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原理与工程实践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原理与工程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6-06
版次: 1
ISBN: 9787562534709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38页
字数: 23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2人买过
  •   灌注桩的承载性能与桩的几何尺寸、桩身强度、桩土间的相互作用效应等因素有关。桩土间的相互作用效应主要表现为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大小及其作用特性。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大小及其作用特性除与土层条件等因素有关外,还受施工工艺的影响。
      工艺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灌注桩施工工序较多,施工工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孔内事故;②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差别很大,桩基施工的质量差异性大;③灌注桩施工采用泥浆护壁,必然在孔壁形成泥皮,在孔底残留沉渣和扰动桩端土体,从而大大降低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使桩的承载力大幅降低,不能发挥其强度潜能。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往往表现出很大的离散性,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大大降低了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同时,由于桩越长,桩径越大,所面临的问题也就越多。施工中从钻孔、清孑L到下钢筋笼、灌注的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更大,施工工艺本身存在的缺陷表现越明显,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会很多,可靠性也更差。
      为保证桩的承载力达到要求,缩短桩长或提高桩的承载力,采用后注浆技术是一种廉价和可靠的方法。另外,后注浆可减少桩基施工的人为影响及施工质量的差异性,使桩基性能的可靠度得到提高,对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后注浆技术以往主要应用于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其桩径、桩长一般较小。近年来,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超长大直径桥梁桩开始应用该项技术,如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大桥、甬江铁路特大桥等。后注浆技术以往主要应用于持力层以砂土为主的建筑,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在黏性土和嵌岩桩中应用后注浆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对灌注桩进行注浆时,浆液在土层中往往以充填、渗透、挤密和劈裂等多种形式与土体相互作用,改变土体原有的结构,进而改变土体初始应力场和位移场。但到目前为止,注浆对土体强化加固的内在机制尚不明确,一些问题还无法解释,理论研究还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原理与工程实践》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后注浆作用机理、工程应用和数值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有助于后注浆技术的完善和发展。 1 概述
    1.1 引言
    1.2 后注浆分类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后注浆的作用机理研究
    2.1 土层注浆机理分析
    2.2 注浆对桩侧土的影响机理
    2.3 注浆对桩侧土层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2.4 注浆对桩端土层的作用机理
    2.5 注浆对桩端土层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3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现场试验
    3.1 苏通大桥试桩的现场试验研究
    3.2 郑州黄河二桥试桩的现场试验研究
    3.3 河南发展大厦试桩的现场试验研究

    4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机理与承载性状的数值分析
    4.1 概述
    4.2 数值模拟方法
    4.3 浆液运移性状数值模拟
    4.4 桩端后注浆桩承载性能数值模拟
    4.5 苏通二期试桩有关参数的反分析
    4.6 桩端注浆对超长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

    5 后注浆施工技术
    5.1 传统后注浆方法
    5.2 桩端循环注浆(U型管注浆)工艺原理

    6 后注浆技术的工程实践
    6.1 后注浆技术在超长大直径桩中的应用
    6.2 后注浆技术在黏性土中的应用
    6.3 后注浆技术在软土中的应用
    6.4 后注浆技术在嵌岩桩中的应用

    7 后注浆桩的可靠度分析
    7.1 随机变量的概率统计特性
    7.2 可靠度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灌注桩的承载性能与桩的几何尺寸、桩身强度、桩土间的相互作用效应等因素有关。桩土间的相互作用效应主要表现为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大小及其作用特性。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大小及其作用特性除与土层条件等因素有关外,还受施工工艺的影响。
      工艺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灌注桩施工工序较多,施工工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孔内事故;②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差别很大,桩基施工的质量差异性大;③灌注桩施工采用泥浆护壁,必然在孔壁形成泥皮,在孔底残留沉渣和扰动桩端土体,从而大大降低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使桩的承载力大幅降低,不能发挥其强度潜能。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往往表现出很大的离散性,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大大降低了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同时,由于桩越长,桩径越大,所面临的问题也就越多。施工中从钻孔、清孑L到下钢筋笼、灌注的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更大,施工工艺本身存在的缺陷表现越明显,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会很多,可靠性也更差。
      为保证桩的承载力达到要求,缩短桩长或提高桩的承载力,采用后注浆技术是一种廉价和可靠的方法。另外,后注浆可减少桩基施工的人为影响及施工质量的差异性,使桩基性能的可靠度得到提高,对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后注浆技术以往主要应用于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其桩径、桩长一般较小。近年来,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超长大直径桥梁桩开始应用该项技术,如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大桥、甬江铁路特大桥等。后注浆技术以往主要应用于持力层以砂土为主的建筑,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在黏性土和嵌岩桩中应用后注浆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对灌注桩进行注浆时,浆液在土层中往往以充填、渗透、挤密和劈裂等多种形式与土体相互作用,改变土体原有的结构,进而改变土体初始应力场和位移场。但到目前为止,注浆对土体强化加固的内在机制尚不明确,一些问题还无法解释,理论研究还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原理与工程实践》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后注浆作用机理、工程应用和数值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有助于后注浆技术的完善和发展。
  • 目录:
    1 概述
    1.1 引言
    1.2 后注浆分类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后注浆的作用机理研究
    2.1 土层注浆机理分析
    2.2 注浆对桩侧土的影响机理
    2.3 注浆对桩侧土层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2.4 注浆对桩端土层的作用机理
    2.5 注浆对桩端土层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3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现场试验
    3.1 苏通大桥试桩的现场试验研究
    3.2 郑州黄河二桥试桩的现场试验研究
    3.3 河南发展大厦试桩的现场试验研究

    4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机理与承载性状的数值分析
    4.1 概述
    4.2 数值模拟方法
    4.3 浆液运移性状数值模拟
    4.4 桩端后注浆桩承载性能数值模拟
    4.5 苏通二期试桩有关参数的反分析
    4.6 桩端注浆对超长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

    5 后注浆施工技术
    5.1 传统后注浆方法
    5.2 桩端循环注浆(U型管注浆)工艺原理

    6 后注浆技术的工程实践
    6.1 后注浆技术在超长大直径桩中的应用
    6.2 后注浆技术在黏性土中的应用
    6.3 后注浆技术在软土中的应用
    6.4 后注浆技术在嵌岩桩中的应用

    7 后注浆桩的可靠度分析
    7.1 随机变量的概率统计特性
    7.2 可靠度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原理与工程实践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及工程应用
张忠苗 著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原理与工程实践
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技术规程T/CECS596-2019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原理与工程实践
深厚饱和软黏土路基联合处理技术
黄生根、杨炜林、曹辉、敖江忠、彭从文 著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原理与工程实践
大型深水桥梁钻孔桩桩端后压浆技术
黄生根 著;龚维明;戴国亮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原理与工程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工程原理与方法
黄生根、吴鹏、戴国亮 著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原理与工程实践
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工程(修订本)
黄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