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

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02-10
版次: 1
ISBN: 9787010037158
定价: 1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4页
字数: 21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55人买过
  • 《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一书,正是适应了这种综合性专题研究的迫切需求而出版的一部民俗文化论著。该书作者以他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民俗文化视点,多侧面地解读了中华传统节庆的文化特征、文化要素和文化影响。同时,他还进一步展开视野,关注了节日民俗中的主体——民俗中男女老幼角色的位置和行为,为节庆文化的研究开拓出了一片深广的学术空间,显示了在这一重大课领域中作者对民俗学理论创新的探索与努力。作者在书中还刻意论析了中外节庆文化传统节庆文化的独特内容和形式。作者最后还着重探究了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解析了节庆民俗的文化功能及其深层的价值观体系,进一步揭示了传统节庆的现代化效应。 赵东玉,本名赵玉宝,一名东禺。1965年生于山东日照,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史学硕士。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攻先秦史和思想文化史。先后在《吉林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孔子研究》等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与人合作《四季飘香——清代节令与佳肴》一书。业余撰写散文和随笔。 序
    前言
    第一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
    二、传统节庆的类型分析
    三、传统节庆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要素论
    一、传统节庆日期的选择与设定
    二、传统节庆的文化精神
    三、传统节庆用具论
    四、传统节庆禁忌论
    五、传统节庆禁忌论
    六、传统节庆饮食论

    第三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影响因素论
    一、传统节庆与宗教信仰
    二、传统节庆与文学艺术
    三、传统节庆的儒学化倾向

    第四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中的男女角色
    一、传统节庆中的男性角色
    二、传统节庆中的女性角色
    三、传统节庆中的老人角色
    四、传统节庆中的儿童角色

    第五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个案分析
    一、从驱邪祛病到娱乐喜庆
    --由年节节俗看其文化内函演变轨迹
    二、元家花灯原生和次生意蕴的展开
    三、清明踏青习俗浅说
    四、端午龙舟竞渡民俗的文化选择

    第六章中外节庆文化比较
    一、中西传统节庆文化异比较
    二、中日传统节庆民俗比较

    第七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
    一、传统节庆与文化传承
    二、传统节庆与天人和谐
    三、传统节庆与生活点缀
    四、传统节庆与道德承继
    五、传统节庆与民族凝取力
    六、传统节庆与人文素质教育
    七、传统节庆与人文旅游资源
    结束语: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要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一书,正是适应了这种综合性专题研究的迫切需求而出版的一部民俗文化论著。该书作者以他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民俗文化视点,多侧面地解读了中华传统节庆的文化特征、文化要素和文化影响。同时,他还进一步展开视野,关注了节日民俗中的主体——民俗中男女老幼角色的位置和行为,为节庆文化的研究开拓出了一片深广的学术空间,显示了在这一重大课领域中作者对民俗学理论创新的探索与努力。作者在书中还刻意论析了中外节庆文化传统节庆文化的独特内容和形式。作者最后还着重探究了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解析了节庆民俗的文化功能及其深层的价值观体系,进一步揭示了传统节庆的现代化效应。
  • 作者简介:
    赵东玉,本名赵玉宝,一名东禺。1965年生于山东日照,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史学硕士。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攻先秦史和思想文化史。先后在《吉林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孔子研究》等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与人合作《四季飘香——清代节令与佳肴》一书。业余撰写散文和随笔。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
    二、传统节庆的类型分析
    三、传统节庆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要素论
    一、传统节庆日期的选择与设定
    二、传统节庆的文化精神
    三、传统节庆用具论
    四、传统节庆禁忌论
    五、传统节庆禁忌论
    六、传统节庆饮食论

    第三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影响因素论
    一、传统节庆与宗教信仰
    二、传统节庆与文学艺术
    三、传统节庆的儒学化倾向

    第四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中的男女角色
    一、传统节庆中的男性角色
    二、传统节庆中的女性角色
    三、传统节庆中的老人角色
    四、传统节庆中的儿童角色

    第五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个案分析
    一、从驱邪祛病到娱乐喜庆
    --由年节节俗看其文化内函演变轨迹
    二、元家花灯原生和次生意蕴的展开
    三、清明踏青习俗浅说
    四、端午龙舟竞渡民俗的文化选择

    第六章中外节庆文化比较
    一、中西传统节庆文化异比较
    二、中日传统节庆民俗比较

    第七章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
    一、传统节庆与文化传承
    二、传统节庆与天人和谐
    三、传统节庆与生活点缀
    四、传统节庆与道德承继
    五、传统节庆与民族凝取力
    六、传统节庆与人文素质教育
    七、传统节庆与人文旅游资源
    结束语: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要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