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底层思维故事

数字化转型底层思维故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23-02
版次: 1
ISBN: 9787516427095
定价: 8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8页
字数: 323.000千字
分类: 管理
3人买过
  • 随着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的推进,各行各业都涌现了大量和数字化转型业务相关的公司,有的公司专注于工具层面,有的公司专注于精益层面,有专注于流程层面,有专注于底层工业逻辑层面,形成了巨大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业务网络,非常复杂,如何厘清头绪是各类企业的痛点。
      
      鉴于此,本书以我国离散制造业为研究标的,阐述离散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方法论,从底层业务逻辑梳理到业务如何数字化实现,在底层数据稳固的基础上,再进行数字化转型。
      
      我国企业在践行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时候,存在一定程度地盲目采用市场上现成工具的现象,把现成工具当作数字化平台,混淆了工具和平台的概念,造成大量项目执行中并不契合企业的要求,如何鉴定工具、平台是否一定达成企业的要求,需要有广度方向和深度方向上极度深刻的工业逻辑专家来充分评估,遗憾的是,精通从产品开发到量产整个工业逻辑的专家在离散制造业内屈指可数。大部分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还在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极大浪费了时间、金钱、效率。
      
      本书力求从愿景、价值、定位、组织架构、人才培养、实践方法论等方面,用朴素的方式展示离散制造数字化转型实践方法论。底层思维是一切事务发展的原点,抓住底层思维,坚持工业逻辑常识,这个理念将会贯穿于本书。
      
      需要开宗明义地说明,数字化转型并不能取代人的主观能动性,数字化平台恰恰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即人从事增值的事务,数字平台从事辅助事务。 沈黎钢  200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在明基电通结构工程部,伊顿电气研发部,施耐德电气研发部、工业化部等技术部门长期工作过,个人在工作中成长为精通从产品开发到制造整个链条的方法论专家,深谙底层工业逻辑端到端的流转规律。

    蒋双成  作为有着12年工作经验的机械制造数控工艺专家,秉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在制造行业里先后从事过生产、研发、工艺等部门的工作,精通制造业核心业务,先后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0余项,曾获得“武汉市建功立业女明星”、企业“爱岗精武标兵”和“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第一章 产品的第一道护城河——零部件稳健业务调研 / 1 

    第一节 风起:来自高层的失望 / 4 

    第二节 塌陷的产品内核业务:PPAP丧失 / 5 

    第三节 失望的现场巡查:一把榔头引发的思考 / 26 

    ◎延伸阅读:PPAP 如何接地气开展 / 9 

    第二章 产品的第二道护城河——广义同步工程调研 / 35 

    第一节 形同虚设的同步工程 / 36 

    第二节 无人知晓的产品设计失效模式分析 / 43 

    第三节 没有项目管理的产品设计 / 47 

    第四节 经验主义的产品组装关系 / 50

    第五节 数据链断裂的制程失效模式分析和制程控制计划 / 52 

    第六节 从未落实的重要问题清单 / 61 

    第七节 不成体系的问题库 / 67 

    第八节 内卷的质控要求 / 74 

    ◎延伸阅读:同步工程 / 36 

    ◎延伸阅读:制程失效模式分析和制程控制计划 / 52 

    ◎延伸阅读:问题库 / 68  

    第三章 产品的第三道护城河——关键业务调研 / 83 

    第一节 一堵作业指导书墙 / 84 

    第二节 错误的计件制工时 / 99 

    第三节 没有量产验证的研发工装夹具 / 112 

    第四节 缺失的研发设计验证报告 / 114 

          

