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8-01
版次: 1
ISBN: 9787122000750
定价: 5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16页
字数: 46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31人买过
  •   本书是液相色谱溶剂系统(流动相)选择与优化的专著。全书共三篇l2章。主要内容有: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色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分离机制与溶剂系统、各种常用溶剂的物理与色谱性质、溶剂的选择、溶剂系统的组成原则与常用优化方法。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书中还包括大量样品的色谱分析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与《美国药典》品种的色谱分析方法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液相色谱工作者、药学及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胡育筑,女,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教授,药物分析博士点和分析化学硕士点的学术带头人之一。曾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化学实验室主任,基础部主任等职务。现任中国色谱学会理事,全国及江苏省新药评审专家、中国药学(英文版)及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编委等学术职务。先后主讲本校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分析、高等药物分析、比较药典和化学计量学等多门课程,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不同层次。所培养的研究生已有20余名获硕士学位,12名获博士学位。主持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讲学、合作研究及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仪器分析,在色谱分析质量控制、计算药物分析、荧光分析等领域先后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有20余篇研究论文被SCI和EI收载;出版的专著和教材有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分析化学》(第二版)(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计算药物分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化学计量学简明教程》(主编,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等10余部。1989年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3等奖,1991年作为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受到国家教委和国家人事部的表彰,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获国家级科技成果证书,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分析化学(第四版)及《分析化学习题集》(排名第2)获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孙毓庆,教授,1930年10月生于山东烟台市,原籍山东曹县,I95O年考入山东济南齐鲁大学药学系学习,1952于转入南京华东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系学习,1954年毕业。同年来沈阳药科大学工作至令。1986年短期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二组核磁共振波谱法研修。现任沈阳药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于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色谱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及沈阳市色谱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等。曾任政协沈阳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兼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卫生部第六届药典委员会委员等。受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的委托,于1984年研究成功了中成药的薄层扫描系统分析方法。该法可用于鉴定中成药(十味以下)及中药材的真伪、优劣及含量。该法虽为初级鉴定方法,但改变了中成药大期无内在质量平价方法的局面。受国家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及卫生部药典会等的委托,举办全国性薄层扫描及仪器分析班近20期、并至北京、广林、西安。哈尔滨等全国十余个城市讲学。培养在职人员数千人。1990年以来主编专著与教材5本。《薄层扫描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现代色谱法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分析化学》第三版(1996年获卫生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及《分析化学》第四版、配套教材《分析化学实验》以及大量内部印刷讲义200余万字。代表性论文“抗癌中药鸦胆子油的主要成分研究”(首次发现其抗癌活性成分)、“中成药薄层扫描鉴定法研究”、“微渗析取样技术一流动注射分析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等药物分析论文50余篇。曾入编《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词典》《当代自然科学人物总传》、《中国大陆名医大典》、《国际名人词典》等近20种辞书。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色谱法的发展简史
    1.3 液相色谱法的分类
    1.4 液相色谱法在国内外的应用概况
    1.5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第一篇 各类液相色谱法的基础理论与溶剂系统
    第2章 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基础
    2.1 色谱参数
    2.1.1 相平衡参数
    2.1.2 保留参数
    2.1.3 柱效参数
    2.1.4 分离参数

    2.2 分离方程式
    2.2.1 用于柱色谱的分离方程式
    2.2.2 用于薄层色谱的分离方程式
    2.2.3 用于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方程式

    2.3 速率理论
    2.3.1 vanDeemter速率理论方程式
    2.3.2 液相色谱速率理论方程式
    参考文献

    第3章 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流动相
    3.1 液-固吸附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1.1 分离机制
    3.1.2 流动相

    3.2 正相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2.1 分离机制
    3.2.2 流动相

    3.3 反相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3.1 分离机制
    3.3.2 反相色谱法的流动相
    3.3.3 离子抑制色谱法的流动相

    3.4 离子对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4.1 分离机制
    3.4.2 常用离子对试剂
    3.4.3 离子对色谱法的流动相
    3.4.4 离子对色谱法的优缺点与用途

