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住庵谈字论画

无住庵谈字论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2008-01
版次: 1
ISBN: 9787807304951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6页
字数: 430千字
分类: 艺术
27人买过
  • 书画代笔是个古老的话题。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洪丕谟点校,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卷二辑在梁代陶弘景《与武帝论书启》中提到“书圣”王羲之的代笔问题:“从(羲之)失郡告灵不仕以后,略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世中不能别也。见其缓异,呼为末年书。逸少亡后,子敬年十七八,全仿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于逸少无复末年之讥。,’王羲之,字逸少,为东晋人,距今一千六七百年,当时即“世中不能别”,可见代笔“此人”与王羲之书法竟没有多大距离,假若“此人”的书迹传至今日,恐怕更无法把他和王羲之的书迹区别开了。也正是因为“此人”有如此“绝技”,在王羲之去世后,才成了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的书法老师,使王献之名声大噪,与其父并称“二王”。清代梁章钜在《浪迹丛谈》卷九中云:“纪文达(纪昀,字晓岚,谥文达,人称纪文达)师曰:。右军(王羲之位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杂帖多任靖代书,盖靖学书于右军,后大令(王献之官至中书令,称王大令)又学书于靖也。’事见陶弘景《与武帝论书启》,今尚在《稳居集》中。此事人多不知,即历代书家传记亦佚其名,盖不幸而湮没也。,’纪昀所称任靖,看样子就是《与武帝论书启》中提到的“此人”。
      
      
      关于绘画代笔,还是唐代张彦远的著述,他在《历代名画记》卷九“吴道子传,,中有载:“吴忠(吴道子)每画,落笔(即勾完墨线后)便去,多使琰(翟琰)与张藏布色,浓淡无不得其所。”同书卷十“王维传’’中又云:“多是右丞(王维官至右丞)指挥工人布色,原野簇成远树,过于朴拙,复务细巧,翻更失真。”这两则是论唐代的吴道子在作佛像壁画时和王维在作山水时叫人半代笔设色的例子。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种瓜得瓜庵、无住庵、不歌楼。1962年9月生于河南,祖籍山东文登。     书法篆刻家、作家、书画鉴赏家。专著《洪丕谟生平》、《洪记书坊》(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行)、随笔集《平常心是道》(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行)、《洪丕谟书 书画代笔(代序)

    明初宫廷画家妙作

    一举拍得清朝的两幅画

    乾隆武进士何光昺能书画

    寿平后裔恽秉怡工书擅画

    汪圻人物画工整细致

    道光道士朱旭妙绘《杨贵妃图》

    道士朱华山水画“笔致秀逸”

    范玑设冷摊卖书画奉母

    刘艺《与梅为友图》使人尘俗皆忘

    陈经精隶书

    无住庵取得姚琛四屏花果图中之一屏

    子兰《清供图》堪可清玩

    吴昌寿这样的官就不怕“见”

    羊文森乃“巾帼中之才俊”

    拍得“吉兆”

    张恒《和合二仙图》“时称妙笔”

    “查”出锡缜

    又拍得王荃秀逸拔俗的画

    蒋兹画兰“别有姿态”

    蒋君扬“善水墨兰竹”

    海派画家蒋确“怀奇负才”

    文学书画家陈豪的《竹柏双清图》

    徐桢的花鸟画风神灵动

    蒋旭画兰引出兰之故事

    拍得状元写的最大的字

    金声《墨竹图》让人深思

    举人妻王璐卿《荷塘鱼乐图》真且精

    浙江皓翰代我拍得宋石年的《锦鸡图》

    女诗人陈德音《楷书》小联

    光绪进士宋伯鲁曾参与“戊戌变法”

    因爱“宜家”,故拍“宜家”

    又拍到顾让的画,仍查不到其生平行迹

    程炎山水“有气势”

