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21-08
版次: 1
ISBN: 9787520185776
定价: 1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328页
分类: 艺术
2人买过
  •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的天才创造,是中华民族很好的文化遗产,是重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本书作者历经30多年零距离的田野调查、亲身参与和理论思考,试图回答如下问题:什么是侗族大歌?侗族大歌从哪里来?当下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或欣赏到侗族大歌?当下侗族大歌的生存状况怎么样?侗族大歌今后的命运如何?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侗族大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侗族大歌? 邓敏文:男,侗族,1943年2月生于贵州省黎平县竹坪村。196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1980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从事民族文学及相关文化研究,2003年退休后回原籍从事侗族大歌、软田糯稻及相关文化调研及保护工作至今。独著或合著有《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蝉声中的文化――侗族大歌拾零》《美的心声――西部文学》《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等。1988年4月获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优选人物称号”,1993年10月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龙月江:女,侗族,1946年9月生于贵州省天柱县石洞村。1960年跟随母亲到北京帮助姐姐带孩子,1962年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在北京参加工作。曾当过菜站临时工、匙链厂车工、文具厂包装工等。198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任收发员。1996年退休后曾任“侗乡缘酒楼”副经理、“世都百货”复印员。2002年回贵州省黎平县岩洞村参与侗族大歌、软田糯稻及相关文化保护工作至今。著有自传体长篇纪实文学《侗妹》获侗族文学“风雨桥奖”。吴传娟:女,侗族,1990年2月生于贵州省黎平县岩洞村,2018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5月就职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中心,任大型节目文艺中心节目导演,负责节目策划与音乐编创,参与策划《中国民歌大会》(第二季)《东西南北贺新春》《五月的鲜花》《好记者讲好故事》等系列节目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8年首届相声小品大赛、2018年哈尔滨王立平作品交响音乐会、2019年元旦晚会、2019年春晚长春分会场、2019主持人大赛等大型晚会及赛事。
  • 内容简介: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的天才创造,是中华民族很好的文化遗产,是重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本书作者历经30多年零距离的田野调查、亲身参与和理论思考,试图回答如下问题:什么是侗族大歌?侗族大歌从哪里来?当下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或欣赏到侗族大歌?当下侗族大歌的生存状况怎么样?侗族大歌今后的命运如何?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侗族大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侗族大歌?
  • 作者简介:
    邓敏文:男,侗族,1943年2月生于贵州省黎平县竹坪村。196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1980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从事民族文学及相关文化研究,2003年退休后回原籍从事侗族大歌、软田糯稻及相关文化调研及保护工作至今。独著或合著有《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蝉声中的文化――侗族大歌拾零》《美的心声――西部文学》《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等。1988年4月获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优选人物称号”,1993年10月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龙月江:女,侗族,1946年9月生于贵州省天柱县石洞村。1960年跟随母亲到北京帮助姐姐带孩子,1962年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在北京参加工作。曾当过菜站临时工、匙链厂车工、文具厂包装工等。198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任收发员。1996年退休后曾任“侗乡缘酒楼”副经理、“世都百货”复印员。2002年回贵州省黎平县岩洞村参与侗族大歌、软田糯稻及相关文化保护工作至今。著有自传体长篇纪实文学《侗妹》获侗族文学“风雨桥奖”。吴传娟:女,侗族,1990年2月生于贵州省黎平县岩洞村,2018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5月就职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中心,任大型节目文艺中心节目导演,负责节目策划与音乐编创,参与策划《中国民歌大会》(第二季)《东西南北贺新春》《五月的鲜花》《好记者讲好故事》等系列节目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8年首届相声小品大赛、2018年哈尔滨王立平作品交响音乐会、2019年元旦晚会、2019年春晚长春分会场、2019主持人大赛等大型晚会及赛事。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生态观及生态文明实践研究
刘宗碧、唐晓梅 著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枫下粽香林王节(汉英对照)(精)/中国民族节日风俗故事画库
侯甜甜 著;颜湘君、胡丹 译;宣森 绘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叙事歌梁山伯与祝英台
龙耀宏 著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武术文化传承之道-(:两个“侗拳之乡”的比较研究)
张忠杰;龙宇晓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合鸣
廖献红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医药文化及侗族药物(精)
袁涛忠、郭伟伟 编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双歌
龙耀宏 编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大歌的音乐形态与思维基础
潘永华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民间文学选读
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 编;石锦宏、潘永荣、欧亨元 整理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建筑形式与功能
刘湖洋 编著;刘秋美;贺明卫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戏曲研究
向娟 著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侗族鼓楼/记住乡愁留给孩子们的中国民俗文化
刘芳羽 著;刘魁立、刘托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侗族大歌生存研究
中国侗族生态文化研究
邓敏文 著;陈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