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坛在左,华为往右:那些融入员工血液的华为基因

神坛在左,华为往右:那些融入员工血液的华为基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2018-05
版次: 1
ISBN: 9787550723399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260页
分类: 管理
32人买过
  • 这里只讲真实的故事,无预设立场,至于正面负面,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秤。 
    本书以一位女工程师在华为的工作经验为引子,介绍了从华为离职的一群人各自的发展道路,文章正话反说,以华为离职者的视角说明华为企业文化的优秀之处。  
    华为给了一代年轻人憧憬期望和施展才华的战场,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深种华为基因,融入他们的每一滴血液。华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影响他们今后的择业、就业和创业。 
    华为离职者的发展状况大相径庭,但是华为的工作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他们在华为这个大熔炉中学会了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创业精神。 

    末末,原名姚娜,2006年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学位,同年加入华为上海研究所。在华为任职期间,历任天线工程师、天馈解决方案经理、无线抗干扰设计师、RRU系统设计师等,先后获优秀新员工、年度优秀员工等奖项,并拥有一项国家专利。现为自由写作者,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及运营公众号“末末书屋”。 
    她是华为为数不多的女性工程师,做事条理清晰,逻辑思维缜密,同时又是虔诚的文学修行者,文笔犀利生动,叙事真实纯粹。因《别了!华为八年理工女硕士离职感言》一文进入大众视野,其“离职者看华为”的独特视角和饱含欢笑与泪水的真挚述说,受到读者追捧,引发众多“80后”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反思,该文一度进入微博热搜榜,掀起舆论热潮,华为内外都为之震撼。 
      

    第一辑 
    你好,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 1 
    01 为什么来华为 / 2 
    最后一轮面试里,有一个问题我印象深刻: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的?华为喜欢遭遇过苦难并且有能力解决的人。 
    02 新人求职Tips / 12 
    如今的大环境,信息流畅,价值观多元化,大部分机会已非垄断,人人可取之用之。但没有什么好东西是唾手可得的,也没有好机会会从天而降,所以这是一个比被动地随波逐流更残酷的时代,眼睁睁看着好东西远去,比没有是不是更糟心?不如主动出击。 

     
    第二辑 
    加入华为, 大有可为 / 21 
    01 入职礼 / 22 
    那段时间,整个人积极上进,精神面貌特别好,说是活力四射,说是八九点钟的红太阳都不为过。我还记得参加上研所的青春歌会,我抱着吉他弹唱了一首罗大佑的《歌》,尽管歌词带着“死去”“坟上”,但我看到的是蔷薇沾着雨露。 
    02 起跑的各种姿势 / 31 
    枪声一响,各自进入战斗状态。从疏于联系到少有联系,最后完全失散。不同的跑道,各自奔忙。 
    03 阳光下的蝼蚁 / 41 
    每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的时候信誓旦旦,明天不加班了,可是到了下班的时间什么都忘了,沦陷在干不完的活里或是某种不可自拔的惯性里。脚底下有一群蚂蚁,挤得密密匝匝,拖着一个形似苹果残骸的东西移动,旁边还有一些挤不到跟前的,惶惶乱撞,却没有一只停下来袖手旁观。 
    04 弹在膛上,一触即发 / 54 
    我看着那些忙碌着的一线人员,想到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虽然那个时候的华为,足以傲视群雄,但是完全没有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一个机会都不错失。 
    05 我一掉链子,公司就垮了 / 62 
    这就是华为人在工作中对自己的定位:“我很重要。这件事很重要。我是唯一的责任人,要对它全权负责,负责到底!”这倒不是华为人有多么无私多么敬业,是这种文化没有给你其他的示范。 
    06 豪华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 68 
    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只是颗螺丝钉的原因在于:在这样规范的流程下,确实只要达到螺丝钉的标准就能够暂时胜任了。人都是有惰性的,本着“60 分万岁”的原则,很容易就掉进螺丝钉的坑里了。 
    07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75 
    华为一直如履薄冰,是先假设你不行,然后制定规则,让你行,最后你就行了。《荀子.劝学》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华为的制度和文化就如同“麻”,任你蓬草野蛮生长却没有邪性发挥的空间,而对于已生的旁枝,零容忍。 
    08 狼族军团 / 81 
    外界都在说华为是狼性文化,何谓狼性,不同人有不同解读,我认为这个版本是相对合适的:强烈的目标导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的狠辣,以及达不成时毫不容情的问责。 
    09 仗剑走天涯 / 91 
    无数的华为人,依仗着公司的大平台行走天涯,就像执剑的侠客,看过繁华、抚过柔软,一点一点把轻狂放下。 
    10 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 / 103 
    你问幸福不幸福,这个真不好回答。对于“随军”的家属来说,老公在哪,家就在哪,幸福也就跟着来了。对于没有“随军”的家属来说,幸福就是有盼头,掐着指头算老公的归期…… 

