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8-12
版次: 1
ISBN: 9787515409085
定价: 9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13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2人买过
  • 《孔子文化与人类发展》丛书共三种,此为之一,其他两种是《和谐共生与竞争博弈》《传统家庭与现代社会》。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较详尽地解读了孔子之道的形成、在各个时代的发展与融合,以及在两千多年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中编论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过程。下编论述了孔子之道不同历史时期的色彩、人们的误读、几大特点,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认识和发扬孔子之道。 杨朝明,历史学博士。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出版学术著作《鲁文化史》《论语诠解》《孔子家语通解》《儒学精神与中国梦》《图说中国儒学史》等著作2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励。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宋立林,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 总序:儒家文明当代价值思考 1

    绪论 中国信仰与“文明对话” 1

    上编 孔子与传统中国的精神世界

    第一章 “圣人”孔子的诞生 28

    第一节 在“贫且贱”中长大 28

    第二节 “好学”与“博学” 30

    第三节 从政的成功与“失败” 34

    第四节 “丧家之狗”与“择木之鸟” 35

    第五节 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40

    第六节 由“君子”到“圣人” 44

    第二章 孔子学说的时空维度 48

    第一节 三代“王官学”与儒学 48

    第二节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53

    第三节 孔子与“文武之政” 58

    第四节 “道术”的追求 65

    第五节 孔子思想的时空维度 67

    第六节 孔子的“一贯”之道 69

    第三章 孔子思想的内在逻辑 76

    第一节 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76

    第二节 德政礼治的政治思想 78

    第三节 始于孝亲的仁爱思想 83

    第四节 富民足食的经济思想 86

    第五节 中正不倚的中庸思想 88

    第四章 孔子思想与历代中国 93

    第一节 孔子思想“独尊”地位的确立 93

    第二节 经学全盛时代的孔子思想 99

    第三节 儒、佛、道之争与孔子思想 106

    第四节 孔子思想与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112

    第五章 文庙祭祀及其教化功能 118

    第一节 文庙与文庙祀典 118

    第二节 圣贤观念与圣人崇拜 121

    第三节 文庙从祀制度 125

    第四节 孔庙是历代知识精英的精神家园 134

    第五节 文庙的社会教化功能 136

    一、孔庙建制是历代思想统合的物质载体 137

    二、孔庙祭祀是中国人文教化的重要形式 139

    三、孔子儒学赖孔庙得以更好地传承传播 142

    第六章 儒家经典及其神圣化 145

    第一节 孔子与六经 146

    第二节 孔子遗说及其整理 154

    第三节 经学的兴盛 162

    第四节 五经到四书:经学的转化 169

    第五节 安身立命:经典的神圣性功能 174

    中编 中国孔子与西方上帝相遇

    第七章 天主教传教士进入中国 180

    第一节 基督教三次东进中国 181

    第二节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扩张 188

    第三节 儒学宗教化的探索 196

    第八章 “西风压倒东风”时代 206

    第一节 “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206

