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122068026
定价: 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50页
字数: 71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3人买过
  •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以杂环化合物结构为分类标准,系统介绍了杂环类杀虫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不对称合成与分离,立体化学,天然产物,生物活性与作用机理,分子设计与构效关系,残留与残留免疫印记分析,代谢,剂型加工及抗性等,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杂环类杀虫剂研究的最新成果。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可作为大专院校农药学、精细化工、应用化学、植物保护、环境专业师生、科研院所研究工作者以及农业推广部门及化工生产、农资经营单位人员的参考书。 绪论1
    第1章三元杂环类杀虫剂4
    1.1含氮丙啶环类化合物4
    1.2二氮丙啶类化合物8
    1.3环硫乙烷类化合物9
    1.4含环氧乙烷类化合物10
    1.5结论与展望11
    参考文献12

    第2章四元杂环类杀虫剂14
    2.1环氧丁烷类化合物14
    2.2环硫丁烷类化合物16
    2.31,3-二噻丁环类化合物16
    2.4吖丁啶类化合物18
    2.5结论与展望19
    参考文献19

    第3章五元杂环类杀虫剂21
    3.1单杂原子五元杂环21
    3.1.1噻吩类化合物21
    3.1.2呋喃类化合物27
    3.1.3吡咯类化合物35
    3.2多杂原子五元杂环44
    3.2.1噻唑类化合物44
    3.2.2咪唑类化合物49
    3.2.3唑类化合物60
    3.2.4异(口恶)唑类化合物64
    3.2.5吡唑类化合物71
    3.2.6噻二唑类化合物82
    3.2.7二唑类化合物90
    3.2.81,2,4-三唑类化合物101
    参考文献108

    第4章六元杂环类杀虫剂118
    4.1单杂原子六元杂环118
    4.1.1吡啶类化合物118
    4.1.2吡喃类化合物128
    4.1.3噻喃类化合物138
    4.2多杂原子六元杂环140
    4.2.1吡嗪类化合物140
    4.2.2哒嗪(酮)类化合物146
    4.2.3吩嗪类化合物157
    4.2.4嘧啶类化合物161
    4.2.5三嗪类化合物173
    4.2.6嗪类化合物178
    4.2.7吗啉类化合物180
    参考文献185

    第5章苯并稠杂环类杀虫剂196
    5.1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96
    5.1.1含苯氧(硫)醚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96
    5.1.2含磺(磷)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98
    5.1.31-位含烷基(氨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99
    5.1.4含杂环的酮苯并咪唑类化合物202
    5.1.5含二氟乙烯的酯(硫代)苯并咪唑类化合物203
    5.1.6结论与展望204
    5.2苯并噻唑类化合物204
    5.3苯并三唑类化合物207
    5.3.1苯并三唑氨基乙腈类化合物208
    5.3.2苯并三唑酰胺类化合物208
    5.3.3苯并三唑酚类化合物210
    5.3.4苯并三唑醚类化合物211
    5.3.5苯并三唑含磷酸酯类化合物211
    5.3.6其他类化合物212
    5.3.7结论与展望214
    5.4苯并唑类化合物214
    5.4.1硫醚苯并唑类化合物214
    5.4.2胺(酰胺)苯并唑类化合物216
    5.4.3其他类化合物218
    5.5.4结论与展望221
    5.5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1
    5.5.1酯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2
    5.5.2脲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3
    5.5.3肟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4
    5.5.4酰胺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4
    5.5.5其他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5
    5.5.6结论与展望226
    5.6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26
    5.6.1含磷酸酯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27
    5.6.2含氨基甲酸酯基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27
    5.6.3含苯甲酰脲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28
    5.6.4含不饱和烃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0
    5.6.5含二唑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0
    5.6.6含吡咯环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1
    5.6.7含双苯环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1
    5.6.8含N叔丁基双酰肼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2
    5.6.9结论与展望233
    5.7吲哚类化合物233
    5.7.1取代吲哚类化合物233
    5.7.2(异)吲哚酮类化合物238
    5.7.3吲哚并杂环、稠环类化合物240
    5.7.4结论与展望246
    5.8喹啉类化合物246
    5.8.1取代喹啉类化合物246
    5.8.2胺及酰胺喹啉类化合物248
    5.8.3酯喹啉类化合物251
    5.8.4醚喹啉类化合物252
    5.8.5其他喹啉类化合物252
    5.8.6结论与展望253
    5.9喹唑啉类化合物253
    5.9.1喹唑啉(硫)醚类化合物254
    5.9.2喹唑啉(硫)酮类化合物256
    5.9.3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259
    5.9.42,4二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260
    5.9.5杂环喹唑啉类化合物261
    5.9.6结论与展望262
    参考文献262