    两天中两“遇”都俞

    光绪进士陈荣昌白描《水仙》、《山茶花》双挖轴

    又有了光绪进士陈荣昌的书法

    钟秀峰《读书消暑图》清雅宜人

    太史公章梫的《草书》轴

    蒋莲僧的《风送兰舟图》轴

    ……

    后记
  • 内容简介:
    书画代笔是个古老的话题。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洪丕谟点校,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卷二辑在梁代陶弘景《与武帝论书启》中提到“书圣”王羲之的代笔问题:“从(羲之)失郡告灵不仕以后,略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世中不能别也。见其缓异,呼为末年书。逸少亡后,子敬年十七八,全仿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于逸少无复末年之讥。,’王羲之,字逸少,为东晋人,距今一千六七百年,当时即“世中不能别”,可见代笔“此人”与王羲之书法竟没有多大距离,假若“此人”的书迹传至今日,恐怕更无法把他和王羲之的书迹区别开了。也正是因为“此人”有如此“绝技”,在王羲之去世后,才成了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的书法老师,使王献之名声大噪,与其父并称“二王”。清代梁章钜在《浪迹丛谈》卷九中云:“纪文达(纪昀,字晓岚,谥文达,人称纪文达)师曰:。右军(王羲之位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杂帖多任靖代书,盖靖学书于右军,后大令(王献之官至中书令,称王大令)又学书于靖也。’事见陶弘景《与武帝论书启》,今尚在《稳居集》中。此事人多不知,即历代书家传记亦佚其名,盖不幸而湮没也。,’纪昀所称任靖,看样子就是《与武帝论书启》中提到的“此人”。
      
      
      关于绘画代笔,还是唐代张彦远的著述,他在《历代名画记》卷九“吴道子传,,中有载:“吴忠(吴道子)每画,落笔(即勾完墨线后)便去,多使琰(翟琰)与张藏布色,浓淡无不得其所。”同书卷十“王维传’’中又云:“多是右丞(王维官至右丞)指挥工人布色,原野簇成远树,过于朴拙,复务细巧,翻更失真。”这两则是论唐代的吴道子在作佛像壁画时和王维在作山水时叫人半代笔设色的例子。
  • 作者简介: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种瓜得瓜庵、无住庵、不歌楼。1962年9月生于河南,祖籍山东文登。     书法篆刻家、作家、书画鉴赏家。专著《洪丕谟生平》、《洪记书坊》(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行)、随笔集《平常心是道》(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行)、《洪丕谟书
  • 目录:
    书画代笔(代序)

    明初宫廷画家妙作

    一举拍得清朝的两幅画

    乾隆武进士何光昺能书画

    寿平后裔恽秉怡工书擅画

    汪圻人物画工整细致

    道光道士朱旭妙绘《杨贵妃图》

    道士朱华山水画“笔致秀逸”

    范玑设冷摊卖书画奉母

    刘艺《与梅为友图》使人尘俗皆忘

    陈经精隶书

    无住庵取得姚琛四屏花果图中之一屏

    子兰《清供图》堪可清玩

    吴昌寿这样的官就不怕“见”

    羊文森乃“巾帼中之才俊”

    拍得“吉兆”

    张恒《和合二仙图》“时称妙笔”

    “查”出锡缜

    又拍得王荃秀逸拔俗的画

    蒋兹画兰“别有姿态”

    蒋君扬“善水墨兰竹”

    海派画家蒋确“怀奇负才”

    文学书画家陈豪的《竹柏双清图》

    徐桢的花鸟画风神灵动

    蒋旭画兰引出兰之故事

    拍得状元写的最大的字

    金声《墨竹图》让人深思

    举人妻王璐卿《荷塘鱼乐图》真且精

    浙江皓翰代我拍得宋石年的《锦鸡图》

    女诗人陈德音《楷书》小联

    光绪进士宋伯鲁曾参与“戊戌变法”

    因爱“宜家”,故拍“宜家”

    又拍到顾让的画,仍查不到其生平行迹

    程炎山水“有气势”

    两天中两“遇”都俞

    光绪进士陈荣昌白描《水仙》、《山茶花》双挖轴

    又有了光绪进士陈荣昌的书法

    钟秀峰《读书消暑图》清雅宜人

    太史公章梫的《草书》轴

    蒋莲僧的《风送兰舟图》轴

    ……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无住庵谈字论画
无住轩集
李之柔 著
无住庵谈字论画
无住生心:一代报人刘鉴铨
[马来西亚]萧依钊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无住庵谈字论画
冷水鱼营养免疫调控研究
于建华 著
无住庵谈字论画
百衲书画价值考
于建华
无住庵谈字论画
南北书画价值考
于建华
无住庵谈字论画
蓬莱水城 : 中文版
于建华 撰文
无住庵谈字论画
近现代书画名家价值考成
于建华 著
无住庵谈字论画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
于建华 主编
无住庵谈字论画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学习指导和练习
于建华 主编
无住庵谈字论画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非电类)(少学时 单色版)
于建华 主编
无住庵谈字论画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于建华 主编
无住庵谈字论画
近代名家书画藻鉴
于建华 著
无住庵谈字论画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专业职业学校机电类规划系列
于建华 主编
无住庵谈字论画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针灸治疗卷(上下)
于建华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