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5-08
版次: 1
ISBN: 9787513036948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4页
字数: 20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   《劳动科学论坛(2014)》主要由从事劳动科学研究的师生和研究人员向“第六届劳动科学论坛”提交的部分优秀论文汇编而成。本次论坛由北京物资学院和中国劳动学会共同主办,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以及北京物资学院中关村人才特区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承办,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东方慧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协办。论坛主题是“人力资本投资与人才管理创新”。在本次论坛上,来自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专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以及企业等雇主机构和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单位的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实务工作者汇聚一堂,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创新思路,畅所欲言,深入研讨,提出了诸多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的建议和主张,有助于推动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人才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对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尚珂,北京物资学院教授,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法律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市场流通法律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本制度。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学术5部,公开发表核心论文40余篇。获得高级别省部级奖5项。
    前言 - 1 -
    绪论 - 1 -
    1.问题的提出 - 1 -
    2.研究现状:在“是”与“不是”之间没有定论 - 5 -
    3.我们的工作 - 7 -
    第1章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理论论证与发展现状 - 11 -
    1.1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基础 - 11 -
    1.2概念的产生和内涵 - 13 -
    1.3特征与经验判断标准 - 18 -
    1.4“企业是唯一的技术创新主体”的理论论证 - 20 -
    1.5“三大转变”凸显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发展趋势 - 23 -
    第2章 评价方法 - 29 -
    2.1研究现状述评 - 29 -
    2.2研究视角和边界条件 - 31 -
    2.3“知识位势差”理论假设 - 33 -
    2.4评价分析框架:从TS框架到LVS框架 - 35 -
    2.5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9 -
    2.6企业创新驱动力指数 - 44 -
    第3章 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力监测分析 - 47 -
    3.1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力整体监测分析 - 47 -
    3.1.1企业结构再造力动态分析 - 47 -
    3.1.2企业学习再造力动态分析 - 49 -
    3.1.3企业价值再造力动态分析 - 50 -
    3.1.4 IDF指数动态分析 - 51 -
    3.1.5影响因素分析 - 52 -
    3.1.6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55 -
    3.2经济类型结构分析 - 56 -
    3.2.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结构演变:民营企业崛起 - 56 -
    3.2.2企业结构再造力比较 - 58 -
    3.2.3企业学习再造力比较 - 59 -
    3.2.4企业价值再造力比较 - 60 -
    3.2.5企业创新驱动力指数比较 - 61 -
    3.2.6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62 -
    3.2.7纵向进步速度差异分析 - 64 -
    3.3规模结构分析 - 65 -
    3.3.1企业技术创新的规模结构特征:大型工业企业的主导作用 - 66 -
    3.3.2企业结构再造力动态分析 - 67 -
    3.3.3企业学习再造力动态分析 - 68 -
    3.3.4企业价值再造力动态分析 - 69 -
    3.3.5 IDF-L指数动态分析 - 70 -
    3.3.6影响因素分析 - 71 -
    3.3.7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72 -
    第4章 典型企业创新驱动力监测分析 - 74 -
    4.1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力监测分析 - 74 -
    4.1.1国有企业创新投入产出现状:中国企业创新的支柱 - 74 -
    4.1.2企业结构再造力动态分析 - 75 -
    4.1.3企业学习再造力动态分析 - 77 -
    4.1.4企业价值再造力动态分析 - 78 -
    4.1.5 IDF-S指数动态分析 - 78 -
    4.1.6影响因素分析 - 79 -
    4.2外资企业创新驱动力监测分析 - 80 -
    4.2.1外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占据重要地位 - 81 -
    4.2.2企业结构再造力动态分析 - 82 -
    4.2.3企业学习再造力动态分析 - 83 -
    4.2.4企业价值再造力动态分析 - 83 -
    4.2.5 IDF-F指数动态分析 - 84 -
    4.2.6影响因素分析 - 85 -
    4.2.7发展趋势分析 - 87 -
    第5章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国际比较 - 90 -
    5.1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 - 90 -
    5.2企业R&D活动类型结构 - 91 -
    5.3专利质量与影响力 - 93 -
    5.4企业国际竞争力 - 93 -
    第6章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政策:演进、挑战与建议 - 95 -
    6.1技术创新政策的演进 - 95 -
    6.2技术创新促进政策体系 - 96 -
    6.3技术创新政策的主要特征 - 99 -
    6.4技术创新政策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 101 -
    6.5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启示 - 101 -
    主要参考文献 - 107 -
    附件一:课题资助研究发表的文章 - 108 -
    附件二:中央文件等中有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论述 - 109 -
    附件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核心指标原始数据 - 127 -
    附件四:企业指标原始值表 - 135 -
    附件五:企业IDF指数值表 - 142 -
  • 内容简介:
      《劳动科学论坛(2014)》主要由从事劳动科学研究的师生和研究人员向“第六届劳动科学论坛”提交的部分优秀论文汇编而成。本次论坛由北京物资学院和中国劳动学会共同主办,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以及北京物资学院中关村人才特区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承办,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东方慧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协办。论坛主题是“人力资本投资与人才管理创新”。在本次论坛上,来自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专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以及企业等雇主机构和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单位的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实务工作者汇聚一堂,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创新思路,畅所欲言,深入研讨,提出了诸多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的建议和主张,有助于推动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人才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对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作者简介:
