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

多元视角下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6
版次: 1
ISBN: 9787520380652
定价: 90.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社会文化
4人买过
  • 本书从语言、文化、文学等多视角,围绕壮、泰谚语的文学属性、语言属性和文化属性进行深入细致地解读或对比分析。壮、泰语谚语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与语言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学属性较为相似,但是语言与文化属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由于两个民族历史演变和社会变迁的结果。构建多元视角下壮、泰语谚语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为世界谚语文化交流和不同民族的谚语比较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壮、泰民族的谚语比较研究,探寻两个民族的语言同源关系及历史文化渊源关系,增强两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认同感,将会促进壮、泰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 周艳鲜,女,壮族,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壮族口头传统文化、民族典籍翻译和生态美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承担省厅级课题近20项,出版著作5部,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奖励3项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人选。何丽蓬,女,壮族,百色学院泰语教师,讲师,泰国清迈大学泰语教学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泰语教育、中泰语言文学及翻译研究。主持省厅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得自治区级二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
  •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语言、文化、文学等多视角,围绕壮、泰谚语的文学属性、语言属性和文化属性进行深入细致地解读或对比分析。壮、泰语谚语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与语言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学属性较为相似,但是语言与文化属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由于两个民族历史演变和社会变迁的结果。构建多元视角下壮、泰语谚语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为世界谚语文化交流和不同民族的谚语比较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壮、泰民族的谚语比较研究,探寻两个民族的语言同源关系及历史文化渊源关系,增强两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认同感,将会促进壮、泰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
  • 作者简介:
    周艳鲜,女,壮族,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壮族口头传统文化、民族典籍翻译和生态美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承担省厅级课题近20项,出版著作5部,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奖励3项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人选。何丽蓬,女,壮族,百色学院泰语教师,讲师,泰国清迈大学泰语教学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泰语教育、中泰语言文学及翻译研究。主持省厅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得自治区级二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多元视角下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
中国壮族谚语
周艳鲜 覃丹
多元视角下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
百色学院民族文化研究丛书:多元视角下的壮族民歌研究
周艳鲜、覃丹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