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9-07
版次: 1
ISBN: 9787502363437
定价: 11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83页
字数: 117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18人买过
  • 《前列腺癌》是目前国内较为全面系统阐述前列腺癌的专著。共分八篇七十一章,前三篇介绍了前列腺癌的相关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及病因学,重点探讨了前列腺癌的分子发生机制等。第四篇和第五篇从前列腺癌的病理学和诊断等各方面论述了前列腺癌的最新研究成果。第六篇和第七篇论述了早期、局部晚期及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概括性地阐述了前列腺癌治疗中存在的主要学术争议和医学难点,并给予科学的展望。第八篇介绍了前列腺癌随访、数据库建立,以及利用网络信息和文献检索的方法,为读者获取前列腺癌相关信息提供帮助。全书内容全面,资料新颖,文图并茂,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及科研参考价值。 徐勇,男,1955年出生,汉族,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市政府授衔泌尿肿瘤外科专家,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前列腺疾病研究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前列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前列腺癌协作组组长,天津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亚洲男科杂志》理事,《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天津医药》编委。徐勇教授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1991-1994年赴美国IOWA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受国家教委委派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学习现代泌尿外科诊断治疗的先进技术。目前主要从事泌尿系统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领域中的应用等研究。徐勇教授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尿流改道手术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方面,提倡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采用血管集束钳控制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创新性采用“4+1”膀胱尿道吻合法,已经完成该手术200余例,出血控制及术后尿控均达到国际水平。在尿流改道方面,对Studer新膀胱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将有关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方面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新膀胱术中,使术后尿控获得了极为满意的效果。主持完成国家教委课题2项,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2项,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天津市科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天津市卫生局重点科研项目等多项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专利1项;参编《现代泌尿外科学》、《实用泌尿外科手术技巧》、《泌尿外科手术技巧》等多部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1收录7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30名。 第一篇前列腺基础
    第一章前列腺解剖
    第一节前列腺的发育和结构
    第二节前列腺的周围筋膜
    第三节耻骨前列腺韧带和前列腺周围血管结构
    第四节盆丛及海绵体神经分布
    第五节尿道外括约肌及尿控机制
    第六节前列腺淋巴系统
    第七节直肠尿道肌复合体
    第二章前列腺生理
    第一节大鼠扣人类前列腺的解剖学对比
    第二节前列腺的免疫生理学
    第三节前列腺分泌的物质
    第四节前列腺小体
    第五节前列腺分泌的蛋白
    第三章前列腺的胚胎发育
    第四章前列腺的神经解剖及调节
    第五章雄激素在前列腺组织内的作用
    第六章前列腺细胞生长调节信号途径

    第二篇流行病学
    第七章欧美、亚洲国家及地区发病特点
    第八章前列腺癌发病危险因素
    第一节年龄、家族及种族因素与前列腺癌
    第二节肥胖与前列腺癌
    第三节维生素AD与前列腺癌
    第四节睾酮与前列腺癌
    第九章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比较学研究
    第一节流行病学特征
    第二节发病危险因素
    第三节性激素及受体在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中的作用
    第四节共同生化特征
    第五节临床共同特点
    第六节前列腺癌与乳腺癌的骨转移发生机制

    第三篇前列腺癌相关分子机制
    第十章前列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第一节前列腺癌的分子遗传学
    第二节前列腺癌的生长调控
    第十一章前列腺癌分子遗传特点
    第一节前列腺癌的遗传性
    第二节前列腺癌遗传易感性基因
    第三节总结与展望
    第十二章前列腺癌分子标志物概论
    第一节肿瘤分子标志物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
    第二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分子标志物遗传基础
    第四节前列腺癌分子标志物的应用和新发现
    第五节前列腺癌分子标志物的开发过程
    第十三章前列腺癌血清标志物分子生物学
    第十四章前列腺癌组织生物标志物分子生物学
    第十五章前列腺癌干细胞
    第十六章前列腺癌与细胞黏附分子研究
    第十七章前列腺癌与细胞凋亡
    第十八章内皮素与前列腺癌
    第十九章前列腺癌与生长因子
    第二十章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衰老
    第二十一章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形成的分子机制
    第二十二章前列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第二十三章前列腺癌的小鼠动物模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TRAMP小鼠模型的优缺点
    第三节前列腺NKX3.1敲除小鼠模型的优缺点
    第四节PTEN敲除前列腺癌小鼠模型
    第二十四章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治疗靶目标
    第一节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概述
    第二节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靶目标
    第二十五章生物芯片技术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篇前列腺癌病理学
    第五篇前列腺癌临床诊断和分期
    第六篇早期前列腺癌治疗
    第七篇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及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第八篇前列腺癌随、数据库及Internet资源
  • 内容简介:
    《前列腺癌》是目前国内较为全面系统阐述前列腺癌的专著。共分八篇七十一章,前三篇介绍了前列腺癌的相关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及病因学,重点探讨了前列腺癌的分子发生机制等。第四篇和第五篇从前列腺癌的病理学和诊断等各方面论述了前列腺癌的最新研究成果。第六篇和第七篇论述了早期、局部晚期及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概括性地阐述了前列腺癌治疗中存在的主要学术争议和医学难点,并给予科学的展望。第八篇介绍了前列腺癌随访、数据库建立,以及利用网络信息和文献检索的方法,为读者获取前列腺癌相关信息提供帮助。全书内容全面,资料新颖,文图并茂,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及科研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徐勇,男,1955年出生,汉族,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市政府授衔泌尿肿瘤外科专家,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前列腺疾病研究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前列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前列腺癌协作组组长,天津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亚洲男科杂志》理事,《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天津医药》编委。徐勇教授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1991-1994年赴美国IOWA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受国家教委委派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学习现代泌尿外科诊断治疗的先进技术。目前主要从事泌尿系统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领域中的应用等研究。徐勇教授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尿流改道手术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方面,提倡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采用血管集束钳控制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创新性采用“4+1”膀胱尿道吻合法,已经完成该手术200余例,出血控制及术后尿控均达到国际水平。在尿流改道方面,对Studer新膀胱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将有关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方面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新膀胱术中,使术后尿控获得了极为满意的效果。主持完成国家教委课题2项,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2项,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天津市科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天津市卫生局重点科研项目等多项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专利1项;参编《现代泌尿外科学》、《实用泌尿外科手术技巧》、《泌尿外科手术技巧》等多部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1收录7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30名。
  • 目录:
    第一篇前列腺基础
    第一章前列腺解剖
    第一节前列腺的发育和结构
    第二节前列腺的周围筋膜
    第三节耻骨前列腺韧带和前列腺周围血管结构
    第四节盆丛及海绵体神经分布
    第五节尿道外括约肌及尿控机制
    第六节前列腺淋巴系统
    第七节直肠尿道肌复合体
    第二章前列腺生理
    第一节大鼠扣人类前列腺的解剖学对比
    第二节前列腺的免疫生理学
    第三节前列腺分泌的物质
    第四节前列腺小体
    第五节前列腺分泌的蛋白
    第三章前列腺的胚胎发育
    第四章前列腺的神经解剖及调节
    第五章雄激素在前列腺组织内的作用
    第六章前列腺细胞生长调节信号途径