     
    第三辑 
    走出华为 / 111 
    01 为什么离开 / 112 
    人人都在说“不忘初心”,我也思考了很久自己在华为的初心是什么。显然华为对我的吸引力只剩下钱,我想是时候离开了。 
    02 告别一种生活方式 / 121 
    选择华为,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在别的企业,你或许可以安于做一个普通人,在华为,没有这个选项,大潮会推着你,用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习惯或者不习惯的方式往前,或许,还要将你推到一个不喜欢的方向和位置,尽情磨砺。 

     
    第四辑 
    围城之外 / 131 
    01 中年危机 / 132 
    青年是复仇女神,他们总是在消灭老家伙,可他们根本不想一想这么干也是在消灭自己。他们的血管在逐步扩张,关节也在不断损坏,在更年轻的人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02 革命之路 / 148 
    30多岁了,这辈子如果有机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好好地活一次。如果一直干下去,收入什么都很好,但是一眼能看到底。再过五年, 
    也许收入翻倍,但是烦恼只会有增无减,心里不踏实,干脆出来试试,不想以后回过头来嘲笑自己。 
    03 创业多艰 / 163 
    从华为出来的人,尤其是干了很多年出来的,大家还是怀抱理想,想做出点事情的。如果仅仅是想赚钱,华为是很好的地方啊,人际关系还简单。 
    04 适时转身 / 180 
    第一天从那儿下班,才5点钟。8月份,明晃晃的太阳挂在天上,很梦幻。好久没有在天亮的时候从公司出来了,见到太阳一阵恍惚。 
    05 职场精进 / 189 
    我总是会在状态最好的时候,去规划下一个目标,也许正是因为现在已经是当前所能有的最好的状态了,才觉得有必要去突破。 
    06 逃离北上广深 / 197 
    现在很多人一遇到困难就想着逃避,二线、三线城市,大理或者家乡,不是给你逃避或者抚慰的,也是要你来做些事情的,否则没有意义的生活,还不是飘飘荡荡,一样不安心。 
    07 女性:事业和家庭取舍的智慧 / 207 
    在一个母婴行业的论坛上,CEO以男性为主,主持人提问的时候,都是产品如何,唯独到了女性CEO,问题变成了:“创业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请问您是怎样平衡家庭与事业的?” 
    08 归处即远方 / 215 
    那些孤寂、那些下笔无言的自我怀疑,就是我梦想朝圣路上的一个个叩拜。远方就在笔下,在此刻的心安之处。 

     
    第五辑 
    回望来时路 / 225 
    01 荣耀的丰碑 / 226 
    三十年过去了,回顾通信行业和华为的发展,眼见着“一群农民从青纱帐里出来,还来不及取下头上包着的白毛巾,一下子就跨过了太平洋;腰间还挂着地雷,手里提着盒子炮,一下子又进入无人区”……  
    02 最后的告白 / 232 
    如果再回到原点,你还会选择华为吗?
     

