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模式创新与动力机制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模式创新与动力机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1-06
版次: 1
ISBN: 9787521820683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7页
分类: 管理
1人买过
  •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模式创新与动力机制》按照理论研究一实证分析+应用研究的思路,在回顾中国区域开放历程和梳理区域开放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以“斯密动力”为逻辑起点,提出我国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应选择“三重开放”同时启动与推进的模式:通过对新结构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融合,认为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和塑造竞争优势,黄河上游区域才能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形成向西开放的动力机制:根据上述理论框架构建区域开放评价指标体系,测度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水平,识别并检验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动力因素与动力机制的转换:在剖析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困境的同时,从模式创新和动力机制形成两个层面探讨了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政策取向。 王必达,男,汉族,经济学博士,教授,1964年8月出生于甘肃省庄浪县。1989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政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年12月进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国际贸易与区域贸易的研究工作。原任兰州商学院院长助理、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2009年12月任兰州商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黄河上游区域
    二、向西开放
    三、创新驱动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模式创新:“三重开放”同时启动与推进
    第一节 中国区域开放:历史演变与“二重性”
    一、沿海开放
    二、沿边开放
    三、建设自由贸易区
    四、向西开放
    五、中国区域开放的“二重性”
    第二节 黄河上游区域的发展特征及向西开放的战略意义
    一、黄河上游区域的发展特征
    二、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战略意义
    第三节 基于“斯密动力”的区域开放层次的演进
    一、经济发展中的“斯密动力”
    二、“斯密动力”与区域开放层次的演进
    第四节 区域开放模式的比较
    一、不列颠模式
    二、美利坚模式
    三、中国沿海地区的“二重开放”模式
    第五节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独特模式
    一、“三重开放”模式的提出
    二、“三重开放”模式是“斯密动力”的特殊形态
    ……

    第三章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动力机制: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第四章 创新驱动视域下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黄河上游区域形成“三重开放”新格局的政策取向
    第六章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动力机制形成与转换的政策取向

    后记
  • 内容简介: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模式创新与动力机制》按照理论研究一实证分析+应用研究的思路,在回顾中国区域开放历程和梳理区域开放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以“斯密动力”为逻辑起点,提出我国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应选择“三重开放”同时启动与推进的模式:通过对新结构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融合,认为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和塑造竞争优势,黄河上游区域才能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形成向西开放的动力机制:根据上述理论框架构建区域开放评价指标体系,测度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水平,识别并检验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动力因素与动力机制的转换:在剖析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困境的同时,从模式创新和动力机制形成两个层面探讨了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政策取向。
  • 作者简介:
    王必达,男,汉族,经济学博士,教授,1964年8月出生于甘肃省庄浪县。1989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政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年12月进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国际贸易与区域贸易的研究工作。原任兰州商学院院长助理、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2009年12月任兰州商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黄河上游区域
    二、向西开放
    三、创新驱动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模式创新:“三重开放”同时启动与推进
    第一节 中国区域开放:历史演变与“二重性”
    一、沿海开放
    二、沿边开放
    三、建设自由贸易区
    四、向西开放
    五、中国区域开放的“二重性”
    第二节 黄河上游区域的发展特征及向西开放的战略意义
    一、黄河上游区域的发展特征
    二、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战略意义
    第三节 基于“斯密动力”的区域开放层次的演进
    一、经济发展中的“斯密动力”
    二、“斯密动力”与区域开放层次的演进
    第四节 区域开放模式的比较
    一、不列颠模式
    二、美利坚模式
    三、中国沿海地区的“二重开放”模式
    第五节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独特模式
    一、“三重开放”模式的提出
    二、“三重开放”模式是“斯密动力”的特殊形态
    ……

    第三章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动力机制: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第四章 创新驱动视域下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黄河上游区域形成“三重开放”新格局的政策取向
    第六章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动力机制形成与转换的政策取向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模式创新与动力机制
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我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研究
王必达、介小兵、高云虹 著
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模式创新与动力机制
区际贸易与区域发展
王必达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