    第二篇流行病学
    第七章欧美、亚洲国家及地区发病特点
    第八章前列腺癌发病危险因素
    第一节年龄、家族及种族因素与前列腺癌
    第二节肥胖与前列腺癌
    第三节维生素AD与前列腺癌
    第四节睾酮与前列腺癌
    第九章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比较学研究
    第一节流行病学特征
    第二节发病危险因素
    第三节性激素及受体在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中的作用
    第四节共同生化特征
    第五节临床共同特点
    第六节前列腺癌与乳腺癌的骨转移发生机制

    第三篇前列腺癌相关分子机制
    第十章前列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第一节前列腺癌的分子遗传学
    第二节前列腺癌的生长调控
    第十一章前列腺癌分子遗传特点
    第一节前列腺癌的遗传性
    第二节前列腺癌遗传易感性基因
    第三节总结与展望
    第十二章前列腺癌分子标志物概论
    第一节肿瘤分子标志物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
    第二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分子标志物遗传基础
    第四节前列腺癌分子标志物的应用和新发现
    第五节前列腺癌分子标志物的开发过程
    第十三章前列腺癌血清标志物分子生物学
    第十四章前列腺癌组织生物标志物分子生物学
    第十五章前列腺癌干细胞
    第十六章前列腺癌与细胞黏附分子研究
    第十七章前列腺癌与细胞凋亡
    第十八章内皮素与前列腺癌
    第十九章前列腺癌与生长因子
    第二十章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衰老
    第二十一章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形成的分子机制
    第二十二章前列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第二十三章前列腺癌的小鼠动物模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TRAMP小鼠模型的优缺点
    第三节前列腺NKX3.1敲除小鼠模型的优缺点
    第四节PTEN敲除前列腺癌小鼠模型
    第二十四章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治疗靶目标
    第一节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概述
    第二节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靶目标
    第二十五章生物芯片技术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篇前列腺癌病理学
    第五篇前列腺癌临床诊断和分期
    第六篇早期前列腺癌治疗
    第七篇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及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第八篇前列腺癌随、数据库及Internet资源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前列腺癌
胃癌
李勇、范立侨 编
前列腺癌
乳腺癌
顾林、王平、王士杰 编
前列腺癌
食管癌
樊青霞、王瑞林 编
前列腺癌
肺癌
王长利 编
前列腺癌
膀胱癌
洪声涛、田建华、张爱莉、魏俊利 编
前列腺癌
子宫颈癌
郝希山、陈惠祯、蔡红兵、王士杰 编
前列腺癌
结直肠癌
郝希山、于跃明、王贵英、王士杰 编
前列腺癌
淋巴瘤
克晓燕、高子芬 编
前列腺癌
白血病
潘崚、张学军 编
前列腺癌
胰腺癌
江涛、王西墨、王士杰 编
前列腺癌
卵巢肿瘤
闫晓娟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前列腺癌
前列腺液细胞学图谱
段爱军;闫立志;袁长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全程管理标准数据集(上海申康专业标准数据集丛书)
高旭 主编
前列腺癌
前列腺疾病科普170问
严泽军
前列腺癌
前列腺毒理学
孙祖越 周 莉 主编
前列腺癌
前列腺MRI:实践指南
[美]安德鲁·B.罗森克兰茨 孙昊 王海屹 张古沐阳 主译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标准数据集(2022)
叶定伟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标准数据集(2021版)
黄健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PET/CT
[英]加里·库克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防治与康复
曾晓勇 主编
前列腺癌
前列腺超声诊断学
徐辉雄 徐光 向莉华 主编
前列腺癌
前列腺那点事
马志方 刘春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挽救性治疗
Sanchia S. Goonewardene Raj Persad Karen Ventii David Albala Declan Ca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