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4-11
版次:
1
ISBN:
9787307141179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4页
字数:
46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112人买过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遥感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遥感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从信息传递的角度介绍了遥感的原理与应用。
《遥感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遥感的概念、遥感的物理基础、遥感数据的获取、遥感数据的处理、遥感信息的提取以及遥感的应用等。
《遥感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知识点丰富、新颖,既包含了遥感的基本理论,也介绍了遥感技术的最新应用,可作为测绘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遥感教学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对此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第1章绪论
1.1遥感的概念
1.2遥感的分类与特点
1.2.1遥感的分类
1.2.2遥感的特点
1.3电磁波遥感的过程
1.4遥感技术系统
1.5遥感发展简况
1.5.1空中摄影萌芽阶段
1.5.2航空遥感阶段
1.5.3卫星遥感阶段
1.5.4中国遥感发展概况
1.5.5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1.6遥感与各学科发展的关系
习题
第2章电磁波与光谱响应
2.1电磁波及电磁波谱
2.1.1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2.1.2物体的发射辐射
2.1.3地物的反射辐射
2.2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
2.2.1电磁波的传输特性
2.2.2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影响
2.2.3大气窗口与大气屏障
2.3光谱响应与参比数据
2.3.1光谱响应
2.3.2参比数据
2.4地物波谱特性的测定
2.4.1实地测量
2.4.2实验数据
2.4.3参照数据
习题
实习
第3章遥感平台与传感器
3.1遥感平台
3.1.1遥感平台的种类
3.1.2卫星轨道及运行特点
3.2传感器分类与特性
3.2.1传感器的分类
3.2.2传感器的特性
3.3被动式遥感传感器
3.3.1可见光与近红外传感器
3.3.2热红外扫描成像传感器
3.3.3多光谱(高光谱)扫描传感器
3.3.4微波辐射计
3.4主动式遥感传感器
3.4.1雷达传感器
3.4.2激光雷达传感器
3.4.3声呐传感器
3.5典型遥感平台
3.5.1高分辨率卫星系列
3.5.2中分辨率卫星系列
3.5.3低分辨率卫星系列
3.5.4其他平台
习题
第4章遥感影像辐射与光谱处理
4.1辐射处理
4.1.1辐射误差
4.1.2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传感器辐射定标)
4.1.3太阳高度角和地形影响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
4.1.4大气校正
4.2数字影像增强
4.2.1辐射增强
4.2.2影像平滑与锐化
4.2.3多光谱影像增强
4.3影像融合_
4.3.1影像融合方法
4.3.2影像融合的效果评价
4.3.3遥感影像和DEM复合
4.4典型遥感影像的增强处理
4.4.1合成孑L径雷达影像的去噪与增强处理
4.4.2传感器不同且分辨率差异极大的影像融合
习题
实习
第5章遥感数字影像的几何处理
5.1建立几何成像模型
5.1.1坐标系及相互关系
5.1.2共线方程模型
5.1.3通用模型
5.2影响遥感影像几何质量的因素
5.2.1成像方式引起的影像变形
5.2.2传感器外方位元素的变化引起的影像变形
5.2.3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5.2.4地球曲率引起的影像变形
5.2.5大气折射引起的影像变形
5.2.6地球自转对影像的影响
5.3遥感传感器模型参数的求解与精化
5.3.1多项式模型系数的解算
5.3.2物理成像模型参数的解算与精化
5.3.3像方几何变换系数的角牮算
5.3.4有理多项式模型系数的解算与精化
5.4影像几何纠正过程
5.4.1影像几何纠正的概念和过程
5.4.2影像坐标的正、反变换
5.4.3影像灰度值重采样
5.4.4影像几何纠正精度评价
5.5地面控制点的获取方式
5.5.1人工选择方式
5.5.2基于控制点库的影像匹配方式
5.5.3基于松弛法的整体影像匹配方式
5.6遥感影像几何处理的应用举例
5.6.1低空遥感平台获取的影像几何处理
5.6.2数字影像镶嵌与配准
习题
实习
第6章遥感数据到信息的转化
6.1目视判读
6.1.1遥感影像判读特征
6.1.2遥感影像目视判读方法及过程
6.2遥感影像分类
6.2.1遥感影像分类的基本原理
6.2.2遥感影像监督分类
6.2.3遥感影像非监督分类
6.2.4基于混合像元的遥感影像分类
6.2.5非光谱信息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
6.2.6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分类
6.2.7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
6.3高光谱影像分析
6.3.1彩色合成
6.3.2主成分分析
6.3.3植被指数分析
6.3.4高光谱断面分析
6.4遥感变化检测
6.4.1地物变化与遥感影像变化的关系
6.4.2不同时相遥感影像之间的变化检测
习题
第7章遥感应用
7.1几何精纠正产品应用
7.1.1影像地图制作
7.1.2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7.1.3影像匹配参考图
7.2地理编码产品应用