    3.5 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5.1 离子交换反应
    3.5.2 离子交换色谱法的流动相

    3.6 离子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6.1 双柱(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3.6.2 单柱(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3.6.3 离子色谱法的流动相

    3.7 空间排斥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7.1 分离机制
    3.7.2 空间排斥色谱的流动相

    3.8 亲和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8.1 亲和色谱的固定相
    3.8.2 亲和色谱的分离机制
    3.8.3 亲和色谱法的流动相
    3.8.4 亲和色谱法的应用

    3.9 胶束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9.1 胶束色谱中常用表面活性剂
    3.9.2 分离机制
    3.9.3 胶束色谱法的流动相
    3.9.4 胶束色谱法的应用

    3.10 手性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10.1 手性药物的拆分意义
    3.10.2 手性固定相的分离机制
    3.10.3 手性色谱法的流动相
    ……
    第4章 各类薄层色谱法及溶济系统
    第5章 溶剂的基本性质及其对色谱的影响
    第6章 液相色谱各类常用溶剂的性质与应用

    第二篇 溶剂与系统的分类与优化方法
    第7章 溶剂系统的分类和选择
    第8章 液相色谱的选择性优化方法
    第9章 梯度洗脱的优化方法
    第10章 色谱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及其验证

    第三篇 电动微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溶剂系统
    第11章 毛细管电泳法及其溶剂系统
    第12章 毛细管电色谱及其流动相
    附录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液相色谱溶剂系统(流动相)选择与优化的专著。全书共三篇l2章。主要内容有: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色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分离机制与溶剂系统、各种常用溶剂的物理与色谱性质、溶剂的选择、溶剂系统的组成原则与常用优化方法。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书中还包括大量样品的色谱分析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与《美国药典》品种的色谱分析方法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液相色谱工作者、药学及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胡育筑,女,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教授,药物分析博士点和分析化学硕士点的学术带头人之一。曾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化学实验室主任,基础部主任等职务。现任中国色谱学会理事,全国及江苏省新药评审专家、中国药学(英文版)及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编委等学术职务。先后主讲本校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分析、高等药物分析、比较药典和化学计量学等多门课程,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不同层次。所培养的研究生已有20余名获硕士学位,12名获博士学位。主持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讲学、合作研究及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仪器分析,在色谱分析质量控制、计算药物分析、荧光分析等领域先后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有20余篇研究论文被SCI和EI收载;出版的专著和教材有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分析化学》(第二版)(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计算药物分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化学计量学简明教程》(主编,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等10余部。1989年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3等奖,1991年作为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受到国家教委和国家人事部的表彰,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获国家级科技成果证书,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分析化学(第四版)及《分析化学习题集》(排名第2)获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孙毓庆,教授,1930年10月生于山东烟台市,原籍山东曹县,I95O年考入山东济南齐鲁大学药学系学习,1952于转入南京华东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系学习,1954年毕业。同年来沈阳药科大学工作至令。1986年短期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二组核磁共振波谱法研修。现任沈阳药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于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色谱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及沈阳市色谱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等。曾任政协沈阳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兼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卫生部第六届药典委员会委员等。受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的委托,于1984年研究成功了中成药的薄层扫描系统分析方法。该法可用于鉴定中成药(十味以下)及中药材的真伪、优劣及含量。该法虽为初级鉴定方法,但改变了中成药大期无内在质量平价方法的局面。受国家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及卫生部药典会等的委托,举办全国性薄层扫描及仪器分析班近20期、并至北京、广林、西安。哈尔滨等全国十余个城市讲学。培养在职人员数千人。1990年以来主编专著与教材5本。《薄层扫描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现代色谱法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分析化学》第三版(1996年获卫生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及《分析化学》第四版、配套教材《分析化学实验》以及大量内部印刷讲义200余万字。代表性论文“抗癌中药鸦胆子油的主要成分研究”(首次发现其抗癌活性成分)、“中成药薄层扫描鉴定法研究”、“微渗析取样技术一流动注射分析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等药物分析论文50余篇。曾入编《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词典》《当代自然科学人物总传》、《中国大陆名医大典》、《国际名人词典》等近20种辞书。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色谱法的发展简史
    1.3 液相色谱法的分类
    1.4 液相色谱法在国内外的应用概况
    1.5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第一篇 各类液相色谱法的基础理论与溶剂系统
    第2章 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基础
    2.1 色谱参数
    2.1.1 相平衡参数
    2.1.2 保留参数
    2.1.3 柱效参数
    2.1.4 分离参数