    第6章稠杂环类杀虫剂270
    6.1噻唑并杂环类化合物270
    6.2吡唑并杂环类化合物270
    6.3嘧啶并杂环类化合物271
    6.4吡啶并噻喃类化合物273
    6.5天然产物类化合物274
    6.6其他类化合物275
    6.7结论与展望276
    参考文献276

    第7章七元及以上杂环类杀虫剂277
    7.1含氮七元杂环类化合物277
    7.2含硫七元杂环类化合物279
    7.3大环内酯类化合物280
    7.4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282
    7.5结论与展望283
    参考文献283

    第8章手性杂环类杀虫剂285
    8.1杂环手性化合物285
    8.1.1含杂环的手性有机磷类化合物285
    8.1.2含杂环的手性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287
    8.1.3生物来源的手性杂环类化合物292
    8.1.4手性烟碱类化合物295
    8.1.5其他手性杂环类化合物296
    8.1.6结论与展望297
    8.2杂环杀虫剂手性分离298
    8.2.1吡唑类化合物298
    8.2.2二嗪类化合物302
    8.2.3噻唑类化合物304
    8.2.4其他杂环类化合物304
    8.2.5结论与展望305
    参考文献305

    第9章杂环类植物杀虫剂309
    9.1含氮杂环植物杀虫剂及杀虫活性化合物309
    9.1.1烟碱类309
    9.1.2鱼尼丁类310
    9.1.3藜芦碱310
    9.1.4苦参碱311
    9.1.5百部碱311
    9.1.6莨菪烷类生物碱312
    9.1.7马钱子碱313
    9.1.8乌头碱313
    9.1.9大环倍半萜吡啶生物碱314
    9.1.10蓖麻碱315
    9.1.11类糖生物碱315
    9.1.12吡咯双烷生物碱315
    9.1.13哌啶生物碱316
    9.1.14白鲜碱316
    9.2含氧杂环植物杀虫剂及杀虫活性化合物317
    9.2.1鱼藤酮317
    9.2.2印楝素318
    9.2.3川楝素319
    9.2.4苦皮藤素319
    9.2.5茴蒿素321
    9.2.6异羊角拗苷321
    9.2.7蛇床子素321
    9.2.8狼毒素321
    9.2.9胡椒酰胺类322
    9.2.10四氢呋喃脂肪酸内酯类323
    9.2.11苯并呋喃类323
    9.2.12鬼臼毒素类324
    9.2.13闹羊花素类325
    9.2.14苦木素326
    9.2.15haedoxanA326
    9.2.16杠柳苷326
    9.2.17meliternatin327
    9.2.18含四甲基环己烯二酮结构的黄酮化合物327
    9.3含硫杂环植物杀虫剂328
    9.4结论与展望328
    参考文献328

    第10章杂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330
    10.1概述330
    10.2杂环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331
    10.2.1几丁质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331
    10.2.2杂环类苯甲酰脲几丁质合成抑制剂331
    10.2.3其他杂环类几丁质抑制剂339
    10.3杂环类保幼激素类似物340
    10.3.1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340
    10.3.2含氧杂环保幼激素类似物341
    10.3.3含氮杂环保幼激素类似物342
    10.4杂环类蜕皮激素抑制剂348
    10.4.1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348
    10.4.2商品化的杂环蜕皮激素类似物349
    10.4.3其他杂环蜕皮激素类似物350
    10.5其他杂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352
    10.6结论与展望353
    参考文献354

    第11章杂环杀虫剂的生物活性与作用机理359
    11.1杀虫剂生物测定方法359
    11.1.1新杀虫剂筛选流程359
    11.1.2杀虫剂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评价方法361
    11.1.3数据处理技术362
    11.1.4杀虫剂生物活性筛选进展363
    11.2杂环杀虫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368
    11.2.1二甲酰胺类杂环杀虫剂370
    11.2.2吡咯类杀虫剂372
    11.2.3吡唑啉类杀虫剂375
    11.2.4双酰肼类杀虫剂378
    11.2.5新烟碱类杀虫剂380
    11.2.6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杀虫剂383
    11.2.7吡啶类杀虫剂386
    11.2.8季酮酸类杀虫剂387
    11.3结论与展望388
    参考文献388