7.2.1基础地理信息
7.2.2GPs地图导航
7.3三维产品应用
7.3.1数字城市
7.3.2数字选线
7.3.3战场环境仿真
7.4专题产品应用
7.4.1土地利用专题图
7.4.2森林资源分布专题图
7.4.3洪水风险专题图
7.5遥感技术的其他领域应用
7.5.1地质解译应用
7.5.2综合防灾减灾应用
7.5.3遥感考古应用
7.6遥感影像处理系统
习题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遥感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遥感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从信息传递的角度介绍了遥感的原理与应用。
《遥感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遥感的概念、遥感的物理基础、遥感数据的获取、遥感数据的处理、遥感信息的提取以及遥感的应用等。
《遥感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知识点丰富、新颖,既包含了遥感的基本理论,也介绍了遥感技术的最新应用,可作为测绘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遥感教学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对此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遥感的概念
1.2遥感的分类与特点
1.2.1遥感的分类
1.2.2遥感的特点
1.3电磁波遥感的过程
1.4遥感技术系统
1.5遥感发展简况
1.5.1空中摄影萌芽阶段
1.5.2航空遥感阶段
1.5.3卫星遥感阶段
1.5.4中国遥感发展概况
1.5.5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1.6遥感与各学科发展的关系
习题
第2章电磁波与光谱响应
2.1电磁波及电磁波谱
2.1.1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2.1.2物体的发射辐射
2.1.3地物的反射辐射
2.2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
2.2.1电磁波的传输特性
2.2.2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影响
2.2.3大气窗口与大气屏障
2.3光谱响应与参比数据
2.3.1光谱响应
2.3.2参比数据
2.4地物波谱特性的测定
2.4.1实地测量
2.4.2实验数据
2.4.3参照数据
习题
实习
第3章遥感平台与传感器
3.1遥感平台
3.1.1遥感平台的种类
3.1.2卫星轨道及运行特点
3.2传感器分类与特性
3.2.1传感器的分类
3.2.2传感器的特性
3.3被动式遥感传感器
3.3.1可见光与近红外传感器
3.3.2热红外扫描成像传感器
3.3.3多光谱(高光谱)扫描传感器
3.3.4微波辐射计
3.4主动式遥感传感器
3.4.1雷达传感器
3.4.2激光雷达传感器
3.4.3声呐传感器
3.5典型遥感平台
3.5.1高分辨率卫星系列
3.5.2中分辨率卫星系列
3.5.3低分辨率卫星系列
3.5.4其他平台
习题
第4章遥感影像辐射与光谱处理
4.1辐射处理
4.1.1辐射误差
4.1.2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传感器辐射定标)
4.1.3太阳高度角和地形影响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
4.1.4大气校正
4.2数字影像增强
4.2.1辐射增强
4.2.2影像平滑与锐化
4.2.3多光谱影像增强
4.3影像融合_
4.3.1影像融合方法
4.3.2影像融合的效果评价
4.3.3遥感影像和DEM复合
4.4典型遥感影像的增强处理
4.4.1合成孑L径雷达影像的去噪与增强处理
4.4.2传感器不同且分辨率差异极大的影像融合
习题
实习
第5章遥感数字影像的几何处理
5.1建立几何成像模型
5.1.1坐标系及相互关系
5.1.2共线方程模型
5.1.3通用模型
5.2影响遥感影像几何质量的因素
5.2.1成像方式引起的影像变形
5.2.2传感器外方位元素的变化引起的影像变形
5.2.3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5.2.4地球曲率引起的影像变形
5.2.5大气折射引起的影像变形
5.2.6地球自转对影像的影响
5.3遥感传感器模型参数的求解与精化
5.3.1多项式模型系数的解算
5.3.2物理成像模型参数的解算与精化
5.3.3像方几何变换系数的角牮算
5.3.4有理多项式模型系数的解算与精化
5.4影像几何纠正过程
5.4.1影像几何纠正的概念和过程
5.4.2影像坐标的正、反变换
5.4.3影像灰度值重采样
5.4.4影像几何纠正精度评价
5.5地面控制点的获取方式
5.5.1人工选择方式
5.5.2基于控制点库的影像匹配方式
5.5.3基于松弛法的整体影像匹配方式
5.6遥感影像几何处理的应用举例
5.6.1低空遥感平台获取的影像几何处理
5.6.2数字影像镶嵌与配准
习题
实习
第6章遥感数据到信息的转化
6.1目视判读
6.1.1遥感影像判读特征
6.1.2遥感影像目视判读方法及过程
6.2遥感影像分类
6.2.1遥感影像分类的基本原理
6.2.2遥感影像监督分类
6.2.3遥感影像非监督分类
6.2.4基于混合像元的遥感影像分类
6.2.5非光谱信息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
6.2.6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分类
6.2.7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
6.3高光谱影像分析
6.3.1彩色合成
6.3.2主成分分析
6.3.3植被指数分析
6.3.4高光谱断面分析
6.4遥感变化检测
6.4.1地物变化与遥感影像变化的关系
6.4.2不同时相遥感影像之间的变化检测
习题
第7章遥感应用
7.1几何精纠正产品应用
7.1.1影像地图制作
7.1.2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7.1.3影像匹配参考图
7.2地理编码产品应用
7.2.1基础地理信息
7.2.2GPs地图导航
