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传

元好问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1999-12
版次: 1
ISBN: 9787506011914
定价: 1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7页
字数: 278千字
分类: 管理
53人买过
  • 大史学家元好问(1190-1257),系金元之交第一诗人、第一词人、著名散文作家,当时新兴诗歌、散曲的倡导者与作者。在金哀宗朝,曾几度为官,勤政爱民,颇得好评。其后,金廷覆亡,无论在“崔立事变”中,在对亡国昏君金哀宗的态度上,他大抵能以儒家民本思想为出发点, 作合情合理的处置;对待非汉族,蒙古新主,他并未坚持狭隘的“夷夏之防”之类的陈腐之见,而是着力颂扬其合理政治以及一统中华的丰功伟绩,实属难能可贵。他后半生在家乡忻州筑“野史亭”,倾全力为亡金著史。及其生命终结,虽未著成《金史》,却为后人留下《壬辰杂编》、《南冠录》、《金源君臣言行录》等有关金史的著作,为元人著成《金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功不可没。本书剔除元明以来,在民族气节上种种否定元好问之见,将元好问描绘成一个为中华民族、为统一全国、为黎庶、为国家而奋斗、献身的正面人物。 刘明浩,生于1939年,四川大邑人。1963年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1981年起任上海学术月刊编辑至今,今为上海古典文学学会理事。从事唐以后各段诗文研究,主要论文有《论元好问的仕隐问题》、《近代诗人黄遒宾二题》、《杜荀鹤体与杜荀鹤的人品》、《试论明代文学家李东阳 楔子:民贵君轻

    第一章卓荦不凡的后生

    第二章汴梁、豫西十载淹留

    第三章镇平、内乡政绩

    第四章壬辰、癸巳巨变

    第五章冠氏四年

    第六章野史亭成

    第七章暮年余辉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大史学家元好问(1190-1257),系金元之交第一诗人、第一词人、著名散文作家,当时新兴诗歌、散曲的倡导者与作者。在金哀宗朝,曾几度为官,勤政爱民,颇得好评。其后,金廷覆亡,无论在“崔立事变”中,在对亡国昏君金哀宗的态度上,他大抵能以儒家民本思想为出发点, 作合情合理的处置;对待非汉族,蒙古新主,他并未坚持狭隘的“夷夏之防”之类的陈腐之见,而是着力颂扬其合理政治以及一统中华的丰功伟绩,实属难能可贵。他后半生在家乡忻州筑“野史亭”,倾全力为亡金著史。及其生命终结,虽未著成《金史》,却为后人留下《壬辰杂编》、《南冠录》、《金源君臣言行录》等有关金史的著作,为元人著成《金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功不可没。本书剔除元明以来,在民族气节上种种否定元好问之见,将元好问描绘成一个为中华民族、为统一全国、为黎庶、为国家而奋斗、献身的正面人物。
  • 作者简介:
    刘明浩,生于1939年,四川大邑人。1963年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1981年起任上海学术月刊编辑至今,今为上海古典文学学会理事。从事唐以后各段诗文研究,主要论文有《论元好问的仕隐问题》、《近代诗人黄遒宾二题》、《杜荀鹤体与杜荀鹤的人品》、《试论明代文学家李东阳
  • 目录:
    楔子:民贵君轻

    第一章卓荦不凡的后生

    第二章汴梁、豫西十载淹留

    第三章镇平、内乡政绩

    第四章壬辰、癸巳巨变

    第五章冠氏四年

    第六章野史亭成

    第七章暮年余辉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元好问传
元好问传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
胡传志 著
元好问传
元好问暨金人诗传
章必功 著
元好问传
元好问与中国诗歌传统研究
颜庆余 著
元好问传
元好问传
朱东润
元好问传
元好问诗歌接受史
张静 著
元好问传
元好问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郝树侯 选注
元好问传
元好问诗词选(古代诗词典藏本)
胡传志
元好问传
元好问诗选
元好问
元好问传
元好问全集
姚奠中 主编
元好问传
元好问 萨都剌集:元好问·萨都剌集
龙德寿
元好问传
元好问集(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全民阅读版)郑力民导读宗福邦审阅
章培恒、马樟根、安平秋 编;郑力民 导读;宗福邦 审阅
元好问传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典藏本·全3册)
元好问 著;狄宝心 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