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6-07
版次: 1
ISBN: 9787513234146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6页
字数: 30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13人买过
  •   微针系统诊疗学,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微针系统(微针疗法)泛指采用针刺等方法刺激人体相对独立的特定部位,以诊断和治疗全身疾病的各种针灸疗法。其刺激部位有别于传统经穴,且偏于短针。与传统经穴应用相比,微针系统疗法具有穴位集中、操作简便、疗效独特等特点。微针系统诊疗学中的诊疗方法大多数是在继承中医诊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众多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使得微针系统诊疗学的内容不断充实,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如耳针、头针、眼针、舌针腕踝针、面针、口针、鼻针、人中针、手针、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疗法等各种微针疗法的穴位定位、操作、临床应用。这些不同的微针疗法在理论、操作、治疗作用和主治范围上各有特点,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病证性质、证候类型及治疗要求等具体情况,分别选择应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新教材,并使高质量的新版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的指示精神,结合微针系统诊疗学近几十年理论体系的完善及广泛的临床应用的现实,我们组织全国2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30余名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教材的创新点体现在:首次将“微针系统诊疗学”的概念引入教材,对微针系统诊疗学的源流及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以现有的各类微针疗法的“国家标准”为基础,并结合目前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全面整理出微针系统的相关疗法;各个微针疗法之后给出典型病例,并对临床各科的主要疾病的微针治疗以专篇列出,以紧密与针灸临床相结合。此外,本教材精心配以大量插图,包括各类微针疗法的定位及操作图等,图文并茂,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本教材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级各类专业学生学习参考。
      本教材总论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由贾春生编写,第三章耳针由潘兴芳、张莘编写,第四章头针由高希言、周艳丽编写,第五章眼针由马铁明编写,第六章舌针由李晓峰编写,第七章腕踝针由赵吉平编写,第八章面针由孙曙霞、任珊编写,第九章口针由于溯编写,第十章鼻针由孔立红编写,第十一章人中针由杨志新、冯淑兰编写,第十二章手针由冯玲媚编写,第十三章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由马铁明编写,第十四章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疗法由田岳凤编写,第十五章神经精神疾病由王军、尚秀葵、陈卫华编写,第十六章内科疾病由田岳凤、张斌仁、胡幼平、秦晓光编写,第十七章外科及皮肤科疾病由张潮、杨宗保、李铁、杨路编写,第十八章妇科疾病由戴丽丽、姜云武、谢敏、杜玉茱编写,第十九章儿科疾病由尹洪娜、陈美仁、岳增辉编写,第二十章五官科疾病有岳增辉、杨志新编写,第二十一章其他疾病及美容由赵建新编写。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微针系统诊疗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微针系统诊疗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微针系统常用诊断及治疗方法
    第一节 诊断方法
    第二节 治疗方法

    中篇 常见微针系统
    第三章 耳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耳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耳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四章 头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头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头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五章 眼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眼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眼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六章 舌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舌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舌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七章 腕踝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腕踝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腕踝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八章 面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面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面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九章 口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口针特定分区、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十章 鼻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鼻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鼻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十一章 人中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人中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人中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十二章 手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手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手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十三章 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理论基础
    第三节 第二掌骨侧针法穴位定位及操作技术
    第十四章 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疗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理论基础
    第三节 足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四节 足部反射区及操作技术