    2.2 分离方程式
    2.2.1 用于柱色谱的分离方程式
    2.2.2 用于薄层色谱的分离方程式
    2.2.3 用于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方程式

    2.3 速率理论
    2.3.1 vanDeemter速率理论方程式
    2.3.2 液相色谱速率理论方程式
    参考文献

    第3章 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流动相
    3.1 液-固吸附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1.1 分离机制
    3.1.2 流动相

    3.2 正相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2.1 分离机制
    3.2.2 流动相

    3.3 反相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3.1 分离机制
    3.3.2 反相色谱法的流动相
    3.3.3 离子抑制色谱法的流动相

    3.4 离子对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4.1 分离机制
    3.4.2 常用离子对试剂
    3.4.3 离子对色谱法的流动相
    3.4.4 离子对色谱法的优缺点与用途

    3.5 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5.1 离子交换反应
    3.5.2 离子交换色谱法的流动相

    3.6 离子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6.1 双柱(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3.6.2 单柱(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3.6.3 离子色谱法的流动相

    3.7 空间排斥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7.1 分离机制
    3.7.2 空间排斥色谱的流动相

    3.8 亲和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8.1 亲和色谱的固定相
    3.8.2 亲和色谱的分离机制
    3.8.3 亲和色谱法的流动相
    3.8.4 亲和色谱法的应用

    3.9 胶束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9.1 胶束色谱中常用表面活性剂
    3.9.2 分离机制
    3.9.3 胶束色谱法的流动相
    3.9.4 胶束色谱法的应用

    3.10 手性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与流动相
    3.10.1 手性药物的拆分意义
    3.10.2 手性固定相的分离机制
    3.10.3 手性色谱法的流动相
    ……
    第4章 各类薄层色谱法及溶济系统
    第5章 溶剂的基本性质及其对色谱的影响
    第6章 液相色谱各类常用溶剂的性质与应用

    第二篇 溶剂与系统的分类与优化方法
    第7章 溶剂系统的分类和选择
    第8章 液相色谱的选择性优化方法
    第9章 梯度洗脱的优化方法
    第10章 色谱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及其验证

    第三篇 电动微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溶剂系统
    第11章 毛细管电泳法及其溶剂系统
    第12章 毛细管电色谱及其流动相
    附录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儿童游戏通论
刘焱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托尔斯泰研究
杨正先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肝胆相照:邓文钊与饶彰风合传
谭元亨、敖叶湘琼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搜索引擎:原理、技术与系统
李晓明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医学人文学导论
张大庆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中国:阻击腐败
邵道生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枣疯病
刘孟军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药物剂型与制剂设计
曹德英 编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神经系统疾病血管内介入诊疗学
杨华 编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厌氧生物技术. 2, 工程与实践
王凯军 编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经济转型期中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及其影响
邓翔、姜洋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地热学基础
徐世光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色谱与液质联用技术及应用
许泓 主编;宓捷波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与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使用指南
[英]库斯(Hans-Joachim Kuss)、[英]Stavros Kromidas 著;陈小明、唐雅妍 译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色谱分离材料:制备与应用
欧俊杰邹汉法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和药品分析中的应用
盛龙生、汤坚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连续多相反应器的数值模拟
杨超(Chao Yang)、毛在砂(Zai-Sha Mao)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色谱手性分离
陈立仁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色谱与质谱技术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杜芹芹 编著;辛杨;王哲;王海军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临床应用
李水军、Sihe、Wang 编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第三版)
欧阳津 著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色谱实战宝典
李亚辉 主编;仪器信息网 组织编写;端礼钦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液相放电等离子体及其应用
孙冰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