    第12章杂环类杀虫剂分析392
    12.1吡啶类杀虫剂392
    12.2吡咯类杀虫剂395
    12.3嘧啶类杀虫剂395
    12.4吡唑类杀虫剂396
    12.5酰肼类杀虫剂397
    12.6烟碱类杀虫剂397
    12.7二嗪类杀虫剂398
    12.8噻唑类杀虫剂398
    12.9呋喃类杀虫剂399
    12.10结论与展望400
    参考文献400

    第13章杂环杀虫剂残留分析402
    13.1烟碱类杀虫剂402
    13.2吡嗪酮及其类似物406
    13.3吡唑类杀虫剂407
    13.4二嗪类杀虫剂411
    13.5芳基吡咯类杀虫剂415
    13.6农药多残留的检测方法417
    13.7结论与展望418
    参考文献419

    第14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合理设计422
    14.1AChE晶体结构422
    14.2AChE抑制剂类型424
    14.3AChE催化反应机理425
    14.4AChE抑制剂设计427
    14.4.1含他克林结构的均二聚体(bistacrine)设计427
    14.4.2含他克林结构的杂二聚体设计432
    14.4.3含石杉碱甲(huperzine,Hup)结构的二聚体设计433
    14.4.4含加兰他敏结构的抑制剂设计435
    14.4.5离子型抑制剂设计436
    14.4.6其他类抑制剂设计436
    14.5结论与展望438
    参考文献438

    第15章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在杂环杀虫剂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43
    15.1免疫分析概述443
    15.1.1放射免疫分析法444
    15.1.2酶免疫分析法444
    15.1.3荧光免疫分析法444
    15.1.4发光免疫分析法445
    15.1.5胶体金免疫色谱法445
    15.1.6免疫分析与仪器分析的联用技术445
    15.2农药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446
    15.2.1半抗原的制备446
    15.2.2人工抗原的合成448
    15.2.3人工抗原的纯化和鉴定449
    15.2.4抗体的制备450
    15.2.5抗体纯化452
    15.2.6用于农药分析的酶联免疫方法(ELISA)类型453
    15.2.7分析质量控制454
    15.2.8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455
    15.3免疫分析在杂环杀虫剂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457
    15.3.1免疫分析在吡虫啉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57
    15.3.2免疫分析在毒死蜱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58
    15.3.3免疫分析在克百威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59
    15.3.4免疫分析在三唑磷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60
    15.3.5免疫分析在其他杂环类杀虫剂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60
    15.4免疫分析新方法及研究展望462
    15.4.1偏振荧光免疫分析法462
    15.4.2脂质体放大免疫分析法463
    15.4.3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法463
    参考文献464

    第16章杂环类杀虫剂代谢468
    16.1杂环类杀虫剂生物体内代谢研究468
    16.1.1烟碱类杀虫剂468
    16.1.2吡唑类杀虫剂471
    16.1.3吡啶类杀虫剂471
    16.1.4呋喃类杀虫剂472
    16.1.5嘧啶类杀虫剂475
    16.1.6结论与展望476
    16.2杂环杀虫剂在生物体外的降解研究476
    16.2.1三唑类杀虫剂477
    16.2.2咪唑类杀虫剂477
    16.2.3哒嗪类杀虫剂477
    16.2.4噻唑类杀虫剂478
    16.2.5吲哚类杀虫剂479
    16.2.6喹啉类杀虫剂480
    16.2.7其他杂环类杀虫剂481
    16.2.8结论与展望483
    16.3杂环杀虫剂在水和土壤中的环境行为484
    16.3.1吡唑类杀虫剂485
    16.3.2烟碱类杀虫剂486
    16.3.3嘧啶类杀虫剂488
    16.3.4吡啶类杀虫剂488
    16.3.5其他杂环类杀虫剂490
    16.3.6结论与展望491
    参考文献491

    第17章杂环类杀虫剂剂型加工496
    17.1悬浮剂496
    17.2微乳剂500
    17.3水乳剂505
    17.4水分散性粒剂507
    17.5结论与展望508
    参考文献509

