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闻为业: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研究

以新闻为业: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9
版次: 1
ISBN: 9787313103055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7页
字数: 203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5人买过
  •   过去30多年,中国新闻业发生的变化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学术话题。以往对中国新闻改革的研究偏向于从组织与结构的角度来描述1978年后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对新闻组织与新闻从业者作为“行动者”的能动性重视不够。本书则是从“行动者”的角度出发,关注中国新闻记者在转型社会的时代意义,着重从调查记者言说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中国新闻业的转型。之所以选择调查记者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们所讨论和关注的议题就其公共性质而言,远远高过其他新闻类型,能够彰显出本书所要探索的主题。全书以职业意识为核心概念,从调查记者所阐述的媒介功能、职业角色与自我认同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导论

     一、转型社会的新闻业

     二、调查性报道在中国

     三、中国记者研究的三种路径

     四、作为方法的生命史研究

    第一章 职业记者的回归

     第一节 记者职业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新闻业: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专业

     第三节 记者与新闻专业主义

     第四节 记者职业意识的内涵

    第二章 社会的喉舌:有限的公共表达

     第一节 变化中的国家一新闻业关系

     第二节 作为喉舌的中国新闻业

     第三节 以公共之名发言

    第三章 倡导与中立:调查记者职业角色的分野

     第一节 记者的职业角色模式

     第二节 中国式的倡导新闻业

     第三节 新闻客观性的兴起与困境

    第四章 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

     第一节 当自我认同成为问题

     第二节 自我认同之一:知识分子

     第三节 自我认同之二:新闻民工

    结语

     一、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及其塑造

     二、职业意识的世代差异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内容简介:
      过去30多年,中国新闻业发生的变化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学术话题。以往对中国新闻改革的研究偏向于从组织与结构的角度来描述1978年后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对新闻组织与新闻从业者作为“行动者”的能动性重视不够。本书则是从“行动者”的角度出发,关注中国新闻记者在转型社会的时代意义,着重从调查记者言说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中国新闻业的转型。之所以选择调查记者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们所讨论和关注的议题就其公共性质而言,远远高过其他新闻类型,能够彰显出本书所要探索的主题。全书以职业意识为核心概念,从调查记者所阐述的媒介功能、职业角色与自我认同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 目录:
    导论

     一、转型社会的新闻业

     二、调查性报道在中国

     三、中国记者研究的三种路径

     四、作为方法的生命史研究

    第一章 职业记者的回归

     第一节 记者职业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新闻业: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专业

     第三节 记者与新闻专业主义

     第四节 记者职业意识的内涵

    第二章 社会的喉舌:有限的公共表达

     第一节 变化中的国家一新闻业关系

     第二节 作为喉舌的中国新闻业

     第三节 以公共之名发言

    第三章 倡导与中立:调查记者职业角色的分野

     第一节 记者的职业角色模式

     第二节 中国式的倡导新闻业

     第三节 新闻客观性的兴起与困境

    第四章 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

     第一节 当自我认同成为问题

     第二节 自我认同之一:知识分子

     第三节 自我认同之二:新闻民工

    结语

     一、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及其塑造

     二、职业意识的世代差异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以新闻为业: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研究
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为依托的充电站商业模式研究
王田 著
以新闻为业: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研究
以新闻为本:新时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
胡晓娟 著
以新闻为业: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研究
以新的理念引领新的发展
王希军、黄晋鸿 著
以新闻为业: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研究
以新闻的视角写财政:财政新闻写作
苗福生 著
以新闻为业: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研究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河南理工大学城乡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