    第二节 “西方化”对中国文化的“节节斩伐” 214

    第三节 文化主体意识的沉沦 220

    第四节 孔子信仰的失落 235

    第九章 疑古思潮的消极影响 242

    第一节 “卫道”与疑古思潮的兴起 242

    第二节 近代疑古思潮的变奏  246

    第三节 “反传统的传统”的形成及其严重后果 256

    第四节 可叹的“空夫子时代” 260

    下编 孔子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第十章 由威权色彩回归德性本质 268

    第一节 原始儒学的“德性政治”特征 268

    第二节 秦汉之际的儒学与政治 272

    一、“汉家儒宗”叔孙通与汉代儒学 272

    二、汉高祖刘邦与汉代儒学 275

    三、西汉黄老之学与儒学 276

    第三节 汉代儒学的“威权政治”色彩 277

    第四节 认识儒学价值需要正本清源 281

    第十一章 正本清源地准确解读经典 287

    第一节 《论语》首章与孔子的人生追求 287

    第二节 “大同”学说与孔子的社会理想 292

    第三节 “君君、臣臣”不是“强调君权” 300

    第四节 “民可使由之”不是“主张愚民” 306

    第五节 “刑不上大夫”不是“主张贵族特权” 308

    第六节 “女子难养”论不是“轻视女子” 309

    一、对“女子难养”的种种理解 310

    二、周初“小人难保”观念的启示 311

    三、“女子难养”不是轻视女子 313

    第七节 准确认识孔子儒学须重视经典 315

    第十二章 成人之“道”与为政之“德” 317

    第一节 所谓“道”与“德” 317

    第二节 “人”的成长与“成人” 320

    第三节 孔子儒家论“君子” 324

    第四节 孔子论为政之“徳” 326

    一、信念:士志于学,士志于道 327

    二、明礼:明理知耻,好恶有节 328

    三、诚敬:至诚无息,诚外无物  329

    四、知民:知民之性,达民之情 332

    五、爱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333

    六、心态:自汝之仕,何得何亡 334

    第十三章 “礼乐中华”与“为国以礼” 336

    第一节 中华礼乐文化内涵 337

    第二节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342

    第三节 礼有三本,君子有三畏 352

    第四节 礼乐社会与优雅人生 356

    一、敬 357

    二、静 358

    三、净 360

    第五节 “为国以礼”与礼法合治 361

    第十四章 “中道”哲学与人类发展 372

    第一节 人类生存与“孔子的智慧” 372

    第二节 “夫子既圣矣” 377

    第三节 人文理念的升腾 382

    第四节 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 387

    第五节 实用理性与入世精神 398

    第六节 时中观念与和谐世界 403

    跋 409

    儒家文化研究的新收获

      ——写在《孔子文化与人类发展》丛书编后 411

     

     
  • 内容简介:
    《孔子文化与人类发展》丛书共三种,此为之一,其他两种是《和谐共生与竞争博弈》《传统家庭与现代社会》。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较详尽地解读了孔子之道的形成、在各个时代的发展与融合,以及在两千多年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中编论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过程。下编论述了孔子之道不同历史时期的色彩、人们的误读、几大特点,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认识和发扬孔子之道。
  • 作者简介:
    杨朝明,历史学博士。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出版学术著作《鲁文化史》《论语诠解》《孔子家语通解》《儒学精神与中国梦》《图说中国儒学史》等著作2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励。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宋立林,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
  • 目录:
    总序:儒家文明当代价值思考 1