    第18章害虫对杂环类杀虫剂的抗性511
    18.1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512
    18.1.1害虫对氟虫腈的抗性概况512
    18.1.2害虫对氟虫腈的交互抗性516
    18.1.3害虫对氟虫腈的抗性机理517
    18.1.4害虫对氟虫腈的耐药性遗传518
    18.1.5结论与展望519
    18.2新烟碱类杀虫剂519
    18.2.1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概况519
    18.2.2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522
    18.2.3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遗传523
    18.2.4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机理523
    18.2.5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治理524
    18.3大环内酯类杀虫剂——阿维菌素525
    18.3.1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概况525
    18.3.2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适合度526
    18.3.3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遗传526
    18.3.4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机理526
    18.3.5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治理527
    18.4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528
    18.4.1害虫对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的抗性概况528
    18.4.2害虫对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529
    18.4.3害虫对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529
    18.5取代芳基吡咯类杀虫剂——虫螨腈529
    18.5.1害虫对虫螨腈的抗性概况和交互抗性529
    18.5.2害虫对虫螨腈的抗性遗传和抗性机理530
    18.5.3害虫对虫螨腈的抗性治理531
    18.6新型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多杀菌素531
    18.6.1害虫对多杀菌素的抗性概况531
    18.6.2害虫对多杀菌素的交互抗性532
    18.6.3害虫对多杀菌素的抗性机理532
    18.6.4害虫对多杀菌素的抗性治理533
    18.7二嗪类杀虫剂——茚虫威533
    18.7.1害虫对茚虫威的抗性概况533
    18.7.2害虫对茚虫威的交互抗性534
    18.7.3害虫对茚虫威的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534
    18.8害虫对吡蚜酮的抗性535
    18.9害虫对氟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535
    参考文献535
    缩略语549
  • 内容简介: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以杂环化合物结构为分类标准,系统介绍了杂环类杀虫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不对称合成与分离,立体化学,天然产物,生物活性与作用机理,分子设计与构效关系,残留与残留免疫印记分析,代谢,剂型加工及抗性等,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杂环类杀虫剂研究的最新成果。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可作为大专院校农药学、精细化工、应用化学、植物保护、环境专业师生、科研院所研究工作者以及农业推广部门及化工生产、农资经营单位人员的参考书。
  • 目录:
    绪论1
    第1章三元杂环类杀虫剂4
    1.1含氮丙啶环类化合物4
    1.2二氮丙啶类化合物8
    1.3环硫乙烷类化合物9
    1.4含环氧乙烷类化合物10
    1.5结论与展望11
    参考文献12

    第2章四元杂环类杀虫剂14
    2.1环氧丁烷类化合物14
    2.2环硫丁烷类化合物16
    2.31,3-二噻丁环类化合物16
    2.4吖丁啶类化合物18
    2.5结论与展望19
    参考文献19

    第3章五元杂环类杀虫剂21
    3.1单杂原子五元杂环21
    3.1.1噻吩类化合物21
    3.1.2呋喃类化合物27
    3.1.3吡咯类化合物35
    3.2多杂原子五元杂环44
    3.2.1噻唑类化合物44
    3.2.2咪唑类化合物49
    3.2.3唑类化合物60
    3.2.4异(口恶)唑类化合物64
    3.2.5吡唑类化合物71
    3.2.6噻二唑类化合物82
    3.2.7二唑类化合物90
    3.2.81,2,4-三唑类化合物101
    参考文献108

    第4章六元杂环类杀虫剂118
    4.1单杂原子六元杂环118
    4.1.1吡啶类化合物118
    4.1.2吡喃类化合物128
    4.1.3噻喃类化合物138
    4.2多杂原子六元杂环140
    4.2.1吡嗪类化合物140
    4.2.2哒嗪(酮)类化合物146
    4.2.3吩嗪类化合物157
    4.2.4嘧啶类化合物161
    4.2.5三嗪类化合物173
    4.2.6嗪类化合物178
    4.2.7吗啉类化合物180
    参考文献185

