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史(第1卷)

中国通信史(第1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9-05
版次: 1
ISBN: 9787563553099
定价: 7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5人买过
  •   《中国通信史(第1卷)》叙写内容为清朝邮电通信的创建与发展。同治元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立,下设海防股,管理邮政、电线(电报)、船政等部门,并综合管理洋务运动中兴起的国家船政、电报、邮政事业。左宗棠、曾国藩、沈葆桢、丁日昌、李鸿章等人上奏折于慈禧皇太后、光绪皇帝,建立船政电报学堂,派出留美幼童学习电机,建立台湾环岛电报线、津沪电报线等,均得到批复。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建设。在盛宣怀、郑观应、经元善等一代中国电信事业创始人的精心运营下,军政商用电报网通达海内外,市内电话、无线电等业务也逐渐开始发展起来。至晚清,邮传部成立,邮电通信业的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与电信教育体系基本建设完备,为中国邮政、电信事业进入国际电报、邮政通信行业奠定了基础。   尼阳尼雅·那丹珠(白玉芳),曾任桂林市、柳州市、上海市长途电信局长途话务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职员。现任上海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区域文化资源应用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出版作品:《天波颂——中国通信百年记事》《秋霄落雁女儿情》《神妻》《恩嘟哩赫赫的哈哈珠——女神的儿女》《赛音!海东青》《上海,我与您携手舞蹁跹》,上海出版资金项目中国海洋萨满女神系列丛书《萨满·萨满》《生命-生命》《八旗·八旗》,与冯台源合作出版作品《中国萨满女神——东海·南极》,《上海电信史》第二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39军152师战史纪实《军旗飘过万水干山》。 凡例
    第一章 电报水线登陆中国上海
    第一节 电报在美国诞生
    第二节 洲际海底电缆诞生
    第三节 国际电报联盟成立
    第四节 中国电报管理机构初诞
    第五节 中国电报建设起步维艰
    第六节 大北电报水线登陆上海

    第二章 中国电报教育事业肇起
    第一节 电报教育起源背景
    第二节 选派留美幼童学习电报
    第三节 开设福州电报学堂

    第三章 中国电报事业开山创建
    第一节 建立台湾电线
    第二节 请设南北洋电报线
    第三节 建立津沪电报总局
    第四节 公布《电报章程》
    第五节 第一条津沪公众电报线启用
    第六节 中国电报总局成立
    第七节 电报总局电报学堂成立

    第四章 电信事业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第一个人工电话交换所在上海开通
    第二节 建成全程全网的国家电报网
    第三节 收回外商擅建陆线以保主权
    第四节 建立第一条台北至福州电报水线
    第五节 官军电报进入军机处
    第六节 清政府批准开办电话
    第七节 无线电通信在广州诞生
    第八节 长途电话在京津间诞生
    第九节 军政电话专用官网建成

    第五章 清政府邮传部成立
    第一节 邮传部成立的背景
    第二节 大清邮政官局成立
    第三节 邮传部成立
    第四节 邮传部电政总局成立
    第五节 收回商电与各省官电
    第六节 咨文地方政府保护通信线路
    第七节 建设边远之地电报线推广电话
    第八节 制定电局章程,提出邮电合一
    第九节 不分昼夜接收各报
    第十节 推出公益赈务电报

    第六章 创立邮电教育与文化体系
    第一节 设立南洋公学
    第二节 设立电报高等学堂
    第三节 设立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第四节 设立邮电学堂和邮电高等班
    第五节 选派优秀学生出洋留学
    第六节 设立图书通译局和交通研究所
    第七节 出版交通官报

    第七章 维护中国通信利权
    第一节 电信业主权建设之成就
    第二节 中英电政交涉
    第三节 中俄电政交涉
    第四节 中日电政交涉
    第五节 中德电政交涉
    第六节 他国不得在华私设无线电台
    第七节 首次出席国际电报联盟会议
    第八节 收回中国邮政利权