     
    后 记 / 237 

     
    附 录 / 241 

     

  • 内容简介:
    这里只讲真实的故事,无预设立场,至于正面负面,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秤。 
    本书以一位女工程师在华为的工作经验为引子,介绍了从华为离职的一群人各自的发展道路,文章正话反说,以华为离职者的视角说明华为企业文化的优秀之处。  
    华为给了一代年轻人憧憬期望和施展才华的战场,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深种华为基因,融入他们的每一滴血液。华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影响他们今后的择业、就业和创业。 
    华为离职者的发展状况大相径庭,但是华为的工作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他们在华为这个大熔炉中学会了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创业精神。 

  • 作者简介:
    末末,原名姚娜,2006年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学位,同年加入华为上海研究所。在华为任职期间,历任天线工程师、天馈解决方案经理、无线抗干扰设计师、RRU系统设计师等,先后获优秀新员工、年度优秀员工等奖项,并拥有一项国家专利。现为自由写作者,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及运营公众号“末末书屋”。 
    她是华为为数不多的女性工程师,做事条理清晰,逻辑思维缜密,同时又是虔诚的文学修行者,文笔犀利生动,叙事真实纯粹。因《别了!华为八年理工女硕士离职感言》一文进入大众视野,其“离职者看华为”的独特视角和饱含欢笑与泪水的真挚述说,受到读者追捧,引发众多“80后”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反思,该文一度进入微博热搜榜,掀起舆论热潮,华为内外都为之震撼。 
      

  • 目录:
    第一辑 
    你好,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 1 
    01 为什么来华为 / 2 
    最后一轮面试里,有一个问题我印象深刻: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的?华为喜欢遭遇过苦难并且有能力解决的人。 
    02 新人求职Tips / 12 
    如今的大环境,信息流畅,价值观多元化,大部分机会已非垄断,人人可取之用之。但没有什么好东西是唾手可得的,也没有好机会会从天而降,所以这是一个比被动地随波逐流更残酷的时代,眼睁睁看着好东西远去,比没有是不是更糟心?不如主动出击。 

     
    第二辑 
    加入华为, 大有可为 / 21 
    01 入职礼 / 22 
    那段时间,整个人积极上进,精神面貌特别好,说是活力四射,说是八九点钟的红太阳都不为过。我还记得参加上研所的青春歌会,我抱着吉他弹唱了一首罗大佑的《歌》,尽管歌词带着“死去”“坟上”,但我看到的是蔷薇沾着雨露。 
    02 起跑的各种姿势 / 31 
    枪声一响,各自进入战斗状态。从疏于联系到少有联系,最后完全失散。不同的跑道,各自奔忙。 
    03 阳光下的蝼蚁 / 41 
    每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的时候信誓旦旦,明天不加班了,可是到了下班的时间什么都忘了,沦陷在干不完的活里或是某种不可自拔的惯性里。脚底下有一群蚂蚁,挤得密密匝匝,拖着一个形似苹果残骸的东西移动,旁边还有一些挤不到跟前的,惶惶乱撞,却没有一只停下来袖手旁观。 
    04 弹在膛上,一触即发 / 54 
    我看着那些忙碌着的一线人员,想到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虽然那个时候的华为,足以傲视群雄,但是完全没有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一个机会都不错失。 
    05 我一掉链子,公司就垮了 / 62 
    这就是华为人在工作中对自己的定位:“我很重要。这件事很重要。我是唯一的责任人,要对它全权负责,负责到底!”这倒不是华为人有多么无私多么敬业,是这种文化没有给你其他的示范。 
    06 豪华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 68 
    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只是颗螺丝钉的原因在于:在这样规范的流程下,确实只要达到螺丝钉的标准就能够暂时胜任了。人都是有惰性的,本着“60 分万岁”的原则,很容易就掉进螺丝钉的坑里了。 
    07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75 
    华为一直如履薄冰,是先假设你不行,然后制定规则,让你行,最后你就行了。《荀子.劝学》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华为的制度和文化就如同“麻”,任你蓬草野蛮生长却没有邪性发挥的空间,而对于已生的旁枝,零容忍。 
    08 狼族军团 / 81 
    外界都在说华为是狼性文化,何谓狼性,不同人有不同解读,我认为这个版本是相对合适的:强烈的目标导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的狠辣,以及达不成时毫不容情的问责。 
    09 仗剑走天涯 / 91 
    无数的华为人,依仗着公司的大平台行走天涯,就像执剑的侠客,看过繁华、抚过柔软,一点一点把轻狂放下。 
    10 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 / 103 
    你问幸福不幸福,这个真不好回答。对于“随军”的家属来说,老公在哪,家就在哪,幸福也就跟着来了。对于没有“随军”的家属来说,幸福就是有盼头,掐着指头算老公的归期…… 

