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博弈视角下的区域规划转型:中国城市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丛书1

利益博弈视角下的区域规划转型:中国城市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丛书1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8
版次: 1
ISBN: 9787305072918
定价: 39.5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1页
字数: 33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2人买过
  • 《利益博弈视角下的区域规划转型-中国城市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丛书1》,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社会多元化、利益博弈常态化已经成为社会现实。利益冲突日益频繁和显性化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传统区域规划的运行基础。在中西方区域规划发展历程及其比较的基础上,本书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对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运用公共选择、区域公共管理、市民社会等理论和方法,对区域规划价值重建、规划内容调整、规划管理体制重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总序
    前言
    1绪论
    1.1问题提出和选题依据
    1.1.1问题提出
    1.1.2选题依据
    1.2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1.2.1区域
    1.2.2区域规划
    1.2.3区域规划理论
    1.3研究进展与评述
    1.3.1国外研究动态
    1.3.2国内研究进展
    1.3.3拟探讨的主题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l.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研究内容和创新
    1.5.1研究内容
    1.5.2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2中西方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和启示
    2.1西方区域规划的发展变迁与启示
    2.1.1发展变迁
    2.1.2启示
    2.2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回顾与感悟
    2.2.1发展回顾
    2.2.2感悟
    2.3小结
    参考文献
    3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和难点
    3.1区域协调: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
    3.1.1和谐社会与区域协调
    3.1.2区域协调与区域规划
    3.1.3区域规划的类型划分
    3.2地区利益冲突:转型期中国区域规划的难点
    3.2.1政府竞争和博弈:地区利益冲突的理论分析框架
    3.2.2纵向政府竞争和博弈
    3.2.3横向政府竞争与博弈
    3.2.4单一政府内竞争与博弈
    3.3小结
    参考文献
    4区域规划的价值重建和实现途径
    4.1公共利益内涵
    4.1.1公共利益概念
    4.1.2公共利益的多重阐述
    4.1.3相关概念辨析
    4.2区域规划的价值演进及其重建
    4.2.1区域规划的价值演进
    4.2.2区域规划的价值重建
    4.3区域规划中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
    4.3.1政府、市场、社会三元理论下的公共利益实现
    4.3.2基于公共政策程序正义视角下的公共利益实现
    4.4小结
    参考文献
    5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
    5.1区域规划的理论完善
    5.1.1区域分工理论
    5.1.2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5.1.3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5.1.4区域一体化理论
    5.1.5城市一区域管治理论
    5.1.6人本主义规划理论
    5.2区域规划的内容调整
    5.2.1区域规划的内容广度
    5.2.2政府职能:区域规划内容界定的逻辑基点
    5.2.3区域规划内容的设置原则
    5.2.4对区域规划内容的两点思考
    5.2.5区域规划主要内容的安排
    5.3小结
    参考文献
    6区域规划的管理体制和实施手段
    6.1区域规划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体制根源
    6.1.1规划编制条块分割与规划间的相互冲突
    6.1.2区域公共问题与区域规划管理缺失
    6.1.3规划实施游离于监管
    6.1.4规划运作过程缺乏应有的公开性和参与性
    6.2府际关系的调整与区域规划的管理体制创新
    6.2.1府际关系调整
    6.2.2基于府际关系调整的区域规划的管理体制创新
    6.3国家-社会关系变迁与区域规划的管理体制创新
    6.3.1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一般分析
    6.3.2中国市民社会及它与国家的关系
    6.3.3市民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社会化
    6.3.4区域规划管理的社会化意义
    6.3.5基于国家一社会关系变迁的区域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6.4区域规划实施的手段调整
    6.4.1影响区域规划实施的因素分析
    6.4.2区域规划实施手段的调整趋势
    6.4.3基于规划内容的实施手段更新
    6.5小结
    参考文献
    7长三角地区利益协调及其区域规划的体制创新
    7.1长三角区位及其特征
    7.1.1长三角区位
    7.1.2长三角发展主要特征
    7.2长三角地区利益冲突的表象
    7.2.1省区间利益冲突
    7.2.2地市间利益冲突
    7.2.3地县间利益冲突
    7.3长三角地区协调的历史路径分析
    7.3.1跨地市协调:从行政指令、对话交流到地方政府间的伙伴关系
    7.3.2地市以下协调:从“迁村并点”、“撤乡并镇”到“撤县建区”
    7.4基于地区利益协调的长三角区域规划的体制创新
    7.4.1长三角区域规划及其转向
    7.4.2长三角区域规划的体制创新
    7.5小结
    参考文献