7.3三维产品应用
7.3.1数字城市
7.3.2数字选线
7.3.3战场环境仿真
7.4专题产品应用
7.4.1土地利用专题图
7.4.2森林资源分布专题图
7.4.3洪水风险专题图
7.5遥感技术的其他领域应用
7.5.1地质解译应用
7.5.2综合防灾减灾应用
7.5.3遥感考古应用
7.6遥感影像处理系统
习题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
九品
北京市海淀区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90.96%
-
九品
北京市海淀区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1.28%
-
九五品
河北省廊坊市
平均发货14小时
成功完成率92.83%
-
九品
北京市东城区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1.14%
-
3
八五品
江苏省徐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88.4%
-
八品
河南省郑州市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90.31%
-
九品
北京市昌平区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0.82%
-
2
八五品
江苏省无锡市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87.54%
-
3
八五品
江苏省徐州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6.99%
-
3
八五品
江苏省徐州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6.99%
-
3
八五品
江苏省徐州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6.99%
-
3
八五品
江苏省徐州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6.99%
-
3
九品
江苏省徐州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6.99%
-
3
八五品
江苏省徐州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6.99%
-
八五品
浙江省杭州市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87.45%
-
5
八五品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5.49%
-
5
八五品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14小时
成功完成率95.45%
-
2
八五品
陕西省西安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3.2%
-
九品
北京市昌平区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85.95%
-
遥感原理与应用 周军其 武汉出版社
主图实拍图为效果图非实物,仅供参考!书籍为正版二手,外观八五新左右,带有笔记、划线等,不缺页不影响阅读。二手书籍默认不配有光盘、激活码、附件等。
八五品
湖南省长沙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90.16%
-
全新
-
九五品
重庆市綦江区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82.3%
-
八五品
云南省昆明市
平均发货7小时
成功完成率91.67%
-
九五品
福建省福州市
平均发货14小时
成功完成率89.96%
-
4
八五品
四川省绵阳市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96.05%
-
八五品
广西桂林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77.71%
-
八五品
江苏省南京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82.04%
-
八五品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73.23%
-
八五品
湖北省孝感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71.31%
-
八五品
山东省菏泽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3.75%
-
全新
河北省廊坊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81.98%
-
九品
北京市海淀区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8.7%
-
八五品
河南省郑州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37.5%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80.36%
-
九五品
陕西省西安市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100%
-
八五品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7小时
成功完成率85.19%
-
全新
湖北省武汉市
02月24日前发货
成功完成率72.55%
-
八五品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6小时
成功完成率62.5%
-
八品
广西桂林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74.81%
-
全新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84.62%
-
全新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