    第5章苯并稠杂环类杀虫剂196
    5.1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96
    5.1.1含苯氧(硫)醚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96
    5.1.2含磺(磷)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98
    5.1.31-位含烷基(氨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99
    5.1.4含杂环的酮苯并咪唑类化合物202
    5.1.5含二氟乙烯的酯(硫代)苯并咪唑类化合物203
    5.1.6结论与展望204
    5.2苯并噻唑类化合物204
    5.3苯并三唑类化合物207
    5.3.1苯并三唑氨基乙腈类化合物208
    5.3.2苯并三唑酰胺类化合物208
    5.3.3苯并三唑酚类化合物210
    5.3.4苯并三唑醚类化合物211
    5.3.5苯并三唑含磷酸酯类化合物211
    5.3.6其他类化合物212
    5.3.7结论与展望214
    5.4苯并唑类化合物214
    5.4.1硫醚苯并唑类化合物214
    5.4.2胺(酰胺)苯并唑类化合物216
    5.4.3其他类化合物218
    5.5.4结论与展望221
    5.5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1
    5.5.1酯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2
    5.5.2脲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3
    5.5.3肟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4
    5.5.4酰胺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4
    5.5.5其他苯并噻吩类化合物225
    5.5.6结论与展望226
    5.6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26
    5.6.1含磷酸酯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27
    5.6.2含氨基甲酸酯基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27
    5.6.3含苯甲酰脲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28
    5.6.4含不饱和烃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0
    5.6.5含二唑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0
    5.6.6含吡咯环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1
    5.6.7含双苯环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1
    5.6.8含N叔丁基双酰肼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2
    5.6.9结论与展望233
    5.7吲哚类化合物233
    5.7.1取代吲哚类化合物233
    5.7.2(异)吲哚酮类化合物238
    5.7.3吲哚并杂环、稠环类化合物240
    5.7.4结论与展望246
    5.8喹啉类化合物246
    5.8.1取代喹啉类化合物246
    5.8.2胺及酰胺喹啉类化合物248
    5.8.3酯喹啉类化合物251
    5.8.4醚喹啉类化合物252
    5.8.5其他喹啉类化合物252
    5.8.6结论与展望253
    5.9喹唑啉类化合物253
    5.9.1喹唑啉(硫)醚类化合物254
    5.9.2喹唑啉(硫)酮类化合物256
    5.9.3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259
    5.9.42,4二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260
    5.9.5杂环喹唑啉类化合物261
    5.9.6结论与展望262
    参考文献262

    第6章稠杂环类杀虫剂270
    6.1噻唑并杂环类化合物270
    6.2吡唑并杂环类化合物270
    6.3嘧啶并杂环类化合物271
    6.4吡啶并噻喃类化合物273
    6.5天然产物类化合物274
    6.6其他类化合物275
    6.7结论与展望276
    参考文献276

    第7章七元及以上杂环类杀虫剂277
    7.1含氮七元杂环类化合物277
    7.2含硫七元杂环类化合物279
    7.3大环内酯类化合物280
    7.4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282
    7.5结论与展望283
    参考文献283

    第8章手性杂环类杀虫剂285
    8.1杂环手性化合物285
    8.1.1含杂环的手性有机磷类化合物285
    8.1.2含杂环的手性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287
    8.1.3生物来源的手性杂环类化合物292
    8.1.4手性烟碱类化合物295
    8.1.5其他手性杂环类化合物296
    8.1.6结论与展望297
    8.2杂环杀虫剂手性分离298
    8.2.1吡唑类化合物298
    8.2.2二嗪类化合物302
    8.2.3噻唑类化合物304
    8.2.4其他杂环类化合物304
    8.2.5结论与展望305
    参考文献305

    第9章杂环类植物杀虫剂309
    9.1含氮杂环植物杀虫剂及杀虫活性化合物309
    9.1.1烟碱类309
    9.1.2鱼尼丁类310
    9.1.3藜芦碱310
    9.1.4苦参碱311
    9.1.5百部碱311
    9.1.6莨菪烷类生物碱312
    9.1.7马钱子碱313
    9.1.8乌头碱313
    9.1.9大环倍半萜吡啶生物碱314
    9.1.10蓖麻碱315
    9.1.11类糖生物碱315
    9.1.12吡咯双烷生物碱315
    9.1.13哌啶生物碱316
    9.1.14白鲜碱316
    9.2含氧杂环植物杀虫剂及杀虫活性化合物317
    9.2.1鱼藤酮317
    9.2.2印楝素318
    9.2.3川楝素319
    9.2.4苦皮藤素319
    9.2.5茴蒿素321
    9.2.6异羊角拗苷321
    9.2.7蛇床子素321
    9.2.8狼毒素321
    9.2.9胡椒酰胺类322
    9.2.10四氢呋喃脂肪酸内酯类323
    9.2.11苯并呋喃类323
    9.2.12鬼臼毒素类324
    9.2.13闹羊花素类325
    9.2.14苦木素326
    9.2.15haedoxanA326
    9.2.16杠柳苷326
    9.2.17meliternatin327
    9.2.18含四甲基环己烯二酮结构的黄酮化合物327
    9.3含硫杂环植物杀虫剂328
    9.4结论与展望328
    参考文献328

