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文化新论

人名文化新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12
版次: 1
ISBN: 9787500492580
定价: 37.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3页
字数: 271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8人买过
  • 人为什么要有名字,人名如何发展演变,人名的形式结构,人名的内隐含义,等等,都是由文化这个总根派生出来的,都可以从文化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和验证。
    就连人名的物质材料——语言文字,也是文化在表层的投射反映,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从文化学角度对人名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王建华,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带头人,浙江省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越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华东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语言文字应用》杂志编委。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和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已出版《文化的镜像——人名》(1990)、《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993)、《老舍的语言艺术》(1996)、《语用学与语文教学》(2000)、《现代汉语语境研究》(2002)、《语用研究的探索与拓展》(2009)等专著,主编《21世纪语言文字应用规范论析》、《信息时代报刊语言跟踪研究》等著作和教材16部,还在《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十多次获得各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包括中国高校优秀社科成果奖一次,省政府奖四次(一次突出贡献奖、一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陈望道修辞学奖一次。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一项,省部级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四项,正主持省社科规划研究重大和重点项目三项,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一项。 初版本序
    第一章人名·语言·文化
    第一节人名现象与人名学
    一纷繁复杂的人名现象
    二源远流长的人名学
    三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人名学
    第二节人名与文化
    一文化的形态与人名的系统
    二作为语言现象的人名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人名

    第二章人名文化的类同性
    第一节性质和功能的类同
    一物质材料的基础
    二符号化的系统
    三人类文化的标志
    第二节起源和演变的类同
    一“文化的人”标志之一
    二人名所指的变迁
    三螺旋式的轨迹
    第三节现象与内涵的类同
    一人名与崇拜、禁忌
    二人名与社会发展
    三人名与寻根意识
    第四节人名文化类同性寻源
    一人类的智力素质、理想追求大体一致
    二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
    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

    第三章人名的表层形态差异
    第一节语言形式的差异
    一汉语的人名形式及特点
    二其他民族的人名形式及特点
    第二节结构模式的差异
    一姓+名式
    二名+姓式
    三姓、名缺一式
    四联名制结构

    第四章人名的文化内涵差异
    第一节汉族人名系统的文化内涵
    一姓、氏的文化内涵
    二名、字的文化内涵
    三号、谥的文化内涵
    四女性人名的文化内涵
    五人名与阴阳五行
    第二节其他民族人名系统的文化内涵
    一人名的宗教色彩
    ……

    第五章人名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第六章人名文化的心理透视
    第七章人名文化的社会烙印
    第八章人名文化的当代镜像
    第九章人名文化的反作用
    第十章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人名问题
    修订后记
  • 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要有名字,人名如何发展演变,人名的形式结构,人名的内隐含义,等等,都是由文化这个总根派生出来的,都可以从文化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和验证。
    就连人名的物质材料——语言文字,也是文化在表层的投射反映,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从文化学角度对人名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 作者简介:
    王建华,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带头人,浙江省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越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华东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语言文字应用》杂志编委。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和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已出版《文化的镜像——人名》(1990)、《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993)、《老舍的语言艺术》(1996)、《语用学与语文教学》(2000)、《现代汉语语境研究》(2002)、《语用研究的探索与拓展》(2009)等专著,主编《21世纪语言文字应用规范论析》、《信息时代报刊语言跟踪研究》等著作和教材16部,还在《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十多次获得各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包括中国高校优秀社科成果奖一次,省政府奖四次(一次突出贡献奖、一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陈望道修辞学奖一次。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一项,省部级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四项,正主持省社科规划研究重大和重点项目三项,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一项。
  • 目录:
    初版本序
    第一章人名·语言·文化
    第一节人名现象与人名学
    一纷繁复杂的人名现象
    二源远流长的人名学
    三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人名学
    第二节人名与文化
    一文化的形态与人名的系统
    二作为语言现象的人名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人名

    第二章人名文化的类同性
    第一节性质和功能的类同
    一物质材料的基础
    二符号化的系统
    三人类文化的标志
    第二节起源和演变的类同
    一“文化的人”标志之一
    二人名所指的变迁
    三螺旋式的轨迹
    第三节现象与内涵的类同
    一人名与崇拜、禁忌
    二人名与社会发展
    三人名与寻根意识
    第四节人名文化类同性寻源
    一人类的智力素质、理想追求大体一致
    二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
    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

    第三章人名的表层形态差异
    第一节语言形式的差异
    一汉语的人名形式及特点
    二其他民族的人名形式及特点
    第二节结构模式的差异
    一姓+名式
    二名+姓式
    三姓、名缺一式
    四联名制结构

    第四章人名的文化内涵差异
    第一节汉族人名系统的文化内涵
    一姓、氏的文化内涵
    二名、字的文化内涵
    三号、谥的文化内涵
    四女性人名的文化内涵
    五人名与阴阳五行
    第二节其他民族人名系统的文化内涵
    一人名的宗教色彩
    ……

    第五章人名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第六章人名文化的心理透视
    第七章人名文化的社会烙印
    第八章人名文化的当代镜像
    第九章人名文化的反作用
    第十章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人名问题
    修订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人名文化新论
人名里的中草药-神奇的中草药
周志平
人名文化新论
人名趣味谜语1000条
鄢来刚 编
人名文化新论
人名性别倾向的音义象似性理据
侯广旭 著
人名文化新论
人名字号辞例(精装)
张伯元
人名文化新论
人名春秋:姓名文化古今谈
谭汝为 著
人名文化新论
人名的世界地图
21世纪研究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人名文化新论
政务新媒体语言表达模式建构研究
王建华 著
人名文化新论
高等教育的持续变革
王建华 著
人名文化新论
重估高等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系列丛书
王建华 著
人名文化新论
人口流动下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王建华 著
人名文化新论
政务新媒体话语应用与传播研究
王建华 著
人名文化新论
教育的意蕴与教育学的想象
王建华 著
人名文化新论
我们时代的大学转型
王建华 著
人名文化新论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
王建华 著
人名文化新论
中国越学(第2辑)
王建华 著
人名文化新论
高等教育学的建构
王建华 著
人名文化新论
语用研究的探索与拓展
王建华 著
人名文化新论
钱镠与西湖
王建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