    第八章 电信事业与社会改革
    第一节 电信与社会经济改革
    第二节 电信与新闻传播改革
    第三节 电信与灾害信息改革
    第四节 电信与文化文体改革
    第五节 电信与政治改革
  • 内容简介:
      《中国通信史(第1卷)》叙写内容为清朝邮电通信的创建与发展。同治元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立,下设海防股,管理邮政、电线(电报)、船政等部门,并综合管理洋务运动中兴起的国家船政、电报、邮政事业。左宗棠、曾国藩、沈葆桢、丁日昌、李鸿章等人上奏折于慈禧皇太后、光绪皇帝,建立船政电报学堂,派出留美幼童学习电机,建立台湾环岛电报线、津沪电报线等,均得到批复。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建设。在盛宣怀、郑观应、经元善等一代中国电信事业创始人的精心运营下,军政商用电报网通达海内外,市内电话、无线电等业务也逐渐开始发展起来。至晚清,邮传部成立,邮电通信业的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与电信教育体系基本建设完备,为中国邮政、电信事业进入国际电报、邮政通信行业奠定了基础。
  • 作者简介:
      尼阳尼雅·那丹珠(白玉芳),曾任桂林市、柳州市、上海市长途电信局长途话务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职员。现任上海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区域文化资源应用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出版作品:《天波颂——中国通信百年记事》《秋霄落雁女儿情》《神妻》《恩嘟哩赫赫的哈哈珠——女神的儿女》《赛音!海东青》《上海,我与您携手舞蹁跹》,上海出版资金项目中国海洋萨满女神系列丛书《萨满·萨满》《生命-生命》《八旗·八旗》,与冯台源合作出版作品《中国萨满女神——东海·南极》,《上海电信史》第二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39军152师战史纪实《军旗飘过万水干山》。
  • 目录:
    凡例
    第一章 电报水线登陆中国上海
    第一节 电报在美国诞生
    第二节 洲际海底电缆诞生
    第三节 国际电报联盟成立
    第四节 中国电报管理机构初诞
    第五节 中国电报建设起步维艰
    第六节 大北电报水线登陆上海

    第二章 中国电报教育事业肇起
    第一节 电报教育起源背景
    第二节 选派留美幼童学习电报
    第三节 开设福州电报学堂

    第三章 中国电报事业开山创建
    第一节 建立台湾电线
    第二节 请设南北洋电报线
    第三节 建立津沪电报总局
    第四节 公布《电报章程》
    第五节 第一条津沪公众电报线启用
    第六节 中国电报总局成立
    第七节 电报总局电报学堂成立

    第四章 电信事业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第一个人工电话交换所在上海开通
    第二节 建成全程全网的国家电报网
    第三节 收回外商擅建陆线以保主权
    第四节 建立第一条台北至福州电报水线
    第五节 官军电报进入军机处
    第六节 清政府批准开办电话
    第七节 无线电通信在广州诞生
    第八节 长途电话在京津间诞生
    第九节 军政电话专用官网建成

    第五章 清政府邮传部成立
    第一节 邮传部成立的背景
    第二节 大清邮政官局成立
    第三节 邮传部成立
    第四节 邮传部电政总局成立
    第五节 收回商电与各省官电
    第六节 咨文地方政府保护通信线路
    第七节 建设边远之地电报线推广电话
    第八节 制定电局章程,提出邮电合一
    第九节 不分昼夜接收各报
    第十节 推出公益赈务电报

    第六章 创立邮电教育与文化体系
    第一节 设立南洋公学
    第二节 设立电报高等学堂
    第三节 设立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第四节 设立邮电学堂和邮电高等班
    第五节 选派优秀学生出洋留学
    第六节 设立图书通译局和交通研究所
    第七节 出版交通官报

    第七章 维护中国通信利权
    第一节 电信业主权建设之成就
    第二节 中英电政交涉
    第三节 中俄电政交涉
    第四节 中日电政交涉
    第五节 中德电政交涉
    第六节 他国不得在华私设无线电台
    第七节 首次出席国际电报联盟会议
    第八节 收回中国邮政利权

    第八章 电信事业与社会改革
    第一节 电信与社会经济改革
    第二节 电信与新闻传播改革
    第三节 电信与灾害信息改革
    第四节 电信与文化文体改革
    第五节 电信与政治改革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通信史(第1卷)
中国通信史(第2卷)
尼阳尼雅·那丹珠 著
中国通信史(第1卷)
中国通信史(第3卷)
尼阳尼雅·那丹珠 著
中国通信史(第1卷)
中国通信史(第4卷)
尼阳尼雅·那丹珠 著
中国通信史(第1卷)
八旗·八旗(上下)
尼阳尼雅·那丹珠
中国通信史(第1卷)
生命·生命
尼阳尼雅·那丹珠(白玉芳) 著
中国通信史(第1卷)
萨满·萨满
尼阳尼雅·那丹珠(白玉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