      尚珂,北京物资学院教授,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法律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市场流通法律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本制度。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学术5部,公开发表核心论文40余篇。获得高级别省部级奖5项。
  • 目录:
    前言 - 1 -
    绪论 - 1 -
    1.问题的提出 - 1 -
    2.研究现状:在“是”与“不是”之间没有定论 - 5 -
    3.我们的工作 - 7 -
    第1章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理论论证与发展现状 - 11 -
    1.1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基础 - 11 -
    1.2概念的产生和内涵 - 13 -
    1.3特征与经验判断标准 - 18 -
    1.4“企业是唯一的技术创新主体”的理论论证 - 20 -
    1.5“三大转变”凸显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发展趋势 - 23 -
    第2章 评价方法 - 29 -
    2.1研究现状述评 - 29 -
    2.2研究视角和边界条件 - 31 -
    2.3“知识位势差”理论假设 - 33 -
    2.4评价分析框架:从TS框架到LVS框架 - 35 -
    2.5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9 -
    2.6企业创新驱动力指数 - 44 -
    第3章 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力监测分析 - 47 -
    3.1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力整体监测分析 - 47 -
    3.1.1企业结构再造力动态分析 - 47 -
    3.1.2企业学习再造力动态分析 - 49 -
    3.1.3企业价值再造力动态分析 - 50 -
    3.1.4 IDF指数动态分析 - 51 -
    3.1.5影响因素分析 - 52 -
    3.1.6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55 -
    3.2经济类型结构分析 - 56 -
    3.2.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结构演变:民营企业崛起 - 56 -
    3.2.2企业结构再造力比较 - 58 -
    3.2.3企业学习再造力比较 - 59 -
    3.2.4企业价值再造力比较 - 60 -
    3.2.5企业创新驱动力指数比较 - 61 -
    3.2.6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62 -
    3.2.7纵向进步速度差异分析 - 64 -
    3.3规模结构分析 - 65 -
    3.3.1企业技术创新的规模结构特征:大型工业企业的主导作用 - 66 -
    3.3.2企业结构再造力动态分析 - 67 -
    3.3.3企业学习再造力动态分析 - 68 -
    3.3.4企业价值再造力动态分析 - 69 -
    3.3.5 IDF-L指数动态分析 - 70 -
    3.3.6影响因素分析 - 71 -
    3.3.7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72 -
    第4章 典型企业创新驱动力监测分析 - 74 -
    4.1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力监测分析 - 74 -
    4.1.1国有企业创新投入产出现状:中国企业创新的支柱 - 74 -
    4.1.2企业结构再造力动态分析 - 75 -
    4.1.3企业学习再造力动态分析 - 77 -
    4.1.4企业价值再造力动态分析 - 78 -
    4.1.5 IDF-S指数动态分析 - 78 -
    4.1.6影响因素分析 - 79 -
    4.2外资企业创新驱动力监测分析 - 80 -
    4.2.1外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占据重要地位 - 81 -
    4.2.2企业结构再造力动态分析 - 82 -
    4.2.3企业学习再造力动态分析 - 83 -
    4.2.4企业价值再造力动态分析 - 83 -
    4.2.5 IDF-F指数动态分析 - 84 -
    4.2.6影响因素分析 - 85 -
    4.2.7发展趋势分析 - 87 -
    第5章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国际比较 - 90 -
    5.1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 - 90 -
    5.2企业R&D活动类型结构 - 91 -
    5.3专利质量与影响力 - 93 -
    5.4企业国际竞争力 - 93 -
    第6章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政策:演进、挑战与建议 - 95 -
    6.1技术创新政策的演进 - 95 -
    6.2技术创新促进政策体系 - 96 -
    6.3技术创新政策的主要特征 - 99 -
    6.4技术创新政策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 101 -
    6.5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启示 - 101 -
    主要参考文献 - 107 -
    附件一:课题资助研究发表的文章 - 108 -
    附件二:中央文件等中有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论述 - 109 -
    附件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核心指标原始数据 - 127 -
    附件四:企业指标原始值表 - 135 -
    附件五:企业IDF指数值表 - 142 -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者
王文东著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经济评论 第16卷 第2辑
罗润东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合同解除权研究
李静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四年级上册)
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
张小丽、杨锟 著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第五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林嘉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合同法速查速用大全集(畅销6版)
刘纪伟,赵辰 编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编者:杨红//夏志强|责编:陈纯|总主编:游劲松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法的教义学建构研究
沈建峰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争议处理规则与应对技巧
蔡飞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余娟、张丽华 编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教育
徐国庆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市场竞争法案例疏议
尚珂、刘茵 编
劳动科学论坛(2014)
流通法制论坛(第五辑)
尚珂、高泉 著;尚珂、高泉 编
劳动科学论坛(2014)
流通法制论坛(第四辑)
尚珂、高泉 著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科学论坛(2015)
尚珂、唐华茂 编
劳动科学论坛(2014)
流通法制论坛(第2辑)
尚珂、高泉、李爱华 编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科学论坛(2012)
尚珂、唐华茂 编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科学论坛(2011)
尚珂、唐华茂 编
劳动科学论坛(2014)
新形势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
尚珂、梁土坤 著
劳动科学论坛(2014)
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十二五”规划教材·人力资源管理系列劳动关系管理
尚珂、左春玲 著
劳动科学论坛(2014)
劳动科学论坛(2009)
尚珂、唐华茂 编
劳动科学论坛(2014)
流通法制论坛
尚珂、赵晓丹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