     
    第三辑 
    走出华为 / 111 
    01 为什么离开 / 112 
    人人都在说“不忘初心”,我也思考了很久自己在华为的初心是什么。显然华为对我的吸引力只剩下钱,我想是时候离开了。 
    02 告别一种生活方式 / 121 
    选择华为,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在别的企业,你或许可以安于做一个普通人,在华为,没有这个选项,大潮会推着你,用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习惯或者不习惯的方式往前,或许,还要将你推到一个不喜欢的方向和位置,尽情磨砺。 

     
    第四辑 
    围城之外 / 131 
    01 中年危机 / 132 
    青年是复仇女神,他们总是在消灭老家伙,可他们根本不想一想这么干也是在消灭自己。他们的血管在逐步扩张,关节也在不断损坏,在更年轻的人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02 革命之路 / 148 
    30多岁了,这辈子如果有机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好好地活一次。如果一直干下去,收入什么都很好,但是一眼能看到底。再过五年, 
    也许收入翻倍,但是烦恼只会有增无减,心里不踏实,干脆出来试试,不想以后回过头来嘲笑自己。 
    03 创业多艰 / 163 
    从华为出来的人,尤其是干了很多年出来的,大家还是怀抱理想,想做出点事情的。如果仅仅是想赚钱,华为是很好的地方啊,人际关系还简单。 
    04 适时转身 / 180 
    第一天从那儿下班,才5点钟。8月份,明晃晃的太阳挂在天上,很梦幻。好久没有在天亮的时候从公司出来了,见到太阳一阵恍惚。 
    05 职场精进 / 189 
    我总是会在状态最好的时候,去规划下一个目标,也许正是因为现在已经是当前所能有的最好的状态了,才觉得有必要去突破。 
    06 逃离北上广深 / 197 
    现在很多人一遇到困难就想着逃避,二线、三线城市,大理或者家乡,不是给你逃避或者抚慰的,也是要你来做些事情的,否则没有意义的生活,还不是飘飘荡荡,一样不安心。 
    07 女性:事业和家庭取舍的智慧 / 207 
    在一个母婴行业的论坛上,CEO以男性为主,主持人提问的时候,都是产品如何,唯独到了女性CEO,问题变成了:“创业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请问您是怎样平衡家庭与事业的?” 
    08 归处即远方 / 215 
    那些孤寂、那些下笔无言的自我怀疑,就是我梦想朝圣路上的一个个叩拜。远方就在笔下,在此刻的心安之处。 

     
    第五辑 
    回望来时路 / 225 
    01 荣耀的丰碑 / 226 
    三十年过去了,回顾通信行业和华为的发展,眼见着“一群农民从青纱帐里出来,还来不及取下头上包着的白毛巾,一下子就跨过了太平洋;腰间还挂着地雷,手里提着盒子炮,一下子又进入无人区”……  
    02 最后的告白 / 232 
    如果再回到原点,你还会选择华为吗?
     

     
    后 记 / 237 

     
    附 录 / 241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神坛在左,华为往右:那些融入员工血液的华为基因
神坛下的林彪
闻峰
神坛在左,华为往右:那些融入员工血液的华为基因
神坛女人:大理白族"莲池会"女性研究
张翠霞 著
神坛在左,华为往右:那些融入员工血液的华为基因
神坛上的中世纪——视野少年百科全书
[意]贝奇尼 著;温春桥 译;李萌羽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神坛在左,华为往右:那些融入员工血液的华为基因
青春在美国转机
末末 著
神坛在左,华为往右:那些融入员工血液的华为基因
为自己点一盏智慧心灯
末末 编
神坛在左,华为往右:那些融入员工血液的华为基因
20、30、40 女人的保养秘籍
末末 编
神坛在左,华为往右:那些融入员工血液的华为基因
张艺谋传中国电影教父
末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