    8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8.1主要结论
    8.2研究展望
    图-表-专栏来源说明
    后记
  • 内容简介:
    《利益博弈视角下的区域规划转型-中国城市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丛书1》,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社会多元化、利益博弈常态化已经成为社会现实。利益冲突日益频繁和显性化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传统区域规划的运行基础。在中西方区域规划发展历程及其比较的基础上,本书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对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运用公共选择、区域公共管理、市民社会等理论和方法,对区域规划价值重建、规划内容调整、规划管理体制重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 目录:
    总序
    前言
    1绪论
    1.1问题提出和选题依据
    1.1.1问题提出
    1.1.2选题依据
    1.2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1.2.1区域
    1.2.2区域规划
    1.2.3区域规划理论
    1.3研究进展与评述
    1.3.1国外研究动态
    1.3.2国内研究进展
    1.3.3拟探讨的主题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l.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研究内容和创新
    1.5.1研究内容
    1.5.2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2中西方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和启示
    2.1西方区域规划的发展变迁与启示
    2.1.1发展变迁
    2.1.2启示
    2.2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回顾与感悟
    2.2.1发展回顾
    2.2.2感悟
    2.3小结
    参考文献
    3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和难点
    3.1区域协调: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
    3.1.1和谐社会与区域协调
    3.1.2区域协调与区域规划
    3.1.3区域规划的类型划分
    3.2地区利益冲突:转型期中国区域规划的难点
    3.2.1政府竞争和博弈:地区利益冲突的理论分析框架
    3.2.2纵向政府竞争和博弈
    3.2.3横向政府竞争与博弈
    3.2.4单一政府内竞争与博弈
    3.3小结
    参考文献
    4区域规划的价值重建和实现途径
    4.1公共利益内涵
    4.1.1公共利益概念
    4.1.2公共利益的多重阐述
    4.1.3相关概念辨析
    4.2区域规划的价值演进及其重建
    4.2.1区域规划的价值演进
    4.2.2区域规划的价值重建
    4.3区域规划中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
    4.3.1政府、市场、社会三元理论下的公共利益实现
    4.3.2基于公共政策程序正义视角下的公共利益实现
    4.4小结
    参考文献
    5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
    5.1区域规划的理论完善
    5.1.1区域分工理论
    5.1.2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5.1.3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5.1.4区域一体化理论
    5.1.5城市一区域管治理论
    5.1.6人本主义规划理论
    5.2区域规划的内容调整
    5.2.1区域规划的内容广度
    5.2.2政府职能:区域规划内容界定的逻辑基点
    5.2.3区域规划内容的设置原则
    5.2.4对区域规划内容的两点思考
    5.2.5区域规划主要内容的安排
    5.3小结
    参考文献
    6区域规划的管理体制和实施手段
    6.1区域规划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体制根源
    6.1.1规划编制条块分割与规划间的相互冲突
    6.1.2区域公共问题与区域规划管理缺失
    6.1.3规划实施游离于监管
    6.1.4规划运作过程缺乏应有的公开性和参与性
    6.2府际关系的调整与区域规划的管理体制创新
    6.2.1府际关系调整
    6.2.2基于府际关系调整的区域规划的管理体制创新
    6.3国家-社会关系变迁与区域规划的管理体制创新
    6.3.1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一般分析
    6.3.2中国市民社会及它与国家的关系
    6.3.3市民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社会化
    6.3.4区域规划管理的社会化意义
    6.3.5基于国家一社会关系变迁的区域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6.4区域规划实施的手段调整
    6.4.1影响区域规划实施的因素分析
    6.4.2区域规划实施手段的调整趋势
    6.4.3基于规划内容的实施手段更新
    6.5小结
    参考文献
    7长三角地区利益协调及其区域规划的体制创新
    7.1长三角区位及其特征
    7.1.1长三角区位
    7.1.2长三角发展主要特征
    7.2长三角地区利益冲突的表象
    7.2.1省区间利益冲突
    7.2.2地市间利益冲突
    7.2.3地县间利益冲突
    7.3长三角地区协调的历史路径分析
    7.3.1跨地市协调:从行政指令、对话交流到地方政府间的伙伴关系
    7.3.2地市以下协调:从“迁村并点”、“撤乡并镇”到“撤县建区”
    7.4基于地区利益协调的长三角区域规划的体制创新
    7.4.1长三角区域规划及其转向
    7.4.2长三角区域规划的体制创新
    7.5小结
    参考文献
    8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8.1主要结论
    8.2研究展望
    图-表-专栏来源说明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利益博弈视角下的区域规划转型:中国城市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丛书1
极简教养法 论语里的育儿智慧
李广斌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