    第四章 聚调研之沙,成因果之塔 / 117 

    第一节 回家的路,思绪万千 / 118 

    第二节 苏州华为见闻,数字化转型的感慨 / 122 

    ◎延伸阅读:作业指导书 / 91 

    ◎延伸阅读:纠结的计件制和计时制 / 101 

    ◎延伸阅读:工时体系 / 105 

    第三节 生产线设计调研专题 / 125 

    第四节 输出公正的调研报告 / 146 

    ◎延伸阅读:生产线设计方法论 / 128 

    第五章 波澜不惊之预,风起云涌之立 / 163 

    第一节 庆祝调研完成 / 165 

    第二节 无力回天的宿命轮回 / 168 

    第三节 破旧立新 / 174 

    第六章 私享会——数字化梦想启航 / 179 

    第一节 研发私聊:数字化转型对研发的孤岛效应 / 180 

    第二节 技术私聊:数字化转型将解散技术部 / 183 

    第三节 工艺私聊:数字化转型对工艺的革命 / 187 

    第四节 质量私聊:数字化转型确保质量不内卷 / 191 

    第五节 生产私聊:痛失共同价值观的战友 / 195 

    第六节 出牌:自行拟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需求书 / 199 

    第七章 抽丝剥茧——数字化转型核心业务流鉴定 / 215 

    第一节 数字化转型的注意点 / 217 

    第二节 信任建立:实施商调研工艺 / 222 

    第三节 现有线下核心业务流鉴定方法论 / 227 

    第四节 5S 是否是核心事务 / 229 

    第五节 探讨拉动生产解决缺料 / 240 

    第六节 确定线下核心业务流 / 251 

    第七节 数字化转型业务流定义 / 256 

    ◎延伸阅读:5S 是不是核心事务 / 231 

    ◎延伸阅读:数字化如何拉动生产、解决缺料问题 / 242 

    第八章 修成正果——典型核心事务的数字化实现思维 / 257 

    第一节 前无古人的PPAP数字化创新实现 / 258 

    第二节 数字化转型项目书定义 / 275 

    第三节 不再割裂的工程变更数字化实现 / 278 

    第四节 领先的工艺数字化实现 / 283 

    第五节 创新嵌入式设备维护数字化实现 / 293 

    第六节 创新嵌入式操作员工资质数字化实现 / 296 

    第七节 强管控同步工程数字化实现 / 302 

    第八节 基于数据池的问题库数字化实现 / 305 

    ◎延伸阅读:PPAP 如何结构化入数字化平台 / 264 

    ◎延伸阅读:结构化工艺 / 283 

    第九章 慎终如初——数字化转型的要点解析、后期简述 / 309 

    第一节 解读数字化实施的注意点 / 310 

    第二节 底层逻辑梳理后的后段事务简述 / 316 

    第三节 离散制造行业先进工业平台的部分逻辑借鉴 / 317 

    后 记 / 325 
  • 内容简介:
    随着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的推进,各行各业都涌现了大量和数字化转型业务相关的公司,有的公司专注于工具层面,有的公司专注于精益层面,有专注于流程层面,有专注于底层工业逻辑层面,形成了巨大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业务网络,非常复杂,如何厘清头绪是各类企业的痛点。
      
      鉴于此,本书以我国离散制造业为研究标的,阐述离散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方法论,从底层业务逻辑梳理到业务如何数字化实现,在底层数据稳固的基础上,再进行数字化转型。
      
      我国企业在践行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时候,存在一定程度地盲目采用市场上现成工具的现象,把现成工具当作数字化平台,混淆了工具和平台的概念,造成大量项目执行中并不契合企业的要求,如何鉴定工具、平台是否一定达成企业的要求,需要有广度方向和深度方向上极度深刻的工业逻辑专家来充分评估,遗憾的是,精通从产品开发到量产整个工业逻辑的专家在离散制造业内屈指可数。大部分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还在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极大浪费了时间、金钱、效率。
      
      本书力求从愿景、价值、定位、组织架构、人才培养、实践方法论等方面,用朴素的方式展示离散制造数字化转型实践方法论。底层思维是一切事务发展的原点,抓住底层思维,坚持工业逻辑常识,这个理念将会贯穿于本书。
      
      需要开宗明义地说明,数字化转型并不能取代人的主观能动性,数字化平台恰恰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即人从事增值的事务,数字平台从事辅助事务。
  • 作者简介:
    沈黎钢  200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在明基电通结构工程部,伊顿电气研发部,施耐德电气研发部、工业化部等技术部门长期工作过,个人在工作中成长为精通从产品开发到制造整个链条的方法论专家,深谙底层工业逻辑端到端的流转规律。

    蒋双成  作为有着12年工作经验的机械制造数控工艺专家,秉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在制造行业里先后从事过生产、研发、工艺等部门的工作,精通制造业核心业务,先后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0余项,曾获得“武汉市建功立业女明星”、企业“爱岗精武标兵”和“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 目录:
    第一章 产品的第一道护城河——零部件稳健业务调研 / 1 

