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日] , ,
2016-02
版次: 1
ISBN: 9787532644087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58页
字数: 34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39人买过
  •   本书为"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译丛"之一种。主要以上海近代新中间层(大众)的生活体验(消费、动员和活动)为例,对自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期起,历经抗日战争、战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社会的变化进行论述,从而刻画了20世纪20-50年代的"大众社会",是一部研究近代上海城市社会史的力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岩间一弘(Kazuhiro Iwama),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毕业,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博士课程结业、博士(学衔)。现为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教授,曾任千叶商科大学商经学部教授。著有《近代上海的白领——动摇的新中间层的形成》、《上海——都市生活的现代史》等。
      葛涛,日本关东学院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韩国国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研究所外聘教授。主要著作有《唱片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译著有《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等。
      甘慧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毕业,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馆员。曾发表多篇关于上海史的论文、译作,并独力完成“宗方小太郎日记、报告”的翻译工作。 中文版序言1译者说明1绪论 上海的大众时代1一、 大众时代拉开帷幕1二、 近代上海的大众消费社会7三、 诞生大众的秩序结构18四、 上海政治与职员、工人的动员29五、 从大众消费到大众动员——20世纪20—50年代的变化与连续60六、 本书的课题、视点、资料71上编 从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期到战时、战后第一章 被展示的群众的诞生——由《新闻报》广告所见之新兴中产阶级与大众消费95一、 从商业广告探求大众消费95二、 民国时期上海的媒体环境100三、 图版广告所表现的大众消费115四、 出现在《新闻报》中的“大众”152第二章 女影星阮玲玉的自杀与拂晓期的大众消费社会162一、 如何看待电影女星的自杀162二、 自杀发生的经过165三、 聚集在遗体周围的群众168四、 “谈阮”——围绕阮玲玉自杀的舆论171五、 被商业利用的自杀175六、 虚假、不当广告的取缔与消费者意识179七、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大众消费社会185第三章 集团结婚式与新兴中产阶级的大众消费、大众动员193一、 集团婚礼为什么流行193二、 包办婚姻、强迫婚姻与“文明结婚”194三、 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期市政府举办的集团结婚式196四、 战争时期——民间企业、团体的集团结婚式204五、 战后时期——市政府重新举办集团结婚式207六、 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仪式结婚走向登记结婚210七、 大众婚礼的流行214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的大众动员——战时、战后的联谊会222一、 关于战时、战后上海新兴中产阶级的视点222二、 联谊会的设立与运作225三、 娱乐在战时的意义237四、 日军进驻公共租界后的联谊会250五、 战后的联谊会与娱乐253六、 消费合作社与战时、战后的消费生活265七、 后世对联谊会评价的变化270八、 娱乐、消费与动员的一体化273下编 从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五章 “汉奸”检举与战后上海大众——以李泽事件为例289一、 从李泽事件解读战后上海289二、 被大众情绪所制裁291三、 从检举运动到逮捕293四、 逮捕的余波299五、 投向辩护人的目光302六、 “高级职员”的作用305七、 审判的展开306八、 审判的迂回曲折与大众情绪的动向309九、 从检举“汉奸”运动到“五反”运动的连续性311第六章 市参议员选举与检举“汉奸”运动319一、 选举反映的时代状况319二、 选举战与大众320三、 选举中的歪门邪道与操作323四、 围绕“汉奸”检举期限的论战326五、 检举市参议员的谣言与舆论328六、 选举、检举、大众332第七章 从“上海小姐”竞选看战后大众社会337一、 “上海小姐”竞选为什么举办337二、 上海小姐竞选的举办342三、 “上海小姐”竞选与大众媒体345四、 围绕小姐竞选的舆论动态349五、 “汉奸之女”与“上海小姐之父”354六、 “上海小姐”出演香港电影359七、 选美竞选和大众媒体362第八章 在表现与宣传之间——新中国的成立与大众行为的秩序369一、 变化中的大众369二、 “三反”、“五反”运动中的高级职员370三、 “民主改革补课”运动和职员阶层380四、 公私合营与“高级职员”、“资方代理人”的立场385五、 “资方代理人”体验的反右派斗争392六、 多样化、尖锐化的动员手段和“大众压力”的高涨399结论 大众的诞生与变貌的活力410参考文献418
  • 内容简介:
      本书为"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译丛"之一种。主要以上海近代新中间层(大众)的生活体验(消费、动员和活动)为例,对自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期起,历经抗日战争、战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社会的变化进行论述,从而刻画了20世纪20-50年代的"大众社会",是一部研究近代上海城市社会史的力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 作者简介:
      岩间一弘(Kazuhiro Iwama),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毕业,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博士课程结业、博士(学衔)。现为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教授,曾任千叶商科大学商经学部教授。著有《近代上海的白领——动摇的新中间层的形成》、《上海——都市生活的现代史》等。
      葛涛,日本关东学院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韩国国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研究所外聘教授。主要著作有《唱片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译著有《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等。
      甘慧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毕业,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馆员。曾发表多篇关于上海史的论文、译作,并独力完成“宗方小太郎日记、报告”的翻译工作。
  • 目录:
