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精编:朱子语类·太平经·抱朴子

李敖精编:朱子语类·太平经·抱朴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2
版次: 1
ISBN: 9787552804584
定价: 6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哲学心理学
53人买过
  •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15”选录了朱熹的《朱子语类》、僧祐的《弘明集》、慧能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葛洪的《太平经》、佚名《抱朴子》。《朱子语类》包括了朱熹的著作文字。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博学多识,对中国思想文化有极大的影响。《弘明集》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护法弘教的文献汇编,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重要材料。《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记载了慧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朱子语类 
    导读 / 002 
    原序 / 003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一 
    理气 / 005 
    太极天地 / 005 
    鬼神 / 016 
    人物之性,气质之性 / 027 
    性情心意等名义 / 039 
    仁义礼智等名义 / 044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二 
    小学 / 049 
    总论为学之方 / 051 
    论知行 / 063 
    读书法 / 069 
    持守 / 083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三 
    力行 / 092 
    孔孟周程 / 103 
    周子之书 / 111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四 
    程子之书 / 120 
    程子之书二 / 129 
    程子之书三 / 133 
    张子之书 / 140 
    邵子之书 / 144 
    程子门人 / 149 
    李延平 / 155 
    张南轩 / 157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五 
    自论为学工夫 / 160 
    论自注书 / 167 
    论治道 / 176 
    训门人 / 188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六 
    训门人 / 200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七 
    总训门人 / 228 
    论诸儒 / 246 
    论诸子 / 258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八 
    论本朝人物 / 272 
    本朝中兴至今日人物 / 281 
    历代 / 288 
    战国汉唐诸子 / 299 
    杂类 / 307 
    论文 / 311 
    拾遗 / 321 

     

     
    弘明集 
    导读 / 324 
    弘明集后序 / 325 
    神灭论 / 329 
    答曹舍人 / 338 
    立神明成佛义记 / 344 
    敕答臣下神灭论 / 347 
    附:释法云与王公朝贵书并六十二人答(选) / 348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导读 / 354 
    《自序品》第一 / 355 
    《般若品》第二 / 362 
    《决疑品》第三 / 368 
    《定慧品》第四 / 371 
    《妙行品》第五 / 373 
    《忏悔品》第六 / 374 
    《机缘品》第七 / 378 
    《顿渐品》第八 / 392 
    《护法品》第九 / 396 
    《付嘱品》第十 / 398 
    太平经 
    导读 / 408 
    和三气兴帝王法 / 409 
    六罪十治诀 / 411 
    阙题 / 414 
    和合阴阳法 / 415 
    令人寿治平法 / 416 
    圣君秘旨 / 418 
    分别贫富法第四十一 / 419 
    一男二女法第四十二 / 428 
    兴善止恶法第四十三 / 431 
    守三实法第四十四 / 434 
    三急吉凶法第四十五 / 440 
    事死不得过生法第四十六 / 442 
    试文书大信法第四十七 / 446 
    五事解承负法第四十八 / 450 
    师策文 / 455 
    解师策书诀第五十 / 457 
    真券诀第五十一 / 468 
    努力为善法第五十二 / 469 
    分解本末法第五十三 / 473 
    乐生得天心法第五十四 / 480 
    件古文名书诀第五十五 / 483 
    抱朴子 
    导读 / 490 
    内篇 
    畅玄卷第一 / 491 
    论仙卷第二 / 494 
    对俗卷第三 / 503 
    金丹卷第四 / 510 
    至理卷第五 / 524 
    微旨卷第六 / 530 
    塞难卷第七 / 537 
    释滞卷第八 / 543 
    道意卷第九 / 550 
    明本卷第十 / 557 
    仙药卷第十一 / 562 
    辩问卷第十二 / 576 
    极言卷第十三 / 582 
    勤求卷第十四 / 589 
    杂应卷第十五 / 596 
    黄白卷第十六 / 605 
    登涉卷第十七 / 613 
    地真卷第十八 / 629 
    遐览卷第十九 / 633 
    袪惑卷第二十 / 640 

