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学

认知隐喻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4-06
版次: 1
ISBN: 9787301068892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4页
字数: 23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03人买过
  • 国外对隐喻的研究,已从传统的修辞学,进入当代的认知科学。从认知的视角,本书主要探讨了隐喻、语言和认知的关系; 隐喻的实质;隐喻和认知;隐喻的理解;隐喻的应用和我国的隐喻研究。本书的主要特点是跨学科的,涉及语言学、认知科学、修辞学、哲学、符号学、美学、逻辑学、语用学、心理学、计算科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应用并重,以阐明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哲理,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进行中外比较,以唤起国内学者在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的基础上,关注本学科的*动向。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语言·隐喻·认训

        1.1 引言

        1.2 语言与认知

        1.3 隐喻与认知

        1.4 语言与隐喻

        1.5 小结

    隐喻的实质

      第二章 替代论

        2.1 隐喻的实质

        2.2 替代

        2.3 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类型

        2.4 质疑和讨论

      第三章 比较论

        3.1 定义

        3.2 类推和明喻

        3.3 比较理论

        3.4 质疑和讨论

      第四章 互动论

        4.1 引言

        4.2 隐喻与意义

        4.3 本体与喻源的互动

        4.4 质疑和讨论

      第五章 创新论

        5.1 布莱克

        5.2 里科尔

        5.3 郝斯曼

    隐喻与认知

      第六章 传导隐喻

        6.1 基本理论

        6.2 传导隐喻的历史文化渊源

        6.3 传导隐蛤理论的作用

        6.4 质疑和讨论

        6.5 结束语

      第七章 概念隐喻

        7.1 莱可夫的治学思想

        7.2 隐喻概念

        7.3 概念隐喻研究的发展

        7.4 质疑和讨论

      第八章 基本隐喻

        8.1 从诗性隐喻到基本隐喻

        8.2 映现

        8.3 质疑和讨论

      第九章 读性隐喻

        9.1 原创性

        9.2 在不可能性掩盖下的真实性

        9.3 义域的不一致性

        9.4 跨域性

        9.5 美学性

        9.6 趣味性与互动性

        9.7 符号的完整性

        9.8 扩展性

      第十章 要隐喻

        ……

    隐喻的理解

    隐喻的应用

    中国隐喻研究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国外对隐喻的研究,已从传统的修辞学,进入当代的认知科学。从认知的视角,本书主要探讨了隐喻、语言和认知的关系; 隐喻的实质;隐喻和认知;隐喻的理解;隐喻的应用和我国的隐喻研究。本书的主要特点是跨学科的,涉及语言学、认知科学、修辞学、哲学、符号学、美学、逻辑学、语用学、心理学、计算科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应用并重,以阐明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哲理,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进行中外比较,以唤起国内学者在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的基础上,关注本学科的*动向。
  •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语言·隐喻·认训

        1.1 引言

        1.2 语言与认知

        1.3 隐喻与认知

        1.4 语言与隐喻

        1.5 小结

    隐喻的实质

      第二章 替代论

        2.1 隐喻的实质

        2.2 替代

        2.3 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类型

        2.4 质疑和讨论

      第三章 比较论

        3.1 定义

        3.2 类推和明喻

        3.3 比较理论

        3.4 质疑和讨论

      第四章 互动论

        4.1 引言

        4.2 隐喻与意义

        4.3 本体与喻源的互动

        4.4 质疑和讨论

      第五章 创新论

        5.1 布莱克

        5.2 里科尔

        5.3 郝斯曼

    隐喻与认知

      第六章 传导隐喻

        6.1 基本理论

        6.2 传导隐喻的历史文化渊源

        6.3 传导隐蛤理论的作用

        6.4 质疑和讨论

        6.5 结束语

      第七章 概念隐喻

        7.1 莱可夫的治学思想

        7.2 隐喻概念

        7.3 概念隐喻研究的发展

        7.4 质疑和讨论

      第八章 基本隐喻

        8.1 从诗性隐喻到基本隐喻

        8.2 映现

        8.3 质疑和讨论

      第九章 读性隐喻

        9.1 原创性

        9.2 在不可能性掩盖下的真实性

        9.3 义域的不一致性

        9.4 跨域性

        9.5 美学性

        9.6 趣味性与互动性

        9.7 符号的完整性

        9.8 扩展性

      第十章 要隐喻

        ……

    隐喻的理解

    隐喻的应用

    中国隐喻研究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认知隐喻学
昂首登南山——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胡壮麟自选文集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
认知隐喻学(第二版)
胡壮麟 著
认知隐喻学
语言学教程(第五版中文本)
胡壮麟 著
认知隐喻学
韩礼德学术思想的中国渊源和回归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
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
语言学教程(第五版)练习册
胡壮麟 著
认知隐喻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第三版)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认知隐喻学
语言学教程(第五版)
胡壮麟 著
认知隐喻学
语言·符号·教育:胡壮麟教授新世纪论文集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
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新视野丛书(上.下册)
胡壮麟 编
认知隐喻学
理论文体学
胡壮麟 编
认知隐喻学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录