    第10章杂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330
    10.1概述330
    10.2杂环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331
    10.2.1几丁质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331
    10.2.2杂环类苯甲酰脲几丁质合成抑制剂331
    10.2.3其他杂环类几丁质抑制剂339
    10.3杂环类保幼激素类似物340
    10.3.1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340
    10.3.2含氧杂环保幼激素类似物341
    10.3.3含氮杂环保幼激素类似物342
    10.4杂环类蜕皮激素抑制剂348
    10.4.1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348
    10.4.2商品化的杂环蜕皮激素类似物349
    10.4.3其他杂环蜕皮激素类似物350
    10.5其他杂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352
    10.6结论与展望353
    参考文献354

    第11章杂环杀虫剂的生物活性与作用机理359
    11.1杀虫剂生物测定方法359
    11.1.1新杀虫剂筛选流程359
    11.1.2杀虫剂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评价方法361
    11.1.3数据处理技术362
    11.1.4杀虫剂生物活性筛选进展363
    11.2杂环杀虫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368
    11.2.1二甲酰胺类杂环杀虫剂370
    11.2.2吡咯类杀虫剂372
    11.2.3吡唑啉类杀虫剂375
    11.2.4双酰肼类杀虫剂378
    11.2.5新烟碱类杀虫剂380
    11.2.6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杀虫剂383
    11.2.7吡啶类杀虫剂386
    11.2.8季酮酸类杀虫剂387
    11.3结论与展望388
    参考文献388

    第12章杂环类杀虫剂分析392
    12.1吡啶类杀虫剂392
    12.2吡咯类杀虫剂395
    12.3嘧啶类杀虫剂395
    12.4吡唑类杀虫剂396
    12.5酰肼类杀虫剂397
    12.6烟碱类杀虫剂397
    12.7二嗪类杀虫剂398
    12.8噻唑类杀虫剂398
    12.9呋喃类杀虫剂399
    12.10结论与展望400
    参考文献400

    第13章杂环杀虫剂残留分析402
    13.1烟碱类杀虫剂402
    13.2吡嗪酮及其类似物406
    13.3吡唑类杀虫剂407
    13.4二嗪类杀虫剂411
    13.5芳基吡咯类杀虫剂415
    13.6农药多残留的检测方法417
    13.7结论与展望418
    参考文献419

    第14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合理设计422
    14.1AChE晶体结构422
    14.2AChE抑制剂类型424
    14.3AChE催化反应机理425
    14.4AChE抑制剂设计427
    14.4.1含他克林结构的均二聚体(bistacrine)设计427
    14.4.2含他克林结构的杂二聚体设计432
    14.4.3含石杉碱甲(huperzine,Hup)结构的二聚体设计433
    14.4.4含加兰他敏结构的抑制剂设计435
    14.4.5离子型抑制剂设计436
    14.4.6其他类抑制剂设计436
    14.5结论与展望438
    参考文献438

    第15章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在杂环杀虫剂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43
    15.1免疫分析概述443
    15.1.1放射免疫分析法444
    15.1.2酶免疫分析法444
    15.1.3荧光免疫分析法444
    15.1.4发光免疫分析法445
    15.1.5胶体金免疫色谱法445
    15.1.6免疫分析与仪器分析的联用技术445
    15.2农药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446
    15.2.1半抗原的制备446
    15.2.2人工抗原的合成448
    15.2.3人工抗原的纯化和鉴定449
    15.2.4抗体的制备450
    15.2.5抗体纯化452
    15.2.6用于农药分析的酶联免疫方法(ELISA)类型453
    15.2.7分析质量控制454
    15.2.8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455
    15.3免疫分析在杂环杀虫剂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457
    15.3.1免疫分析在吡虫啉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57
    15.3.2免疫分析在毒死蜱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58
    15.3.3免疫分析在克百威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59
    15.3.4免疫分析在三唑磷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60
    15.3.5免疫分析在其他杂环类杀虫剂残留分析中的应用460
    15.4免疫分析新方法及研究展望462
    15.4.1偏振荧光免疫分析法462
    15.4.2脂质体放大免疫分析法463
    15.4.3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法463
    参考文献464