  • 内容简介: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15”选录了朱熹的《朱子语类》、僧祐的《弘明集》、慧能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葛洪的《太平经》、佚名《抱朴子》。《朱子语类》包括了朱熹的著作文字。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博学多识,对中国思想文化有极大的影响。《弘明集》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护法弘教的文献汇编,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重要材料。《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记载了慧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 作者简介: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 目录:
    朱子语类 
    导读 / 002 
    原序 / 003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一 
    理气 / 005 
    太极天地 / 005 
    鬼神 / 016 
    人物之性,气质之性 / 027 
    性情心意等名义 / 039 
    仁义礼智等名义 / 044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二 
    小学 / 049 
    总论为学之方 / 051 
    论知行 / 063 
    读书法 / 069 
    持守 / 083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三 
    力行 / 092 
    孔孟周程 / 103 
    周子之书 / 111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四 
    程子之书 / 120 
    程子之书二 / 129 
    程子之书三 / 133 
    张子之书 / 140 
    邵子之书 / 144 
    程子门人 / 149 
    李延平 / 155 
    张南轩 / 157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五 
    自论为学工夫 / 160 
    论自注书 / 167 
    论治道 / 176 
    训门人 / 188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六 
    训门人 / 200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七 
    总训门人 / 228 
    论诸儒 / 246 
    论诸子 / 258 
    朱子语类辑略卷之八 
    论本朝人物 / 272 
    本朝中兴至今日人物 / 281 
    历代 / 288 
    战国汉唐诸子 / 299 
    杂类 / 307 
    论文 / 311 
    拾遗 / 321 

     

     
    弘明集 
    导读 / 324 
    弘明集后序 / 325 
    神灭论 / 329 
    答曹舍人 / 338 
    立神明成佛义记 / 344 
    敕答臣下神灭论 / 347 
    附:释法云与王公朝贵书并六十二人答(选) / 348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导读 / 354 
    《自序品》第一 / 355 
    《般若品》第二 / 362 
    《决疑品》第三 / 368 
    《定慧品》第四 / 371 
    《妙行品》第五 / 373 
    《忏悔品》第六 / 374 
    《机缘品》第七 / 378 
    《顿渐品》第八 / 392 
    《护法品》第九 / 396 
    《付嘱品》第十 / 398 
    太平经 
    导读 / 408 
    和三气兴帝王法 / 409 
    六罪十治诀 / 411 
    阙题 / 414 
    和合阴阳法 / 415 
    令人寿治平法 / 416 
    圣君秘旨 / 418 
    分别贫富法第四十一 / 419 
    一男二女法第四十二 / 428 
    兴善止恶法第四十三 / 431 
    守三实法第四十四 / 434 
    三急吉凶法第四十五 / 440 
    事死不得过生法第四十六 / 442 
    试文书大信法第四十七 / 446 
    五事解承负法第四十八 / 450 
    师策文 / 455 
    解师策书诀第五十 / 457 
    真券诀第五十一 / 468 
    努力为善法第五十二 / 469 
    分解本末法第五十三 / 473 
    乐生得天心法第五十四 / 480 
    件古文名书诀第五十五 / 483 
    抱朴子 
    导读 / 490 
    内篇 
    畅玄卷第一 / 491 
    论仙卷第二 / 494 
    对俗卷第三 / 503 
    金丹卷第四 / 510 
    至理卷第五 / 524 
    微旨卷第六 / 530 
    塞难卷第七 / 537 
    释滞卷第八 / 543 
    道意卷第九 / 550 
    明本卷第十 / 557 
    仙药卷第十一 / 562 
    辩问卷第十二 / 576 
    极言卷第十三 / 582 
    勤求卷第十四 / 589 
    杂应卷第十五 / 596 
    黄白卷第十六 / 605 
    登涉卷第十七 / 613 
    地真卷第十八 / 629 
    遐览卷第十九 / 633 
    袪惑卷第二十 / 64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