    绪论 中国信仰与“文明对话” 1

    上编 孔子与传统中国的精神世界

    第一章 “圣人”孔子的诞生 28

    第一节 在“贫且贱”中长大 28

    第二节 “好学”与“博学” 30

    第三节 从政的成功与“失败” 34

    第四节 “丧家之狗”与“择木之鸟” 35

    第五节 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40

    第六节 由“君子”到“圣人” 44

    第二章 孔子学说的时空维度 48

    第一节 三代“王官学”与儒学 48

    第二节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53

    第三节 孔子与“文武之政” 58

    第四节 “道术”的追求 65

    第五节 孔子思想的时空维度 67

    第六节 孔子的“一贯”之道 69

    第三章 孔子思想的内在逻辑 76

    第一节 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76

    第二节 德政礼治的政治思想 78

    第三节 始于孝亲的仁爱思想 83

    第四节 富民足食的经济思想 86

    第五节 中正不倚的中庸思想 88

    第四章 孔子思想与历代中国 93

    第一节 孔子思想“独尊”地位的确立 93

    第二节 经学全盛时代的孔子思想 99

    第三节 儒、佛、道之争与孔子思想 106

    第四节 孔子思想与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112

    第五章 文庙祭祀及其教化功能 118

    第一节 文庙与文庙祀典 118

    第二节 圣贤观念与圣人崇拜 121

    第三节 文庙从祀制度 125

    第四节 孔庙是历代知识精英的精神家园 134

    第五节 文庙的社会教化功能 136

    一、孔庙建制是历代思想统合的物质载体 137

    二、孔庙祭祀是中国人文教化的重要形式 139

    三、孔子儒学赖孔庙得以更好地传承传播 142

    第六章 儒家经典及其神圣化 145

    第一节 孔子与六经 146

    第二节 孔子遗说及其整理 154

    第三节 经学的兴盛 162

    第四节 五经到四书:经学的转化 169

    第五节 安身立命:经典的神圣性功能 174

    中编 中国孔子与西方上帝相遇

    第七章 天主教传教士进入中国 180

    第一节 基督教三次东进中国 181

    第二节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扩张 188

    第三节 儒学宗教化的探索 196

    第八章 “西风压倒东风”时代 206

    第一节 “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206

    第二节 “西方化”对中国文化的“节节斩伐” 214

    第三节 文化主体意识的沉沦 220

    第四节 孔子信仰的失落 235

    第九章 疑古思潮的消极影响 242

    第一节 “卫道”与疑古思潮的兴起 242

    第二节 近代疑古思潮的变奏  246

    第三节 “反传统的传统”的形成及其严重后果 256

    第四节 可叹的“空夫子时代” 260

    下编 孔子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第十章 由威权色彩回归德性本质 268

    第一节 原始儒学的“德性政治”特征 268

    第二节 秦汉之际的儒学与政治 272

    一、“汉家儒宗”叔孙通与汉代儒学 272

    二、汉高祖刘邦与汉代儒学 275

    三、西汉黄老之学与儒学 276

    第三节 汉代儒学的“威权政治”色彩 277

    第四节 认识儒学价值需要正本清源 281

    第十一章 正本清源地准确解读经典 287

    第一节 《论语》首章与孔子的人生追求 287

    第二节 “大同”学说与孔子的社会理想 292

    第三节 “君君、臣臣”不是“强调君权” 300

    第四节 “民可使由之”不是“主张愚民” 306

    第五节 “刑不上大夫”不是“主张贵族特权” 308

    第六节 “女子难养”论不是“轻视女子” 309

    一、对“女子难养”的种种理解 310

    二、周初“小人难保”观念的启示 311

    三、“女子难养”不是轻视女子 313

    第七节 准确认识孔子儒学须重视经典 315

    第十二章 成人之“道”与为政之“德” 317

    第一节 所谓“道”与“德” 317

    第二节 “人”的成长与“成人” 320

    第三节 孔子儒家论“君子” 324

    第四节 孔子论为政之“徳” 326

    一、信念:士志于学,士志于道 327

    二、明礼:明理知耻,好恶有节 328

    三、诚敬:至诚无息,诚外无物  329

    四、知民:知民之性,达民之情 332

    五、爱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333

    六、心态:自汝之仕,何得何亡 334

    第十三章 “礼乐中华”与“为国以礼” 336

    第一节 中华礼乐文化内涵 337

    第二节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342

    第三节 礼有三本,君子有三畏 352

    第四节 礼乐社会与优雅人生 356

    一、敬 357

    二、静 358

    三、净 360

    第五节 “为国以礼”与礼法合治 361

    第十四章 “中道”哲学与人类发展 372

    第一节 人类生存与“孔子的智慧” 372

    第二节 “夫子既圣矣” 377

    第三节 人文理念的升腾 382

    第四节 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 387

    第五节 实用理性与入世精神 398

    第六节 时中观念与和谐世界 403

    跋 409

    儒家文化研究的新收获

      ——写在《孔子文化与人类发展》丛书编后 411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和今文学
蒙文通 著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随喜
薛仁明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罗翔年度书单,巴金诚挚推荐!文学大师井上靖18年心血之作。2024新译本)
井上靖 著 ,新经典 出品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家语 曾子注释 《儒藏》精华编选刊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王肃 注;王秀江、赵建功 校点;阮元 撰;张树业;王菊英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的文心:《论语》写作方式七讲
刘兴,陈亚娟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公开课(国学系列公开课)
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之道:论熊十力“内圣外王”哲学体系
任新民 著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开课啦,爆笑读论语(全4册)
舟洲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的故事
李长之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家语译注 杨金梅译注全文译注高中生阅读国学古籍 国学普及读物江苏文艺亲近经典
[三国·魏]王肃 著;杨金梅 译注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的一生
范希春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孔子学院社会资本研究
孔梓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关系纠缠:换个维度看世界
徐九庆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母亲回忆录
徐九庆 著
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
中国教育怎么了:一个大学校长的忧思录
徐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