    下篇 疾病治疗
    第十五章 神经精神疾病
    第一节 痫病
    第二节 面肌痉挛
    第三节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第四节 偏头痛
    第五节 三叉神经痛
    第六节 神经官能症
    第七节 失眠
    第十六章 内科疾病
    第一节 咳嗽
    第二节 哮喘
    第三节 急慢性胃肠炎
    第四节 呃逆
    第五节 功能性呕吐
    第六节 便秘
    第七节 前列腺炎
    第八节 高血压
    第九节 糖尿病
    第十七章 外科及皮肤科疾病
    第一节 急慢性胆囊炎
    第二节 痔疮
    第三节 落枕
    第四节 颈椎病
    第五节 肩关节周围炎
    第六节 急性扭挫伤
    第七节 类风湿关节炎
    第八节 乳腺炎
    第九节 腰肌劳损
    第十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十一节 坐骨神经痛
    第十二节 肋间神经痛
    第十三节 皮肤瘙痒症
    第十八章 妇科疾病
    第一节 月经不调
    第二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三节 痛经
    第四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第五节 闭经
    第六节 缺乳
    第十九章 儿科疾病
    第一节 小儿腹泻
    第二节 小儿厌食症
    第三节 小儿遗尿症
    第四节 自闭症
    第五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第二十章 五官科疾病
    第一节 近视
    第二节 上睑下垂
    第三节 急慢性鼻炎
    第四节 急慢性咽炎
    第五节 牙痛
    第二十一章 其他疾病及美容
    第一节 单纯性肥胖症
    第二节 戒断综合征
    第三节 竞技综合征
    第四节 美容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微针系统诊疗学,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微针系统(微针疗法)泛指采用针刺等方法刺激人体相对独立的特定部位,以诊断和治疗全身疾病的各种针灸疗法。其刺激部位有别于传统经穴,且偏于短针。与传统经穴应用相比,微针系统疗法具有穴位集中、操作简便、疗效独特等特点。微针系统诊疗学中的诊疗方法大多数是在继承中医诊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众多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使得微针系统诊疗学的内容不断充实,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如耳针、头针、眼针、舌针腕踝针、面针、口针、鼻针、人中针、手针、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疗法等各种微针疗法的穴位定位、操作、临床应用。这些不同的微针疗法在理论、操作、治疗作用和主治范围上各有特点,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病证性质、证候类型及治疗要求等具体情况,分别选择应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新教材,并使高质量的新版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的指示精神,结合微针系统诊疗学近几十年理论体系的完善及广泛的临床应用的现实,我们组织全国2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30余名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教材的创新点体现在:首次将“微针系统诊疗学”的概念引入教材,对微针系统诊疗学的源流及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以现有的各类微针疗法的“国家标准”为基础,并结合目前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全面整理出微针系统的相关疗法;各个微针疗法之后给出典型病例,并对临床各科的主要疾病的微针治疗以专篇列出,以紧密与针灸临床相结合。此外,本教材精心配以大量插图,包括各类微针疗法的定位及操作图等,图文并茂,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本教材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级各类专业学生学习参考。
      本教材总论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由贾春生编写,第三章耳针由潘兴芳、张莘编写,第四章头针由高希言、周艳丽编写,第五章眼针由马铁明编写,第六章舌针由李晓峰编写,第七章腕踝针由赵吉平编写,第八章面针由孙曙霞、任珊编写,第九章口针由于溯编写,第十章鼻针由孔立红编写,第十一章人中针由杨志新、冯淑兰编写,第十二章手针由冯玲媚编写,第十三章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由马铁明编写,第十四章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疗法由田岳凤编写,第十五章神经精神疾病由王军、尚秀葵、陈卫华编写,第十六章内科疾病由田岳凤、张斌仁、胡幼平、秦晓光编写,第十七章外科及皮肤科疾病由张潮、杨宗保、李铁、杨路编写,第十八章妇科疾病由戴丽丽、姜云武、谢敏、杜玉茱编写,第十九章儿科疾病由尹洪娜、陈美仁、岳增辉编写,第二十章五官科疾病有岳增辉、杨志新编写,第二十一章其他疾病及美容由赵建新编写。
  •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微针系统诊疗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微针系统诊疗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微针系统常用诊断及治疗方法
    第一节 诊断方法
    第二节 治疗方法

    中篇 常见微针系统
    第三章 耳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耳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耳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四章 头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头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头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五章 眼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眼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眼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六章 舌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舌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舌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七章 腕踝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腕踝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腕踝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八章 面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面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面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九章 口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口针特定分区、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十章 鼻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鼻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鼻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十一章 人中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人中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人中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十二章 手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手针理论基础
    第三节 手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十三章 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理论基础
    第三节 第二掌骨侧针法穴位定位及操作技术
    第十四章 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疗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理论基础
    第三节 足针穴位及操作技术
    第四节 足部反射区及操作技术

    下篇 疾病治疗
    第十五章 神经精神疾病
    第一节 痫病
    第二节 面肌痉挛
    第三节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第四节 偏头痛
    第五节 三叉神经痛
    第六节 神经官能症
    第七节 失眠
    第十六章 内科疾病
    第一节 咳嗽
    第二节 哮喘
    第三节 急慢性胃肠炎
    第四节 呃逆
    第五节 功能性呕吐
    第六节 便秘
    第七节 前列腺炎
    第八节 高血压
    第九节 糖尿病
    第十七章 外科及皮肤科疾病
    第一节 急慢性胆囊炎
    第二节 痔疮
    第三节 落枕
    第四节 颈椎病
    第五节 肩关节周围炎
    第六节 急性扭挫伤
    第七节 类风湿关节炎
    第八节 乳腺炎
    第九节 腰肌劳损
    第十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十一节 坐骨神经痛
    第十二节 肋间神经痛
    第十三节 皮肤瘙痒症
    第十八章 妇科疾病
    第一节 月经不调
    第二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三节 痛经
    第四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第五节 闭经
    第六节 缺乳
    第十九章 儿科疾病
    第一节 小儿腹泻
    第二节 小儿厌食症
    第三节 小儿遗尿症
    第四节 自闭症
    第五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第二十章 五官科疾病
    第一节 近视
    第二节 上睑下垂
    第三节 急慢性鼻炎
    第四节 急慢性咽炎
    第五节 牙痛
    第二十一章 其他疾病及美容
    第一节 单纯性肥胖症
    第二节 戒断综合征
    第三节 竞技综合征
    第四节 美容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微针疗法临床发挥
许建敏、沈雪勇 编
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微针系统诊疗全书
孙彦辉 主编;贾春生;李晓峰
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微针疗法治百病
何玲 编
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微针诊疗学
严兴科 主编
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微针系统诊疗学---创新教材
马铁明 主编;贾春生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火针疗法
贾春生、徐晶 著
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特色穴位注射疗法:健骨注射液的应用技术(疼痛篇)
贾春生、尹宝光 编
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针灸学
贾春生;冯淑兰
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针灸学(第二版)
贾春生、黄泳 编
微针系统诊疗学(第2版 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针灸学
贾春生、黄泳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