    中文版序言1译者说明1绪论 上海的大众时代1一、 大众时代拉开帷幕1二、 近代上海的大众消费社会7三、 诞生大众的秩序结构18四、 上海政治与职员、工人的动员29五、 从大众消费到大众动员——20世纪20—50年代的变化与连续60六、 本书的课题、视点、资料71上编 从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期到战时、战后第一章 被展示的群众的诞生——由《新闻报》广告所见之新兴中产阶级与大众消费95一、 从商业广告探求大众消费95二、 民国时期上海的媒体环境100三、 图版广告所表现的大众消费115四、 出现在《新闻报》中的“大众”152第二章 女影星阮玲玉的自杀与拂晓期的大众消费社会162一、 如何看待电影女星的自杀162二、 自杀发生的经过165三、 聚集在遗体周围的群众168四、 “谈阮”——围绕阮玲玉自杀的舆论171五、 被商业利用的自杀175六、 虚假、不当广告的取缔与消费者意识179七、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大众消费社会185第三章 集团结婚式与新兴中产阶级的大众消费、大众动员193一、 集团婚礼为什么流行193二、 包办婚姻、强迫婚姻与“文明结婚”194三、 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期市政府举办的集团结婚式196四、 战争时期——民间企业、团体的集团结婚式204五、 战后时期——市政府重新举办集团结婚式207六、 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仪式结婚走向登记结婚210七、 大众婚礼的流行214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的大众动员——战时、战后的联谊会222一、 关于战时、战后上海新兴中产阶级的视点222二、 联谊会的设立与运作225三、 娱乐在战时的意义237四、 日军进驻公共租界后的联谊会250五、 战后的联谊会与娱乐253六、 消费合作社与战时、战后的消费生活265七、 后世对联谊会评价的变化270八、 娱乐、消费与动员的一体化273下编 从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五章 “汉奸”检举与战后上海大众——以李泽事件为例289一、 从李泽事件解读战后上海289二、 被大众情绪所制裁291三、 从检举运动到逮捕293四、 逮捕的余波299五、 投向辩护人的目光302六、 “高级职员”的作用305七、 审判的展开306八、 审判的迂回曲折与大众情绪的动向309九、 从检举“汉奸”运动到“五反”运动的连续性311第六章 市参议员选举与检举“汉奸”运动319一、 选举反映的时代状况319二、 选举战与大众320三、 选举中的歪门邪道与操作323四、 围绕“汉奸”检举期限的论战326五、 检举市参议员的谣言与舆论328六、 选举、检举、大众332第七章 从“上海小姐”竞选看战后大众社会337一、 “上海小姐”竞选为什么举办337二、 上海小姐竞选的举办342三、 “上海小姐”竞选与大众媒体345四、 围绕小姐竞选的舆论动态349五、 “汉奸之女”与“上海小姐之父”354六、 “上海小姐”出演香港电影359七、 选美竞选和大众媒体362第八章 在表现与宣传之间——新中国的成立与大众行为的秩序369一、 变化中的大众369二、 “三反”、“五反”运动中的高级职员370三、 “民主改革补课”运动和职员阶层380四、 公私合营与“高级职员”、“资方代理人”的立场385五、 “资方代理人”体验的反右派斗争392六、 多样化、尖锐化的动员手段和“大众压力”的高涨399结论 大众的诞生与变貌的活力410参考文献418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的美国人:社区形成与对革命的反应(1919-1928)
[美]何振模 著;张笑川、张生、唐艳香 译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的法国人(1849-1949)
[法]居伊·布罗索莱 著;牟振宇 译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乱世中的信任:民国时期天津的货币、银行及国家-社会关系
[美]史瀚波 著;池桢 译
相关图书 / 更多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市中考作文示范卷100篇
王意如,程赟 主编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市高考作文示范卷100篇
王意如,程赟 主编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红色机要密码史话(1930—1949)
本书编写组 编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2021)(精)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编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十九种校释 《儒藏》精华编选刊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市社区治理法律适用指引全书
德同咨询服务机构,宋安成律师团队 著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市数据条例理解与适用
陈吉栋 主编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发展战略研究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著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蓝皮书(2021-2022)
潘敏 权衡 主编,马学强 王健 副主编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基于课堂教学观察工具的实践研究报告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新高考等级考全真模拟卷+预测卷化学(第2版)
森木 编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汉口分行的业务运营与内部管理研究(1923-1938)
黄传荣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人生的愚者
[日]木木高太郎/著陈晓淇/译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这份心情总有一天会遗忘【定制回忆典藏卡*2】本屋大赏得主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作者住野夜新书
[日]住野夜 著;酷威文化 出品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虚幻女友 午夜文库
[日]酒本步 著;星野空 译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明明不是我!
[日]浅仓秋成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5只好老鼠造房子(日本绘本奖作品,儿童社会性发展绘本)
[日]田代千里 著;常立 译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小白去露营
[日]小石有华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豆腐店
[日]饭野真纪 著;100层童书馆 出品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龟兹早期寺院中的说一切有部遗迹探真
[日]谷口阳子 著;王倩 译;[意]魏正中;[日]桧山智美 (德)基弗尔-普尔兹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森林里的西瓜虫 科学之友作者绘本大师松冈达英经典力作
[日]松冈达英 著;晓晗 译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再见,我们的幼儿园(精装 宫西达也系列绘本)回顾宝贵的幼儿园生活,让孩子更好地迎接一年级。
[日]宫西达也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小小熊猫(精装 宫西达也系列绘本)超萌小小熊猫,生活充满惊险,怎么化险为夷?
[日]宫西达也
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
草莓村(蜡笔王国系列)(日本畅销七十年,“宫崎骏式”自然主义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日]福永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