    第一节 风起:来自高层的失望 / 4 

    第二节 塌陷的产品内核业务:PPAP丧失 / 5 

    第三节 失望的现场巡查:一把榔头引发的思考 / 26 

    ◎延伸阅读:PPAP 如何接地气开展 / 9 

    第二章 产品的第二道护城河——广义同步工程调研 / 35 

    第一节 形同虚设的同步工程 / 36 

    第二节 无人知晓的产品设计失效模式分析 / 43 

    第三节 没有项目管理的产品设计 / 47 

    第四节 经验主义的产品组装关系 / 50

    第五节 数据链断裂的制程失效模式分析和制程控制计划 / 52 

    第六节 从未落实的重要问题清单 / 61 

    第七节 不成体系的问题库 / 67 

    第八节 内卷的质控要求 / 74 

    ◎延伸阅读:同步工程 / 36 

    ◎延伸阅读:制程失效模式分析和制程控制计划 / 52 

    ◎延伸阅读:问题库 / 68  

    第三章 产品的第三道护城河——关键业务调研 / 83 

    第一节 一堵作业指导书墙 / 84 

    第二节 错误的计件制工时 / 99 

    第三节 没有量产验证的研发工装夹具 / 112 

    第四节 缺失的研发设计验证报告 / 114 

          

    第四章 聚调研之沙,成因果之塔 / 117 

    第一节 回家的路,思绪万千 / 118 

    第二节 苏州华为见闻,数字化转型的感慨 / 122 

    ◎延伸阅读:作业指导书 / 91 

    ◎延伸阅读:纠结的计件制和计时制 / 101 

    ◎延伸阅读:工时体系 / 105 

    第三节 生产线设计调研专题 / 125 

    第四节 输出公正的调研报告 / 146 

    ◎延伸阅读:生产线设计方法论 / 128 

    第五章 波澜不惊之预,风起云涌之立 / 163 

    第一节 庆祝调研完成 / 165 

    第二节 无力回天的宿命轮回 / 168 

    第三节 破旧立新 / 174 

    第六章 私享会——数字化梦想启航 / 179 

    第一节 研发私聊:数字化转型对研发的孤岛效应 / 180 

    第二节 技术私聊:数字化转型将解散技术部 / 183 

    第三节 工艺私聊:数字化转型对工艺的革命 / 187 

    第四节 质量私聊:数字化转型确保质量不内卷 / 191 

    第五节 生产私聊:痛失共同价值观的战友 / 195 

    第六节 出牌:自行拟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需求书 / 199 

    第七章 抽丝剥茧——数字化转型核心业务流鉴定 / 215 

    第一节 数字化转型的注意点 / 217 

    第二节 信任建立:实施商调研工艺 / 222 

    第三节 现有线下核心业务流鉴定方法论 / 227 

    第四节 5S 是否是核心事务 / 229 

    第五节 探讨拉动生产解决缺料 / 240 

    第六节 确定线下核心业务流 / 251 

    第七节 数字化转型业务流定义 / 256 

    ◎延伸阅读:5S 是不是核心事务 / 231 

    ◎延伸阅读:数字化如何拉动生产、解决缺料问题 / 242 

    第八章 修成正果——典型核心事务的数字化实现思维 / 257 

    第一节 前无古人的PPAP数字化创新实现 / 258 

    第二节 数字化转型项目书定义 / 275 

    第三节 不再割裂的工程变更数字化实现 / 278 

    第四节 领先的工艺数字化实现 / 283 

    第五节 创新嵌入式设备维护数字化实现 / 293 

    第六节 创新嵌入式操作员工资质数字化实现 / 296 

    第七节 强管控同步工程数字化实现 / 302 

    第八节 基于数据池的问题库数字化实现 / 305 

    ◎延伸阅读:PPAP 如何结构化入数字化平台 / 264 

    ◎延伸阅读:结构化工艺 / 283 

    第九章 慎终如初——数字化转型的要点解析、后期简述 / 309 

    第一节 解读数字化实施的注意点 / 310 

    第二节 底层逻辑梳理后的后段事务简述 / 316 

    第三节 离散制造行业先进工业平台的部分逻辑借鉴 / 317 

    后 记 / 325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