔·阿克塔斯 著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吸附作用应用原理
赵振国 编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吸附分离工艺与工程
陈健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吸附分离技术去除水中重金属
贾冬梅、刘元伟、李长海 著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吸附与孔径分布
金彦任、黄振兴 著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吸附科学
[日]近藤精一、[日]石川达雄、[日]安部郁夫 著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吸附式制冷理论与应用
吴静怡 著;王如竹;王丽伟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吸附分离树脂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史作清、施荣富 编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吸附分离材料
黄文强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另眼相看:99%被忽略的城市细节
[美]罗曼·马尔斯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羊孩贾尔斯
[美]约翰·巴思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一生之敌
[美]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手指里的能量
[美]塞思·菲什曼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SQL入门经典(第7版)
[美]赖安·斯蒂芬斯(Ryan Stephens)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我们拥有这座城:震惊全美的警察腐败案
[美]贾斯廷·芬顿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写给领导者的故事课:从构建故事到改变组织文化
[美]杰伊·B.巴尼;[巴西]马诺埃尔·阿莫里姆;[巴西]卡洛斯·胡里奥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天才建筑师高迪的奇想世界
[美]苏珊·B. 卡茨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心灵午夜密谈
[美]谢丽尔·西蒙;[印]萨古鲁·加吉·瓦殊戴夫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机载系统研制适航实践
[美]万斯•希尔德曼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微创结直肠手术策略与临床实践
[美]霍华德·M.罗斯【等(HowardM.Ross) 原著
吸附剂原理与应用
忙啊忙啊忙什么
[美]理查德·斯凯瑞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