    第16章杂环类杀虫剂代谢468
    16.1杂环类杀虫剂生物体内代谢研究468
    16.1.1烟碱类杀虫剂468
    16.1.2吡唑类杀虫剂471
    16.1.3吡啶类杀虫剂471
    16.1.4呋喃类杀虫剂472
    16.1.5嘧啶类杀虫剂475
    16.1.6结论与展望476
    16.2杂环杀虫剂在生物体外的降解研究476
    16.2.1三唑类杀虫剂477
    16.2.2咪唑类杀虫剂477
    16.2.3哒嗪类杀虫剂477
    16.2.4噻唑类杀虫剂478
    16.2.5吲哚类杀虫剂479
    16.2.6喹啉类杀虫剂480
    16.2.7其他杂环类杀虫剂481
    16.2.8结论与展望483
    16.3杂环杀虫剂在水和土壤中的环境行为484
    16.3.1吡唑类杀虫剂485
    16.3.2烟碱类杀虫剂486
    16.3.3嘧啶类杀虫剂488
    16.3.4吡啶类杀虫剂488
    16.3.5其他杂环类杀虫剂490
    16.3.6结论与展望491
    参考文献491

    第17章杂环类杀虫剂剂型加工496
    17.1悬浮剂496
    17.2微乳剂500
    17.3水乳剂505
    17.4水分散性粒剂507
    17.5结论与展望508
    参考文献509

    第18章害虫对杂环类杀虫剂的抗性511
    18.1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512
    18.1.1害虫对氟虫腈的抗性概况512
    18.1.2害虫对氟虫腈的交互抗性516
    18.1.3害虫对氟虫腈的抗性机理517
    18.1.4害虫对氟虫腈的耐药性遗传518
    18.1.5结论与展望519
    18.2新烟碱类杀虫剂519
    18.2.1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概况519
    18.2.2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522
    18.2.3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遗传523
    18.2.4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机理523
    18.2.5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治理524
    18.3大环内酯类杀虫剂——阿维菌素525
    18.3.1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概况525
    18.3.2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适合度526
    18.3.3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遗传526
    18.3.4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机理526
    18.3.5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治理527
    18.4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528
    18.4.1害虫对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的抗性概况528
    18.4.2害虫对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529
    18.4.3害虫对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529
    18.5取代芳基吡咯类杀虫剂——虫螨腈529
    18.5.1害虫对虫螨腈的抗性概况和交互抗性529
    18.5.2害虫对虫螨腈的抗性遗传和抗性机理530
    18.5.3害虫对虫螨腈的抗性治理531
    18.6新型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多杀菌素531
    18.6.1害虫对多杀菌素的抗性概况531
    18.6.2害虫对多杀菌素的交互抗性532
    18.6.3害虫对多杀菌素的抗性机理532
    18.6.4害虫对多杀菌素的抗性治理533
    18.7二嗪类杀虫剂——茚虫威533
    18.7.1害虫对茚虫威的抗性概况533
    18.7.2害虫对茚虫威的交互抗性534
    18.7.3害虫对茚虫威的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534
    18.8害虫对吡蚜酮的抗性535
    18.9害虫对氟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535
    参考文献535
    缩略语549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新杂环农药:杀菌剂
宋宝安 编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新杂环农药:除草剂
宋宝安、吴剑 著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新杂学——穆斯林生活常识读本
绿色火焰 编写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新杂环农药的研究发展及合成方法
柏再苏、王大翔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话说农药:魔鬼还是天使?
宋宝安 主编;杨光富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农药合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宋宝安、吴剑 编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老年社会保障读本/金色年华读本
宋宝安、王胜今 编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贵州大学文科讲坛精粹(第2辑)
宋宝安、洪名勇、陈爱东 编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研究
宋宝安 编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
宋宝安 编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新杂环农药:除草剂
宋宝安、吴剑 著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当代中国老龄群体社会管理问题研究
宋宝安 著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Environment-Friendly Antiviral Agents for Plants
宋宝安 著
新杂环农药:杀虫剂
新杂环农药:杀菌剂
宋宝安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